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710/web/◆ 聯合報社論/風電國產化騙局吹破,氫能撒幣接續登場?
◆ 聯合報黑白集/打不過,就喊關
◆ 經濟日報社論/主動式ETF推出前應有風險認知
經濟日報社論/主動式 ETF 推出前應有風險認知
2024-08-20 02:14 經濟日報/ 社論
金管會昨宣布,將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重資產ETF,目標是明年有相關商品掛牌。本報資料照片
為配合國發會發展具有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最近宣布明年推出主動式 ETF。未來此類 ETF 將由基金經理人依據投資目標與策略自行建構投資組合,投資內容為全透明式,亦即每天要公告投資組合內容,但並不要求須有投資績效的參考指標。
早在16年前,美國貝爾斯登公司就推出主動式 ETF「當前收益率基金」(YYY),以追求短期固定收益。如今全球已有2,632檔各類型的主動式 ETF,管理近9,00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權益類型 ETF 約占六成。雖然主動式 ETF 快速成長,但整體規模仍僅為被動型 ETF 的7.8%,而權益型更只占5.8%。依此觀察,明年台灣推出主動式 ETF 雖會是投資界的關注焦點,但相較於被動型 ETF 的規模仍將是有限。
投信界鼓吹主動式 ETF 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過去一年半,被動型 ETF 獨領投信業風騷;國內股票型增加17檔,規模擴增1.47兆元,跨國投資債券型的檔數未變,但規模亦膨脹了1.33兆元。相對地,投信業傳統共同基金業務的成長卻有限。以國內股票型基金為例,同時期僅淨增二檔基金,規模只成長2,200餘億元。投信業經歷被動型 ETF 的發行熱潮,自然會建議政府核准主動式 ETF 了。
主動式 ETF 在台灣雖是新投資商品,但本質上依舊是共同基金,因此具有分散投資風險的優點。不過,主動式 ETF 有別於被動型 ETF 依據特定指數策略進行投資,而是回歸傳統基金管理模式,由經理人根據投資目標自行決定資金的分配。因此,經理人的投資能力成為基金表現良窳的重要因素。如果基金長期表現能打敗如股市大盤指數等參考指標,經理人就會被奉為「傳奇人物」;華倫巴菲特、彼得林區與索羅斯等皆屬之。
主動式 ETF 有比傳統型基金較低的管理費且市場流動性提升,較易獲得投資人青睞。主動式 ETF 若快速成長也會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發展。例如,金管會要求 ETF 每日公布投資組合,雖可對大眾「以昭公信」,但不可避免地也會出現「跟單」或「倒貨」現象。再者經理人為追求短利,也可能追逐大型熱門股,造成股市出現大者恆大的現象。這就讓人憶起美國60年代「Go-Go Fund」熱潮對投資人的長期傷害。
金管會不要求主動式 ETF 要有投資績效的參考指標,更提醒了社會要注意經理人的風險管控能力。縱使這些 ETF 短期耀眼的績效表現,也不代表經理人卓越的投資能力,反而可能是「時勢造英雄」地偏執投資所造成的曝險結果。過去曾風光一時的美國方舟投資管理(ARK)讓投資人沮喪不已就是一例。
繼被動型 ETF 之後,主動式 ETF 再次增加銀行協助客戶理財目標管理的困難度。銀行雖可協助主動式 ETF 的 IPO 增加代銷收入,但由於投資人易受市場波動影響,有可能繞過專業諮詢過程,就自行處置手中各類 ETF,而破壞資產長期配置的穩健性。銀行財富管理若僅是金融商品的銷售通路,將是社會金融資源的另一種浪費。
主動式 ETF 推出後更是政府金融監理的挑戰;過去共同基金出現的弊端恐會更加嚴重。檢視近幾年金管會對投信裁罰,主要集中於經理人跟單、投資分析不實,以及廣告行銷不當等。由於主動式 ETF 為全透明式,又沒有投資績效參考指標可追蹤,政府若未能對其積極監理,這些弊端將不易消除。建議金管會應特別加強「在線監督」與交叉查核,以及時匡正可能的違法行為。
台灣不會因主動式 ETF 上市就能讓「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水到渠成。我們反而要注意其對市場秩序及投資人權益的影響;以高科技為主的股市積極進出,必將是增加市場波動風險的新因子。面對主動式 ETF 導入,投資人因此要有正確的認識:不僅警語「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依然有效,更要明白基金經理人「過去的投資績效不代表未來的保證收益」。
聯合報黑白集/打不過,就喊關
2024-08-20 02:18 聯合報/ 黑白集
經濟部要求國產車需有一定的自製率,看起來是保障國內汽車零件產業生計,但有業者撂話,未來台灣恐不再有國產車的生存空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八月起,凡和大陸有關的市售國產車,都須符合經濟部「自製率」標準。不但不給緩衝期,還溯及既往。經濟部說,這是為了「我國車廠與零組件保有競爭力」;實際上,只是另一種「抗中保台」罷了。
「國產車」卻「非自製」,聽起來很怪,卻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早年政府確對國產車有自製率規定,但為加入 WTO 而逐步取消。此後,進口零組件組裝,再以「國產車」販售,就成了「奇怪」但「合法」的常態。
與其他進口車不同,陸車採此模式,卻是不得不然。台灣迄今仍禁止陸車整車進口,儘管陸車價格、品質都有相當競爭力,台灣消費者仍「看得到買不到」。讓民進黨尷尬的是,醜化「中國製造」多年,沒想到陸車竟然「俗又大碗」。有些被稱為「神車」,還熱賣,綠營當然掛不住臉。
說穿了,經濟部其實是「打不過,就喊關」;設自製率門檻,是為全面封堵陸車。果然,新規定出爐後,車商即宣布甫上市新車型「暫停接單」,舊車型「限量接單」。即便車商還想賣陸車,見此情景,恐也只能卻步了。
幾個月前,經濟部對陸車國產化自製率,才說要「輔導協助」;如今卻直接放大絕,制定門檻,可說自我矛盾。獨獨針對陸車,更違反貿易不歧視原則。政治掛帥,自由貿易、政府承諾、消費者權益,都不顧了。
聯合報社論/風電國產化騙局吹破,氫能撒幣接續登場?
2024-08-20 02:18 聯合報/ 社論
離岸風電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卸任前視察離岸風場,感謝外商和國內廠商為台灣風電引進資金與技術,才有今天的發展成果。但僅四個月後,審計部戳破她的風電牛皮,指政府設定的風電國產化目標,十座風場有九座未達標準,風機運轉率和發電度數也都未達預期。政府砸大錢投資風電,台電更以每度五.七元的高價購買風電,各項目標卻均未達成,這場風電大夢也真落漆。
更糟的是,蔡政府訂定的風電供應鏈國產化目標,最近遭歐盟告上世貿組織(WTO),認為台灣「歧視」外國的產品和服務。為此,經濟部長郭智輝隨即宣稱國產化政策要鬆綁,直言「保護也有一段時間了,溫室的花朵能保護多久?」蔡政府的國產化政策違背自由貿易精神,更吹破風電的大話騙局。
我國風電的發展原充滿雄心,如今卻破碎支離,不斷有外商退出。雖砸下大錢,但去年風能發電比重僅約二%,無足輕重,仍不知如何調整。離岸風電是蔡英文能源政策之核心,原規畫要在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達到五.六GW,使我國綠能占比達到廿%。但前經長王美花就知道無法達標,卻狡辯說是因為我國用電成長太快所致,顯示政府無法面對尷尬的現實。
蔡政府除錯估用電成長,更誤估綠能可以取代核能,因而不顧供電危機一路廢核。去年我國離岸風電完成二.二五GW,經濟部自詡台灣是少數離岸風電突破二GW的國家,但這個數字距離明年應達五.六GW的目標卻還有極大的差距,顯然無法達標。前幾年,蔡政府把離岸風電的遲滯推給新冠疫情影響;在疫情遠離後找不到藉口,就把腦筋動到風電國產化上。
歐盟上月底已要求與我國就風電爭端進行諮商,若六十天內無法達成共識,歐盟將正式把台灣告上世貿組織。歐盟認為,台灣對風電招標的國產化要求,違背了不歧視進口商品及服務的承諾。郭智輝表達風電國產化「鬆綁」的風向,看似回應歐盟的壓力,其實也在為風電國產化政策觸礁尋找下台階。
和廢核一樣,極其昂貴的綠電,是蔡英文能源轉型政策的兩大爭議。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我國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近台幣六元,是核電的四倍多,更遠高於我國平均電價。當時蔡政府聲稱,要透過躉購制度「支持本土產業建立能量」,吸引本土業者投入,才能累積經濟規模,進而創造競價空間,降低整體收購電價。問題是,人民承受了風電的高成本,但國產化大餅完成了嗎?是誰在享受其中的高利潤?
風電國產化政策即將鬆綁,高昂的代價究竟換來什麼,民進黨必須給國人一個交代。首先要問的是,蔡英文曾任我世貿組織談判代表,她不可能不知道風電國產化政策違背我入世承諾,她卻任意開出這張空頭支票。如今風電開發未達預期,國內電價也一調再調,違背她不漲價的承諾,就連風電國產化政策都放棄;試問,蔡英文的能源承諾還剩下什麼?
如外界所見,民進黨力推能源轉型的過程,只有「綠友友」企業能分食綠能大餅,國家撒下大錢,少數企業憑著關係在那裡吃銅吃鐵吃國家。如今「風光」兩電商機漸減,賴政府將推出二次能源轉型,目標對準「氫能」等新能源的發展。氫能雖是國際潮流,但我官員對氫能的認識極為淺薄,連郭智輝都說出「氫能就是電解,有水就有電」的幼稚級發言。但台灣現在連供電都不足,如何有足夠的綠電來產生綠氫?
風電八成大撒幣只換得一場空,若氫能發電再如法炮製一回,也只夠「綠友友」海撈一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