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林祖嘉:「外熱內冷」的2017年\星期透視/戴遐齡:雪上加霜的台灣高教

.名家縱論/林祖嘉:「外熱內冷」的2017年
.星期透視/戴遐齡:雪上加霜的台灣高教
.回顧與前瞻/解決低薪 總統的5項藥方只是止痛劑
.連連出包 公部門更需風險管理
.人人搶評余光中 美學教育卻失蹤
.署長闖營區…我想起當年在馬祖抗命
.「中共不會武統」 蔡總統解讀兩岸 言行有盲點
.「中共不會武統」 只能仰賴中共鼻息?
.國家級檢驗護食安 捨本逐末
.畫中有話/牆…還要多高?
.別了余光中 別了那個年代







名家縱論/林祖嘉:「外熱內冷」的2017年


2017-12-30 23:27 聯合報  林祖嘉

國內各財經機構紛紛對明年景氣提出預測,GDP成長率最高為中研院預測的二點四三%,最低為中經院的二點一八%,皆低於今年的成長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年關近,是回顧今年經濟表現,給執政黨政府打分數的時候。當然,更重要的是,對於明年台灣經濟走向可能會是如何?以及我們對於政府的經濟政策應該有那些建議?
去年底時,主計總處估計今年經濟成長率一.八七%,主要是因去年全年經濟時表現不佳,因此對今年經濟表現採取較為保守的估計,雖然去年底的出口表現已呈現明顯成長趨勢。結果今年開春以來,出口成長率一直高居不下,原本去年估計今年全年商品出口成長率為四.九五%,結果到十二月初,最新估計商品出口成長率達到十二.一四%,遠遠超過去年底估計。
今年出口表現亮麗有兩個主因,一個是今年全球出口成長率達到三.六%,幾乎是去年一.三%的三倍之多。在國際貿易快速成長帶動下,今年台灣對於世界各國與地區的出口都大幅成長。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占出口最大宗的電子產品受惠於Apple產品大賣,全面帶動台灣相關產品的出口,因此台灣Apple概念股表現可說是一枝獨秀。另一方面,由於出口快速成長,也導致對於原物料的需求同時增加,進口也大幅成長,今年商品進口成長率預估為十二.○六%,也遠高於去年底估的五.七九%
在進出口大幅成長帶動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也不斷調升,十一月底主計總處最新估計經濟成長率為二.五八%,人均GDP將達二萬四千二百六十九美元。國內其他經濟機構目前估計最高的,是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在十二月底公布的二.六二%,因為十一月和十二月的出口成長依然旺盛,因此第四季數據出來後,經濟成長率仍有可能再上修。大致上來說,今年我國經濟表現算是開低走高,表現比預期好一些。
不過,仍然有隱憂。首先,經濟成長表現大部分來自進出口部門貢獻。依過去經驗看,當出口成長率超過十%,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至少都應該在四或五%以上,然而今年卻只有二.五八%。
顯然,台灣經濟成長的力道被國內因素所牽制,比方說,今年總體經濟表現最慘的是國內資本形成。依主計總處資料,民間資本形成的成長率只有○.○九%,在政府部門(五.○三%)及公營事業(三.四三%)投資的強力拉抬下,全年資本形成成長率也只有○.九二%。
資本形成一方面可增加總體經濟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資本形成代表企業對於未來的信心及生產能力的增加。因此,投資不足時,就充分表現企業對台灣經濟缺乏信心。而造成投資不足的兩個最大原因,一個是「一例一休」法案;另外一個是供電不足問題。政府部門在這些地方的表現是不及格的!
在此同時,僑外投資的表現也很差,依經濟部投審會的資料顯示,今年到十一月為止,僑外投資件數比去年減少○.九四%,而投資金額更是大幅減少了四十二.二五%,此一數據也代表外國企業同樣對台灣投資環境缺乏信心。
簡單說,今年台灣經濟表現是「外熱內冷」,拉抬經濟的主要動能在進出口大幅成長,而國內需求中的投資成長率只有○.九二%,消費成長率也只有二.一四%,表現並不如理想。
展望明年,主計總處估計經濟成長率為二.二九%,也就是比今年要差一些。其中出口成長率為六.六三%,雖然預估成長率只有今年十二.一四%的一半,但因為今年出口大幅成長,在基期較高情況下,明年出口成長率能達到六.六三%應算是不錯了。因為WTO估計今年全球貿易成長率為三.六%,而明年將會略低為三.二%,因此明年我國的出口恐很難再達到兩位數成長。
明年國內經濟如果想要達到成長目標,如何提振國內部門,包括如何刺激民間投資與擴大民間消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方向。反之,如果明年國內投資仍然低迷,國內消費力道仍然不足,那麼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就只能在二.三%的低水準徘徊。希望國人與政府共勉之!
(作者為政大經濟系教授)


星期透視/戴遐齡:雪上加霜的台灣高教


2017-12-30 23:30 聯合報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教育部首度公布官方版的大專院校註冊率,106學年度有8校瀕臨退場或轉型的「淹水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日前公布一○六學年新生註冊率低於六成的大專校院名單,共有十七所,其中八校學生數不到三千人。公布名單雖然會對學校造成衝擊,但這是整頓高教體系的必經之路。台灣大學高教體系,早處於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困境!
台灣高教體系,面對少子女化,二○一○年新生兒只有十六萬六千多人的衝擊,本來還有十年左右空檔期,可以緩慢進行調整,現在卻因中國大陸近期公布對台招募大學新生的新政策而受到影響,也就是台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測」總分達到「均標」以上,都可直接申請大陸各地名校,換言之,目前約落在公立大學後段班及私立大學前段班的學生皆可申請!
這是全國各公私立大學校長及教授,事先並未預期到的,大陸對台青年招生政策的大轉彎!再加上稍早北京已宣布的,對台灣大學生廣發獎學金的新政策,以及公開邀請歡迎台灣青年,赴大陸沿海城市參與創業投資新事業,以充分利用台灣年輕人具有的優勢,創造人生就業、創業的全新機遇!或許有些人會傾向批判,這都是中共對台統戰的新手法,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幾步棋,北京的確是比過去高明許多,也充分掌握了政策方向及作法,對台灣青年人產生相當的吸引力!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北京新政策、新作法,比起三、四十年前,台灣針對海外僑生,赴台就讀大學的各種作法,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內憂外患」包夾態勢下,台灣各大學主事者,以及教育部的長官們,首先要誠實面對現實非常殘酷的挑戰,從正面思考的方向,加速推動中小型大學合併或退場的政策,並定下客觀的標準,如各校錄取及報到率。凡是達不到標準的大學,都定好時間表,在三至五年中,完成合併或退埸的過程,不容許有例外,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同時在汰弱留強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大學水準及品質,進而增強國內外的競爭力!
教育部未來不能推卸責任,任由私立大學董事會,覬覦校產或慘遭掏空!對於可能面對關門失業的大學校長、教授及校友,應該及早規劃,全力防範可能出現不安定的因素持續擴大,而造成政策難以推動!這樣的策略及作為,必須得到社會的支持,和具有遠見的教育部核心長官的認同,才有成功的機會!
未來,台灣的大學高教經費補助,一定要得到政府最高領導人的全面支持,才可能集中力量,把握機會,比大陸的大學院校,先爭取台灣高中畢業生。進而在這個基礎上,招募僑生及外籍生!
真正有吸引力的教育投資,以及創造有前景的就業機會,青年朋友才可能用雙腳決定和台灣站在一起!要牢記青年人最需要的是遠景及機會,而不是禁止和打壓!面對很快就可能出現的台灣高中畢業生大舉西進的潮流,政府是無法強力阻止的。
台灣努力了六十年以上才建立起來的民主、自由、法制社會,一定可以經得起考驗。也只有更多的開放,才能真正再次證明,我們有充分的實力,再創台灣大學教育的歷史高峰!





回顧與前瞻/解決低薪 總統的5項藥方只是止痛劑
2017-12-31 00:53 聯合報  王釗洪/中正大學兼任教授
蔡總統在年終記者會上,提出解決年輕人低薪的五個藥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提出五個方法,宣示明年要全力以赴終結年輕人低薪問題。有趣的是,她在冗長的國防、兩岸、區域安全、前瞻建設等話題之後,話鋒一轉,借牛津字典「youthquake」一字,用和藹、慈祥的語調溫情喊話,「如果年輕人還願意聽我講幾句話,我想告訴年輕人,我了解各位心中的焦慮。」聽來宛如「我心中最軟的那一塊」一般,令人動容。

年輕人低薪問題不是一朝一夕造成,而是長期累積許多因素的結果。這問題其他國家也發生過,只是他們的經濟體制健全,有內建的修復功能。台灣卻是長久「只拚政治、不拚經濟」的結果,導致經濟病入膏肓,近乎崩解。

對於年輕人低薪,蔡總統的五項藥方,雖然如她所說,都不會立竿見影。但不論是哪一藥方,似乎都只能止痛,更不可能「終結」,何時復發,就難說了。

勞動者的薪資反映的就是生產力。如果生產力不高,卻要求高薪,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理論上,要提高勞動生產力,最直接方法就是持續增加新投資,使產業不斷升級並轉型。然而,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過去一年,僑外投資、陸資都是不增反減,而大型台企卻勇於到先進國家去投資,台灣年輕人的生產力又如何好得起來?再問外商、外企來台投資障礙,除了有形「五缺」外,還有「欠安定、沒信心」的藉口。「五缺」不除,投資夢難。

台灣是自由市場經濟,不論人為的審議方式,或者立法規定最低工資,都是干預市場的下下之策。勢必增加勞資衝突、難以落實,甚至由於最低工資高於均衡工資,可能造成排擠低技術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失業增加,惡化低薪問題。

至於想用道德勸說企業加薪,除了老闆「做功德」意願,也要看在經濟不振下,老闆的能力有多少。依過去經驗看,有少數企業想領頭加薪,其外溢效果似乎都不強。

薪資是一項經濟問題,而健全的經濟必植基於優質的高教。優質的高教才會帶動資本財及管理方式創新,並且培育頂尖人才與優秀人力。台灣近廿年來,經濟一蹶不振,最大原因在高教只是盲目擴充而忽略質的提升,以致科研不符國家需要,大學生程度低落,更導致年輕人生產力及低薪資的結果。

數天前,教育部公布各國廿五至卅四歲人口受高等教育百分比,似乎沾沾自喜認為我國高教人口多達七成二,贏過OECD所有國家,是德國的二.四倍,但仔細一算,才發現我國人均所得僅有德國二分之一。國民所得是勞動及多項資本財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附加價值總和,薪資低,人均所得自然就低。

蔡政府執政後,眾人皆寄予厚望,希望能徹底改革高教,振興經濟。如今一年半多快兩年,才見蔡總統宣告將提供低薪年輕人充分的職涯諮詢和足夠的職業訓練,雖然不算改革,總是聊勝於無。降低學貸利息減低年輕人負擔,雖是杯水車薪,不失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本年四月間,正當蔡總統為公教年改喊話「犧牲這一代,是為下一代」,筆者曾在民意論壇建議將十八趴優存款用來設置國家「世代正義獎助學金」,以減輕學貸負擔,使其專心向學。如今衷心希望總統的藥方可以亡羊補牢。

二○一八年轉眼就到,這不僅是新的一年,它也顯示AI、自動化全面來襲的時代更近了,壓力也將更強一些。政府如何因應新時代裡,年輕人不僅低薪,還可能嚴重失業的問題,難度將勝於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