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助青年買房 政府可再拉一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從旭海、洲仔村 看吳宏謀的「軌道大夢」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化後最政治的槍決
.經濟日報社論/助青年買房 政府可再拉一把






經濟日報社論/助青年買房 政府可再拉一把


2018-09-02 00: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房價,一向是民怨之首;買房,也經常是不少年輕人敢夢不敢及的心事。最近就有一家房地產調查機構引述聯徵中心大數據資料指出,國內20至30歲年輕人貸款購屋占比,在今年首季創十年新低,理由毫不意外的是,高房價與青年普遍低薪。
年輕人買不起房,已不是新鮮事。從過去到現在,歷屆政府均動用了不少政策工具,幫助青年圓夢。像是,國人熟知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推動社會住宅,甚至日前內政部長徐國勇也出主意,喊出青年購屋只要一成自備款的構想,都證明了政府有心幫年輕人的忙。
但是,為什麼年輕人買不起房,還是成為這十幾年來,台灣青年的噩夢?為何政府的政策,還是經常被年輕人奚落為替建商找出路?
且讓我們同樣查詢聯徵中心「購置住宅貸款統計資訊」資料庫,可以發現,近年貸款買房的主力族群並非20-30歲者,而是35-40歲者。
若以去年情況來看,全國貸款買房件數約有109萬件,其中,35-40歲貸款買房者,有21.9萬件,占了快20%,反觀20-30歲年輕人占比,僅有六趴多。
若從一般人的工作、生命周期來看,不難理解,許多20-30歲的工作者,多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他們的人生還處在努力存「第一桶金」的階段。因為還在存,買房的確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但是,步入30歲之後,很多人開始有了積蓄,也或許因為成家立業的需求,即便存款距離千萬起跳的房價,猶如杯水車薪,但是此時的買房條件與能力,已比20多歲時好上許多,想要買房,似乎還有一條漫長的路徑,能夠拾級而上。
面對兩種不同生命周期的族群,政府不是沒有住房對策,但多半欠缺精準、有效。
例如,對於正在存的20-30歲工作者,政府的核心工作應當是,降低他們的租房成本,讓未來想買房的人,能更快存到第一桶金。
偏偏今年7月,全台房租指數仍是連43個月上漲,即便這幾年,政府已努力提高租金補貼計畫戶數,但是整體計畫思維主要在支援弱勢租屋者,許多單身、未滿40歲的青年直接被排除在外。又例如,目前租屋市場上,仍充斥著不少租屋歧視,不少房東為了降低稅務負擔,還把稅金轉嫁為租金,令租房者苦不堪言,政府可曾了解,一個完善的租房市場,能幫到多少年輕人的忙?
另外,針對30歲以後,有一定積蓄且有意願買房者,政府也必須努力,加強他們買房的能力。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發布的「房價負擔能力」指標,今年第1季全國房價負擔能力仍落在「略低」等級,全國房價所得比是9.08倍。這代表,一般家境中等的人家,想要在國內買到一棟價格中等的房子,得要不吃不喝九年。若是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更攀升到15倍,得不吃不喝15年,才有辦法在全國首善之都築個窩。
如何實質提升年輕人買房的能力呢?首先,政府不能只想著從降低自備款著手,畢竟目前房屋總價還是太高,付得了一成自備款,不代表剩下的九成完全可負擔。
也因此,針對已有一桶金的人,政府除了可在貸款成數、稅負優惠上幫忙,還是得想辦法壓抑炒風,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其次,要讓年輕人買得起房,最為釜底抽薪的辦法,還是在於打破青年低薪魔咒。這似乎又回到了,政府如何把餅做大、又能公平分配的經濟老課題了。
是的,唯有一個政府能夠回歸本份,認真經營「生利」的環境,幫忙企業與人民賺錢,當人民富有了,也能買得起房,自然會對為政者心存感激。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化後最政治的槍決


2018-09-02 00: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法務部次長陳明堂日前表示,死囚李宏基(中)殺害妻女,屬情節最重大之罪,且無教化可能性,已執行死刑。 (中央社)



法務部槍決死刑犯李宏基,這是蔡總統就任後首度執行死刑。主張「廢死」的蔡政府突然「反廢死」,不僅引發廢死、反廢死團體同聲批評,也堪稱是台灣民主化後最「政治」算計的槍決
這次槍決,距上次馬政府槍決捷運隨機殺人犯鄭捷,時隔兩年多,並未打破間隔最久紀錄。但時機選在蔡總統民調谷底,正逢南台水患重創政府威信之際,又選中低知名度的死刑犯李宏基,因而遭質疑意圖移轉焦點,並兩邊討好。
李宏基有著懷恨妻子離婚及失去女兒監護權的犯案動機,從他殺妻後再迷昏大女兒共同燒炭,可知他已無求生之念。與目前尚未執行的四十二名死刑犯相比,如劉華崑勒死陳婦再吊死其六歲兒子,或郭旗山因與村長結怨而縱火燒死對方妻子及二孫等惡性重大死囚,蔡政府開這槍的標準實在奇特
蔡英文過去宣示「廢死是普世目標」,也要求馬政府執行死刑應考量國際趨勢、勿政治操作,更批評馬總統對廢死「態度反覆」,未提出社會溝通及配套行動而今,蔡政府任內分屍案頻發,民眾認為廢死助長重大犯罪但民進黨未提出廢死配套,卻拿執行死刑當成「選票提款機」,態度反覆難解
挺廢死團體批蔡「拿人頭換人投」,反廢死團體則直指蔡政府「秋決」是為轉移焦點,可見充滿政治算計的槍決無人領情上次在選前拿「廢死」騙票,這次在選前則拿「槍決」騙票,實在騙很大






聯合報社論/從旭海、洲仔村 看吳宏謀的「軌道大夢」


2018-09-02 00:4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體檢行的正義」探討偏鄉與都市高齡者交通困境,促成嘉義客運每天有5班次,延駛沿海偏鄉東石鄉洲仔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嘉義東石海邊的洲仔村,上月迎來了該村有史以來第一輛公車。由於村口的公車站牌距離太遠,長年以來,當地的老者必須冒著危險騎車外出。五月間經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體檢行的正義」報導,受到當時交長賀陳旦的重視,促成了這樁美事
位處台灣最南端的屏東旭海村,雖有公車,但班次少又不符需求。村裡一百多個老人每日起居,得靠一名八十多歲的老司機開著一輛老爺車,遠赴車城、恆春等地採買或就醫。旭海阿公的故事經願景工程披露後,有善心團體捐了一輛新古車,讓旭海老人有安全舒適的車子可搭。
這兩座小村情況不盡相同,但都映照出偏鄉公共運輸的困境。許多偏鄉雖有公車行經,但多半只路過幹道和大村落,偏村的居民即無法享有公共運輸服務,交通、就醫的移動多半只能仰賴白牌車解決。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學者統計全台有卅四個「極限村落」,高齡人口超過廿五%,五百公尺內沒有任何公車站牌,成了現代社會中「行的難民」在政府的宏大建設中,他們是被遺忘的一群
新任交長吳宏謀近日幾次受訪,一再提出要加速「軌道運輸」,必須以「同理心」看待地方運輸建設等,他更暢談高鐵不僅應延伸至屏東,還要把花東納進考量。吳宏謀還說,高鐵延伸到屏東應沿著台鐵路廊,因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後,屏東到高雄會有很多區間車,直達車會變慢、變不方便;若有一條高鐵,就能把台鐵變成「準捷運」。這些堂皇的大話,是政府真的有此規畫,或純屬個人奢談?
軌道建設「生之不易」,因為每公里造價高達五十億元;軌道建設「養更艱難」,因為必須有大量穩定的客源,才能支應龐大的營運及養護經費。因此,除了都會區外,絕少會在同一條路廊重複建置軌道設施,也才會衍生交通部這幾年力推的「台鐵捷運化」計畫,企圖將軌道效應極大化。
但是,「台鐵捷運化」學到的只是皮毛,卻做不到捷運的骨幹功能。台鐵模仿捷運縮短站距,新設很多通勤站;然而,卻無法像捷運一樣三、五分鐘就發出一班列車。台鐵捷運化服務沿線居民是好事,但合理的配置應是:除了開行「站站停」的區間車外,更要搭配一定比率的「跳蛙式」區間快車;如此,才能兼顧大小站乘客的需求。
但台鐵囿於路線容量與地方壓力,區間快車往往寥寥可數,甚至被迫取消,最後只剩站站停的區間車。捷運化的結果,就是停靠站愈來愈多,行車時間愈來愈長。基隆人為何只想要捷運,不想要捷運化的台鐵,原因在此。新增七個通勤站的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十月就要通車,也落入同一窠臼;如此一來,屏東民眾回家的路變得更漫長。
面對高雄鐵路地下化通車後「行車變慢」的副作用,吳宏謀原應要求台鐵設計出區間與區間快車密集交錯的班表,以免重蹈基北捷運化的覆轍;誰料,吳宏謀不作此想,竟將「高鐵南延」當成解方。他難道以為政府財庫是搬之不盡、取之不竭嗎?
只要看看偏鄉居民的移動困境,人們即不難看出,吳宏謀的軌道大夢有多麼不切實際。洲仔村或旭海村居民需要的,絕非高鐵或捷運,而是具有彈性移動特性的巴士。的確,地方運輸確實需要用「同理心」看待,但居民要的不是大工程或大建設,而只要讓現有公車路線繞進村莊,也許多設一支站牌,幾乎不需新增任何硬體建設。這樣令民眾有感的政策所需之經費,只是動輒千百億的軌道建設之九牛一毛,卻能落實交通平權,解決居民行的需求。
我們要提醒吳宏謀:不要一心做著「軌道大夢」,要想想如何為人民解決問題。否則一旦夢醒,若只留下蚊子建設並債留子孫,將成為全民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