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川郭會舖路 台美新經貿關係啟動

.聯合報社論..前瞻計畫須釐清是「需要」還是「想要」
.聯合報黑白集.誰在慶祝勞動節?
.經濟日報社論.川郭會舖路 台美新經貿關係啟動









經濟/川郭會舖路 台美新經貿關係啟動


2017-05-02 02:5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郭台銘與川普的會面是大新聞,卻也不令人意外。川普以「美國優先」做為施政主軸,力圖把製造業工作帶回美國。郭董也證實將優先考慮在有精密機械基礎的賓州設置面板廠,投資規模可逾70億美元、創造3萬至5萬個就業機會。此一事件可望啟動川普時代的新台美經貿關係—在川普新政下,台灣廠商赴美投資趨勢恐不可免。
對於此一發展趨勢,對台灣固然有產業外移、就業機會流失的疑慮,但我們寧可正面看待,或許這正是台灣產業轉型發展的契機所在。
首先,台廠赴美投資有助於增加美國就業,也有助於鋪陳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有利氣氛。台美自貿協定在雙邊友好氣氛及川普雙邊貿易協定優先的主張下已頗有機會成真,其中的關鍵除了美豬美牛的開放問題外,如何說服美國可增加其就業機會也是重點。台廠赴美投資既有助於增加美國就業,自也有助於減緩台美經貿摩擦,奠定自貿協定的成功基礎。
其次,台廠赴美投資不會切斷台美的生產鏈關係,只是生產鏈的一部分移轉至美國。台灣廠商可藉此機會更加融入美國生產鏈與美國市場,這有助於台美長期經貿連結,對於台灣廠商的技術提升、參與國際產業標準的制定、直接掌握市場通路等皆會有所助益。台灣經濟已長期陷入微笑曲線中段代工製造微利的生產模式,欲自拔而不可得。台廠赴美投資有助於台灣產業往微笑曲線兩側的研發與市場端邁進,優化產業結構。
再者,台灣實無需過慮產業空洞化及就業機會流失。過去台灣對中國大陸大量投資由於無助於產業轉型升級,的確產生下游產業空洞化,對美投資則意義完全不同。以就業而言,台灣已不需擔心就業的「量」,如何提高就業的「質」與創造適合青年就業的機會才是重點。對美投資雖不一定有立即效果,但連結先進國家,長期有可能因技術優化而帶來就業品質的提升,與適合青年的勞心而非勞力工作機會。
面對無可避免的對美投資趨勢,台美間的雙邊投資協定(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 BIA)便顯得重要而迫切。台美BIA除了提供投資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可同時解決美國對台投資的障礙,例如飽受批評的法規、管制及政府效率等問題,進而吸引美商來台投資。更進一步,若台灣可藉此調整法規、健全軟硬體各項基礎建設,也可發揮綜效,吸引歐洲、日本等其他先進資本來台投資。基於以下原因,這對台灣經濟與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也有重要意義。
第一,台灣的外人直接投資較之亞洲各國明顯偏低,外人直接投資不足現象已持續多年,其中尤其缺乏來自先進國家的優質投資。台灣早年的經濟成長,得力於美日歐各國的直接投資甚多,而今台灣產業升級轉型緩慢,缺乏優質外人直接投資是原因之一。
第二,台灣產業結構多屬各產業的中上游,已缺乏下游最終產品,導致出口不易擴張。相較於韓日中美已積極建構完整產業鏈,台灣務須急起直追。欲重建下游產業殊為不易,必須借助先進國家的優質投資。
第三,無論欲發展完整供應鏈或強化現有產業結構,尋找互補性的關鍵廠商或技術非常重要,這也有賴優質外人投資。吸引外人投資的重要性已不在創造就業,而是填補生產鏈或技術缺口。
台灣過去經貿投資高度連結中國大陸,目前顯然已遭遇若干困境,中國經濟下行、紅色供應鏈崛起及兩岸政治因素都導致台灣必須積極開拓下一階段的國際連結。透過台美自貿協定來鞏固與發展台美經貿關係是下一階段的重要解方。但自貿協定除了本身即龐大複雜之外,還涉及美豬美牛開放及國際政治等難解因素,恐需耗費若干時日,緩不濟急。因此,若能先完成較容易的台美BIA簽訂,再努力談判包含投資協議在內的台美自由貿易協定,應是較可行而值得政府努力以赴的方式。



聯合/誰在慶祝勞動節?


2017-05-02 02:5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五一勞動節,由團結工聯、全國產業總工會等工運團體組成的「2017五一行動聯盟」,號召萬人上街。記者呂思逸/攝影


春光明媚,昨天五月一日是「一例一休」上路後的首次勞動節,也是廣大勞工理應享受權益、感謝政府英明的日子。但昨天的街頭並不平靜,勞工抗議的對象不是直接針對資方,而是指向「政府偏袒資本家」;就連外籍勞工也上街,抗議政府政策縱容仲介剝削
勞工在自己的節日裡,不慶祝而寧抗爭,問題其來有自。一例一休政策,是決策者對經濟和社會生態無知,卻自以為是地強力干擾及主導市場秩序。結果,資方、勞方、消費者三方都成了受害者。
資方的人力成本暴增,從大財團到小店家同樣消受不起,不得不縮減營業時間;本來可以多賺的錢現在賺不到,新增的成本只好轉嫁給消費者。勞方受害更是首當其衝:本來不無小補的加班費,如今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反而賺不到;也因此,當物價齊漲,有假期沒錢花,勞工的心情反而更鬱卒。無怪乎,勞工在勞動節當天選擇上街,以抗爭取代慶祝。
蔡政府執政將滿周年,其自詡的政績中,不知是否洋洋自得地把「一例一休」臚列在內。但如果稍稍深入民間社會,官員應心知肚明,一例一休不但成資方之痛,也是勞工最不滿意的政策之一,稱「經濟殺手」應不為過。
在華航罷工、高速公路收費員事件中,蔡總統曾親上火線向勞工交心,也為個人「站在弱勢的一方」之形象美容。但昨天的五一卻像「執政成績驗收日」。到底誰在歡慶勞動節?

聯合/前瞻計畫須釐清是「需要」還是「想要」


2017-05-02 02: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漫畫 季青


民進黨日前強勢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初審,但各界反彈立刻排山倒海而來,蔡總統也怒批行政院溝通不足,民進黨團隨即宣布條例重審。閣揆林全對此坦承溝通不夠,但他也反擊外界對計畫的批評不具體,要求外界必須逐項指出缺失。這種態度,似乎沒有準備要接受不同意見的挑戰。
如果條例退回重審只是為免程序「太難看」,以民進黨在立院的多數優勢,通過此案毫無懸念,只不過時程多了幾日。然而,這並沒有回應民間對計畫的兩個擔憂:這些投資,真是當前台灣最迫切的項目嗎?這些投資能帶來什麼效益?後續營運會不會成為下一代的負擔?
近月來,蔡總統走訪基隆、新竹、彰化與高雄等地,四處允諾新建或增建捷運與輕軌,這股軌道熱爭取到不少媒體版面,也拉升了民進黨明年地方選舉的聲勢。其中,軌道建設總投資額四千二百餘億元,是前瞻計畫中的重中之重;然而,軌道建設規畫之輕率、對後續營運之輕忽,不得不讓國人對其前景感到憂心。
攤開軌道建設項目看,包括基隆與新竹輕軌、台中捷運延伸彰化、高雄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等十個投資案屬新興計畫,中央與地方能否負擔這麼龐大的計畫,令人擔憂。以高雄為例,該市在軌道建設中拿下一千七百餘億元經費,堪稱大贏家。但是,連民進黨市議員都質疑高市要自籌近八百億、融資逾五百億,如此龐大的資金負擔極可能排擠高雄市的經常性支出,甚至拖垮財政。
朝野政黨民代雖都對前瞻計畫有不同批評,但因為明年即將進行縣市長大選,在此氛圍下,中央送來的大禮,地方誰敢說不要?至於自籌經費來源,未來能否自償,幾乎看不到可靠的說明。軌道經營不容易,檢視高雄經驗,即一目了然。高雄捷運是國內第二個大眾捷運系統,但高捷通車九年多,迄今未擺脫運量不足的困境。今年三月,高捷平均每日運量十七萬人次,僅達當初設計目標每日五十萬人次之三成;其平均每公里旅客僅三千六百人次,比起台北捷運每公里一萬五千人次,遠遠望塵莫及。
高捷運量的低迷,正反映前瞻軌道建設計畫缺乏翔實的評估。民進黨常說,高市缺乏資源,如能興建更多捷運路線,運量即可急起直追北捷。問題是,若連擁有兩條捷運的高捷都陷入十年慘澹經營,未來基隆、彰化等地的捷運或輕軌,不僅路線單一,與現有公共運輸的結合嚴重不足,豈能不重蹈覆轍?不少交通專家認為,城市大眾運輸要以現有的公車或鐵路路網為基礎,據此發展捷運,才能發揮相乘效益。但是,前瞻計畫卻只想一次到位。試問,將台中捷運延伸到彰化北部,這種光桿式的路線,能為當地帶來什麼實質改變?
然而,專家的聲音,一遇上地方父母官一句「難道我們不配擁有捷運」的反駁,立刻就被擋了回來。民粹政客更強有力的話術是:「這會讓台灣區域發展更平衡。」但是,所謂區域平衡,就是鄉村複製都市嗎?小小的台灣要打造幾個跟台北一樣的都會才會滿足?
蔡英文日前赴高雄視察時說:「菊姐,妳該有的都會有。」暗示高雄市想要的需求,中央都會埋單。但如果換一個方式反問:政府若把前瞻的資金交給地方公投決定,捷運會是地方民眾的優先選項嗎?他們更想要的,也許是更完整的公車路網、拯救生命的醫療體系,或者更能讓他們自在呼吸的空氣品質。
林揆認為外界對前瞻計畫的批評不具體,事實上,「不具體」恰恰就是前瞻計畫的最大罩門。「想要」與「需要」是前瞻計畫必須釐清的分界,加速推動民眾「需要」的建設,才是前瞻;錯把政治人物「想要」的當成民眾的「需要」,則往往變成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