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經濟/年金改革 別汙名化軍公教人員


.聯合報社論..人財兩缺的「國防懸崖」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應後悔
.經濟日報社論.年金改革 別汙名化軍公教人員





經濟/年金改革 別汙名化軍公教人員


2016-09-02 04:5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基於年金改革問題,軍公教人員將於9月3日走上街頭抗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政府上任百日以來,許多問題紛紛擾擾,造成蔡英文總統的民調支持度不斷下滑,其中被討論最多的就是年金改革問題,而9月3日軍公教走上街頭抗議,同樣讓新政府傷透腦筋。雖然行政院已經決定把軍人退休問題和公教分開,同時再加碼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由2萬提高到2.5萬,但是軍公教走上街頭已經勢不可擋。
雖然年金改革會議已經多次召開,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任何具體的結論,所以陳建仁副總統日前特別說明:「目前網路上許多年金改革方案的說法並不正確,請大家不要有過多的猜測。」問題是電視名嘴不斷在汙名化軍公教人員,認為現在政府財政困難是因為軍公教退撫領太多,尤其汙名化18趴,而給國人太多的負面印象,也讓所有軍公教人員背上黑鍋,這才是這一次軍公教要走上街頭最重要的原因。
先就國家財政來說,的確是面臨困難,但是並沒有所謂「潛藏負債嚴重」的問題。如果與全球大多數國家相比較,我們的財政問題相對要輕很多。而且,主要的潛藏負債是在勞保方面,因為勞保投保人數超過千萬人,而軍公教的保險與退撫人口總數也才138萬左右,也就是說,即使未來減少這一部分的支出,也無法支應大量勞保支出不足的問題。
所以如果真的要對軍公教年金改革,其實只要針對一些不合理的部分修改即可。比方說,優惠存款利率18%的問題,其實民國84年以後的年資已經完全取消這項優惠,所以這個問題不必討論就會逐漸消失。
另外,有些人說目前軍公教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太高,應該往下修正,那麼也許可以就請領18%的退休(或即將退休)人員計算他們的所得替代率,先從這部分做起,只要大家討論出合理的所得替代率,供各個族群參照適用。
但要特別提醒的是,計算或比較退休金是否合理,應該要用所得替代率,而不應該用絕對金額來比較,比方說,勞工退休平均領2萬,而公務人員平均領4萬,教育人員平均領5萬等等,此種比較並不公平,因為他們在工作時的薪資不同,退休後所領的金額當然也應該不同。
其實,年金改革需要面對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提早退休,而請領年金時間很長的問題。比方說,很多教師很年輕就進入學校教書,可能50歲就可以退休,政府卻要支付很長期的退休給付。這一部分的改革在幾年前已經由75制改成85制(55歲加30年年資,或60歲加25年年資)。
現在因為國人身體健康,平均餘命一直在延長,因此可以考慮再延長到90制,或是只要做滿30年就可以退休,但是要等到65歲以後才開始發放年金。這些都是可以考慮採取的改革方案,並精算出節省下來的費用,做更合理的分配。
此外,我們要提醒的是,年金制度改革不可能一次就永遠解決問題,因為這與一個國家總體財政狀況有關,一般來說一個年金制度只要能維持30年即可(一或二個世代)。未來如果出現財政狀況,可以再做進一步的修改;反之,如果經濟改善,年金制度的問題自然就小了。
另外,年金幾付的多少當然與國家總體財政有關,而台灣財政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們的租稅負擔率太低,不到GDP的13%,所以如果大家想擁有更好的退休制度,那麼未來可能要繳交更多的稅金。
最後,我們要強調,軍公教是國家的基石,不但應該尊重,還要給予實質上較優的待遇,如此才能幫國家找到最好的人才,這包括現在的薪資,以及退休以後的照顧。政府未來在處理年金制度時,應力求公平合理,並給予各族群應有的尊重和尊嚴,而不應讓人感覺是被改革的對象,相信大家比較容易接受。

聯合/蔡英文應後悔


2016-09-02 04:5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8月31日舉行揭牌典禮,主委顧立雄在被問到委員羅承宗的刑事前科時大動肝火,怒嗆記者。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高彬原/攝影


看到顧立雄在「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記者會的猖狂嘴臉,蔡英文應該深慶得人,或者懊悔所託非人?
處理不當黨產,最重要的就是公正、持平、客觀,不要在程序上留下可議之處。但是,顧立雄上任第一天就表現出霸道、偏執、不容質疑的姿態,一副「朕即天下」的架式,社會觀感之差,不問可知。林全內閣已經野火燎原,顧立雄卻還來放火,簡直不知今夕何夕。
召開記者會是為了溝通,顧立雄卻當成法庭來審記者,完全未意識到自己此刻的身分已非律師或立委。《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第廿一條第四、五款分明規定:委員如有違法、因刑事案件受羈押或起訴,皆應免除其職務;那麼,羅承宗因違反智財法被判處六個月徒刑,為何可擔任委員?又為何記者連問都不能問?
顧立雄說,法條沒有「曾經」二字;言下之意,只有在委員任內的「新罪行」才算數。以此看,這個委員會的標準已低到最下限,毫不在乎形象與正當性。另一原因是,當初民進黨懶得提出「黨版」,草草借用葉宜津寫就多年的版本,條文漏洞百出,才會讓顧立雄為所欲為。
有些人一得志,馬上忘了自己是誰。顧主委那天咄咄逼人、咆哮全場的嘴臉,民眾見識了他的官威,也領教了蔡英文的識人之明。段宜康的「鄙視」戲碼剛下片,顧立雄馬上跟進,真是無縫接軌。
若比照徐光曦請辭的標準,解除羅承宗職務的責任在林全,請勿姑息!

聯合/人財兩缺的「國防懸崖」


2016-09-02 04:5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最近軍方相關新聞頻傳:八月十五日,國防部宣布八十二年次之前的役男,明年仍需服一年常備兵役。十六日,陸軍一輛戰車在演習中翻落河中,四名官兵殉職。十八日,明年度中央總預算數字公布,國防預算增幅不到一億。廿一日傳出政府將在雙十國慶舉行「國防展演」(閱兵),以救災裝備為主題。卅一日又傳出,湖口陸軍基地發生戰車砲管膛炸事件。
上述事件看似各不相干,其實都反映出國軍近年遭逢的困境。
國軍目前兵力規模廿一萬五千,占全國人口將近一%,此一比率冠於全球採取志願役的先進國家。以美國為例,官兵福利待遇之佳、社會對軍人的尊崇都遠高於台灣,但軍人比率卻僅及台灣之半。事實上,以我國軍人的待遇和地位,國軍要想達成全志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近年國防部使盡解數招生,志願役人員比例的確增高,但距離足以停徵義務役,仍有相當落差。更何況過度拚招募,是否導致濫竽充數,一些根本不適合從軍的人也在勸誘下投身軍旅?近年幾起官兵自殘案件中,隱約呈現類似徵兆。
因此,民眾在質疑「募兵又跳票」時,其實更應深思:若無八十二年次前的役男撐場面,國軍已經「開天窗」。這些人再兩年即將用罄,到時該怎麼辦?
再說戰車落河,原因不外機械故障,或是人員操作失誤。兩者都指向國軍長期不重視後勤,零件補保常跟不上戰訓需求;這兩者都影響基層官兵的訓練品質,又以陸軍最嚴重。根本原因,在於預算不足,人員薪資與軍購費用不能減,看不見的「作業維持」因而長期偏低。國防部近年配合政策精簡兵力,為了避免外界質疑,裁減對象集中後勤單位;表面上戰力不減,其實只剩空架子,後勤維修保養人財兩缺,導致裝備妥善率偏低,最近戰車翻覆和膛炸皆與此有關。
惡習所及,就是裝備「折舊」速度偏高,役齡較高的武器往往「老人病」頻傳。如美軍B-52轟炸機已服役半世紀,預計還要再用卅年,這能謂「老當益壯」?另一方面,近年軍中發生意外,輿論經常充滿輕賤與嘲諷,往往使國防部及軍方備感委屈。但究其遠因,很大部分來自民眾服役時的印象,認為裝備長期不堪用,全靠表面文章造假,導致民間對於一切官方解釋皆不信任。
自制、服從與忍耐,是軍人武德的核心,但在近年「會吵才有糖」氛圍下,美德卻變成利空。不能抱怨喊冤的軍方,不僅沒人重視其需求,甚至成為各界剝削唯恐不及的肥羊。馬政府自恃於兩岸關係平穩,不斷為軍人找尋「副業」,甚至將「救災」列為等同備戰的核心任務。總統到軍中致詞,幾乎三句不離救災,高階將領的晉升,也常與是否曾參與救災有關。面對預算資源不足,長官又不重視軍人價值,士氣自然受打擊。
民進黨看出軍中潛藏的不滿情緒,在野時強力質疑政府漠視國防,甚至推出政策藍皮書,宣示執政後逐步提升預算;蔡總統上任後,幾場文情並茂的「有溫度」演講,應吸引到一定程度的軍人認同。但是現實很快就證明,當兩岸關係趨於緊張,政府對國軍卻不見相應的重視:綠營地方首長向軍方索討資源的情況沒有減少,國防預算也沒有提升;甚至「救災」居然成為舉辦閱兵的名目,對於軍人價值的扭曲,比起前朝有增無減。
建軍備戰有如買保險,只有災難來臨時才能體會其重要性。偏偏近年台灣社會只顧眼下,缺乏遠見,導致國防安全不斷被「借支」。問題是,面對缺人缺錢的「國防懸崖」,軍方高層要有挺身捍衛真相的勇氣;朝野政治人物,也要有不短視近利的胸懷,忍得住討好民粹的誘惑。否則,若持續對國軍偷梁抽柱、一伐再伐,國軍終究有力不能支的一天,屆時只怕悔之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