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人工智慧:下一波科技革命?\星期透視/紅色供應鏈:誰在供應?

.巴拿馬之行 誰在試蔡英文的底線?
.若沒了「九二共識」 兩岸又要爭死活
.沖之鳥衝突/「人我不分」 日本對外關係習性
.沖之鳥衝突/心理先武裝 與日談判絕不能讓
.「流水的官」不懂蘇花改 我只要條安全回家的路…
.趁張揆效應 水庫開放觀光吧
.22K救弱老闆 卻毀經濟
.勞動節快樂? 蔡英文作夢!
.名家縱論/人工智慧:下一波科技革命?
.星期透視/紅色供應鏈:誰在供應?
.畫中有話/台灣的水牛精神




名家縱論/人工智慧:下一波科技革命?


2016-05-01 02:36 聯合報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超過半個世紀,近期因為AlphaGo打敗南韓棋王,再度受到關注。過去幾年網路與智慧型手機改變了世界面貌,或許幾年後人工智慧又將帶來新一波科技革命,你我的生活型態隨之產生很大變化。
媒體對AlphaGo打敗棋王有不少過度想像報導,因此有「機器即將會取代人類」的疑慮。事實上,人工智慧研究雖在語音識別、圖像辨識等技術有進展,但人類有太多認知能力,包括管理、決策、直覺、聯想等,非現有電腦科技所能企及。人工智慧,如同新的醫療或綠能等科技,希望應用在改善人類生活。AlphaGo只是一很會下棋的程式,其貢獻是證實若具備有效的海量數據,在特定應用如圍棋,機器是可以透過自動學習更加智慧化。
AlphaGo與棋王對弈後,科技業明顯地擴大對人工智慧領域投資,南韓政府立即決定未來五年投入一兆韓圜打造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可以預見,許多電腦應用領域將更朝智慧化發展。台灣產業以資通訊科技為主體,新政府將上台,需要思考在科技革命裡,台灣能扮演的角色。政府決策者對科技趨勢的掌握非常關鍵,過去台灣明顯錯失網路產業發展,低估智慧型手機對個人電腦的衝擊,面對這波科技浪潮不可不慎。
人工智慧發展並非偶然,主要是延續資通訊科技從雲端運算、行動網路、大數據分析等一系列進展演進而來。雲端運算的突破,建構出隨手可得的超級運算系統,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累積出龐大數據,透過大數據分析,加上機器學習技術與未來萬物聯網,不少電腦應用將變得智慧化,汽車有機會自動駕駛就是其中代表。
人工智慧應用早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以Google為例,全球每天有超過二億人次透過Google翻譯,進行一○三種語言組合翻譯。另外,多達九十九%的垃圾郵件能被Gmail偵測過濾,使用者大量拍攝的相片可藉由Google相簿的人臉辨識自動組織分類。這些使用起來自然順手的服務,都是運用機器學習的成果。而機器學習技術也非深奧不可及,Google已經開放命名為TensorFlow的機器學習平台及其原始碼,有興趣開發者可很快上手。
人工智慧在可預見未來,應該不具備以人的形態展現,也不可能全面理解人類語言。但是只要運用大數據以及機器學習技術,不久將來智慧服務可能充斥你我生活,包括在電子商務、醫療、金融等層面。
未來電子商務網站,能像現在的亞馬遜網站,針對個別使用者喜好推薦商品,在老顧客生日時自動打折降價,手頭不寬裕時提供借貸。大雨來前,能搶到生意的計程車,不論是否是Uber,都能根據氣象與市民作息預測交通尖峰,在對的地點出車等待。穿戴式裝置不再只是量量血壓,未來能根據使用者情緒與生活作息,提出有效健康預警,甚至聯絡醫生。而投資理財軟體,如同圍棋高手需要等級認證。錯估投資者風險承受力的理財軟體,或許未來法院會接受消費者提告。
這樣的智慧服務年代,科技的主導必然是掌握最多數使用者的平台業者。台灣長期以來的強項在硬體,或許人工智慧可造就更多、更強大的雲端環境、各式感測器、處理器等需求,台灣不會沒有角色。不過看看最近Intel因為錯失智慧型手機市場加上PC產業衰退,宣布要裁員一萬二千人,便可得知硬體產業眼前的硬仗不會少,台灣還是要努力嘗試軟硬整合、異業整合,尋找新的成長機會。
二千年起,台灣每八年都出現政黨輪替,科技產業似乎也每八年典範轉移,台灣業者也不能避免的受創。例如二千年發生網路泡沫,台灣幾乎停止投資網路產業,導致最後錯失中國網路的崛起。更早一年,PayPal已經發展出第三方支付,台灣卻是十五年後在支付寶來台以及網路業者的憤怒下才通過相關法令。○八年iPhone與Android帶起一波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不少電子業者還堅守PC產業,眼看著中國紅色供應鏈迅速崛起。
年初至今,當新政府已擬定推動五大創新產業,人工智慧、智慧汽車、虛擬實境一波波科技新浪潮又襲來。期許政府政策可更前瞻、更彈性,八年之後的台灣,不會懊悔又錯過了什麼。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星期透視/紅色供應鏈:誰在供應?


2016-05-01 02:36 聯合報 薛琦/東吳、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二○一三年九月廿九日倫敦金融時報一篇報導,標題是「中國公司打進蘋果的供應鏈」,一個月後,天下雜誌「紅色供應鏈,台商面臨的挑戰性」,為供應鏈加了顏色,很有創意;但誰在供應,又如何供應,引起很多討論。在經濟發展的文獻中,如何在建立起消費財產業後,再發展後續的原料、零件業,一直是個熱門課題,值得一談。
聯鎖效果理論
由赫胥曼(A. O. Hirschman, 1958)首先提出「linkage effect」,又稱產業關聯效果。戰後開發中國家無不急著發展工業,但要從哪個工業著手,一直有爭論。聯鎖效果指任何產業投資都會對上游原料、零件業(向後聯鎖)或下游加工業(向前聯鎖)提供投資誘因,而促成其發展。一般認為,向後聯鎖效果比較重要,因為國內已經有了需求,市場有了保障,所以產業發展應該先從向後聯鎖大的產業開始,也就是所謂的火車頭產業,像汽車、造船、建築業等。
這個理論有個很大缺陷,許多產品最後生產階段組裝不難,但所需原料、零組件,或因技術層次高,投資金額大,在產業發展起步時並不容易同時建立,必須依賴進口。問題來了,原先希望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的聯鎖效果,最後都跑到國外去了。
第二次進口替代
聯鎖效果需要時間逐步實現,涉及另一個課題,發展進口替代產業。開發中國家進口很多民生用品,耗費大量外匯,那為什麼不自己生產?台灣在一九五○年代也經歷過,還算成功。但要不要接著再發展(第二次)這些民生產業的上游產業,也就是中間產品,像石化原料、鋼鐵、金屬及各種電子、電機零組件?台灣當時並沒有立即發展第二次進口替代產業,而是把建立起來的勞力密集民生用品加工業,轉變成出口產業;所以接下來的廿年,台灣對原料、零件的進口不減反增。到了七○年代後期,台灣整體製造業才開始降低對日美原料、零件的依賴,進入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外商的國內採購
外商常被詬病,在地主國建起一道道圍籬,所需的原物料完全來自進口,產品則全部出口,跟當地經濟少有往來。外資剛到台灣時,的確向國內採購不多,尤其是加工出口區的外商;但在逐漸熟悉環境後,或他們創造的向後聯鎖效果真的發生,吸引新投資,也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甚至有後到的外商內購更積極,顯然這些晚到外商之所以選台灣,是因為已有發展很好的零件業。
全球分工趨勢
今天任何國家的出口產品,都會用到進口產品。資料顯示,一九七○年平均每一百元出口中有十八塊錢的進口,一九九○年上升到廿四元,平均每十年增加三元;可是以後每五年就增加三元,到了二○○五年,每一百元的出口中進口值高達卅三元。供應鏈被切割成無數階段,生產越來越細碎,國外加工比例越來越高。這表示新的供應鏈不斷出現,也逐漸在地化,但仍不能改變國際產業分工深化的事實。
紅色供應鏈是新名詞,但不是新概念。在整個供應鏈中,供應者可以是本國公司、外國公司或合資公司,也可以是本國公司在外地生產。重點是建立供應鏈需要時間,條件成熟了,逐漸成形,再自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