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有哪個笨蛋總統會修財劃法?

◆  【專家之眼】習近平訪歐 — 塞匈篇
◆  【專家之眼】有哪個笨蛋總統會修財劃法?








【專家之眼】有哪個笨蛋總統會修財劃法?


2024-05-13 07:21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陳水扁(由左至右)、馬英九與蔡英文三任總統,整整24年,都修不了財劃法;財劃法的修正,比證所稅的復徵更難。合成圖/本報系資料照


良善的中央地方財政收支劃分,可以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平衡財政城鄉差距,增進全民福祉,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福利。但在台灣,長久以來的中央財政集權,卻仍然停留在威權時代,甚至在廢省後,進入更高的境地。

為因應省改制為非地方自治團體,《地方制度法》於民國88年公布施行,同時,在財源面向,《財政收支劃分法》亦有配套的大幅度修法。然《地制法》施行至今,已有十四次修正,確立了目前「六都十六縣市」的地方行政體系,但《財劃法》卻仍然停滯於廢省後的「兩直轄市二十二縣市」的時空;昏迷指數-3分:對於刺激無任何反應

地方首長與民代,不分藍綠,對於擴大地方財源的企盼,殷殷切切、望眼欲穿,學界對於落實財政分權的忠告,句句懇切、聲聲啼血。但二十五年來,歷經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三任總統,每位整整八年的任期,聽任各界時而悽愴感發、時而呼號撻伐,不曾中斷的呼籲,陷入重度昏迷的《財劃法》紋絲不動

說一個財政圈內人會很懂的笑話:
問:「有什麼比證所稅的復徵更難?」
答:「修財劃法!」

笑著笑著就哭了;連被喻為「沒有課徵可能」的證所稅,都曾經於102至104年間復徵,為何《財劃法》的修正,竟然比證所稅的復徵更難?

首先,財政中央集權是中央控制地方的工具。《財劃法》為我國各級政府財政收支劃分、調劑及分類之基本規範;在既有規定下,主要稅收劃歸國稅,絕大多數的「魚與麵包」,都進到中央的籃子裡,縱有部分遺漏或溢出,但地方政府絕對無法以其為繼。

在另一方面,透過不需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可以自行修訂公布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與《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中央更是進而掌控了魚與麵包的分配權力。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分分毫毫盡為民脂民膏,但卻淪為中央箝制地方的工具;兩款有時是「胡蘿蔔」、有時又是「棒子」,地方政府為求生存,必然服膺中央,唯諾是從。

其次,《財劃法》的修法,涉及地方政府間財源的重新分配,注定吃力而不討好。經濟學有「柏瑞圖最適」(Pareto optimal)準則,用以描述在資源配置達成效率的狀態下,無法透過重新配置,在不犧牲經濟體系中其他方福利的前提下,提升任何一方之福利;換言之,任何一方福利增加,勢必造成其他方福利的減少。

按此,以「餅」來比喻劃定給地方政府的財政資源,則不論如何分餅,採齊頭式在所有地方政府間平分、亦或是極端地將所有的餅給單一地方政府,都是達到了「柏瑞圖最適」配置。修法重新分配地方政府財源,任何一地多分,固然竊喜,卻未必感謝中央,但其他地方少分,必然苦惱,心懷怨懟;修法,何苦來哉?

最後,雖然「分餅問題」不會有眾人皆滿意的答案,但應「把餅作大」的原則,絕對是地方間的共識;一旦進行修法,中央勢必要打開荷包,加碼地方財政資源。

近年來,雖然中央稅收連年超徵,在收入面頗有斬獲,但由於特別預算浮濫,債務仍然與年俱增。根據國債鐘最新資訊,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達5.99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因此,在國庫羞澀,修法將失去財源的情形下,中央要另闢財源,以滿足其施政所需,談何容易?

執政目的在掌握權力,分配的權力就是掌控的權力修《財劃法》放棄權力,是自相矛盾。既有地方財政資源分配現況,是長期政治運作的「均衡」,修《財劃法》重新分配,有如自捅馬蜂窩,無法避免蜂羣的反螫。修《財劃法》必須填補「把餅作大」失去的中央財源,不論是增稅或另闢財源,必然招致民怨,不利統治與連任。有哪個笨蛋總統會修《財劃法》?














【專家之眼】習近平訪歐 — 塞匈篇


2024-05-13 07:44  聯合報/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布達佩斯總統府同匈牙利總統舒尤克舉行會談。圖/新華社


繼法國之後,習近平訪問了塞爾維亞與匈牙利兩國。

早在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由於南斯拉夫內戰,北約在美國的領導下,未經聯合國授權,持續轟炸了塞爾維亞78天,造成了重大的傷亡。同時中國駐塞國大使館也被殃及,還造成了三名中國記者身亡。今年5月7日又剛好是此一事件的25周年,這也是習近平到訪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於塞國對於上述轟炸事件難以釋懷,因而與美國及西方國家的關係都格格不入,故相對與中俄兩國日益親近。故早在民國一O二年(2013年)就接受中了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建立了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到塞國首都貝爾格勒的高速匈塞鐵路,全長352公里,時速將達每小時200公里。

這是一項極為成功的旗艦項目,自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起,塞國境內路段已大致完工,之後還要南延經過北馬其頓直至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出海,由於匈、塞兩國以及北馬其頓都是內陸國,其意義重大。

再加上,在新冠疫情期間,塞國缺乏醫療資源,因而向北京求助,獲得中方提供大量呼吸機與疫苗等支援,讓塞國安全度過難關,因而對於中方感激涕零。以至於此次在習近平到訪時,塞方以最高規格迎接,除塞國戰機升空護航之外,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親自率政要前往機場接機,陣容極為龐大,首都貝爾格勒布滿了中國國旗,真誠歡迎之意,溢於言表。總統武契奇還曾多次聲稱「台灣是中國的」,而習近平則以不承認科索沃來回報,因塞方視科索沃為其自治省。

在匈牙利方面,由於匈國有過半民眾信奉羅馬天主教,因而生性趨於保守,自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加入歐盟之後,使得大量年輕精英份子出走,導致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án)曾公開表示,要走向「非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才能發揮治理效能與促進經濟發展。

最近匈國政府通過法律,限縮公民的自由,比如對於 LGBTQ 等族群的行為加以限制,還有司法體系與媒體等。儘管匈國舉辦公開選舉,但由於執政者的作為不透明,被歐盟視為不符民主原則,雙方屢屢產生齟齬。

因而匈牙利轉向中俄兩國,匈國乃首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盟國家,以至於中國投資大量湧入。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中國已成為匈牙利最大的單一投資國,投資金額為107億歐元。到今年夏天,布達佩斯和中國城市之間每周有十七班航班,兩國關係極為熱絡。

由此可見,由於塞國與美國以及西方國家關係不睦,匈牙利更是與歐盟爭議不斷,再加上成功的匈塞鐵路項目,以及兩國都與俄國關係不差,這自然提供了中方在歐洲一個極為有利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