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聯合報社論/G零世界與川普帝國下的台灣困境
◆ 聯合報黑白集/兩個便當與高檔套餐
◆ 經濟日報社論/柔新經濟特區給台灣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柔新經濟特區給台灣的啟示
2025-01-12 02:37 經濟日報/ 社論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於1月7日共同簽署了「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協定,方便人員和貨物流動,並藉以吸引投資。 路透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於1月7日共同簽署了「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協定,方便人員和貨物流動,並藉以吸引投資。這是高度創新的經濟發展策略,值得關注,並思考可以借鏡學習之處。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相鄰,早期同為英國殖民地;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雖然政治上相互獨立,但經濟上極為密切,難以分割彼此。眾多馬國柔佛州居民,到鄰近的新加坡上班;而新加坡土地和物價昂貴,也大量到柔佛投資或採購。若能以各種協定在經濟上將兩地更緊密連結,自然可讓星國企業降低營運成本,也讓柔佛和其他鄰近的馬國各州經濟成長加速。柔新之間,除過去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SEAN FTA)可完成許多貿易自由化功能(如撤銷關稅)外,「經濟特區」是進一步的創新規劃。全球迄今為止,並未見到經濟特區是跨國的,它必須克服的困難度必然更高,但可獲得的效果必然更大。
這個特區計畫複製「香港-深圳」模式,其面積將達3,571平方公里,是新加坡面積的五倍;每天有30萬人從柔佛進出星國,若人員和貨物進出更為便利,自然對彼此都有重大利益。因此,自動化通關和貨物通關及人員進出的便捷化最為重要,而提供減稅(高增值類企業所得稅率5%、可達15年,知識型員工15%、十年)和寬鬆的監管作業,都可以產生激勵投資的效果。但若要發揮更高效能,就需要更多的區域發展和新興產業規劃,所以除特區協議本身外,也簽署了六份諒解備忘錄,包括城市發展、打擊跨國犯罪、教育及婦女、社會福利、氣候變遷、碳捕捉及封存。特區內已有製造、物流、糧食、旅遊、能源、數位經濟、綠色經濟等11項產業,以此基礎希望在生效後五年內,能吸引到50個大型投資計畫,創造出2萬個技術職缺。柔佛州原來就有輝達、谷歌、微軟、字節跳動的數據資料中心,和新加坡進一步結合之後,希望一舉成為「東南亞的深圳」。
我們是這些國家的貿易競爭者之一,可以從這個特區得到啟發:首先,經濟特區可以是跨國的,不必限定於國境之內,這是觀念上的一大突破;其次,新柔透過「異地同質化」的套裝方案,促進兩地的同質性,柔佛可提供星國較低的投資和營運成本,分散星國的資源壓力,也加速柔佛成長,是雙贏局面。
若台灣要吸取柔新特區的特質,可以如何處理呢?首先,台灣受到北京壓制,難以突破簽署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可以仿效柔新經濟特區,以對應城市或區域的模式,和他國城市或區域簽署 FTA。早先,這種作法在貨品進出的通關查核上會產生困難,但目前區塊鏈技術可追蹤貨品履歷,讓區域或城市間的自由貿易變得可能(台新和台紐已從民國一O九年(2020年)開始貿易通關區塊鏈服務)。因此,台灣應可自由地和菲律賓的呂宋島,或墨西哥的提華納,或大陸的福建省簽署「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為台灣覓得更低廉的生產基地,供應全球市場。在台灣土地、水電和勞動資源都難以負荷進一步經濟活動的此時此刻,深入研究這個議題,應是台灣下階段經濟發展的基礎工作。
和「柔新經濟特區」明顯的差異是,柔新是相連的地區,但台灣和上面列舉的地區或城市是分離的,這的確是個弱點,但可以靠密集的海空運來彌補;由於兩地成本的差異應該大於柔新的差異,所以「貿易利得」可能更大,值得深思。另一個缺憾,是世貿組織(WTO)規範中,只允許國際間的自由貿易發生在「國家」或「獨立關稅領域」之間;我們可以積極結合企求自由貿易的國家,在 WTO 平台提出修改規則,讓它成為這股「去全球化」逆流下的國際貿易亮點。
聯合報黑白集/兩個便當與高檔套餐
2025-01-12 03:47 聯合報/ 黑白集
新黨北市議員侯漢廷曝光民進黨新潮流大老吳乃仁與北檢檢察官用餐畫面。 圖/取自臉書「侯漢廷」
司法節前夕,民眾黨代理黨主席黃國昌爆料,前民進黨大老吳乃仁與北檢五檢察官在高檔餐廳聚餐。吳乃仁因賤賣台糖土地被判刑,還欠國家一點七億元,但搭豪車出入,在包廂六萬、套餐七千起跳的米其林餐廳宴飲,席上一群檢察官作陪;乃公夜宴,想像無限。
法務部長鄭銘謙回應稱「按照倫理規範,尊重行政調查」,被譏軟趴趴;民進黨團總幹事吳思瑤說「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更令人搖頭。司法官與爭議人物同桌是何等大忌!
說到檢察官「該怎麼吃飯」,就得一提當年偵辦前總統陳水扁貪腐案的檢察官陳瑞仁。他總是帶著妻子親手做的兩個便當上班,一個午餐、一個晚餐,藉以辭謝餐敘邀約,也不參加親朋以外的應酬。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檢察官要耐得住寂寞」。
陳瑞仁是蘇煥智、邱太三的台大法律系同窗,自承深綠,「但離開投票所的布幔,心中就沒有顏色」。也因此,他偵辦扁案幾無人質疑偏頗或政治辦案。對照北檢偵辦柯文哲案金流不明、偵辦內容同步外洩,差之何止千里。
陳瑞仁曾任司法官訓練所教務組長多年,也就是許多檢察官口中的「導師」,當今北檢、甚或參與奢豪餐敘的檢察官中很可能就有他的學生,只不知他們是否還記得這位「帶兩個便當的老師」的言教與身教?
聯合報社論/G 零世界與川普帝國下的台灣困境
2025-01-12 04:14 聯合報/ 社論
川普高唱「美國優先」,美國放棄世界警長的角色,也不再捍衛自由貿易和全球價值。路透
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台灣持續陷入政治衝突與司法鬥爭的泥淖。國會肉搏、青鳥飛撞、釋憲攻防、大罷免潮,逐漸成為台灣的政治日常,渾然不覺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伊始,全球重大風險已經快速撲來,而這些風險都可能衝擊台灣的生存與發展。
全球風險顧問機構歐亞集團發布「二○二五年頭號風險」報告,列舉全球十大風險。其中,「G 零勝出」(G-Zero wins)是全球頭號風險;川普統治居次,第三是美中斷裂。不過,風險報告沒提到的川普擴張主義野心,更可能讓全球其他風險倍增。這些重大風險未必與台灣直接相關,但都可能帶給台灣機會,同時也可能加劇台灣困境。
相對於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主導國際政經議題,「G 零」意謂全球領導真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有意願、有能力推動全球議程,並維護國際秩序。川普高唱「美國優先」,美國放棄世界警長的角色,也不再捍衛自由貿易和全球價值。這將導致地緣政治不穩定,削弱世界安全和經濟架構,助長流氓國家氣焰,增加誤判和衝突的可能性,甚至帶來全球戰爭的風險。
從蔡政府到賴政府都積極推動民主價值聯盟。賴清德總統就職時大談「世界民主鏈」和「全球民主供應鏈」;和高中生座談和平避戰時,也說要與民主陣營國家站在一起。但川普對民主與人權不感興趣,美國也沒有意願領導民主聯盟。民主價值聯盟本不足為恃,民主供應鏈未成形又要重組;川普不再演了,台灣可有更好的生存策略?
歐亞集團風險報告預測,川普對於長期存在的美國價值觀的冷漠,將使未來幾年成為政治破壞季,美國的民主規範、政治制度和法治都將遭到侵蝕。川普也將繼續以關稅要求貿易夥伴讓步,許多國家將屈服於川普的要求,以免遭加徵關稅,讓他更大力以交易手段推動國際政策。其實這些都是已經或即將發生的事,各國只能咬牙因應。
加拿大是最值得警惕的例子。美國是加拿大最重要盟友和最大貿易夥伴,但這讓加拿大更易受到川普關稅威脅的傷害;川普揚言課徵廿五%關稅帶來的政治紛擾,讓民調低迷的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雪上加霜,只好黯然下台。美國也是台灣極為重要的盟友和貿易夥伴,民進黨政府努力讓台灣經濟脫鉤中國,鎖進美國,連護國神山都可能變成「美積電」,恐怕還無法滿足川普胃口。
然而,川普重返白宮,除破壞美國民主法治,鼓動全球右翼民粹,顛覆國際經貿規則,加速地緣經濟分裂外,他的單邊主義與擴張野心,也會對區域情勢與國際秩序構成重大風險。川普想買格陵蘭、拿回巴拿馬運河,甚至不排除動武奪取;他要用經濟施壓,把加拿大納為美國第五十一州;又稱墨西哥灣是美國的,將改名為「美國灣」。川普儼然勾畫著美國的帝國霸業。
川普打造帝國霸業,G 零世界地緣政治更動盪。賴清德新年談話還學舌指控中俄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川普卻帶頭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盟友人人自危,紛紛尋求避險。川普也許盤算著交易策略和排拒中俄勢力;但全球領導真空,川普踐踏盟邦領土主權與國格尊嚴,破壞國際法精神,更可能對中俄的擴張形成示範作用。美國對台政策可能加劇美中關係斷裂,以及美中斷裂的風險,早有各種沙盤兵推;但川普不關心台灣,台灣也不關心世界。賴政府耽溺內鬥,單押美國,此刻只急著尋求直通川普的人脈,懵然未覺全球風險籠罩,如何帶領台灣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