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製造業衝擊全球政經生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成「人」之美,解決人工生殖修法爭議
◆  聯合報黑白集/國安色戒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製造業衝擊全球政經生態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製造業衝擊全球政經生態


2024-03-31 03:50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製造業的異軍突起及其效應,則是在最近以來才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 新華社


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已是人類歷史發展進入新世紀後新形勢與新趨勢,這一點已毋庸置疑,而在和平崛起的勢頭中,中國大陸製造業異軍突起及其效應,則是在最近以來才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

3月大陸兩會期間,中國外長王毅在記者會中談到中美關係時質問美國說,「美國如果一聽到中國這兩個字就緊張、焦慮,大國的自信何在」,王毅描述的現象確是事實,這只要看歷年來美國針對中國採取的各種制裁手段就知,若進一步觀察,還可以發現美國面對中國的緊張、焦慮一直在與時俱增

六、七年前,當美國發現中國華為的智慧手機銷量已超過美國的蘋果時,自恃高端晶片仍優於中國,乃下重手全面限制高端晶片對中國的出口,此一策略一時雖產生相當效果,但隨著去年底華為推出自製新智能手機,並在今年以來銷量立刻回升並超過蘋果後,美國的此一制裁應可宣告基本失敗

最近,中國的新能源純電動車比亞迪浩蕩之師進軍日內瓦車展,這下子,包括蘋果、福特在內的西方業者,不是叫停已開發十年、投資百億美元的電動車計畫,就是放緩進度簡單說,就是直接躺平

晶片高姿態打壓無效面對新能源車時的乾脆放棄,可以清楚看到美國及西方在面對中國競爭時的變化,從自信到挫折到無奈,反映出來的也正是王毅形容的「緊張與焦慮」。

最近,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權威經濟學家理查德.鮑德溫發表了一份詳盡研究報告,通過一系列圖表和數據分析有力地論證了中國在全球製造業領域無可匹敵地位,並強調試圖世界經濟與中國這一製造業超級大國進行實質性脫鉤做法,不僅困難重重,而且會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且不可逆負面影響

鮑德溫指出,中國經過數十年的工業化進程和改革開放政策,其製造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且涵蓋從基礎原材料加工到高端技術製造全產業鏈環節他以「超級製造業大國形容中國,因為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軍事超級大國,美國的軍費開支比其後十個軍費開支最高國家的總和還要多至於中國,其製造業總產值,也超過其後九個最大製造業大國的總和

根據經合組織(OECD)發布最新的民國一O九年(2020年)全球製造業資料,中國製造業產值占全球的比率是35%,排名第一,其次依序為美國(12%)、日本(6%)、德國(4%)、印度(3%)、南韓(3%)、義大利(2%)、法國(2%)、台灣(2%)。可以看到,其中只有六個國家比率超過3%,這六個中,老牌的工業大國只有三個(美、日、德);並且, G7竟有四個未能入選(英、法、加、義)。

這樣的圖像已經生動地描繪出在僅僅幾十年全球經濟格局巨大變化,也為「東升西降增添又一個有力注腳,當然,其中最核心變化當屬中國

就在不久前,大家印象中的工業大國不外就是美國、日本、德國,但在 OECD 這份最新的民國一O九年(2020年)的資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製造業產值占全球比率已是美國的三倍、日本的六倍、德國的九倍

有了這樣背景了解,或許更容易理解最近中國在各領域的表現,除了華為、比亞迪、TikTok之外,還有已商業運行大飛機 C919已在研發中的廣體 C929,當然還有高鐵宏偉太空計畫(登月、火星探險、國際太空站),以及呼之欲出第四艘航母和遠程戰略轟炸機等等

難怪鮑德溫會在他的研究報告結論強調中國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製造業巨頭,其廣泛而深厚工業基礎可幫助中國在幾乎所有領域取得競爭優勢無疑,此一形勢與趨勢也必將在未來對全球的產業、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態產生深遠影響值得高度關注












聯合報黑白集/國安色戒


2024-03-31 02:46  聯合報/ 黑白集
國防部長邱國正之子被爆料涉黃,邱國正(左)28日口頭請辭未獲准,蔡英文總統(中)認為邱應坐鎮崗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防部長邱國正因兒子疑涉黃請辭獲蔡總統慰留,值此政權交接與兩岸緊張之際,讓邱國正「坐鎮崗位」或有必要;但因其子身分敏感,加上搶位傳聞不斷,蔡政府仍應嚴查並給個交代。

邱國正之子十年前任軍情局駐土耳其情報員時,疑因局內鬥爭身分遭外洩,恐被對岸獵俘而緊急撤回。身為國防部長之子,又先後任職軍情局、國安局,身分特殊,如今涉黃,除應嚴明國安風紀,也有必要查明是否新版「色戒」。至於同時傳出邱國正擋人財路及有人搶位等說法,固然仍因邱子私德有隙可乘,更應警惕無所不用其極的內鬥惡習

其實如果只是涉黃,對照綠營對陳致中妮可案、陳宗彥小芸案,甚至綠二代涉黑涉毒等案的態度,根本不算回事。反而邱國正在去蔣等意識形態議題長期與綠營不同調;談及兩岸情勢直言提心吊膽睡不好,也明顯與蔡賴的「相信習近平」及國安高層的「國家安全可控」矛盾,更不受綠營歡迎。

邱國正治軍嚴明,也是我國首位入選美國陸軍戰院名人堂,想必熟悉「麥帥為子祈禱文」;作為父親的他,大概已經無法像麥帥那樣敢說「我已不虛此生」。現在邱國正遭酸是為國安還是為兒子睡不好;不過,不久前也才發生國安少將強吻女上校,民眾想到兩岸局勢詭譎,國安罩滿色戒疑雲,更睡不好了!












聯合報社論/成「人」之美,解決人工生殖修法爭議


2024-03-31 02:47  聯合報/ 社論
衛福部著手修正人工生殖法,涉及同性伴侶、代理孕母、單身人工生殖合法等,28日在台北舉行第2場公聽會,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左)說,拚上半年擬出草案。(中央社)


近廿年前通過的《人工生殖法》,早已跟不上醫學及社會變遷的速度。隨著凍卵盛行、同婚合法化、不婚者急增等變化,修法呼聲高,衛福部也列為優先修法法案,讓人工生殖適用對象從「不孕異性戀夫妻」開放到「女同志伴侶」或「單身女性」。此議原在立法院上會期已有共識,可惜修法未成;本屆部分新立委力推加上更複雜的「代理孕母」,使修法爭議再起。衛福部連月舉辦二場公聽會,都顯現意見嚴重分歧

人工生殖法是獨尊「一夫一妻」時代法律產物,但近年凍卵產業已成婦產科少子化後新興業務政治人物推出補助凍卵政治支票;但根據《人工生殖法》規定,人工生殖的服務對象必須是「不孕夫妻」。也就是說,卵就算凍了,但只要沒有跟異性結婚,就不能解凍,採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生子都不行。因此,號稱凍卵是「女性福利」、是「生育自主權」的展現,其實是看得到不一定吃得到。

人工生殖法還停留在異性戀婚姻框架下,明確單身歧視及同志歧視。但修法成為新國會的焦點,反對聲浪也隨之而來。有民間團體宣稱,若開放女同志配偶及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技術,生出「沒有父母照顧」的孩子,長大後會問:「我的爸爸在哪裡?」將會歧視男性、無法與男性健全互動。但這樣全無根據的指控豈不一竿子打翻所有單親媽媽撐起的家庭、以及辛苦養育的孩子?

依國內外研究單親家庭或同志家庭孩子的表現如何,端在政府是否提供充分育兒支持系統以及社會是否對非傳統家庭不再另眼相待徒增孩子心理壓力,這才是重點。人工生殖的孩子還未誕生,就急著貼標籤,惡意環境已由此而生

相對單純凍卵解禁之外,代理孕母是更棘手的議題有立委痛斥代理孕母議題被「迫害妄想症女性」阻擋,更稱「禁止代孕是少子化元凶」但拿疾病當成罵名,汙名化病友的作法,極為不妥要解決少子化,關鍵也不在人工生殖,而是要雙親共同承擔育兒責任、普及的公共托育、支持照顧的友善職場等,才是有效解方

在台灣,代理孕母是否應該合法,爭議了廿多年。代理孕母涉及的倫理風險與法律難度,比凍卵複雜,也因此衍生更多爭議,增加修法難度。藍綠白原各有立場,隨著議題討論與議事攻防,部分立場也在修正中;尤其推動代理孕母多年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已明確表態,支持國民黨立委陳菁徽的版本,藍白如果合作,有機會促成代理孕母合法化

不過,代孕合法化至少必須考量:一、代孕是否有對價關係,如果有重償,就可能使經濟弱勢女性子宮商品化;給予營養費,又如何定價?二、孕母是否有瑕疵擔保責任,若生下畸型兒,委託者可以退貨嗎?三、孕母可以有反悔權、生後不願交出嬰兒嗎?未來可以有探視權嗎?四、企業是否給孕母產假育嬰假?五、法律上孕母即是生母,委託者須以收養或其他方式獲得扶養權?此外,兒童、孕母及委託人最佳利益考量,也需跨部會協商保障

人工生殖能否修法成「人」之美?人工生殖擴大適用較無爭議,只要修法,單身女性及女同家庭就能生養自己的孩子,但牽扯萬端代孕議題需更多社會共識。日前第二場公聽會上,一位代理孕母現身分享代孕經驗,強調立法才能避免剥削,可能改變更多人的想法。不論代理孕母制度和《人工生殖法》是否分階段處理代孕議題無可迴避,但需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