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美稅改磁吸資金 台灣要有危機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虛矯新南向:觀光的「千萬」迷思
.聯合報黑白集/《促轉條例》也造假?
.經濟日報社論/美稅改磁吸資金 台灣要有危機感







經濟日報社論/美稅改磁吸資金 台灣要有危機感


2017-12-30 02:3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秀出簽署好的美國稅改法案。 路透


經過數月以來的政治折衝,美國國會在上月底通過了眾所矚目的稅改法案,川普總統更搶在耶誕節前簽署,為美國送上耶誕大禮。基於美國的經濟地位,其國內稅改必然會有國際效應,台灣更是受影響最直接的對象,必須儘早評估,研提因應對策。
本次美國稅改重點,主要在個人與企業所得稅改制,調降稅率並修正各類扣抵規定,其中又以企業所得稅改制最受關注,因為美國不但一舉將企業所得稅率從35%驟降至21%、擴大資本投資費用化之範圍,同時還將課稅基礎由「屬人主義」(全球所得制)改為「屬地主義」,未來僅美國來源的所得才需納稅;企業海外所得原則免稅,海外附屬公司的股利也免稅。又為鼓勵企業匯回過去累積且停留境外的盈餘,本次稅改納入一次性的盈餘匯回稅:海外盈餘為現金者稅率為15.5% 其他資產的稅率為8.0%。
以上的改革對台灣有利有弊。在利多的部分,美國稅改後,各界期待能帶動民眾與企業的消費與投資等需求,同時因擴大資本投資的抵減鼓勵,亦有助於提升生產力等供給面效益,使得未來幾年美國經濟看好。由於台灣(及各國的台商)出口表現一向與美國經濟活動高度連動,因此在稅改能刺激美國經濟的有效期間內,台灣都會是最大的受惠者之一。
然而「台商」受惠不等於「台灣」受惠。首先稅改會吸引美國企業海外資金;按英國金融時報統計,海外現金部位最高的前五名美商,分別是蘋果電腦、微軟、思科、Alphabet (Google母公司)及甲骨文,都跟台灣高科技產業淵源很深。當其重新考慮全球資金布局時,無法避免對台美未來投資及產業合作造成影響。再者,美國稅改也可能會帶動全球及台商資本加速流向美國,包含擴大對美國的投資,以及將第三國盈餘匯入美國。對產業外移嚴重,投資動能不足的台灣而言,其衝擊絕不可輕視。
特別是在主要國家可能用降稅對抗美國稅改的資本磁吸效應之際,我國卻正在推動調高營所稅率至20%。這個稅率看似低於美國,但美國對企業所得已改採屬地主義,我國仍為全球所得制,台商海外所得匯回後要被重複課稅,因此總租稅負擔可能顯著高於美國,進一步惡化資金流向美國的程度。然而若台灣要加入降稅競爭之列,在營所稅佔整體稅收23%的情況下,對稅收乃至於經濟發展又會造成「逐底競爭」(race-to-the-bottom)的問題,不可不慎。
本次稅改另一個重點,是納入所謂「稅基侵蝕反濫用稅」(Base Erosion Anti-abuse Tax, BEAT),意圖改變跨國公司移轉訂價的問題。以專利權為例,過去美商常將專利權登記在當地稅率較低的海外子公司名下,美國母公司需要付費給海外子公司才能使用。這筆費用在美國可以扣抵,而收費的子公司也因當地稅率低而可少繳稅,藉此降低該集團的全球租稅負擔。
本次BEAT則規定未來美國公司收取外國企業智財授權費之收益,所得稅率僅為12.5%,低於正常21%,以誘使美國企業停止移轉訂價行為。由於BEAT有抑制美商將企業活動移轉境外的效果,對未來台美產業合作及台商布局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不過這個規定有爭議,因為BEAT的優惠稅率只適用於來自境外的授權收入,因此歐盟認為此一機制等同於獎勵出口的補貼,有違反WTO規則之嫌。
在全球資本、技術高度連結的時代,蝴蝶都能引起巨大效應,何況是號稱史上最大的美國稅改。中國大陸對我們的磁吸尚未停止,又來美國稅改這個大磁鐵;東西夾擊,政府豈能沒有危機感!


聯合報黑白集/《促轉條例》也造假?


2017-12-30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中科院舉行總統府年終媒體茶敘。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王騰毅/攝影



促轉條例》到底有幾個版本?現在,出現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
民進黨強行通過的《促轉條例》,用「斷代法」排除了原住民;民進黨發言人吳思瑤上原民台解釋,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年代久遠」,不在這次促轉中。但蔡英文主持原轉會議時卻說,《促轉條例》沒有排除原住民。這是《促轉條例》存在不同版本,埋伏了一般人看不見的隱藏條款?或是立法院學了國安局「造假」國安情資的手法,送給總統假的《促轉條例》?
蔡英文說,曾受人權侵害的族人,都可以在促轉會成立後依法聲請調查。蔡英文玩的,是「白馬非馬」的語言遊戲。除非蔡英文心中懷有「原住民不是國民」的潛意識,否則任何國人在威權時期受到侵害,本來就有聲請調查的權利。
然而,原住民所要討的轉型正義,卻不是《促轉條例》的狹隘規範所能涵蓋。在去蔣、去中、媚日的思維下,《促轉條例》排除了日據及更早期的適用;原住民被掐頭去尾,不能為祖先討公道。
蔡英文說,原住民族在不同政權統治下,承受過不同的痛苦及差別待遇,都是原轉會致力解決的課題。然而,促轉會有立法依據,原轉會只有一份蔡英文核定的設置要點;原轉會哪有強制調查、搜索、扣押、沒收權力的威風?
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曾高呼「去你的」,痛批《促轉條例》切割原住民的轉型正義。現在,她也許還想再罵一次!


聯合報社論/虛矯新南向:觀光的「千萬」迷思


2017-12-30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來自新加坡的陳姓女子(前排右四)成為今年第1000萬名外籍旅客,獲贈華航機票等禮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前不久迎來了今年第一千萬旅次,觀光局敲鑼打鼓送出大禮大肆宣傳,並歸功「新南向」政策奏效。總統府也說,是政府政策得宜及業者努力的結果;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更發豪語,要朝來台旅客兩千萬、三千萬人次努力。不過,官方喜不自勝,業界卻相當冷感;上熱下冷的兩極反應,戳破了「千萬觀光大國」的假象。
不妨看看另一組數據。來台旅遊人次從二○○七年的三七一萬一路攀升,到前年首破千萬,達一,○四四萬人次,去年更增至一,○六九萬人次。然而,觀光外匯從前年創了四千六百億元高峰,去年減至四千三百多億,今年數字恐再下修。
另一組更有感的數字是,來台旅客人數上升,但平均每人每日消費卻反向下滑。二○一四年平均數還有二二一美元,前年降至二○七元,去年再降至一九二元,今年恐繼續下滑。停留天數同樣連三年遞減。
觀光旅客人次達標,觀光外匯卻呈現縮減,觀光消費則持續下滑。簡單的數字,說明了業界與民眾無感的原因,也揭露了新南向政策的虛矯。尤其,政府為了拚旅客量,不惜棄守「對等互惠」與「國境安全」原則,敞開國門,免簽大放送,甚至撒錢補貼衝數字。因此,觀光達標的背後,是國境安全疑慮倍增,毒品販運也跟著新南向前進,引發鄰國不滿;甚至「假觀光、真打工」已達集團化作業規模,成為填補台灣茶園、農場缺工不可說的秘密。
我們不妨反思一下:追求「千萬觀光大國」的目的何在?從馬政府以來,「千萬觀光大國」成為施政目標,開放陸客後,不論觀光外匯及來台旅次都飆速上升。但是,在看似光榮的表象下,卻讓台灣觀光環境體質缺少檢視的機會,觀光軟硬體多年不見提升。近幾年觀光宣傳預算不少,卻偏向淺碟化,熱鬧有餘深度不足,大抵是砸大錢請國內外明星宣傳代言,重點常不脫「吃」。然則,台灣的觀光優勢只有夜市小吃及銅板美食嗎?
台灣觀光的利基是在文化與生態,但主政者不是欠缺思維,就是閉門造車。不少歐洲國家將文化觀光財發揮到極致,靠著老祖宗「遺產」,每年吸引無數觀光客前來。台灣也有許多享譽兩岸及國際的名人故居,觀光局若能與文化部合作,將他們的在台足跡串連成旅遊套裝行程,結合歷史與人文風光,透過故事行銷,增加觀光深度,都能讓旅客願意一來再來。可惜,觀光局只知拚人頭業績,文化部只顧搞促轉,除地方政府偶有推動,不見中央有系統地規畫。
至於生態旅遊,交通部長賀陳旦上任時就說觀光不該停留在「衝量」,指示要發展綠色觀光生態旅遊。過去一年,觀光局看似推了不少以生態為名的遊程,卻往往流於瞎子摸象,甚至反其道而行。從官方到業界,對於生態旅遊的內涵──尊重、永續及社區分享,一知半解。許多業者以為,帶旅客潛水、看海底生態就是生態旅遊,卻沿途喝瓶裝水、踩踏潮間帶,也未能結合社區解說員,讓社區得以受惠,達到共榮雙贏,甚至可能因為人數暴增而變成環境災難。
此外,觀光局推動的生態旅遊,仍習慣在現有國家風景區中找景點,連「新瓶裝舊酒」都稱不上。既要推動生態旅遊,就應擴大結合保育相關主管單位如林務局、各國家公園管理處等,找出台灣最有深度與價值的生態景點,而非關門憑空想像,把路愈走愈窄。
近年旅遊業界流傳陸客的一句話,不來台灣,「一輩子後悔」;來了之後,卻是「後悔一輩子」。這雖是戲語,卻道出台灣觀光困境。推動觀光,不應落入數字迷思,而應思考厚植與加值觀光內涵,才能讓綠色觀光財源源不絕。老用「千萬觀光大國」自我沉醉,除供新南向吹噓外,只會讓台灣觀光走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