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友善職場 政府應以身作則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022/web/ 

◆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若只當絆馬索,攔不住民進黨亂政
◆  聯合報黑白集/中華隊,真棒!
◆  經濟日報社論/友善職場 政府應以身作則







經濟日報社論/友善職場 政府應以身作則


2024-11-26 02:39  經濟日報/ 社論
友善職場,政府應以身作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吳姓公務員因被霸凌而自盡一案,連日來引發全民關切及憤怒,賴清德總統及行政院長卓榮泰為此先後出面道歉,並要求嚴查嚴辦;賴總統更表示,「政府要在台灣社會建立一個有尊嚴且友善的工作環境,因為霸凌跟不法侵權是公私單位都要面對的嚴肅事情。」我們懇切期待,政府要求企業重視尊嚴勞動及建立友善職場,各級政府更應以身作則,做為企業表率。

勞動部的霸凌事件已經造成憾事,發生至今並再掀起連鎖反應,來自不同政府機構的檢舉信件或錄音爆料此起彼落,顯示公務部門中存在的惡劣勞動條件及不友善職場環境不止一端。在政府高層相繼關切勞動部霸凌案之際,相關處置切勿只當成是避免支持度下滑的個案危機處理,徹底檢討及正視既有問題才是全民所盼。

聯合國於民國一O四年(2015年)通過「民國一一九年(2030)永續發展議程」,提出17項全球邁向永續發展的核心目標,藉此引領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公民團體等行動者,在未來15年間的決策、投資與行動方向,共同創建「每個國家都實現持久、包容和永續的經濟增長和每個人都有合宜工作」的世界,一個得以永續的方式進行生產、消費和使用從空氣到土地、從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到海洋的各種自然資源的世界。我國為響應全球永續發展行動與國際接軌,國發會參考聯合國所提出的 SDGs,也早於民國一O七年(2018年)完成訂定「台灣永續發展目標」。

在各項發展目標中,與勞動議題相關的包括目標3「健康福祉」、目標8「尊嚴勞動及經濟成長」及目標10「減少不平等」等,具體呈現即是「重視尊嚴勞動」及「建立友善職場」尊嚴勞動是指權利受到保障、獲取足夠收入同時又得到充分社會保障的工作;友善職場則是一個讓員工能保持身心健康、具良好工作條件與環境、能適切支應生活所需的工作場域。

過去幾年間,永續浪潮席捲全球,已有很多企業都開始設置永續長(CSO),專責企業的 ESG 管理,即在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治理(Governance)等議題上更貼近社會脈動。ESG 之中的「環境」及「治理」都與勞動議題相關,包括員工薪酬福利、勞資關係、勞動條件、職業安全衛生、性別平權等,這些也都是永續長要負責的範圍

為落實我國淨零與永續目標,行政院今年8月29日宣布參考民間企業設置永續長等方法,建立政府永續長制度,以協助政府機關加速實踐淨零與永續發展卓院長日前在「政府機關永續長共識營」閉幕致詞時表示,永續長應該要有三個共同信念,包括設定政策時程與人才培育的目標、做好橫向溝通協調、用新思維與科技進行淨零減碳

根據銓敘部統計,我國公務人員人數超過36萬人。以治理的角度來說,政府可謂是規模最大的一家企業,良好的公務人員素質、生產力及創造力,即是政府治理良窳的基礎。政府建立永續長制度值得肯定,我們樂於見到這項制度能夠落實,從而加速推動各項永續目標的實踐。但是我們也必須提醒,永續目標不是只有淨零減碳,永續長也不是只負責環境保護,建立「以人為本」的友善職場已是普世價值及重要的永續目標之一,政府非但不能偏頗失焦或置身事外,更應帶頭做起

政府檢討勞動部霸凌事件,不能只以個案視之,而應通盤檢討體制上的缺失,以有效的組織及制度調整,建立友善職場,帶動社會往良善的方向發展。














聯合報黑白集/中華隊,真棒!


2024-11-26 01:14  聯合報/ 黑白集
中華隊本屆世界棒球12強賽以年輕選手團隊寫下奇蹟之旅,以12強最年輕球隊擊敗尋求28連勝的日本隊,隊員們在東京巨蛋場上興奮慶祝。 特派記者許正宏/攝影


世界棒球十二強決賽,在日本棒球聖地東京大巨蛋,中華隊用兩支全壘打奪下首座世界棒球一級賽事冠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所有的讚嘆,都可用一句話概括:「中華隊,真棒!」

國人對棒球之熱愛,開啟於紅葉少棒。但這幾年在國際賽場,台灣棒球迷其實有點悶。除未打進東京奧運,經典賽連三屆複賽均未晉級,今年的 U23 世界盃也未能進入超級循環賽,排名甚至在大陸隊之後。

這回奪冠的中華隊,賽前也不被看好。外媒評估,中華隊在十二支球隊中,排名倒數第二。與過去相比,賽前徵召球員不順,沒有大牌球星壓陣。但就是這樣的中華隊,小組賽擊敗宿敵南韓,超級循環賽打敗美國,冠軍戰完封大敵日本。就連電影或小說,也寫不出這樣的奇幻。

過去的中華隊,向來有「恐日症」。日本隊在近年國際賽場,更大殺四方,豪取廿七連勝,拿下上屆世界十二強、奧運和經典賽「大滿貫」。中華隊的年輕球員們卻絲毫不懼,充分演繹「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韌性,無論是數據或臨場表現贏的毫不僥倖。

這一年,政經情勢烏煙瘴氣。巴黎奧運和中華隊此次奪冠,算是少數讓國人振奮的正向消息。希望「中華隊派」和「台灣隊派」別再吵了,讓這座冠軍推動棒運重返顛峰,讓「團結加油」成為我們的代名詞。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若只當絆馬索,攔不住民進黨亂政


2024-11-26 01:26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全代會暨130周年黨慶活動在桃園會展中心舉辦。 圖/國民黨提供


許多人不知道,今年是國民黨創黨一百卅周年。國民黨缺糧缺人,沒有敲鑼打鼓地慶祝,而是把黨慶和全代會合併舉行。但全代會草草走過場,重頭戲在嘉年華般的黨慶。有黨員欣喜於黨慶的朝氣活力,也有黨員不滿黨代表淪為配角,沒機會討論黨的政策與方向。這透露出百年老黨的窘境:打不出讓人有感的政策號召,難以提振士氣,只能用熱鬧的黨慶掩飾無力重啟藍天的尷尬

正值賴清德總統民調聲望創新低,不贊成他處理國家大事方式的民眾,已超過贊成其領導方式的人。且賴政府屋漏偏逢暴風雨,勞動部公務員之死掀起全民怒火,迫使總統閣揆道歉、勞動部長換人,人民看穿民進黨政府裙帶政治、用人唯親、敵視文官、推諉卸責的面目。民進黨會做秀、不會做事;會選舉、不會治國;擅長危機處理,拙於政務治理,已難以遮掩

但民進黨失血,卻不意味著國民黨補血。事實上,在霸凌事件中,藍營固然砲聲隆隆;但從二月北分署員工陳情,到十一月初員工輕生,國民黨並沒扮演太多角色。反倒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李宇翔勇敢掀開「勞動布」,才使公務員之死受到廣泛關注。民進黨一再失分,國民黨卻未必得分;這是藍營應有的警惕。

從政治實力看,這個立委席次最多、在十四縣市執政的政黨,理論上可以「地方包圍中央」,有效制衡民進黨的濫權執政。國民黨在財政劃分法上著力,就是想為地方爭取更多資源,擺脫中央鐵腕掌控。但藍營論述乏力,又不善經營民間團體,無法號召社會大眾共同行動;相反的,許多國會改革與制衡的行動被綠營打成政黨惡鬥,從而抵消了改革的努力,也無法凸顯國民黨作為最大在野黨的意義。

民進黨「當家鬧事」的本能很強,攻擊在野黨則絕不手軟儘管執政無能,卻擅於利用大內宣來顛倒是非。尤其,綠營內部對外非常團結,只要府院及國會一定調,從中央到地方齊聲呼應,拚聲量搶輿論主導權的功夫絕不後人。即使施政漏洞百出,黨政機器也要包裝成勤政愛民的假象;在野黨若不積極作為,如何戳破其假象?

反觀國民黨,行動溫吞彷彿永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在重大議題上,從黨主席朱立倫口中幾乎聽不到積極的主張,多半時候只有模糊、微弱的立場,即連執政者犯了大錯都懶得批評,因而被譏稱為「無主席」。正因黨中央作為消極,立院黨團內部的主張時常分歧,黨、政扞格時有所聞;加以政治攻防定位不明,政策阻擋多於政經進步的推動。正因缺乏動員能力,無法結合社會能量,國會往往陷於混戰,成就個別立委散兵游勇式的表現,難以促成真正的國家社會進步

尤其,賴清德近期試圖搶奪「中華民國牌」,國民黨卻還在擔心民進黨見縫插針和抹紅攻擊,兩岸立場在瞻顧之間已失掉先機。此外,藍營經營團結民心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國民黨如果不能善用地方執政和國會優勢,從基層鼓吹改變與革新的力量,搶奪話語權主場,化守勢為攻勢,終難翻轉受制於人的窘況。

賴清德的聲望直直落,霸凌案及諸多施政均顯示民進黨的沉淪無下限,這正是在野黨可以得分、挽回民心的機會。藍營除善用國會優勢的戰場,積極揪出民進黨的弊端,更應加強內部整合及社會結合,並要求縣市諸侯們擔起責任,一起推動黨和國家的改造,為危機四伏的台灣打出新氣象。證明百年政黨有與時俱進的創造力,這是朱立倫無可迴避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