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犯罪跟族群無關!從華山分屍案看族群標籤化
.【重磅快評】勾踐附身陳師孟 監院寫下最離奇的篇章
.【重磅快評】看見大阪地震 災應怎可不列「前瞻」?
.【即時短評】拆獸魂碑是抹掉歷史印記的愚蠢行為
.【即時短評】報告吳敦義主席 有人在眉來眼去
.【重磅快評】拔管、封侯、殺瑜 民進黨可以再血腥一點
【重磅快評】看見大阪地震 災應怎可不列「前瞻」?
2018-06-19 09:57 聯合報 主筆室
大阪地震,大阪府北部茨木市一戶民宅應聲倒塌。法新社
大阪大地震台灣有什麼反應?這回倒是未出現多年不變「正常能量釋放」標準老詞,氣象局解釋台日不在同一板塊,大阪地震不致影響台灣;不過,「民眾不必過於恐慌」的老話仍聽來熟悉。因為地震發生在日本,新戲碼是蔡英文發日文推特安慰大阪災民,同時表示「將提供援助」。
這次直下型地震帶來超乎比例的破壞,土壤液化、道路皸裂、電車停駛、維生系統、資通系統大當機…,瓦斯管線斷氣還不知何時可以修復;維生管線無法運作意味現代化城市將停擺。尤其,這是日本311大地震全面檢討基礎設施並補強後最嚴苛的一次考驗,顯然有待加強之處仍多。
1995阪神大地震讓日本認識城市直下型可怕的破壞力,一向自豪的阪神高速公路「單臂支撐」神話自此退場;糟糕的是都市開發不斷擴張,侵入自然區域後,讓開發的不確定性愈發難以掌握,因而致災、救災原先那一套標準作業SOP完全派不上用場。日本最新修訂的災防思維不再談減災、防災,思維上調整為要往陷入最壞可能設想。
態度輕忽經常會造成災害升級。今年以來各國地質研究機構都警告,太平洋火環已進入活躍期,印尼阿貢、錫納朋、梅拉比火山開春以來接連爆發;台灣2月6日花蓮地震;日本熊本、大阪連續地震;墨西哥瓦哈卡規模7.2地震;瓜地馬拉17日也才有駭人地震…,火環帶不但地震頻率升高,而且釋放能量愈發的強。氣象局「台日不是同一地塊」沒說錯,但也太缺乏警覺。
不要忘了台灣撤銷了中央災防指揮單位,「災防辦」只是行政幕僚,面對災難毫無緊急應變能力;更可怕的是,整體的災害管理思維和體系缺乏前瞻視野、戰略目標,從不曾自災後汲取教訓,同樣的錯誤一次次的重複。
能否把災防、防災也列入前瞻計畫?
【重磅快評】勾踐附身陳師孟 監院寫下最離奇的篇章
2018-06-19 16:57 聯合報 主筆室
監委陳師孟調查諷扁劇案,自比勾踐附身,情勢將柳暗花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揚言要辦「諷扁劇」的監委陳師孟遭北檢前檢察官慶啟人聲請迴避,結果監院紀律委員會認定他須迴避,這下子陳大監委不服氣,竟自行約詢檢察官,跳過紀律委員會、院長張博雅,事後「自首」,表示要直接訴諸院會,再度搶盡風頭。
陳師孟還未上任監委即到處放話,要專辦「辦綠不辦藍」的司法官,讓司法界頓生寒蟬效應,陳監委上任後果然分案調查,並要北檢幫忙喬時間約談檢察官,只是,北檢還未喬妥,陳監委就被前主任檢察官慶啟人反將一軍,以陳早已有既定立場,向監院聲請要求迴避。
陳師孟果然不是學法律的,未諳法律攻防要領,再度使出拿手恫嚇的手段,只是恫嚇對象轉為監察院的同仁,他先誇紀律委員會同仁在開會時讓他充分說明,自己並未感受到紀律委員們特別嚴厲或是敵意,問的問題都合理,他並「猜測」不會被要求迴避,如果委員會決定要迴避,他會提出申訴,他還不忘附加一句,「如果年輕卅歲的話,我會翻桌子」。
這種辦事方式也讓其他監委略略領會陳監委的風格,還好,紀律委員會沒有因此就買帳,日前召開紀律委員會進行討論,事後並發布新聞稿,判定陳師孟應迴避調查,決議呈送院長張博雅,張也核示:「尊重委員會決定」,等於宣告陳師孟出師不利 。
一般認為,鬥性堅強的陳師孟豈肯如此作罷,果然,在監院發布新聞前,陳師孟又箭指二○○三年的「安亞專案」,當時特偵組認定時任國安會秘書長的邱義仁、外交部次長高英茂涉嫌貪汙而起訴,經一二審判決無罪後定讞,陳申請調查特偵組檢察官是否有洩密、違反偵查不公開及濫權起訴情形,等於再開闢了一個新戰場。
端午連假過後,陳師孟再出招,竟稱自比勾踐附身,故意違背監院決議,自行約詢檢察官,然後向監察院「自首」,他形容這像電影《第一滴血》主角終能翻轉情勢,自己將「勾踐附身」以牙還牙,情勢將由「山窮水盡」變為「柳暗花明」。
陳監委的言行,讓人聯想他可能是電影看太多,而且時空錯亂,在外界看來,他已無視法律,更遑論院規,堂而皇之違反迴避規定,還演出自首秀,真是令人駭異。
只是,民眾納悶的是,監院對院內的怪象並無嚴正說詞,只是淡淡然說,這是委員個人想法,不便評論,至於陳師孟違反監院決議,後續如何處理,監院也沒有回應。
監察院上半場認定陳師孟須迴避,算是中規中矩,但下半場卻任由陳師孟天馬行空地玩弄,好壞由他,如此放任,恐怕是監院史上最離奇的一章。
【即時短評】犯罪跟族群無關!從華山分屍案看族群標籤化
2018-06-19 16:49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殺人兇嫌陳伯謙。記者蕭雅娟/翻攝
近日的華山分屍案,媒體在描述射箭教練陳伯謙時,特別強化他的「族群」身分,如此錯誤標籤化,引來原住民社群的極度不滿。一個人犯罪就是犯罪,和他的族群全然無關。試問,若現在犯罪的是漢人,會特別寫出「漢人」XXX嗎?
犯下駭人分屍案的射箭教練陳伯謙,日前自稱是賽德克族人,不過警方查證後發現,陳嫌不具原住民血統。然後案件發生當下,不斷被媒體貼標籤,對於原住民族群造成極大傷害。而這個傷害的背後,正是大社會長期歧視的一環。
原住民在主流媒體的傳播環境,一直處在漢族中心主義之下,被視為「他者」,持續被標籤化、扭曲。大社會因為不了解,或是不願了解原住民,總是以刻板印象、以偏概全的指稱他們,甚至跟「汙名」連結。
在主流社會中,原住民經常是被拆解、片面式、選擇性的形象再現,有多少人真正願意去了解、去看見原住民族文化的生活全貌,以及他們在長期殖民體制下所承受的歷史傷害。
華山案不是個案,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都不時發生類似歧視原住民族的事件,包括租屋、職場等等。
台灣社會缺乏「族群主流化」意識,台灣社會需要「被教化」。從蔡總統兩年前就職時,向原住民族道歉後,類似歧視原住民的事件仍層出不窮發生。希望蔡總統的道歉不是徒具形式,也不能只是原民會的政策口號,而是要將原住民族的主體性擺置在國家的核心,正視問題。
個人行為和族群身分沒有任何關係,台灣社會和媒體公器應該放下主流價值觀的傲慢自視,放過所有非多數的族群,不管是種族的、性別的,或是任何身分的....別再造成台灣社會更大的分裂和傷害。
【即時短評】彰化是賄選大縣?原因竟是查賄積極
2018-06-19 21:11 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彰化檢警和縣府將共同舉辦12場次反賄選宣講活動,首發今天在縣府演藝廳登場。記者何烱榮/攝影
彰化地檢署檢察長黃玉垣(右3)與彰化警察局長林順家(右2)警方多次交換查賄意見。記者何烱榮/攝影
彰化地檢署檢察長黃玉垣(站立者)已多次與彰化警察局長林順家(中間右)警方開過查察賄選座談會,交換查賄意見。記者何烱榮/攝影
查賄愈積極,賄選手法也愈出奇,這是一場沒有結束時間的進階鬥智遊戲。
日前,傳出有人出面招攬民眾到清境一日遊,含中餐費用每人250元,結果清境沒去成,行程改到竹山紫南宮被載到台中市洲際棒球場參加一場政黨的造勢活動。幸好這次有收費,檢警調想辦也難。
招待一日遊是常見的變相買票手法,就看手法細不細緻。前年一月總統與立委選舉,彰化縣有1名立委候選人提供資金,透過椿腳安排14輛遊覽車載選民參加競選總部成立造勢活動後,轉往南投遊玩;檢警據報立刻兵分多路,在回程的半路攔查,帶回11輛、400多名選民查辦。
這件一日遊賄選案,選民沒人拿到「走路工」,只是玩了南投多個免費景點而已,仍全遭起訴,參加者承認被招待出遊都獲緩起訴,查賄層級追到立委候選人,候選人被羈押禁見並判刑確定,沒當選還入獄坐牢,也創下彰化涉賄人數最多的查賄紀錄,檢舉獎金1千萬元,檢舉人真的是樂翻了。
10年來,彰化檢警調在各項公職人員選舉察查賄績效,都是名列前茅,卻讓彰化被冠上賄選大縣汙名,實在不公平,也因如此,查賄愈困難,賄選手法不再明目張瞻,也會「巧立名目」發放走路工。最近彰化縣長魏明谷主動向檢警承諾,要向中央爭取3,000萬績效獎金,激勵基層大展身手。
有次選舉,曾傳出某候選人陣營組成抓鬼與監票部隊,是變相買票;檢警調曾接獲檢舉,也深入調查,發現候選人陣營依投開票所地點安排5至20人,在餐廳分梯次舉辦抓鬼講習,除提供大餐,餐後還有2千元可拿。因正式造冊、分派任務,表明酬勞是工作的勞務費,讓檢警調沒輒。
日前,傳出有人出名招攬到清境一日遊,含中餐費用每人250元,結果清境沒去成,改到竹山紫南宮參觀後,被載到台中市洲際棒球場參加一場政黨的造勢活動。因出遊有收費,檢警調想辦也難。
五合一選舉11月24日投票,今年不少鄉鎮市民長、代表和縣議員參選爆炸,有人確已「鴨子划水」,檢舉獎金最高500萬元。根彰化檢方統計,有一次三合一選舉的檢舉獎金,核發總金額達1,562萬5千元,有人領了150萬元,一次選舉打1通電話就成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