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川普浪潮與中方應對(十七)

◆  【專家之眼】進擊的巨人,中、美關稅戰的終極影響(十七)
◆  【專家之眼】川普浪潮與中方應對








【專家之眼】川普浪潮與中方應對


2025-04-14 06:52  聯合報/ 湯紹成/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川普政府意圖透過戰略性關稅、高科技封鎖、軍經綁架與貨幣金融操作,重塑全球供應鏈並維持美國霸權地位,其主要就是針對中國。美聯社


川普政府推動的關稅大戰,不只是單一經濟手段,而是一場針對21世紀全球經濟秩序重構的大工程。其核心建立在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提出的「國防-關稅-美元」三位一體機制上,意圖透過戰略性關稅、高科技封鎖、軍經綁架與貨幣金融操作,重塑全球供應鏈並維持美國霸權地位,其主要就是針對中國

美方策略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徵145%懲罰性關稅、推動美元貶值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以維繫國內資金池,並透過軍事安全議題盟友經濟綁入美國主導體系。同時,加強對「不配合國家」的金融與科技制裁。這不僅是一場經貿對抗,更是美方對中國的制度鬥爭國際秩序重整

面對此壓力,中國提出「韌性防禦+主動破局」的綜合應對策略,除包括對美提出125%關稅之外,主要積極提振內需擴張、供應鏈自主化、外匯儲備多元化,以及加速推動數位人民幣國際化,企圖降低美元體系的主導性。並同時透過標準制定多邊機制改革,尋求將壓力轉化為技術突破地緣影響力擴展契機

中方在這場對抗中展現出的底氣,比如全球最完整的製造業體系,涵蓋原材料、零部件到最終產品,在電動車、5G、太陽能、鋰電池等領域具全球競爭優勢。再加上14億人口及4億中產階級,內循環經濟體系提供基本成長動能,企圖在外部需求受抑時穩住經濟基本盤

還有政策調控靈活,政府擁有強大動員與資源配置能力,能快速透過財政、金融與外交手段穩定局勢,並支撐重點產業發展。針對科技封鎖,中國加大半導體、AI航空航太核心領域投資,努力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尤其,北京透過「一帶一路」,與東協、非洲、拉美等地深化合作,降低對美依賴,試圖重塑國際話語權。

4月中旬,習近平主席將訪問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強調深化區域融合、產業鏈合作及維護地區穩定。此行前夕,中共召開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提出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加強戰略互信、安全合作與人員交流,以便應對川普的衝擊。

儘管如此,中美貿易總額在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仍高達5,825億美元,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達3,610億美元,顯示雙邊經濟高度互賴貿易結構顯示,中國對美出口以機電產品、家具、玩具、塑膠製品及鋼鐵為主,美國出口至中國則包括大豆、飛機零件、高科技產品與礦產資源。這種互補性使脫鉤難以完全實現,但衝突烈度可能會逐漸升高。然而,中方弱點在於房地產債務風險、青年失業、資本外流等內部挑戰長期競爭仍需戰略耐心結構性改革

至於台灣,身處中美對抗的最前線,情勢尤為險峻。美國藉由台灣牽制中國,中國視台灣核心利益,在關稅與科技戰升級後,台海局勢將更趨緊張。因此,兩岸的接觸與談判,將為避免戰端的最佳選項,否則台灣恐首當其衝。民進黨政府應展現戰略彈性,如開放陸客、強化兩岸交流,穩住現狀、爭取談判籌碼,避免陷入對抗死局










【專家之眼】進擊的巨人,中、美關稅戰的終極影響


2025-04-14 07:07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川普總統預告14日將說明半導體關稅細節。(路透)


爆紅了十數年的日本連載漫畫-《進擊的巨人》,於新冠疫情發生適巧推出完結篇;一度讓當時沉迷於「中國夢」、「美國再度偉大」等情意的年輕讀者,懷疑起作者的真實意念,否則結局怎會變得如此沉重呢?

畢竟,在隔絕開的三重城堡內,認定有自牆頭外來的挑釁與潛藏威脅;而且想像中的對手,自然不顧一切的想要毀滅現狀,有這等的尋思與戒慎恐懼,才能讓各類巨靈、人物與報復手段,都找到拚搏目標合理化其血戰死守意義

跟本漫畫有趣對比,就在全球投資人與各國工商界,兀自找尋資金布局的調整與新的出海口當兒,川普突然在上周二宣布好消息,將讓對等關稅的實施延後90天;除了對美國沒有絲毫敬意的中國產品。旋即,中國大陸回敬125%的報復關稅;而雙方敵對的劍拔弩張,彷彿兩國行將開戰前夕一般的窘迫。

進一步看《進擊的巨人》,賴政府在四月初即主動提議要對美國產品,零關稅;當台灣當局正慶幸被列入第一波談判名單內,接連推出「脫中入北」的戰略性配合。卻在眾所驚愕的一瞬間,川普政權在周日宣布消費電子產品、光電和半導體零組件等,總計20項的關稅編碼,公布豁免此類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讓業者得以申請退回溢繳款,並追溯四月五日起的通關申報。

在這一批被豁免對等關稅的品項當中,有手機、筆電、電腦、伺服器和智慧手錶等消費電子產品,更含括電視與太陽能等的相關產品。仔細探討,就連電視與光電品的零組件,也一一被納入;透過此一突發動作,川普政權既能凸顯其執政彈性,釋放出的橄欖枝,更展現珍視跟習近平的穩固情誼

畢竟,美方允許業者進行的更正申報、退稅條件的認可,都已放寬要求;像是從海關監管區內提出貨物後,10日內都可做更正,並適用於「在途條款」(on-the-water clause),得以繳交較低的關稅率,受惠業者,更包括台積電、蘋果公司等的企業大咖。

據悉,若不被納入到豁免清單,那麼一支在中國大陸組裝的高檔 iPhone,其通關成本可能要暴增一倍,勢必衝擊到末端的消費者價格。往下,就看中國大陸方面,如何投桃報李?例如,剛修改的原產地範圍認定;若能積極回應,順勢減少雙方在半導體、生醫與光電領域,存續達五年多的敵意螺旋,總是美事一樁啊。

原作者的一貫風格,就要在:「絕望中重新找到生命光輝」;於《進擊的巨人》的結局,故事基調竟然轉為是在預告人生的無奈,充斥著虛無感與靈魂漂泊:「人類根本無從被救贖,都死光光也無所謂」。

身為領袖的主角「艾連」,忽然明白世界運行的真相,他所出身族群,「艾爾迪亞人」,竟然會變身為食人族的巨人!甚至流放在外的艾爾迪亞人,也對島嶼上的同胞充滿怨恨;他們之所以在外地會被奴役,悉數歸因於島上,竟然會變身產出,食人族巨靈。

主角的心路歷程,正是原汁原味周處除三害啊。更可嘆的是,周處還只需要覺醒、自宮;但領袖人物「艾連」,卻要面對從自己所處的島上,層出不窮變身食人族巨人

川普團隊,是否已然覺醒?甚至可以到自宮呢?單以這星期的事態發展,還不得而知。倒是強權出於尊嚴維護建立威信對壘,該如何不殃及無辜?則需要中美雙方能有更多的歷史鑒往、學習成長,與謙抑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