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中美貿易戰 台灣可用的應變招式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5395/web/

.聯合報社論/勿將總統府當成民進黨競選總部
.聯合報黑白集/拆完帳篷,拆拒馬
.經濟日報社論/中美貿易戰 台灣可用的應變招式






經濟日報社論/中美貿易戰 台灣可用的應變招式


2018-04-09 01:26 經濟日報  聯合報


二次大戰後的國際貿易史應該會記住2018年3月,此刻是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結合主要盟國創設國際貿易機制─「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並蛻變為「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最黑暗的時刻。因WTO最重視的基本原則─以「諮商」解決貿易爭端,正遭到美國川普總統徹底破壞,衝擊該組織存在的基本價值。
3月上旬美方宣布對進口的鋼鋁加徵關稅,接著宣布將對6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提高關稅之後,一般都認為那是川普的威嚇而已,目的在對檯面下的縮減貿易赤字諮商要價。但中國畢竟已經不是80年代的日本,又是「中國夢」叫得震天價響之時,豈有讓步示弱的道理?於是針對美方水果、豬肉等價值30億美元的產品提高關稅只是在警示美國:中國不會退讓。但川普還是認為中國只是個鼓著大嘴的青蛙,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豈有買方對賣方低頭的?
於是4月初,美國如期公布近500億美元、涉及1,300項產品的關稅清單,作為對中國長期侵犯美國智財權的報復。不想中國竟也同時公布對美106項包含大豆、高粱、汽車和飛機零件等幾乎等額的商品關稅報復。本來,外界都認為雙方檯面動作頂多如此,都是在為檯面下的諮商配合演出而已;不料,川普硬不信邪,認為美國報復是錯在中國,中國反報復沒有道理,考慮另外對1,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加徵關稅來「加倍奉還」,頓時讓股市又暴跌了500點。
和這些發展同時並行,但更令人擔心的,是部分分析師認為,當前股市正處於史上最大的「史詩級泡沫」中,股市價值已經來到極不合理的價位,美股在年底之前將會爆破崩跌,回檔程度將會達到二、三成,乃至於四成以上,重演金融風暴惡夢。我們認為這並非無稽之談,因川普正在實踐競選諾言,若無法在檯面下談出一個令其滿意的成果,恐怕不會輕易讓步;而中國正處在習近平躊躇滿志、萬眾一心的時刻,又豈能輕易退讓、動搖領導權威?這就可能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狀況逐步實現。
美國懲罰清單主要針對「中國製造2025」的高科技項目,以大量ICT高科技產品和電子零組件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台灣,以及大量在大陸生產的台商,顯然會成為受害者,我方不能「居高山看兩強相爭」,而應模擬各種發展可能,早日規劃因應之道。行政院日前表示,除了持續與美國溝通來確保貿易利益外,政府將採取四大因應策略,包括:一、加大台灣研發和生產比重;二、全力加速內需投資;三、提高創新能量;以及四、多元布局。這些方向看起來都言之成理,但如何落實來協助廠商具體因應變局,需要規劃詳盡的作法,才不會被廠商認為政府說法空洞卻無實際作為。例如,某著名高科技企業就在法說會回應,如若貿易戰持續開打,該公司將以墨西哥和捷克廠的增產來加以應急,這才是具體因應作法
建議政府要高度重視,和業者研擬不同開戰規模下的因應策略,例如,若在「前哨戰」後就停火,則投注更多資源於外貿協會,協助廠商開發新市場;協助業者研究如何獲得第三國原產地資格,再經由第三國出口美國,也許就足夠。但若變成「正規戰」,就該考慮在配套下儘速開放美豬進口,早日和美國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修正補強後全面開發桃園機場特定區、提供大幅租稅優惠鼓勵台商回流、釋出台糖土地供應回流台商設廠、由政府出面於泰國、印尼或印度等新南向國家開發或擴大台商專區等。若僅能「口號治國」,執政黨要維持政權,很可能會是「不可能的任務」。





聯合報黑白集/拆完帳篷,拆拒馬


2018-04-09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周邊拒馬林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柯文哲勇不可當,先拆了立法院前搭建了十年的獨派「公投盟」帳篷,又拆了統派「八百壯士」的帳篷。藍綠通殺,讓人刮目。但當民眾問起立法院四周的層層拒馬要不要拆除時,柯文哲就有些支吾其詞了,聲稱要再跟中央「商量」。
能拆掉公投盟的十年帳篷,確實不簡單。藍綠中央執政這麼多年,都把這頂獨派帳篷看成「碰不得」的棘手之事,只能眼睜睜看它杵在那裡,一天拖過一天。就連柯文哲自己也按捺了三年多,如今要拚連任才不得不大膽出手,一句「國家不能沒秩序」還贏得掌聲
問題是,拆了民間的違章帳篷,那麼官方部署在立法院的重重拒馬如果不拆,豈不將留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譏?根據柯文哲自己宣稱的「依法行政」原則,他當然沒有推託餘地,只能要求立法院和警政署依規定處理,至少要訂出一個明確的規則,不能讓爛攤子擺在那裡不管。
說來諷刺,如果不是柯文哲拆了公投盟帳篷,人們對於立法院周遭的層層拒馬似乎也逐漸感到習以為常了。許多民進黨立委還說,拒馬並沒有妨礙民眾通行,卻可以維護國會安全。他們渾然忘了,馬政府在太陽花學運時設了拒馬,他們如何譏嘲馬英九:「傷害民主」、「戒嚴心態」、「遊行群眾是你們的敵人嗎?」
民進黨在野曾高喊「讓高牆倒下」,如今國會設拒馬成為常態,總統府要加裝鐵欄杆,這到底是什麼心態?





聯合報社論/勿將總統府當成民進黨競選總部


2018-04-08 23:5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內定出任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左)將會大老蘇貞昌(右),力勸出馬參選新北市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宣布侯友宜在新北市初選出線後,次日,蔡英文總統隨即在官邸召見民進黨有意角逐的三名人選,並成功勸退吳秉叡。接下來,則將由內定出任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力勸大老蘇貞昌出馬決戰侯友宜,以奪回新北的江山。民進黨重視新北之役並強力布局,無可厚非;但從近期各種運作看,總統府似乎日漸淪為民進黨的競選總部,國家重大政務決策反而被推到其次,則令人擔心。
總統府秘書長職位虛位以待多時,就等著高雄市長陳菊就座。原因無他,支持度跌跌不休的蔡英文,需要藉陳菊的大老資歷和威望幫她擺平綠營內部的各種阻力和雜音。勸進蘇貞昌出馬再戰新北,就是陳菊的第一件任務。不久前,同屬新潮流系老戰友的林濁水曾苦勸陳菊不要接任此職,他顯然看出蔡英文要陳菊扮演的角色就是「輔選」;因此他說如果輔選很重要,「就正大光明的用黨職輔選」,反而能虎虎生風,不必去當這個角色受限的「內務總管」。但陳菊的回答是,「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一派忠勇。
陳菊當然有選擇。她選擇了要幫新潮流系開拓天下,也選擇了自己從地方首長高升中央,並完成她在《花媽心內話》一書中種種未盡的餘緒。對一名地方首長而言,能夠入府參與中樞決策,畢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里程碑,誰能抗拒?但也別忘了,蔡總統就任不到兩年即三易府秘書長,原因何在?首任秘書長林碧炤上任不數月即「被請辭」,據稱是其理念和行動跟不上小英團隊的腳步。但第二任的吳釗燮是蔡英文合作已久的老夥伴了,為何也不耐在府中久坐而急於易動?其中原因,會不會是這個職位不被賦予輔佐小英政務的功能,而只是在幫她打理及善後黨政瑣事?
總統府秘書長是否只是一個「內務總管」,恐怕因人而異,這從歷年秘書長角色重要性的變化不難窺見。無論如何,府秘書長既設在總統府,它處理的事務應該是無分執政或在野,才是正確的定位。然而,蔡英文的秘書長角色卻越來越受限縮,只在幫她打理民進黨或綠營的內部事務,這就不僅扭曲了公權力職務,更窄化了執政的目的。試想,當總統忙於處理綠營內部關係,忙於追求自己的連任部署,而不再將眼光投向國家的大政治格局,台灣如何可能有開闊的未來?
即使一般民眾也不難看出,最近府院的各項重大決策應對越來越顯空洞,但在資源分派上則黨派偏向越來越鮮明。例如,對於中國大陸卅一項惠台措施的磁吸效應,政府僅剩空洞喊話;對於美中掀起貿易大戰,竟盲目宣稱「對台灣有利」。對於地震受創的花蓮,行政院吝於提供當地觀光和石材加工業的紓困補貼;另一方面,卻要以「振興國旅」的名義對綠營大本營的南台灣提供觀光補貼,而引起其他縣市不滿。追根究柢,全台觀光不振,正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偏差所致,她卻慷全民之慨來補貼南台四縣市;這樣的施政,有「全民一體」的胸懷嗎?
令人擔心的是,當陳菊正式出任總統府秘書長後,總統府變成民進黨「競選總部」的色彩將更鮮明,蔡政府的「黨政不分」也將愈發嚴重。所謂「競選總部」,除了指今年底的九合一選舉,還包括二○二○的總統大選在內,旨在追求蔡英文自己的連任。事實上,根據陳水扁的爆料,蔡英文兩個月前已在官邸約見過柯文哲,談好雙方在首都市長選舉的合作布局。如此處心積慮想著自己的連任機會,而治理國家卻但分藍綠,如此,將把台灣的未來導向何方?
一旦陳菊出任總統府秘書長,除顯示新系和英系的大合作,也意味著民進黨中央黨部搬進了總統府。屆時,人們還能指望蔡英文、陳菊和「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以國家大政為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