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對陸縮減農產免稅 不能束手無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大法官的死刑合憲判決有如詐騙話術
◆  聯合報黑白集/只「顧」認知作戰
◆  經濟日報社論/對陸縮減農產免稅 不能束手無策






經濟日報社論/對陸縮減農產免稅 不能束手無策


2024-09-22 03:31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財政部宣布,自9月25日起台灣銷往大陸的34項農產品,取消免稅優惠。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財政部宣布,自9月25日起台灣銷往大陸的34項農產品,取消免稅優惠,其中包括水果、蔬菜和水產品等。雖然台灣銷往大陸農產品的金額不是很大,但是對於農民切身來說,還是直接受到影響,所以大陸恢復對台灣農產品課稅,仍值得重視。

這次大陸對台灣的農產品恢復課稅,是自今年元月以來,第三次終止台灣產品的免關稅措施。第一次是1月針對12項早收清單中的塑化產品,這些產品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外銷大陸的金額約為25億美元;第二次則是針對早收清單中的134項產品終止免關稅優惠,其中包括塑化、機械和紡織等產品,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輸往大陸總值約為95億美元,約占早收清單出口總值的六成

由於這兩年台灣傳統製造業產品的出口本來就已面臨困境,現在銷往大陸又要被課稅,對業者可說是雪上加霜。現在大陸又針對34項農產品恢復課稅,再度不利於農產品銷往大陸。大陸官方對於台灣出口產品可以說是步步進逼,遺憾的是,我們的政府除了口頭上的抗議以外,似乎找不到任何反擊的方法。

其實這幾年大陸對台灣出口至大陸的商品,不斷採取更嚴格的檢驗標準,例如有一些農產品有蚧殼蟲的問題,或是根本限制進口。對有些製造業產品的廠商登記或包裝採取更嚴格的規定,例如要求產地改寫成中國台灣。如果直接取消免關稅優惠,台灣產品在大陸的價格變貴,立刻減弱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優勢。尤其是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元月「區域性全面夥伴協議」(RCEP)生效之後,其中15個會員國彼此之間的貿易大都享有免稅或減稅的優惠之後,對於台灣產品銷往這些國家已經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現在大陸又針對台灣的部分產品開始恢復徵稅,勢必影響我方出口。

這次大陸恢復對34項農產品課稅,與前幾次的理由相同,就是因為台灣現在仍然禁止2,000多項大陸產品銷往台灣,這項政策明顯違反 WTO 有關貿易壁壘的相關規定,大陸才會不斷的引用這一個理由,來恢復對台灣產品課稅。

其實大陸早在去年4月就表明要針對台灣對大陸的貿易壁壘措施進行調查,但是在過去這一段期間,我們政府沒有採取任何的手段或措施,來避免大陸對我方恢復課稅的舉動,換言之,我方只有單向挨打的份。

其實,大陸對我方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只是理由之一,而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兩岸關係的惡化。自從民國一O五(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而又找不到一個好的替代方案,使得兩岸關係迅速惡化而陸方一直強調兩岸當年簽署兩岸經貿合作協議」(ECFA),是在基於「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所完成的,現在沒有此項基礎,這些協議內容就會產生問題

今年5月賴清德總統就任以後,不但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而且連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不說,甚至還多次表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也就是所謂的「新兩國論」。在兩岸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兩岸經貿自然首當其衝。

在疫情期間的民國一一O年(2021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占出口總值的比例達到歷史最高的43.9%。這兩年受到美中貿易戰的衝擊,部分台商出走大陸;又受到 RCEP 和大陸內需市場疲弱的影響,台灣對大陸出口逐漸趨緩,去年對大陸出口比例已經下降到35.2%,今年上半年甚至降到32.5%

然而大陸不但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最大的順差來源,現在對大陸出口不斷受限,這對於台灣長期的貿易動能而言,非常不利,當然也會影響到台灣長期的經濟成長。政府對於如此重要的大陸市場,絕對不能坐視不管,而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態度來解決兩岸經貿的困境才是。















聯合報黑白集/只「顧」認知作戰


2024-09-22 01:51  聯合報/ 黑白集
黎巴嫩貝魯特南部郊區18日也發生呼叫器爆炸案,殘骸散落在桌面上。 法新社


黎巴嫩真主黨呼叫器、對講機集體爆炸事件,讓台、日登上國際媒體。面對諸多疑問,賴政府來不及追查、公布事證澄清,倒先打著國安旗號把質疑導向對岸認知作戰,明顯本末倒置又畫錯重點。

這種無差別狙殺無異於恐怖攻擊,更有學者認為涉及戰爭罪;國際媒體普遍認為是以色列幹的,真主黨更指控以色列已「遠遠越過了所有紅線」。如果台灣公司捲入,除影響台灣形象,民眾更擔心的是,沒人知道真主黨會對誰採取什麼報復行動。

相對於日本澄清爆炸對講機早已停產,閣揆卓榮泰卻只說台灣並沒有將此款呼叫器直接輸往黎巴嫩,但是否可能經多國層層轉運後被改造?其中台灣廠商的角色必須盡快釐清,如果無辜應還其清白,也還台灣清白,讓民眾安心。

當外媒從台北、匈牙利、保加利亞到挪威,一路追查供應鏈滲透時,賴政府正忙著追查認知作戰。國安人士示警「已有中國與境外勢力以此議題發動認知作戰」,國防部長顧立雄也表示「看到認知作戰操作的痕跡」。這番神操作,無怪網友驚呼:「路透 CNN 慘變中共同路人」!

大陸偷渡客接連駕艇闖台,顧立雄說「不排除是結合認知作戰的灰色襲擾方式」;外媒報導「呼叫器廠商來自台灣」,賴政府更多方影射對岸搞鬼。原來維護國安,只「顧」認知作戰!


















聯合報社論/大法官的死刑合憲判決有如詐騙話術


2024-09-22 01:42  聯合報/ 社論
王信福等37名死囚認為死刑侵害人民受憲法保障生命權,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20日下午宣判死刑有條件合憲。圖為大法官許宗力(中)、張瓊文(左)、許志雄(右)。 記者潘俊宏/攝影


選在國會開議的第一天,大法官作出死刑「有條件合憲」但實質廢死的憲法判決。這號憲法判決盡顯大法官的媚俗風格,既想遂行廢死目標,又想在政治上獲得紅利,於是用一個合憲包裝八個違憲;所謂的死刑合憲,如同國王的新衣,話術不僅堪比詐騙集團,更嚴重的是紊亂憲政體制。

多位即將卸任的大法官想戴上人權的桂冠,又不敢承擔判決死刑違憲可能引發的風暴;假借程序正義名義,設下八大關卡,為卅七名死囚掛上免死金牌,還製造未來難以判死的司法環境,把廢死的壓力直接甩鍋給基層法官,也難怪被形容是實質廢死,更讓看懂真相的廢死團體直稱是台灣邁向廢死的正向起點。諷刺的是,主張廢死的團體與主張維持死刑者都對大法官判決表示「遺憾」。廢死團體還說,或許該問大法官為何做出讓大家都感到遺憾的判決?大法官取巧想討好,結果兩面都不討好。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件憲法判決中,十七項主文多處逾越憲法法庭職權範圍,不僅侵害獨立審判核心,更僭越立法權大法官創造出的憲政爭議、更令人擔憂

各種罪刑的量刑評議,本是立法政策選擇的考量,此屆大法官過去多次僭越立法權,如今更變本加厲,直接在判決中要求死刑在各級法院合議庭必須是一致決,這已不只取代立法權,更嚴重干預司法的獨立審判核心而且大法官不僅取代立法權決定司法案件評議過程,更自為第四審,跳過最高法院,當起事實審的法官,未經任何調查程序,直接認定三名死囚有精神障礙,不能判死這已超越憲法裁判範圍,如同執行總統赦免權,簡直是自居太上皇,為所欲為

大法官以合憲當糖衣,包裝實質廢死的迷幻藥,企圖讓執政黨持續欺瞞民眾真相。總統府在判決出爐後的聲明稱,賴清德總統尊重憲法法庭對死刑制度合憲性的判決結果,期盼全體國人以理解、包容、尊重的態度,持續對話溝通;綠營立委更只談大法官說死刑合憲、要修法。難道這樣就可欺瞞民眾,掩蓋大法官實質廢死的真相?

唯一堅定主張死刑違憲的大法官詹森林,在不同意見書中引述美國大法官鮑威爾所說,無論如何縫補死刑的程序,終將徒勞與其繼續修補死亡機器,讓其繼續蹣跚前行,不如直接宣告死刑違憲詹森林至少展現對廢死理念的堅持,而不是玩文字遊戲這號判決等於印證大法官以詐騙話術踐踏法治,想實踐廢死,卻又承受不起民意反撲的懦弱與偽善

這次憲法裁判中點名人權程序保障不足,應在兩年內修正的刑事訴訟法、法院組織法占多數,都是司法院主管法案。首席大法官許宗力掌司法院八年,任內毫無作為,臨去秋波才為達廢死目標,承認司法院的怠惰;再次證明,當年無視違憲爭議上任的司法院長,對於人權保障與程序正義,光說不做。

人的生命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生命權更是各種基本人權的根本,不得任意剝奪所有民眾都會認同但誠如歐陽修「瀧岡阡表」所言:「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近年來各級法院早已窮盡一切可能避免死刑判決,大法官選擇引爆此一高度政治敏感性議題,最後卻又不敢直球對決,只假借程序之名,掩蓋犧牲司法正義之實

尤其理應是解釋憲法、解決憲政疑義的大法官,卻僭奪立法權、司法審判權,一再製造憲政爭議當大法官選擇作為政客的工具時,所謂的法治國、人權保障,就跟詐騙集團話術一樣,都是不存在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