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改革開放四十年 民進黨的「三中全會」在哪裡?
◆ 聯合報黑白集╱韓流的解憂草
◆ 經濟日報社論/資金回台特赦 破壞租稅公平
經濟日報社論/資金回台特赦 破壞租稅公平
2018-11-04 01:5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政府欲拒的態度,可從年初綠委提議「促進境外資金回國投資特別條例」,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提出四個疑慮看得出來:從租稅公平來看,過去匯回資金者合法繳稅,現在卻對匯回資金者給予特赦,會發生類似電信費率「499之亂」,讓繳1,399元的人覺得不公平;二是擔心特赦讓非法資金得到合法掩護,會影響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11月第三輪的評鑑;三是台灣資金氾濫,資金回台如果炒房會變成社會問題;四是恐造成台幣升值,對經濟穩定產生負面影響。
當時各界即推測行政院有意拖過洗錢防制評鑑之後再說,但又考慮到年底選舉的利多釋出,賴院長在8月底又表示將兼顧租稅公平、資金有效管理、經濟穩定發展、稅政簡便等四大原則下,年底前將研議一套合宜有效租稅措施,引導資金回台。此時政府轉為「還迎」的態度。
於是,提案的綠委最近邀集相關單位,又重提海外資金回流大赦的議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涉及洗錢防制部分必須符合APG規定,資金回台涉及的租稅特赦議題涉及自願性稅務遵從計畫(VTC),即協助納稅人將以往應申報但未申報,或未正確申報的財務狀況、資金或財產,予以合法化的計畫,都要納管也要符合國際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的14項原則,並跟APG報告。換言之,這些資金或財產原本藏在海外低稅負地區,在全球追稅下被迫移回國內,涉及洗錢防制問題,政府實在不願意讓資金回台議題在APG評鑑之前攪局,金管會也還在研議。
在資金有效引導於經濟發展方面,顧主委提出「透過金融體系設專戶控管」的構想,即對海外資金匯回,必須在金融機構設立專戶,以利控管資金的用途和流向,算是有點突破。但是目前已有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專戶的作法,資金回台直接適用既有之法規即可,金管會卻說還要研議,可見得本身無具體想法和作法,也就讓人懷疑未來控管資金流向的能力。
最後,回到租稅公平原則,比洗錢防制和金流的控管更令人憂慮。第一個就是對過去誠實納稅或補稅者不公平,過去資金回台可以透過最低稅負制,利用海外所得誠實申報輕稅的合法管道,稅捐稽徵法也對自動補報給予補稅、計息、免罰等租稅大赦待遇,OBU也有租稅優惠,對未來的資金回台另開租稅特赦的巧門,無異是鼓勵民眾不要誠實申報納稅。
第二,藏在海外多年的資金突然回台並非出於商業投資的考量,而是受到國際普遍實施「共同申報標準」的追稅措施所迫,根本就不是需要租稅獎勵的對象;更何況當前國內資金氾濫,為避免大量資金回台導致台幣升值、投入炒房,政府必須花費鉅額的管理成本,還要給予租稅優惠實在是不公平。
第三,針對資金回台投入政策推動的項目或產業給予租稅優惠,等於是歧視把資金乖乖留在台灣的民眾。基於租稅公平和中性原則,如果政府真的鼓勵資金投入相關產業或項目,不應有內外資的差別待遇。第一道租稅特赦已違反公平,資金回台投入產業又給予第二道的租稅優惠,等於把內資當作傻瓜,徹底地違反公平原則。
最後,財政部認為當前綜合所得稅制的稅基脆弱,恐怕沒有本錢再對資金回台給予租稅優惠的空間,原來打算用「同業利潤率標準」的想法也行不通,稅政簡便也將成為困擾,何不就基於租稅公平原則,直接拒絕對資金回台給予特赦呢?
聯合報黑白集╱韓流的解憂草
2018-11-03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前往內惟鎮安宮祈福,吸引大批韓粉追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靠著「空軍」網路人氣及「陸軍」造勢晚會,韓國瑜成功推倒高雄綠營鐵票區的冰山。但這股洶湧的韓流中,也浮現若干隱憂:從韓國瑜自己的措詞欠妥當,到民進黨最後反撲可能祭出的「奧步」,都可能使高雄改變的美夢無法成真。
人單勢薄的韓國瑜,能在短短時間裂解綠營票倉,將「民進黨派出西瓜也會當選」的局勢扭轉成五五波,確實堪稱台灣驚奇。然而,比起對手在地廿年執政的優勢,韓營的資源明顯短缺,只能靠氣魄彌補。可怕的是,民進黨在這一役有「輸不起」的警惕,黨中央絕對會狠招盡出,力挽狂瀾。這是韓營必須審慎應對之處。
韓流目前的優勢在「空戰」,他近期的網路聲量甚至已超越柯文哲;但相形之下,他的強悍崛起也喚醒綠營支持者的危機感,勢必會加緊集結圍堵。此外,在韓國瑜的「外溢效應」擴大的同時,也可能面臨「韓粉」與「柯粉」的碰撞問題,這些變數要技巧處理。
尤其,韓國瑜憑著他的能言善辯與好惡分明的性格,塑造了鮮明的個人風格;這是他的魅力所在,有時卻也留給對手反撲的機會。「陪睡說」當然是遭斷章取義,但粗口罵對手陣營市議員候選人,甚至脫口說出為拚經濟上任後要禁一切意識形態請願遊行,也都令人感到刺耳。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韓流怕的不是有憂,而是視憂不見。至於何處尋覓「解憂草」,只要持續堅持正道與中道,也就足矣!
聯合報社論╱改革開放四十年 民進黨的「三中全會」在哪裡?
2018-11-03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在高雄舉辦「反併吞、護台灣」大遊行,上萬支持者走上街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習近平赴廣東考察,在「改革開放」實施屆滿四十周年之際,意欲再一次召喚改革開放的熱情,為中國大陸的蛻變注入動力。約略同時,民進黨則在高雄動員了一場山寨版的遊行,以與喜樂島在台北的台獨活動分庭抗禮,以免年底選舉丟了獨派選票。
四十年前中共召開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否定當時毛澤東的繼任者華國鋒的「兩個凡是」路線,拋棄「階級鬥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繼續革命」理論,標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張,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的所謂的戰略路線。「改革開放」於焉成為中共新的精神內涵與核心信仰。
民進黨也有一個屬於它的四十年,就是三十九年前的美麗島事件。這一事件開啟了台灣的民主歷程,衝破了許多政治禁忌與藩籬,為七年後民進黨組黨與八年後蔣經國宣布解嚴埋下伏筆。
兩個事件都有其歷史勳績:「改革開放」使中國擺脫意識形態與教條的桎棝,走上以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政治工作的重心的坦途;「美麗島」則啟迪了人心,為台灣終能以不流血革命獲致公平競爭的政黨政治創造了條件。兩者何以需要相提並論?原因無他,它們各自引領了兩岸此後的發展路徑,導致了兩岸迥異的政經面貌;更重要的是,兩者都攸關政治的信仰與目的的思辯。
中共建政後,毛澤東為一步躍入共產社會,前後推動了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等激進運動,將國家捲入浩劫。三中全會的召開,就在解決共產黨在政治信仰與政治目的之間的矛盾。其作法是:將馬列主義的「信仰」束之高閣,代之以「初級階段論」的託辭,從而擁抱「為人民謀福祉」這個最為根本的政治工作的目的。
恰恰相反的是,民進黨卻在蔣經國宣布解嚴後,走上了另一個思想歧途。台灣解嚴,意味民主時代的降臨;但民主變成了免費的禮物之後,民進黨卻拋棄其原始信仰,旋即通過了「台獨黨綱」,改以追尋台獨為其新的信仰,這也為台灣帶來了卅年統獨對立、認同分化、族群撕裂的惡果。當台獨被拱上民進黨神主牌的位置,其政治即變成以追求創建「新國家」為目的;於是,為人民謀求美好生活的目標即被推到其次,甚至消失無蹤。亦即,中共在「三中全會」後所擁抱的價值,卻在民進黨的系統中嚴重缺位;從陳水扁到蔡英文的執政,「經濟建設」從來不是主要價值。
兩岸歷經四十年的嬗遞,中國從作繭自縛的階級鬥爭中掙脫,迅速發展;台灣卻從亞洲四小龍之首掉入停滯的迷宮。雙方的歧異點,正在「經濟建設」。習近平最近南巡宣示港珠澳大橋通車,台灣卻發生了火車出軌慘劇,這正是兩岸四十年錯身的寫照!
如今,民進黨已陷入信仰與目的雙重落空的窘境。它忘卻了自己執政的目的,偶爾口呼「拚經濟」之咒語或揮霍預算,卻缺乏真正的建設願景。即連其「台獨」信仰也陷入教條主義,明知其不可為也不敢為,卻無力公開收回這項虛幻的號召,以致連遊行也只能以山寨版為之。在台獨無路可進下,只能用轉型正義作為替代之安慰劑,但這些都不過是自欺欺人。
民進黨不妨自問:它面對大改革的「三中全會」在哪裡?三中全會的內涵是思想解放,陷入自大與虛無的民進黨此刻唯有解放自我,才可能打破它「不會執政」的詛咒。問題是,被台獨神主牌裹脅而屢屢不惜將台灣帶向衝突、帶向戰爭邊緣的民進黨,如何重拾民眾的信任?
民進黨必須掙脫它自己的「兩個凡是」,釐清真正的政治目的,回歸人民福祉的追求。四十年前的「三中全會」是中共洗心革面的一次壯舉,民進黨若無法自我顛覆,只能等著被民意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