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博通想併聯發科 別低估衝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4995/web/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須區辨表面虛榮與國家利益
.聯合報黑白集/提高文明vs.「法定特權」
.經濟日報社論/博通想併聯發科 別低估衝擊







經濟日報社論/博通想併聯發科 別低估衝擊


2018-03-28 00:3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IC設計產業龍頭新加坡商博通(Broadcom)去年底提出併購美國IC大廠高通(Qualcomm)的要求,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基於海外投資委員會所提出的建議,以此一併購案對美國國家安全將造成潛在危險為由,禁止博通併購高通。之後遂傳出博通將併購其他IC設計大廠的消息,從FPGA大廠賽靈思(Xilinx)、音效晶片大廠思睿邏輯(Cirrus Logic)到台灣的聯發科,顯見博通擴張版圖的雄心。
博通近幾年擴張迅速,目前在全球IC設計產業市占第一其前身Avago即以併購作為公司發展的重要策略2015年Avago併購博通,接著又併購網通設備業者Brocade,在兩次併購後,博通以聚焦專業領域而出售關連性較低業務的方式進行組織重整。
例如2016年博通將原有物聯網業務及WICED品牌出售給Cypress,以專注於無線網路接取設備及行動通訊等應用。而在併入Brocade後,保留該公司在光纖通訊網路儲存交換器業務,以強化博通在企業儲存產品的優勢,其餘業務則出售。博通雖然將併購的企業分拆出售,但營收仍逐季成長,毛利率由2016年中的近30%成長至目前的49%,足見其在公司整併上的能耐。
對博通而言,若能併購聯發科,雖然在無線通訊晶片部分可能有所重疊,然而博通以中高階產品線為主,訴求大型企業客戶,聯發科則以成本為主要訴求,主攻中低價市場,直接競爭性有限
另一方面,博通在消費性電子上以電視機上盒為主,產品集中無線通訊領域,在手機上僅RF元件以及WiFi未涉及處理器,故系統規格主導性低。聯發科則以消費性電子晶片為主,並長期經營中國大陸終端品牌客戶,在投入產品供應鏈中,均以串聯相關零組件作為拓展業務的策略,並在供應鏈中取得主導地位。兩者目標客群及業務經營模式相異,具互補性,對博通進一步擴張而言,具策略性效果
尤其,博通雖然關鍵晶片RF元件在全球領先,然而進入5G時代,處理器廠商如高通朝開發自有RF的模式以提供完整的平台方案,將威脅到博通的地位。透過併購聯發科,除了可借重聯發科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開發經驗外,亦可將自身RF元件的優勢與處理晶片結合,並取得手機通訊相關專利之技術,對於後續擴大博通在5G通訊的布局有所助益。
不過,依照過去博通的策略來觀察,若併購聯發科,合併後聯發科可能維持獨立運作,但針對非其聚焦領域,可能切割出售。而聯發科目前產品線多元,部分與博通產品關聯性甚低,未來業務切割出售的可能性不低。
就台灣產業發展而言,目前僅聯發科具手機高階處理器開發能力,若其為博通所購併,可能讓台灣長期培養的應用處理器研發人才流失,再加上手機處理器朝大廠集中化趨勢發展,未來國內難有其他公司具備應用處理器的開發能力
其次,若博通真的與聯發科合併,將躍升為台灣IC製造產業僅次於Apple的第二大客戶,博通議價能力將顯著提升,這對我國IC製造業者報價將形成潛在壓力
最後,聯發科除了自身業績成長,其開發平台亦多結合台灣零組件供應鏈,以提供客戶快速而具彈性的服務。若併購案成真,由於博通經營模式與歐美相近,和聯發科的模式差異甚大,再加上其與台灣手機零組件供應鏈亦無長期合作關係,合併後對於台灣電子零組件業可能有衝擊
不過,換個角度看,目前聯發科主力經營的手機業務終將面臨市場成熟的瓶頸,亟需發展其他新興應用。若不是用購併,而是與博通進行策略結盟,透過股權交換、互相持股的模式,成立產業控股公司,雙方進行對等的深度策略合作,並鼓勵國內具潛力的IC設計業者加入,一起打造國際隊,對國內產業的發展較有正面的助益






聯合報黑白集/提高文明vs.「法定特權」


2018-03-27 23:46 聯合報  黑白集
捷運博愛座禮遇特定身分者,曾造成不少爭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交通部預告修訂管理辦法,針對若干公共場所將把「孕婦親子專用停車位」強制入法,宣導期過後即將對違規者開罰。這看來又是一個禮遇特定身分者的優惠,但是否會製造出新的爭議焦點?
禮遇老弱婦孺,是很普遍的文明禮節,憑著「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風氣,民眾自動自發做得不差。但過猶不及,台灣之所以同時演變出「最醜陋的風景也是人」,到處是奧客,正因為政府濫用討好政策,結果「法定特權」橫行,有人存心鑽漏洞故意占便宜,真正有需求者不見得分到資源。
博愛座之亂」是知名的例子。醫院裡的「長者優先看診」措施,也為醫護人員製造困擾,七十五歲滿頭白髮和八十一歲健步如飛,誰才算「長者」?此外又如,殘障車位被違規使用,包括被人「借用」了殘障識別證而濫用,早就不是新聞。
如今少子化成國安議題,很多地方政府的「助你好孕」政策早試行過孕婦專用停車位,紛爭例子不少。有人質疑,孕婦是殘障嗎?還有台鐵「親子車廂」被老人觀光團包用的亂象……
自由主義大師海耶克曾主張,法律規範應盡量採取一般性原則,例外、特權越少越好。台灣現在走討好路線,廣開「法定特權」之門,各種社福項目已是易開難收。停車位除殘障專用之外,將來是否會有孕婦專用、老人專用、原民專用的區分?與其到處「頒發」法定特權,何如全面提高文明水準!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須區辨表面虛榮與國家利益


2018-03-27 23:4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蔡英文日前在美國商會晚宴中致詞,圖左為台旅法通過後,首位來台訪問的美國官員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黃之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當蔡政府還沉浸在《台灣旅行法》的振奮中,但轉身面對美中貿易戰火波及台灣產業,立刻顯得束手無策。政務委員鄧振中日前赴美爭取我鋼鋁產品免受美國關稅制裁,結果空手而回;這顯示《台旅法》雖滿足執政黨的外交虛榮,對國家卻沒有太多實益。昨天傳出美中在貿易協商中達成初步協議,大陸允諾擴大採購美國半導體,將削減台灣訂單。這些迅雷不及掩耳的變化,皆反映蔡總統鐵板一塊的兩岸政策日益難以轉圜。
繼日前美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黃之瀚來訪,《台旅法》的主要推手眾議員羅伊斯也來台,接受立法院長蘇嘉全贈勳。不可否認,《台旅法》通過,對我國確實具有特殊的外交意義,這是川普政府不按牌理出牌的一個意外友台契機;也因此,北京才會暴跳如雷。
但是,我們也不能高估《台灣旅行法》的形式意義,卻忽略其背後潛藏的風險與代價。所謂代價,是指更頻繁的美方官員或國會議員訪台,必然伴隨著更多要求我對美採購的壓力,以及諸如開放美牛、美豬等產品進口的交換條件。美方的「友台」作為,基本上都植基於其國家利益考量;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義」與「利」只是一線之隔,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認定他們全是為了「送暖」而來。然而,在台灣長期孤立的處境下,許多國人可能把「義」與「利」混為一談,甚至幻想成這全是出於美方人士的高貴民主情操。
所謂風險,則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來看。其一,是指美台官員若加速頻繁及高調互訪,可能導致美中台三方現有關係失衡,而引起中共的片面報復。例如,出手奪取我國的邦交國,或者對台灣在國際組織及國際活動擴大圍堵,使我們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更形窘促。其二,則是我們片面誤信川普政府的「友台」策略,表面上雖有更多美國官員來台,實質上美中雙方卻在枱上枱下透過談判完成更多交易,台灣利益可能被犧牲而不自知。
以這次沸沸揚揚的美中貿易大戰為例,表面上美中兩國劍拔弩張,其實私底下的協商接觸並未停止也因此,中國大陸為削減對美貿易順差,承諾擴大對美採購半導體產品,相對必須以削減對台、韓的採購為手段。如此一來,兩隻大象打架,遭殃的就是他們身旁的草地,台灣首當其衝。
再看,稍早川普宣布對進口鋼鋁課徵國安關稅,表面上是針對中國大陸而來;實際上大陸輸美鋼品僅居第十位,排名第八的台灣受到的衝擊將更大但經過交涉,美國將歐盟、加拿大等七個盟國排除,陪榜的台灣卻無法豁免。亦即,美國《台旅法》送出的小小甜頭人們都還來不及品嚐,它一個大棒已迎頭擊來。看在民眾眼裡,這又是什麼滋味?
高估北京的敵意,和高估川普的善意,都是不智的。我們擔心的,其實不是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強硬,而是她治國思維的僵硬。當全球局勢正飛快變化,蔡政府卻只能一再重複「維持現狀」的台詞,以為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這當然是無效的戰略。面對大陸卅一項惠台措施,政府端不出有效的回應;面對美中貿易大戰陰影籠罩,蔡英文提出的擴大台灣研發生產、加速內需投資等「四大策略」,皆顯得空洞而不著邊際,暴露其技窮。
「美中貿易大戰」可能引發台灣社會一種錯覺,以為美中兩國已經進入戰鬥位置,我們應該趕快選邊,靠向美國。殊不知,台灣不僅處在兩國相爭的交叉火線上,更被一方當成棋子,被另一方當成獵物。最殘酷的事實是,這兩隻大象隨時可以喊停,握手言和;而棋子或獵物卻可能被犧牲。這才是台灣最該自我警惕的。
《台旅法》帶來甜美的滋味,卻只是短暫虛榮。貿易大戰的血腥,更攸關國家利益,蔡英文要辨明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