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經濟/人民幣入籃 是轉機或危機?

.聯合報社論..名嘴治國使公職變成人才的墳場
.聯合報黑白集.誰在雙重標準
.經濟日報社論.人民幣入籃 是轉機或危機?








經濟/人民幣入籃 是轉機或危機?


2016-10-03 03: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人民幣自10月1日起被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初始權重為10.92%,成為超越日圓、英鎊,僅次美元、歐元的第三大儲備貨幣。這是中國大陸改革成就受到國際肯定,躋身金融大國的象徵,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自去年11月30日IMF同意人民幣入籃後,並未緩和近年人民幣貶值趨勢,大陸經濟會否陷入長期危機也成為國際關切話題;人民幣正式入籃後,對大陸究竟是否極泰來的轉機?或可能引發另一次危機?深值探究。
人民幣被納為SDR第五種儲備貨幣,基本上是對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肯定,也是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表徵。北京曾三次提出申請將人民幣納入SDR,前兩次皆鎩羽而歸,第三次原本美國政府阻力仍大,直到去年9月歐巴馬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華府進行「歐習會」後,美國態度才軟化並轉而支持。最後IMF作成一致同意決議,當時有IMF官員表示,「人民幣入籃,改革派將能繼續居於上風,保守派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換句話說,這是國際社會為確保中國能夠持續改革的一種期許,也是一種制約。
事實上,為讓人民幣入籃,北京也加快改革步伐,推動一系列匯率制度改革及金融開放措施,並在出口低迷下,仍致力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在人民幣正式入籃前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聲明強調,入籃是一個契機,將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一般認為,就長期而言,人民幣入籃將促使北京加快金融市場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讓金融市場和國際充分接軌,以累積實力挑戰美元市場獨霸地位。
但不可諱言,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憧憬,和經濟現實仍有很大距離,因為一國貨幣的國際地位和該國經濟好壞及長期走勢,息息相關,不是成為SDR儲備貨幣就可達成目標。例如,近來英鎊因為英國通過脫歐公投而劇貶,英鎊國際地位隨之一落千丈,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亦岌岌可危,印證了即使是SDR儲備貨幣亦難逃市場經濟規律的檢驗。
理論上,人民幣入籃後,短期內可增強市場信心,各國央行也會逐步增加外匯準備中人民幣部位,市場對人民幣也會有更多關注,從而有助於提振全球對人民幣需求,但這樣的預期要能實現,關鍵在於市場是否看好大陸經濟前景,以及對人民幣扭轉貶值趨勢是否有信心。
就當前大陸經濟情勢來看,雖然近來大陸經濟有回穩跡象,但主因是短期景氣刺激措施讓產能已過剩的鋼鐵、煤礦砂等價量齊揚,房市也吹起更大的泡沫,這樣經濟狀況並不健康,也違反習李去槓桿、深化改革的政策路線;另IMF及國際清算銀行(BIS)最近都警告大陸必須正視債務水平。這些問題均顯示大陸經濟前景仍有很大風險和不確定性,從而也影響金融市場對人民幣的估值。
再者,自去年8月11日匯改迄今,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逾7%,大陸外匯存底下降近5,000億美元。據摩根大通最近針對亞太區100多家企業財務長所作調查,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今年底將進一步貶到6.8至7.0的水準。還有,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樊綱日前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前幾年大量熱錢炒作人民幣,導致人民幣升值,目前人民幣匯率是釘住一籃子貨幣,籃子裡英鎊和歐元都貶值了,人民幣也應該走低。這都預示人民幣入籃後有可能出現新一波的匯率動盪。
不過,習近平在9月杭州G20峰會對人民幣入籃後責任承擔深自期許,各國也達成避免競爭性貶值的承諾,所以,人行應不致讓匯率出現大幅波動。至於大陸經濟改革能否成功,就看北京能否將入籃視為市場改革的新動能及催化劑,而不是已經完成的重大成就了。

聯合/誰在雙重標準


2016-10-03 03:0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化彰化廠汽電共生廠區M22鍋爐已停爐。 記者林敬家/攝影

政府施政不能一再變更標準,否則不僅徒滋爭議,民眾也無所適從。這類的例子,最近屢見不鮮。
台化彰化廠因燃煤鍋爐的操作許可一再遭縣府退件,爆發關廠危機。不少彰化民眾日前上街抗議台化燃燒生煤,若為了市民健康,縣府依法行政自是必要。但台化則反控,縣府是貪圖該公司土地,濫用權力想把公司趕走,也將造成千名員工失業。
與此相對的例子,是日商傑太日菸(JTI)在台南的設廠計畫。此案同樣遭到社運團體強烈抗議,認為香菸的生產有害人體,是邪惡產業,政府不該讓台灣變成跨國菸商的生產基地。何況,日菸九十億元的投資,卻將導致我年損失卅億元的進口關稅,僅創造三、四百個就業機會,得不償失。
台化與日菸,同樣是健康和經濟兩難的問題,但政府卻苛責台化,而優惠傑太日菸;對民眾而言,「重日輕台」就是難以理解的雙重標準。當年英商「帝國菸草」落腳苗栗即曾引起爭議,輿論認為引進這類無特殊技術的投資,只會壞了「台灣製造」的名聲。未料,日菸遭到其他國家拒絕設廠,卻仍來台享受投資優惠,令人扼腕。
台化千名員工一旦失業,其社會衝擊,絕不亞於國道收費員失業。對於馬政府時代發生的收費員問題,蔡政府極力譴責,並厚予補償;如今,彰化縣府粗暴處理台化問題,難道有把員工生計放在心上?
政府施政不能眼高手低,猛打台化而示好日菸,實是雙重標準。

聯合/名嘴治國使公職變成人才的墳場


2016-10-03 03: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示意圖) 圖/ingimage授權

台灣的電視談話性節目百無禁忌,堪稱世界一絕。放眼歐美國家,他們有的是尖銳的評論者,也對政治人物有各種的揶揄、諷刺和批評,卻鮮少跨越法律紅線。那些紅線邊緣的論點畢竟是少數,只能算是脫序演出,相對而言,其媒體操作畢竟還是有個「序」。
反觀台灣最近幾年的電視政論節目,則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甚至隱隱然成為社會動盪的一環。由於媒體的生態萬萬不可由政府用公權力去干涉,因此,我們也就特別關心它的自律與自我矯正機制。如果這個亂象完全沒有翻轉改變的跡象,那就值得社會深刻探討。
台灣政論節目有幾個特點:一、幾乎永遠是同一批人在講話,各電視台往往有默契地錯開錄影時間,讓同一批人的聲音在各台重複傳述。二、各台節目時間,皆占據了每晚八點至十點的黃金時段,讓觀眾無從選擇。三、各台政黨色彩鮮明,甚至許多電視台還牽涉派系屬性,儼然是媒體界的洪素珠。四、討論的主題鮮少用心規劃,都是由當天日報新聞或周刊爆料抄截而來。五、同一批名嘴什麼都可以談,也不在乎專業,對政治秘辛至私人隱私則表現得無所不知。六、名嘴涉入訴訟者時有所聞,但不論最後有罪無罪,其言論均「不改其樂」甚至變本加厲。
從實務面看,媒體的發展演進並沒有應然的軌跡;但從媒體規範的角度看,人們當然希望它們有促進社會正向發展的作用。所謂的「正向」,當然不是由哪一個威權、優勢團體所定位,但平等、多元、包容、永續、尊重等最基本的人文價值,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珍惜與期待。如果政論節目與名嘴完全無視於這些價值,那麼,其運作邏輯就不能不受到質疑。
忽視基本人文價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政論節目對人才的羞辱與責難。過去十年,台灣的政論名嘴常不分青紅皂白地批判高薪人士為「肥貓」,讓國內人才處境難堪,遂造就了對岸與香港對台灣人才的大挖角。名嘴也常把完全沒有客觀事證的傳言當成貪腐指控,把對部會首長當成奴才般斥喝視為理所當然,對已婚或未婚政治人物的性傾向任意影射。最嚴重的是,有些電視台幾乎是以顏色來定是非,只要當事人色彩「不對」,就注定了受洪素珠批判的命運。這種惡習當然不止電視媒體,也見諸其他平面報刊。
正因為這樣惡質的環境,越來越多的人才視擔任公職為畏途。一般而言,能做到部會政務官等職務的人,通常都有相當的社經資歷,這些人若在民間企業任職,不難拿到高於公部門首長的薪資。如果台灣想要人才願意棄高薪而從事公共服務,最起碼的條件是給予基本的人文尊重;但是台灣的部會首長,卻是最容易受到名嘴踐踏的高風險群。以最近的兆豐案為例,名嘴的掃射除遍及兆豐銀董座及金管會主委,竟連出手協助的央行總裁彭淮南都成為主要目標,簡直是言論殺戮。
政府官員當然需要監督,而監督政府確實也是媒體的責任。但如果進入公職的人才動輒遭到羞辱,掌握麥克風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虛妄推論濫行批判,不僅無助釐清事實和是非,也讓公務部門成為人才的墳場。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劣幣驅逐良幣,優秀的人才再也不願踏入公門,對公職趨之若鶩者只剩爭權逐利的庸俗之輩。如此惡性循環,被蹧蹋的是台灣。
近年來台灣經濟不振、國力日衰,絕對與政府部門人才不濟有關。林全連問了七人,皆不肯任金管會主委,只是冰山一角。看看晚間黃金時段的若干名嘴發言,其證據之薄弱、其聲音之高亢、其邏輯之謬誤、其先驗立場之鮮明、其對人文尊重之空白、其埋葬他人之不假辭色,哪還有人才願意自投羅網?

延伸閱讀

◆ 公門人事關說成常態,老鳥還要你看開?扭曲的文化不能習慣成自然!
◆ 給林全院長的一封信——公務員也想實踐夢想
◆ 公僕心裡驚,但公僕不能說
◆ 公務員都是過太爽的「爺們」?談錯誤的仇視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