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重磅快評】台灣要改時區?看政府想學北韓還是星港

.【重磅快評】被謝志偉改名的台灣 台獨是否依舊?
.【重磅快評】三杯琵琶鼠上菜? 綠委創意吃不垮外來種
.【即時短評】如果人藥業務也停滯不審 會發生什麼事?
.【重磅快評】台灣要改時區?看政府想學北韓還是星港

.【重磅快評】在野黨神隱自宮 荒謬打造安倍變強人
.【重磅快評】大將軍易求官 小連長難覓一職

.【重磅快評】台大怎麼了?近期「多事之秋」 新校長新挑戰
.【即時短評】力推動罷免門檻降低 黃國昌現反成苦主
.【重磅快評】尊重族群,姓名可否採簡體字登記?
.【重磅快評】不射飛彈 北韓19大賀電後還有什麼氣魄?
.【重磅快評】當蔡英文的新情勢 走進習近平的新時代






【重磅快評】台灣要改時區?看政府想學北韓還是星港


2017-10-24 07:54 聯合報  主筆室

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建議改時區,引發熱烈討論,政府必須在12月19日前回應。美聯社資料照片

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建議我國時區調快一小時,脫離中國大陸時區,改為跟日、韓同一時區。提案民眾所持的理由是:「讓到台灣的陸客或外國旅客體會到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反對台灣改時區的主要理由,是因為按經度區分,台灣位於GMT+8時區,不同於日韓的GMT+9時區。從實務上來看,即便台灣位處GMT+8時區,要改成其他時區亦無不可,問題在於為何要改?改了對台灣有什麼好處?我們不妨參考鄰近的北韓、新加坡與香港的三個例子。
北韓在2015年為紀念脫離日本殖民統治70周年,宣布改採平壤時間,不與曾經占領朝鮮半島的日本同一時區,平壤時間比原先的GMT+9時區晚了半小時,形成了南北韓時差半小時的怪異情況。對於北韓調整時區,當時南韓官員對外表示,南韓採用和日本同一時間,除了依循國際慣例,更是務實的作法,並非日本帝國主義的殘留。
新加坡的時區歷經多次變化,原先星國時區與西馬來西亞相同,都是GMT+7.5,1981年馬來西亞宣布調整西馬時區與東馬的GMT+8相同,新加坡隨即跟進調整時區與馬來西亞一致,以免雙方貿易與人員往來因時差而造成諸多不便。
香港亦有類似的案例。港股早年上、下午盤的開盤時間分別是上午10時與下午2時30分,這項規定實施了25年,在2011年時,為了因應陸港兩地資本市場互動密切,港股上午盤早30分開盤,下午盤提早一小時開盤,主要目的是為了跟大陸A股對接。
改時區雖然只是民眾提案,最後未必成真,但這項提案的內容其實反映了蔡政府上台後的政治氛圍:只要跟中國大陸扯上邊的,能調就調,不能調的要想辦法抹一把泥,從課綱文言文到姓名採羅馬拼音等爭議,都有相同的脈絡。
北韓與星港改時區或改股市交易時間,前者是為了政治,後兩者則考量自身實際的需求。至於台灣,民眾要求改時區的提案已跨過附議門檻,蔡政府必須在今年12月19日前回應,就看政府想學北韓還是要學星港。

【即時短評】如果人藥業務也停滯不審 會發生什麼事?


2017-10-24 08:15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今年3月間,已經完成兩年實驗,經過預告公告等法律程序的農藥氟派瑞,在另加開的專家會議確認程序安全無虞,會議後4個小時候突然政策大轉灣,衛福部食藥署發出新聞稿表示,暫緩開放氟派瑞用於茶葉上,不尊重專業的結果,不僅氟派瑞一項藥物,現在則是我國農藥業務全面停擺,不只是我國農業的損失,苦果將由全民承擔。
農藥業務早有分工,農委會進行農藥各項毒物藥理等各種分析,而食藥署針對已經完成各項藥理分析的結果,制定農藥的殘留容許量;如今,食藥署百般迴避制訂農藥的殘留容許量,說穿了,只是一種鴕鳥心態,不訂就不能用,也就「不干我的事」;技術性的卡住正常的農藥審查流程、陷農民於不義,行政機關應作為而不作為,監察院難道不需要介入調查。
在人類醫學上,我們追求更先進的醫療設備、最新的療法,更好、副作用更少的先進藥物,期待最新的醫學進步與發展,帶給人類更多福祉、減少痛苦;但我們卻幻想植物在台灣這種高溫多濕的環境下,都能自己活得好好的,不會生病、不會長蟲、不必用藥,還能長的大又好。
當人感冒生病不舒服,也希望能有藥物能緩解頭痛、流鼻水、咳嗽等不適症狀;植物也會生病長蟲,使用農藥並不是罪惡,重點是要精細的管理,合理、精準的使用,絕對不能使用的農藥、抗生素,政府將這些物質禁止、把關責無旁貸;就連國外有機產品也都有背景值,台灣卻要求什麼都零檢出,並不合理;試想,今天若是人類藥品審查業務全面停擺,將會發生什麼事。
無奈,經過氟派瑞事件後,大型國際藥廠紛紛觀望,對於台灣市場早心有疑慮,新開發、效果更好、毒性更低、用量更少的藥物無法進到台灣來,迫使農民只能繼續使用舊的、已經有抗藥性、或者用量更多的老藥,連原本的農藥延伸使用都不行,無法改變同樣類型的作物、罹患相同的病蟲害,藥物在A上使用合法、在B上使用卻違法的荒謬。
政府一面大喊護食安、護環境、農藥管理,一面卻拒絕農藥合理使用的進步與管理,當專業都不願為人民把關時,一昧把頭埋進沙土裡,不願意面對問題,不僅是農作物受害,對食安也是可預期的災難。

【重磅快評】三杯琵琶鼠上菜? 綠委創意吃不垮外來種


2017-10-24 09:59 聯合報  主筆室

台大醉月湖撈起的琵琶鼠,每隻超過30公分長。圖/台大生工系提供


老闆點菜,「火蟻上樹、三杯琵琶鼠、烤美國螯蝦…」,民進黨立委洪宗熠建議農委會開發外來種食材,鼓勵國人吃垮外來種,達到守護台灣生態環境的目的。洪委員發想用心良苦、有創意,但對外來種缺乏正確認知。

外來種分成入侵種、引進種,前者不是猛龍不過江,對本土種威脅極大;後者大多用在育種,在受規範的環境下運作。外來種常態不包括寵物,除非主人未盡責任放生、棄養、逃逸到野外。洪委員舉綠鬣蜥的例子,應該是寵物店購得,不算外來種。
以火蟻入侵為例,推測是10餘年前龜山工業區進口機器、電纜的外包裝棧板內夾帶火蟻卵,蟻卵落地開始修建地下灘頭堡,等蟻穴、通道構築完畢才會在地上露出蟻丘,開疆拓土,此刻火蟻已趕走本土螞蟻搶下地盤,對人畜及電力設施展開大規模攻擊。
外來種的可怕首在繁殖力超強。大個頭的多線南蜥是胎生,出娘胎就能四處爬,不似本土蜥蜴卵生,孵化期間是其他物種的食物,存活率要打很大折扣;其次是護卵,出自水族館的觀賞魚紅線鱧幼魚很漂亮,長到2、3尺的成魚很凶猛,成「魚虎」後主人紛紛棄養;魚虎棲息在水域最上方,還將卵馱在魚背上,確保卵不受其他魚種獵食。
立委應不知道外來種不好吃的特性。溝渠水塘多得是琵琶鼠魚,外勞放假釣魚釣到琵琶鼠即隨手棄置,因為沒肉;擅長在田埂挖洞的美國螯蝦,別看兩隻大螯像大力水手卜派很有賣相,其實只有殼沒有肉;多年來只有日月潭、曾文水庫開發的魚虎大餐有市場。簡單說,外來種如果有食用價值,不必農委會開發,早下了饕客的肚子。
外來種不是只有動物,還有植物,小花蔓澤蘭、銀合歡、豬草…四處攻城掠地,難道也能開發食材?爆炒,或是汆燙?外來種昆蟲如造成溫帶水梨一季報銷的梨木蝨,幾乎讓台灣原生蘇鐵滅絕的介殼蟲都危害至巨,難道也要開發食材嗎?
防治外來種危害的關鍵是防線拉到境外。上世紀70年代阿根廷帶來台灣的福壽螺,「見青即吃」的食性,帶給台灣長達20餘年的農業災難,務必認真防治,吃,解決不了問題。

【重磅快評】被謝志偉改名的台灣 台獨是否依舊?


2017-10-24 15:36 聯合報  主筆室

駐德代表謝志偉在柏林慶祝國慶,但紅布條的德文卻沒有註明是中華民國生日。圖/國民黨立委楊鎮浯辦公室提供



今年國慶駐德代表謝志偉把「中華民國」的德文改成「一個民主實體」,讓台灣繼中華民國、中華台北之外,又多了一個「國號」,只是這個國號,失去了她的名字,而沒有名字的國家,就猶如一個失根的蘭花。
其實,從台獨的史觀中,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而只是一個政治實體,一個被中華民國佔領七十年的政治實體,而現在這個政治實體,被謝志偉詮釋成是一個民主實體,只是這個民主實體,是從中華民國流亡到台灣的政治實體,還是大日本帝國統治下的政治實體?
其實,以台獨為終生志業的謝志偉,應該勇敢地把它翻成「台灣國」國慶,只是現在卻反而倒退成一個沒名的「民主實體」,也許從謝志偉的角度來看,玫瑰花即使失去了名字,仍然不失它的芬芳,國號失去了「台灣」,仍然不脫台獨的本質。
但從現場的布條來看,中文是「中華民國國慶」,而德文是「一個民主實體的生日」,由此可見,謝志偉的民主實體是給德國人看的,只是看到的德國人大概會很驚訝,既只是一個「民主實體」,那為何會有「國」慶?而不敢光明正大的把「台灣」寫出來,又要如何獨立建國呢?由此可見,台獨人士的矛盾心態。
自從去年民進黨上台以來,便陸續出現許多光怪陸離的去中國化、去國旗化措施,而現在又多了「去國家化」,只是身為第一線的中華民國大使,卻公然把台灣看成是一個民主實體,外交部卻是極為的袒護,也未見總統府有任何的譴責,而外交部說現場有掛國旗,沒有矮化的問題,這是粉飾太平的推託之詞。這也難怪,大陸一直在懷疑蔡英文政府一方面強調維持現狀,一方面卻進行法理台獨。
如果玫瑰不叫玫瑰,芬芳是否依舊?那本文到要問:如果台灣不叫台灣,而台獨是否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