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聯合筆記/瘋狂安邦 空殼帝國

.貿易戰…美中互踩痛腳 等6月驗傷
.捨不得「收工」的台獨工作者
.聯合筆記/瘋狂安邦 空殼帝國
.窮到想被關 當年老變成一種罪
.經驗+熱忱 向高齡人力挖寶
.孩子,你快樂嗎?
.校園安全 該科技升級了
.#metoo/拒絕沉默、矜持 堅定為自己發聲






聯合筆記/瘋狂安邦 空殼帝國


2018-04-06 00:15 聯合報  李春
中國政府稍早前宣布接管近年高調擴張的安邦保險集團。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圖)進一步表示,監管部門最近主動出手,主要是不讓點狀風險擴散,未來「該戳的膿包還是要戳」。新華社資料照



中共最高層親自下令,向豪門和財閥動刀,於是有了各大財「系」的瘋狂出逃和土崩瓦解。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安邦集團,因其之前是最瘋狂土豪,又是最氣粗的豪門。誰料總資產差那麼一點點就兩萬億元人民幣的安邦帝國,居然幾成空殼。
中國安邦保險,不僅老闆吳小暉在受審,這個曾經的「萬億帝國」看來也不僅千瘡百孔,還早成了一個空架子,現在要用人民的血汗錢來幫補救命了。
安邦保險集團接管工作組」公告,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同意,由「保險保障基金」向安邦保險集團增資六○八.○四億元人民幣,增資後安邦的註冊資本維持在六一九億元人民幣不變。
就這一段話兩個數字,相當的關鍵,後面的戰略股東遴選、工作,積極引入協同資源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的股權重組、保持集團民營性質不變等宣示,顯得沒有意義。
在這兩個六百多億人民幣之外,數日前還有另一個六百億數字,是吳小暉受審被指涉嫌集資詐騙六五二.四八億元人民幣,另外還涉嫌職務侵占上百億人民幣。
現在回放一些相關數字,如二○一五年官媒喜報,說安邦以約一二○億元人民幣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那是安邦帝國「走向世界」的一個轉捩點。
按安邦保險集團官網,二○一一年中國保監會批準安邦產險進行集團化改組,成立安邦保險集團;二○一四年安邦保險集團註冊資本擴充至六一九億元人民幣;總資產是一九,七一○億元人民幣
在已不知在否的「富可敵國」總資產外,注資和注資後的註冊資本值得研究。「保險保障基金」是中國保險業救生圈,只有出現巨大災難要付特大賠款才動用,然而這回給安邦了。而向安邦巨額增資,又說增資後註冊資本維持六一九億元人民幣不變,那意思是否之前連註冊資本都被挪用、掏空,只剩下區區十一億元人民幣了呢?
按中國法律,註冊資本是企業在登記管理機構登記的資本總額,是合營各方已繳納的或合營者承諾一定要繳納的出資額的總和。公司註冊資本一般用於公司日常經營運作,但用完錢一般要放回去。而中國一般在三至六月間,實施公司年檢,如發現抽逃出資,年檢過不了關。
今次安邦是否如此尚未可知,現在卻要增資補註冊資本大窟窿,令人唏噓。




#metoo/拒絕沉默、矜持 堅定為自己發聲


2018-04-06 01:04 聯合報  李麗慧/社工(宜縣羅東)
#MeToo(我也是)運動在全球延燒,在社群上使用「#MeToo」一詞表達自己曾遭到性騷擾。路透資料照



從好萊塢眾多女星呼應擴散的#metoo效應,譴責性侵害、性騷擾,很高興人身安全與身體自主權的議題被社會重視;但如何面對與後續處理,更是關鍵。
面對任何不舒服的侵犯,不管是身體的觸碰或是言行的輕佻,請務必當下立即為自己出聲性騷擾感受非常個體化且主觀,如果不表達出來,對方可能不知道。性侵害有很高發生率為熟識關係,而性騷擾的發生卻相反,是否為性騷擾行為,當事人也往往會取決於雙方的關係、情境等因素。
國人文化不習慣當下反應,也從未學習如何適當反應,或是可能當下覺得還好,但離開後愈來愈覺得被侵犯…這些都反映出國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敏感度,缺乏第一時間反應的能力。
建構一個友善的性別文化,立法是約束行為的關鍵鑰匙,但大聲表達自己的感受,卻是當事人必須學習的基本能力,特別是講求「感受」與「意願」的性別議題
過去可能從來沒人教過該怎麼正確反應,因此大聲呼籲,請在事發當下立即制止對方行為,拒絕沉默、矜持的文化
很多受害人會說「我臉那麼臭,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我當下已經立即把他的手拍掉了!」、「我已經在閃躲他,他難道看不出來嗎!」對方不是你肚子的蛔蟲,或許真的不知道他的行為已經侵犯你的感受,不知道這些行為已構成「性騷擾」。
性侵害、性騷擾案都非常重視當事人的的意願(性騷擾防治法第二條,刑法第二二一條),「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是坊間戲謔,這也反映出性騷擾不只是行為本身,更重要的是關係。某甲與某乙做同樣的行為,對當事人的感受卻可能是天壤之別。
要終止性騷擾的發生,行為者與受害者需要被教育與提醒,整個社會都必須學習,既不委屈隱忍也不攻擊謾罵,而是溫柔堅定地為自己出聲





經驗+熱忱 向高齡人力挖寶


2018-04-06 00:59 聯合報  鄭謙言/文字工作者(台東市)
中高齡就業暨社會企業媒合會,吸引許多銀髮族及二度就業者前往尋求就業機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拜讀四日聯合報社論「花錢都沒本事,政府如何拚內需」一文,我有些看法。
既然花錢沒本事,倒不如運用現有高齡人力的經驗值,相信一定能夠提升服務業的服務品質。在日本因少子化問題非常嚴重,社會勞動人口中可以發現許多老面孔,然而,不論服務業甚至其他產業都相繼出現斷層問題,高齡人口若投入有助各產業發展。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認為政府需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高齡就業職場的改變:目前台灣業界提供的就業機會,都是些簡單或是勞力較低層工作,如服務業,長期下來高齡就業情況處於邊緣化非常嚴重,應該改變職場環境,利用高齡人口以往工作經驗分享職場夥伴,建立合作及傳承機會。
高齡就業權利應受重視:現今高齡工作都是年輕人不願從事或不肯去做的。政府應該提供一個公平競爭及開放的職場,不應該以年齡否定其高齡人力的權益與需要,應該對於高齡就業者給予鼓勵支持及尊重。
提供高齡再就業職場訓練及培訓:對於有工作能力的高齡者被迫離開職場,是社會的損失,政府應該提供他們再培訓機會與工作技巧,協助轉任其他工作。
建立高齡人力資源資料庫:許多高齡者擁有寶貴及豐富的職場經驗,職場的穩定性熱忱度非常高,如果可將個人特殊技能登記在資料庫當中,提供雇主顧問性與諮詢的工作角色有利於產業的發展。
我認為社會要多給予高齡者掌聲及肯定,高齡人力資源不僅在服務業適用,在其他產業方面也適用,藉由他們的特質,有利於發揮個人能力及實現自我的空間,或是能夠提供另一項契機,建立企業、政府、個人、社會、國家多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