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同婚釋憲後的社造工程:徒法不足以自行
.川普外交的虛虛實實
.我們的螺絲找不到了!
.挺同vs.反同 別成「宗教戰爭」
.畫中有話/感恩的季節
.爸媽失序 孩子怎麼正成長
.爺奶育孫 鼓勵生育力量大
.年輕人 為什麼不買國民黨的帳?
.那一年端午 我們「送蚊蟲」…
名家縱論/林祖嘉:再論一帶一路與大國崛起
2017-05-28 03:43 聯合報 林祖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5日出席一帶一路論壇。 路透
中國大陸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論壇,共有一百卅多個國家參與,其中廿九國元首親自與會,可說是一場規模龐大的會議,其中也包括一些原本不太支持的國家,如美國、日本與新加坡。
有這麼多國參與,並不令人意外。去年四月,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成立時,原預計廿餘國參與,到實際簽署時已增至五十餘國,現在更達七十多個會員國,就知道全球對於中國大陸在推動一帶一路及其包含的基礎建設和相關經濟議題,是有多麼大的興趣。
為什麼一帶一路會引起全球的興趣與關注,有兩個很重要原因:第一,一帶一路包含的國家與人口眾多,已確定實際投資的案件也非常多,涵蓋面很廣,有人稱「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若從投入資金來看,包括絲路基金(四百億美元)、亞投行(一千億美元)、金磚五國開發銀行(五百億美元)及中國大陸各主要銀行的投入等。若再加上地主國投入資金及其他國家銀行放款等,建設總金額可能達數千億美元以上。
第二個很重要的經濟因素是,在金融海嘯後,各國紛推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這些政策刺激效果正快速減少。因此,IMF總裁拉加德說未來全球經濟將是新平庸,且經濟政策也將出現新平庸,因為全球經濟缺乏實際的新需求以進一步推升。但是,一帶一路出現,其主要目的,就是協助一帶一路經過的國家,開發他們的基礎建設及相關經濟發展,而這正是全球欠缺的實質需求。
與世銀、亞銀,甚至於亞投行都不同的是,一帶一路所可能創造的市場需求,不是經由參與國一起討論得到的,而是由大陸一手創建出來的,因此,雖然大家都踴躍參與,但是最終的投資項目、金額和規則,應該都會由大陸與被投資國決定。
我們可能看到未來中國大陸在幾個方面產生影響力:第一,大陸藉協助投資基礎建設,改善與地主國的經貿關係,從而帶動其經濟與政治上的影響力。第二,大陸可提供輸出技術,其實現在已有許多技術輸出例子,如印度版的支付寶、泰版阿里巴巴、菲律賓版微信、印尼版滴滴打車及新加坡共享單車等。
雖然這些新科技,有的不是大陸創造,但是無疑在大陸推行成功,於是大陸再推向其他國家,到目前為止這些技術移植是相當成功的。
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地主國建設投資中,不只有基礎建設而已,大陸還和其中許多國家洽談,在基礎建設地區,合作進行經濟開發區的設立。也就是說,大陸正在輸出他們成功經濟成長的模式,包括現在的基礎建設和未來產業開發的投資等。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已從過去國際經貿規則接受者,成功轉型為制定者。以前,當大陸加入WTO時,其加入條件由WTO決定;後來,人民幣加入IMF特別提款權時,其權重是由IMF決定的。現在一帶一路是由大陸決定,要去哪投資建設與合作,投資金額、標準和方式由大陸決定。因此,這次論壇結束時,雖然最終部分歐美國家不願意簽署貿易備忘錄,但不影響大陸和其他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投資計畫。
最後,面臨大陸國際政經力量提升,台灣應如何因應此一快速的國際變局?與其面對面競爭,甚至衝突,或是採取合作的模式?尤其是新南向政策一定會有很多場合面對一帶一路,我們應該採取與其競爭,或合作的態度?答案不言而喻!
(作者為政大經濟系教授)
星期透視/同婚釋憲後的社造工程:徒法不足以自行
2017-05-28 03:42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漫畫 波波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七四八號宣告民法親屬編未允許同性婚姻,違反憲法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平等權的精神,相關部門應在兩年修訂法制,否則兩年後可直接至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對台灣民法親屬編修法運動而言,這是一種熟悉的感覺。而台灣性別平等法制的建構,向來是菁英式立法。
法律修正容易,但真正落實才是難處。
大家不妨先思考法律和現實的落差。民國十九年制定民法繼承編,明文女子有和男子同樣的繼承權,但社會現實呢?
以財政部最新統計數字為例,一○四年度遺產稅申報,女性拋棄繼承比例較男性超出十二.四個百分點,受到「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及「家產不落外姓」觀念影響;贈與稅方面亦同,申報受贈人數廿一萬人中,男性有十二.八萬人、占六成多;女性八.二萬人。
經過將近百年,社會觀念撼動,是如此不易,更何況同婚議題。
再者,法律平等保障落實,植基於社會環境的成熟度及共識形成過程。以一九七九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為例,我國直至二○一二年施行CEDAW施行法,相關規定才具有國內法律效力。
婦女人權低落,肇因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習俗、性別刻板印象及定型化思考觀念之行為模式,CEDAW要求各國積極作為消除此現象。同婚議題亦是如此,不僅是法律制度的建構,更重要的是,社會、文化、習俗及刻板印象如何消弭歧視,並看待這些改變,才是關鍵。
釋字七四八號解釋出爐後,可預見挺/反同仍將持續對抗,戰場延伸到行政與立法部門,以及能否提出各方異見最大公約數的周延配套法案。
回顧社會過去一年來同婚的處理過程,烽火四處,只有對立、無對話,彼此意見和論述沒有交集。如今大法官解釋理由雖認為:
一、相同性別二人為經營共同生活,成立具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既不影響不同性別二人適用民法婚姻章,亦未改變既有異性婚姻建構之社會秩序;且同性別二人之婚姻自由,經法律承認後,更可與異性婚姻共同成為穩定社會之磐石;
二、現行並未規定異性二人結婚須以具生育能力為要件,繁衍後代顯非婚姻不可或缺之要素;
三、若容許相同性別二人成立法律上婚姻關係,且要求其亦應遵守婚姻關係存續中及終止後之雙方權利義務規定,並不影響現行異性婚姻制度建構之基本倫理秩序。
但有關社會秩序、繁衍後代、人倫秩序、家庭倫理價值及親屬繼承等爭議,是反/挺同團體最難取得共識之處。大法官會議雖以不影響原有建構為由予以回應,但這些疑慮是人性及價值取捨,若寄望司法解釋或法律修正,即可免除另一方的疑懼,幾乎不可能,尤其是在社會撕裂的傷口仍未癒合前。
所以無論是民法修法或立專法,法律架構都只是形式,最終都會觸及基本價值攻防。如何兼顧不同立場的感受,這是接下來法制過程必須要更審慎面對的問題,因為我們擔心會更激化不同立場對立,反而不利實質平等之實踐。
最後要提醒的是,同婚是龐大法制工程,廣涉一百多項法律,需經逐條逐字檢視、思量和討論,但立法院民法草案版本保障密度還不足夠。行政和立法部門有義務將所有法律攤在陽光下,告訴大眾選擇的路徑是什麼,訂出明確時間表,如未能在兩年內完成,行政作為又該如何處置,以預防混亂。
同性婚姻是重大議題,更是複雜的社會價值改造工程。面對社會各界的質疑,要如何繼續對話及溝通,毋寧是更重要的事。
川普外交的虛虛實實
2017-05-28 03:24 聯合報 黃奎博/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中心主任(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左4)首次出訪G7峰會。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首次出訪結束。十天內,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從簽訂交易合同到參加兩個多邊峰會,從會晤政治或宗教領袖到檢閱美國在義大利駐軍。
從大量官式互動中,這是觀察美國外交政策和川普的好機會。
首先,川普要求盟邦「合理」分攤防衛費用做法不變。他在北約(NATO)峰會,向其他盟邦領導人喊話,盡快將國防支出提高到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二。
這個二趴數字是在二○一四年達成的共識,最後履行年限是二四年。目前廿二個會員國只有美國等五國達標;德國去年數字是百分之一.一九,法國是百分之一.七八。
令人略感弔詭的是,當時北約會員國願增加國防支出,是因為對俄羅斯的不安全感日深。川普之前對俄國禮讓三分,現在川普身陷「通俄門」爭議,美國卻戰鼓頻催地要盟國提高國防支出。
第二,川普對於氣候變遷政策態度是G7峰會焦點,但他似乎虛與委蛇一番,宣稱尚未決定是否退出《巴黎協定》。在G7峰會,沒有出錢出力最多的優勢,所以川普不公開挑戰其他領導人的態度;在俄羅斯、伊斯蘭國、敘利亞、全球經濟事務等問題,川普有時也沒辦法獨斷。對比他在北約峰會時,推開蒙地內哥羅總理以搶在第一排位置的誇張態度而言,川普那種不可一世、唯我獨尊,難免反射到美國對外政策上。
第三,川普和梵蒂岡本來對建築美墨邊境圍牆等歧視性作法針鋒相對,但此次會面行禮如儀。有分析指出,這是川普政府想做形象公關,也有人說這次訪問不在原先計畫中,顯示川普本想刻意冷落梵蒂岡。總之,雙方是否盡釋前嫌還需時間證明。
第四,川普出訪首站沙烏地阿拉伯,還參加「阿拉伯伊斯蘭—美國高峰會」,一改他過去宣稱伊斯蘭是國際仇恨根源,向數位海灣國家領袖強調伊斯蘭和平的願景。但川普未說明,是否會調整對於伊斯蘭入境美國的限制。
川普擁抱中東領袖,原因之一或是沙烏地和美國同意未來十年內,以約一千一百億美元軍售案維持區域安全,且這樁交易很可能是川普女婿庫許納負責的要案之一,川普當然買帳。
最後,美國願積極介入以巴和平進程,但川普支持以色列的態度非常明顯,對和平進程是福是禍,還很難說。
川普訪問以時,順道前往約旦河西岸伯利恆市短暫會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但他是第一位前往耶路撒冷「哭牆」的美國總統,對以色列的支持不言而喻,想必更讓美國要作為以、巴調人工作更困難。
未來川普的外交政策,會逐漸融入國際主流社會,或者後者要遷就前者,值得再觀察。
我們的螺絲找不到了!
2017-05-28 03:40 聯合報 白依/社會趨勢觀察者(高雄市)
三月在東京
幾位常赴日的台灣人,和幾位常來台的日本人,每年總有幾次在東京或台北相聚,暢談東亞局勢及彼此處境。
那天,在東京,話題落在日本知名作家本田善彥評論:「台灣這個國家正在快速解體。」由於本田的聲望,大家不敢忽視他的論點,有台灣人問在座日人,是否認同本田論點,竟然都大致同意。再問為什麼?日人說:「解體就是穩固國家的環節出了問題。」台人問:「是不是螺絲鬆了?」日人說:「更嚴重。」台人問:「螺絲空(掉)了?」日人說:「還要嚴重一點,是螺絲找不到了。」說完如釋重負,台灣人則開始沉思,愈省思,心情愈沉重。
四月在台北
日籍老友的學生被商社派駐台灣,我答應關照。那天他說對前瞻計畫有些不解,與我約了見面時間。一見面,他就拿某周刊專訪林全,回應對前瞻基礎建設有關質疑的報導。報導一開始說,林全指了指眼前幕僚代為準備,厚達數百頁的資料,直說對幕僚不好意思,因為他感冒三天,這麼多資料都沒時間看,更別說完全消化。
這位年輕人說,八千八百億規劃,院長都沒時間把資料消化完,他不敢置評;但幕僚不是應該把計畫弄清楚,並以最有效方法讓長官楚明白,豈可把厚達幾百頁資料要長官自己看?台灣幕僚是這樣工作的嗎?
我說幕僚的確要把計畫研究的鉅細靡遺,並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讓長官明白。日前民意版有人提到,兩蔣倚重的宋達將軍,確是很好例子。
年輕人告訴我,他老師說人民對部會首長不熟悉不是問題,部會首長對業務不熟悉才是很嚴重問題,部會首長及幕僚都有責任。
聽說宋楚瑜曾面告蔡總統:「不是妳自己日理萬機,而是萬機都要有可靠的螺絲,穩定政府功能。」今天,豈止像宋達的螺絲找不到了,萬機該有的大小螺絲,又有多少找不到了呢?
五月在北京
為迎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北京十一日起就展現讓人震憾、驚艷的景觀照明。我約了幾位讀博士的台生吃飯,問他們有何感受?一人說:「我好像與有榮焉,又好像與我無關。」另一人說:「讓我震撼的不是那大排場,而是十三億人凝聚一體的氣場。我不知台灣的氣場在哪裡?」「我們有希望嗎?」而「我們的國家呢?」讓大家無言。
我問他們是否認同,台灣因為螺絲找不到了,正在快速解體。
大家思索,除了有形的人才螺絲找不到了;無形的價值螺絲,更是嚴重流失:藍綠惡鬥讓「團結」螺絲找不到了,握轉型正義權柄的人讓「正義」的螺絲找不到了;一例一休,讓勞資「同心」的螺絲找不到了;年金改革是對,但做法、說法讓「忠誠」「和諧」的螺絲找不到了,低俗的媒體讓「智慧」「是非」的螺絲找不到了...
大家忽然想到,螺絲找不到了,是因為沒有螺絲了,還是執政者忽視,拋棄螺絲?這些博士生認為,上進的台灣人仍然是台灣的優質螺絲,但領導人不願去找能穩固這個國家的螺絲。
「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蔡英文總統如果不是裝睡,能否醒醒,看清楚正在快速解體的台灣,需要那些螺絲,趕快去找,去裝,去上緊;讓這個國家能發揮最大的「整體」功能,而非「解體」災難。
挺同vs.反同 別成「宗教戰爭」
2017-05-28 03:38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大法官日前釋憲,為同性婚姻亮綠燈,筆者有不同見解。
大陸學者沈睿文《安祿山服散考》指出:游牧民族有收父兄妻子作為婚姻型態的「收繼婚」,因避免種而為。此外,女真、西夏、高句麗不禁止婚前性行為與未婚生子。唐代安史之亂主人翁安祿山無父,其母未婚生子,在游牧民族並不構成歧視,反而漢人不該大驚小怪。
今日大法官認為一夫一妻具有排他性伴侶關係,只不過是歷史演進的過程,並非「單一普世價值」,群體婚與收繼婚的歷史軌跡,確實存在。中國婚姻原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後來民法第九九二條曾容認重婚者僅得撤銷非無效。民法修法後,雖認為重婚無效,但釋字第三六二號認為,前婚受違法判決離婚,判決遭撤銷,其後締結婚姻的配偶,應受信賴保護,等同間接承認一人有兩配偶,後釋字五五二號限縮其適用範圍。
是以,在民法單純男女一夫一妻制度,並非沒有例外,而係立法修正、釋憲實務、社會共識的產物,大法官如何對以往婚姻定義「男女一夫一妻」的相左立場,就本號解釋自圓其說?
我國同性婚姻實為「信仰」與「政策」的取捨。今日同婚正反意見,互視為洪水猛獸,不是重演「宗教戰爭」?大法官認為二年後若未修法,同性可婚姻登記,然對少子化、同居義務履行、人工生殖、收養子女、刑法通姦處罰、租稅申報核課等,都是大法官的「黃鶴樓留白」,只能觀其後效?
今日即使喊同婚平權震天價響,扣上反對者保守與揶揄的高帽,暱稱「氣死吧」的大法官七四八號解釋,國內雜音仍眾,是否能夠使人心服口服?還望立法、行政與司法單位,審慎因應。
爸媽失序 孩子怎麼正成長
2017-05-28 03:31 聯合報 韓世偉/教官(台南市)
悠閒的假日午後,許多孩子在兒童遊樂場玩耍,恣意翻滾跳躍。
扮家家酒的場地,女童玩完後仰起頭來:「把拔,老師說玩具不玩要『物歸原位』。」爸爸只顧低頭滑手機,不耐煩地回答:「有店員會收拾,妳隨便放就好。」
另個角落,小男孩在堆積木,一個學步中的幼童靠近。男孩的家長把積木都掃到自家前,瞪了幼童一眼;小男孩則一把推倒幼童。
兩位家長的舉動產生不良示範,前者讓孩子誤以為有錢就是老大,凡事都有人可代勞;後者破壞孩子培養分享的美德、只怕埋下霸凌種子。
當家庭教育成了逆流,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埋怨一代不如一代。
爺奶育孫 鼓勵生育力量大
2017-05-28 03:30 聯合報 溫小平/作家(台北市)
這幾天公立幼兒園抽籤,沒抽到的人怨聲載道,若要去念私立,學費貴三、四倍,若不上幼兒園,家裡又沒人照顧,用愁雲慘霧來形容並不誇張。
政府鼓勵生育,配套卻跟不上需求,只會更降低人們生養孩子的意願。晚婚的人雖想生育,卻得靠人工受孕、試管嬰兒,費用極高又沒有健保給付,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的。
除了鼓勵政府普設托嬰中心,或是大企業附設幼兒園,以及增加各校公托名額,這樣還不夠。「國家興亡,爺奶有責」,我想以個人經驗鼓勵更多年輕人願意生育、希望更多有體力、能力和時間的長輩伸出援手。
以前我也自認絕對不帶孫子女。直到媳婦三年前早產生下三胞胎,其一十五天夭折。兒子媳婦收入有限,不可能請保母,於是我和剛退休先生,承擔起照顧責任。
為了鼓勵爺奶照顧孫兒,接受保母課程訓練,可領取少許補助「爺奶津貼」,只是上課時數長達一百廿六小時,請育嬰假就無法得到補助,而且到兩歲就停止補助。
我們都有育兒經驗,不需硬性規定保母課程的時數。另外,若能提高補助金額,直到寶寶六歲,或許更多年輕人願意生孩子、更多爺奶願意帶孫子呢!
年輕人 為什麼不買國民黨的帳?
2017-05-28 03:29 聯合報 李允中/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台中市)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林俊良/攝影
吳敦義在過半支持下,當選國民黨新任主席;明年縣市長選舉的可能人選,也成熱門話題。
從黨員角度看,讓有勝選希望的早日就戰鬥位置,當然是好事;但以台灣全體角度看,能否找回年輕世代的支持,似乎才是二○一八、二○年選舉,能東山再起的勝選關鍵。
首先,國民黨應該意識到,雖然民進黨在年輕族群支持度大幅下滑,但這些「失望的年輕人」並沒有轉向國民黨。其實不用什麼數據說明,從黨主席選舉即可看出,雖然黨員投票率創新高,但在造勢場合人潮中,年輕人都寥寥可數。
其次,找年輕人就是要成立「網軍」?這是國民黨須破除的迷思。過去幾年,由於國民黨在網路上吃足苦頭,領導人多是非常重視新媒體的運用,但是「矯枉過正」結果,導致國民黨的宣傳偏重工具運用,忽略本質內容,注意技巧模仿,忽略思想論述的培養。
有人打趣說,由於FB和LINE已成為選戰的「基本標配」,平台流通的訊息及討論氾濫成災,也許接下來最好傳達訊息的工具反而是手機簡訊。事實上,雖擁有更多新穎的數位平台,沒有清楚理念及良好形象的候選人,反有可能自曝其短,甚至提早出局。
從行銷面回到產品面,國民黨必須思考清楚,為何近幾年黨內的看好名單,尤其是高層的口袋名單,拿到外面「上市」時,卻常常不堪一擊呢?國民黨能吸引選民,尤其是年輕世代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什麼?為何總覺得父母親是為了孩子好,但端出來的菜,孩子們卻不願意吃呢?
若以二○一四地方縣市長選舉的經驗為例,台北市的連勝文、台中市的胡志強,若以個人能力與表現,絕對不輸對手,但是看在年輕世代的眼裡,直覺就是「你和我不一樣」,連勝文受累於「長輩太多」,胡志強則被認為「作太久」。
因此,要了解年輕人有什麼不一樣?盡量提名年輕人參戰固然重要,但是懂得放下身段,打開心胸,真正去傾聽年輕世代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難與辛苦,幫他們解決問題,應該是更加重要。
相信年輕時被蔣經國總統「海選」看中的吳敦義,應能體會瞭解上述國民黨問題,並找出解決之道。
那一年端午 我們「送蚊蟲」…
2017-05-28 03:25 聯合報 李月治/新住民(台北市)
天氣漸熱,登革熱疫情拉警報,讓我想起小時端午節有趣的「送蚊蟲」習俗。
當年物質匱乏的鄉下,端午節沒有包肉粽、划龍舟,但我們自有慶祝的方式,熱鬧平實而富有人情味,家家戶戶會「煎堆」,這是閩南泉州一帶的習俗。
把麵粉或番薯粉和水,加上蔥和調味料,攪拌成糊狀後,慢火煎成一張薄餅,類似台灣蔥油餅。剛出爐的「煎堆」香氣四溢,軟Q適中,雖然油捨不得放太多,有時會乾乾硬硬,但在饑餓的年代,「煎堆」可是難得的美食。
端午節除了祭拜祖先,村民在正午時分打一桶清涼井水來洗澡,代表洗掉晦氣,驅邪避凶。端午時節天氣逐漸炎熱,因飼養雞鴨豬牛,蚊蟲也特別多,傍晚氣氛來到最高潮,家家戶戶會舉行驅蚊蟲儀式。
首先綁好一小束乾稻草,要紮紮實實,裡面夾一塊煎堆,引誘蚊蟲,點燃稻草後,在家中各個房間四周及角落,把躲藏在陰暗角落、水溝的蚊子引出來,包括豬圈、牛圈,來回用力驅趕薰走蚊子,然後拿著稻草快步走到河邊,一邊走一邊要對蚊子說好話:「送啊送蚊蟲,送去溪邊吃芒花,偎芒塘…」,這種儀式稱為「送蚊蟲」。
這是早期閩南鄉下過端午特有的習俗,至於蚊蟲有沒有被送走呢?當天的確可以薰走不少蚊子,只是過沒幾天,蚊蟲蒼蠅又堂而皇之登門拜訪了。
隨著經濟發展,端午包肉粽取代了「煎堆」,而各種驅蚊蟲的蚊香、蚊蟲噴霧劑、捕蚊燈也應有盡有;如今,家鄉過端午已經沒有「送蚊蟲」儀式了,而我也只在端午節當天,買一束艾草,掛在大門驅邪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