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彈性鬆綁外勞 應擴及中小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4232/web/

◆  聯合報社論/貨賣出去人進來,兩岸關係新動能
◆  聯合報黑白集/還有「指定接班」制
◆  經濟日報社論/彈性鬆綁外勞 應擴及中小企






經濟日報社論/彈性鬆綁外勞 應擴及中小企


2018-11-29 00:3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執政黨在此次九合一選舉大敗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加大力道拚經濟。為了因應美中貿易戰帶動台商回流的需求,減少「缺工」問題對企業回台投資的猶豫,賴院長拍板了彈性放寬外勞政策。我們認為,政策仍可更為鬆綁,讓更多小型企業能夠適用,以度過美中貿易戰危機。
在美中貿易戰的陰影下,在大陸投資台商迫切需要立即建立中國以外的生產據點。已經有多家企業陸續將大陸產能搬回台灣,例如筆電代工大廠廣達宣布回台投資計畫,並砸下42.8億元在林口購地,將高階產品搬回台灣生產;國內自行車廠龍頭巨大宣布,將把中國廠一年約30億元的外銷訂單移回台灣生產。
但當台商陸續在台灣擴大產能時,就立即面臨招工不易的困境,尤其不少台商已是世界級企業,產能龐大,招工動輒數百人,例如巨大啟動回台生產,立即就面臨300名勞工的缺口。
近年台灣失業率穩定下滑,季調失業率從民國106年(2017年)元月的3.84%,一路降到今年9月的3.7%;數據也顯示今年來青年(15~29歲)失業率是近十年來的低點,說明少子化浪潮使國內的餘剩勞動力有限。再者,近來回台企業所需勞動力,多是工廠內生產線產品組裝,此種單調重複性高的工作內容,恐怕對勞工不太具有吸引力。
當台商回流台灣遭遇招工難問題時,我們樂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以彈性鬆綁外勞政策,回應企業短期內需要大量勞工的困境。
民國99年(2010年))10月起勞動部依照不同產業的3K程度,核定不同的外勞核配比,分別是為10%、15%、20%、25%、35%等五級。此外,為了因應產業特殊缺工的彈性用人需求,民國102年(2013年)3月起實施外加就業安定費附加外勞數額機制,雇主可於3K五級制下,每聘用一位外勞上繳2,000元就業安定費的規定之外,額外付出就業安定費3,000元、5,000元、7,000元,即可分別提高5%、10%、15%的比率,最高可達40%。
目前政府因應台商回流的方案是,在3K五級制基礎上,暫定到民國110年(2021年)底為止的三年時間內,擴大10%比率,但上限為40%。以電子組裝業來說,3K五級制的基本外勞核配比是10%,但在新的彈性措施下可以增加到20%;如果再加上「額外增加」上限的15%,最多可以到35%,並未觸及40%的天花板上限。
既然外勞僱用原本就有「額外增加」的額度,此次的「暫時性」彈性措施,最重要的意義並非是增加僱用外勞額度,而是新增10%外勞的就業安定費可以維持在3K五級制的2,000元,實質降低企業增加外勞的總成本。
然而,此次的外勞鬆綁有三大限制,勞動部主張科技產業投資金額需達2.5億元以上,其他產業需5,000萬元以上;科技業要求聘僱本勞100人、其他產業50人,本勞平均薪資應達3萬元等三項條件。而後在國發會、經濟部的建議及賴院長的決定下,可以「增聘一定比例」做為本國勞工僱用門檻的替代方案。儘管賴院長鬆綁了本國勞工門檻限制,但是投資金額門檻限制,恐怕也需檢討。
民國101年(2012年)所推動「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中實施過外勞優惠政策,當時對於新投資案,提供三年或五年的免附加就業安定費優惠,但實際所吸引的回台新投資有限,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該方案限制最低投資額度為1億元,成為獨惠大企業,忽略中小企業的跛腳政策
我們認為,要吸引台商回流,終端產品組裝大企業與零件供應商的中小企業同樣重要過去大陸台商電子業對於越南投資躊躇不前,就是因為當地缺乏零件供應鏈
我們建議,在失業率維持穩定的前提下,儘可能暫時性彈性開放外勞,讓企業度過短期危機。只要企業的總僱用人數增加,按照企業的投資金額,讓企業的新增外勞有不同比率是可維持2,000元的就業安定費。這樣的彈性鬆綁,讓中小企業可以利用台灣舊廠房與舊機台,完成大陸產能的轉移,既降低產能轉移成本,且豐富了台灣的產業供應鏈。







聯合報黑白集/還有「指定接班」制


2018-11-28 23: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長蘇嘉全傳將辭職參選民進黨主席,引起關注。 記者王騰毅/攝影

民進黨不愧是一個「團結至上」的政黨。選舉都已經敗到快崩盤了,黨主席也辭職,新的人選竟然還可以採取「指定接班」方式產生,真讓人大開眼界。
傳出最新的主席人選是蘇嘉全,他得辭去立法院長職務,參加明年初的主席改選。請注意,說他要參加「改選」,其實是矯飾之詞;既然是「高層屬意」的人選,就是「指定接班人」,何選之有?
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方有三。第一,國會議長不是個小官,在美國,眾院議長是排名總統、副總統之後的第三號人物。在台灣,民進黨居然叫堂堂立法院長辭職去選主席,擺明了是「黨大於政」。這就像拆了門板拿去當水溝蓋一樣,簡直暴殄天物。何況,拆掉門後,又要拿什麼來擋風?
第二,蔡英文辭主席,是表示愧疚,要虛心接受黨的鞭策。但現在經過一番運作,居然喬出了她「最屬意」的人選;如此一來,她豈不正好隱身在幕後操控?於是,原本說要表現的「責任政治」,瞬間又變成「暗室政治」
第三,蔡英文剛慰留了陳菊,來幫她處理黨政關係;如今陳菊的角色不變,卻又加了個指定主席蘇嘉全。如此一來,民進黨變成虛實三段式的管理,會更透明嗎?台灣的朝野關係、黨政關係有可能變得更好嗎?
只能說,蔡英文為了保住她民國109年(二○二○)大選的參選權,實在用心良苦。民進黨一天到晚嘲笑中共不民主,但當它自己也搞起「指定接班」,就別說誰笑誰了







聯合報社論/貨賣出去人進來,兩岸關係新動能


2018-11-28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韓國瑜表示,他將設「兩岸工作小組」,與大陸經貿溝通,幫助高雄經濟找出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民以選票「死當」蔡政府的期中考後,股市上演了謝票行情,觀光及營建等所謂「韓國瑜概念股」受到激勵飆漲。韓國瑜原應郭台銘之邀欲赴廈門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但隨即因身體因素及組建市府團隊在即而取消計畫。這些現象反映了兩項挑戰:一是韓國瑜「高雄發大財」的口號受到民間高度期待,他必須設法實踐承諾;二是所謂「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相當程度上有賴兩岸的互動善意,這將對蔡英文兩岸政策構成壓力。
韓國瑜宣稱,他將在市府設「兩岸工作小組」,在九二共識前提下,與大陸經貿溝通,幫助高雄經濟找出口藍營縣市長當選人亦紛紛響應,台中的盧秀燕要拚經濟、拚民生、不講政治;南投的林明溱更說,「中央不做,我們地方政府來做」。在台北,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也啟動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下月登場。大陸方面,國台辦則不僅喊話「歡迎兩岸城市交流合作」,對岸已有旅行社將旗津納入台灣旅遊重點行程,以示對韓國瑜的另類支持
由此看來,韓國瑜為高雄「拚經濟」的思維,已擴散到其他藍營執政縣市如果能取得實質突破,這種「地方包圍中央」的效應,必將對蔡政府的兩岸路線產生衝擊。事實上,不僅藍營縣市對擴大兩岸觀光交流抱持期待,獲得連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向北京喊話,希望兩岸整體應往更善意的方向走,「交流不該藍綠有別」。言下之意,對於兩岸交流的利益,桃園也想分一杯羹。這樣的說法,也可視為對蔡英文的變相喊話。
儘管蔡英文仍然強調「兩岸政策屬中央職權」,但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新民意」,她恐怕無法裝作視而不見。地方首長為民眾拚經濟,原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不踰越敏感的紅線簽訂政治協議,並保持「對等」及「尊嚴」的原則,中央政府當然應該給予支持,而不是一味阻擋。尤其這次高雄的大翻盤,主要是基層民眾受不了民進黨在中央鎖國、在地方舉債的雙重壓榨高雄市況的蕭條,許多人都能感受到與陸客銳減有關蔡英文的高雄「傾聽之旅」,如果沒有學到這一課,那就是白走一遭。
所謂「貨要賣出去,人要進來」,條條道路通賺錢,當然不能單單鎖定大陸市場;然而,也不能刻意自絕於大陸市場尤其,中國大陸市場占我國整體出口比重的四成,如此密切的關係,蔡政府不可能以一句「新南向」的口號即以為可以一夕取代。我們要提醒韓國瑜的是:既然承諾了選民要讓高雄的人、貨流暢,就要積極實踐諾言,設法突破既有的低迷困境,勿讓高雄市民失望。但與此同時,韓國瑜也要留意自己地方首長的角色界線,謹守「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的原則,避免與中央全面對峙,而留下被攻擊、抹黑的問題,造成「呷緊弄破碗」的後果。
我們也要提醒蔡英文:民意已經用選票告訴民進黨,「顧腹肚」才是更重要的事,這不僅是高雄市民的心聲,也是其他縣市民眾一致的期待。那麼,她過去兩年多錯誤的兩岸路線,便應該及時調整修正。先前蔡總統逼迫柯文哲收回「兩岸一家親」未遂,民進黨遂逕自提名姚文智,結果以一成七的得票率大敗。可見,對兩岸政策不滿,是南北兩都民眾共同的情緒。蔡總統若不主動調整兩岸政策,不僅將因地方自行其是「自救」而受到挑戰,民國109眠(二○二○)民進黨也將面臨更大挫敗,這是她必須深思之處。若再自甘被深綠綁架,民進黨只會在「罔顧民生」的譴責下遭到唾棄
我們同時要提醒北京:唯有善意,才能爭取台灣的民心「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原則一度未受到北京重視,使藍營的兩岸論述失衡,未來如何重建兩岸交流的基礎,是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