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監督制衡 不能靠人治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062/web/ 

◆  聯合報社論/政黨輪替不放棄,只是任務更艱鉅
◆  聯合報黑白集/一直補破網,好看嗎?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監督制衡 不能靠人治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監督制衡 不能靠


2023-11-27 00:0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監察院。聯合報系資料照


喧囂一時的「藍白合」雖失敗收場,總統選舉重回各擅勝場,但過程中雙方協議聯合政府職位安排的模式值得我們關注。柯文哲事後曾表達他對於「分配」部會的觀點,未來如果勝選,政府中「凡是監督制衡的(部會)我要」,例如「法務部、財政部、金管會、NCC等單位,民眾黨要管人監督的單位,這是最大原則。」

柯文哲對部會職能認知顯然與政府體制設計有些落差。他要求政府特定部會表面理由是「不相信國民黨」,不過實際上卻與他過去擔任台北市長的經驗有關,因為「議會完全沒有辦法監督市政府,只有裡面才有辦法監督」。柯文哲的實務經驗點出當前民選政府行政權獨大,已到了體制無法制衡地步

台灣行政獨大的問題同樣獲得立法院長游錫堃的回響。他最近曾道出感慨:「期待有一天台灣能夠成為一個國會至上正常民主國家。」的確,如果政府行政專權,就會讓首長選舉成為一翻兩瞪眼的賭局。選民若誤選領導者,國家發展甚至有失控的風險。

我們細觀政府體制,其實對吏治與政策執行具監督能力單位還不在少數;監察院、審計部、法務部各級檢察署與政風單位,乃至國發會管制考核等皆是,而立法院與媒體則在日常政務監督亦不遺餘力。可是,柯文哲仍點名要掌控「監督制衡」的部會,說明政府治理官官相護」的官場文化已凌駕各司其職」的原始設計

政府雖有各類監督機構,但被社會詬病功能不彰。以監察院為例,我們屢見高官敗績壞事,卻看不到類似過去監委陶百川彈劾行政院長的決議。最近審計部報告稍有提及舉債支應特別預算問題,不僅行政院不理睬,連監察院也未見聲援。社會譏諷監察院是應裁撤的「蚊子院」並不是沒有理由。

至於立法院對自己職權網開一面」,也是造成監督行政不力原因近年來立院審查預算從未如期完成,而基金預算更要拖到6月立法院容忍立法怠惰,卻大開預算法方便之門;縱使立院未如期完成預算審查,政府運作依然如常。更荒謬的是,行政院違反經常與資本門支出界限,破壞公債法紀律要求,連續八年編列跨年度特別預算,立法院卻照單全收,以至於被社會抨擊是行政院「立法局」。

除了院級功能失靈外,部級單位問題更是罄竹難書。社會對司法正義政府管制傳播媒體公正性早已失去信心,然而我們從未見執政者的反省誠意。如今多數人的感受是,官場固有的「戒石銘警語早被拋諸腦後,剩下的只是奉承黨派上意諂媚

大家今天看到國家資源濫用財政紀律蕩然官員偏頗決策諸多惡例政府體制無制衡能力。於是,社會遂有政府清明運作最重要的是「用對人」這樣的結論。不過,縱使政府失靈,柯文哲過度簡化部會成為僅有監督制衡職能,以為只要他指派人選就能解決弊端的想法亦太過單純。

其實,屬於機構管理型部會原本就負產業發展之責,主管機關「監督企業也要輔導產業健全發展,所以產業發展監督相互為犄角缺一不可。就以被提及具監督職責NCC與金管會為例,前者組織法開宗明義宣示「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與「提升國家競爭力」,而金管會亦要求金融機構與市場的「健全穩定與發展」。顯然這兩機構就不能僅以監督防弊角色定位

政府運作失靈治理出現狀況,而其根本原因在於資訊不對稱造成代理人問題。政府組織雖然建構監督制衡機制,但「贏者全拿」的民主制度無法保證施政品質。在民智已開的時代,我們與其期待全能政治人物大公無私的犧牲奉獻,還不如讓政府資訊透明化由全民監督政府,才是解決行政權獨大問題的王道。












聯合報黑白集/一直補破網,好看嗎?


2023-11-27 00:0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漲幅達到所得稅法規定的調整門檻,免稅額等將調高,民眾後年報稅可適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白合最後拉鋸日,行政院並沒閒著,忙著補破網。院會當天拍板所得稅減免方案:基本生活費調高六千元,免稅額和標準扣除額各調高五千元,薪資特別扣除額調高一萬一,伙食費免稅額每月調升六百。看起來項目不少,但你有感嗎?

基本生活費調高六千,在一個四口之家,以五%稅率計算,一年報稅不過省下一千兩百元。以台灣物價上漲的速度,家庭每月增加的食物開支,都遠遠超過此數。行政院端出這種方案,連臨渴掘井都談不上,又安慰得了誰?

蔡政府沒能力幫大家提高所得,卻不斷用補貼、減稅來轉移人民的痛苦,其實是無能政府遮羞伎倆。民眾想要的,是荷包變得更充實;但政府所做的,卻是幫大家的口袋縫補丁,完全搞錯方向。

諷刺的是,如果不是大選在即,如果不是在野黨猛攻青年低薪的議題,蔡政府連這樣的破網都懶得補。今年全台有近半數年輕族群不必繳綜合所得稅,因為他們的年收入不到四十二.三萬元,大家都是「窮忙族」,如果還沒「躺平」的話。經過行政院這次的「德政」,明年不必繳稅的年輕人就更多了因為根據新的所得稅優惠方案,年所得不到四十四.六萬的人都不必繳稅

蔡政府最近排山倒海推出各式補貼救濟,看似體貼,其實是在剝奪年輕人納稅能力
















聯合報社論/政黨輪替不放棄,只是任務更艱鉅


2023-11-2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北市板橋區路旁的「侯柯看板」隨著藍白合破局而塗改,目前看板中趙少康僅勾勒出線條,但還能看到原本「柯文哲」字樣。記者曾原信/攝影


藍白合破局後,總統選戰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雖然對六成期盼政黨輪替的主流選民來說,藍白不合,殊為遺憾,然這也意謂總統、立委選戰已進入全新階段。要繼續推動政黨輪替,捍衛民主憲政,維護台海和平,藍白任務更形艱鉅,兩黨該競爭的地方競爭,但可合作的地方仍應合作。

近八年的諸多政治與政策亂象,皆因民進黨取得總統勝選、立法院絕對多數後,一黨獨大下恣意妄為。在野黨就算有心監督,在席次不足情況下,也只能徒呼負負。更何況,上屆立委選舉結果,作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不僅席次輸人,戰力也顯不足。民眾黨、時代力量則在缺乏在野合作共識下,對於執政黨的制衡,明顯備多力分

然而明年大選,不論總統選舉結果如何,立委選舉很有機會創造國會新局,從而改變台灣未來政治面貌。國民黨區域立委選情較上屆略為樂觀,不分區名單也較上一屆理想;民眾黨以新興第三勢力之姿崛起,初估亦可望斬獲較上次更多席次。保守估計,「三黨不過半」應可預期。

因此,雖然總統選舉,國民黨、民眾黨各走自己的路,但兩黨必須認清,最大的對手不是白或藍,而是民進黨以及結合黨政資源的「綠色國家機器」。如果藍白彼此把對方當成主要對手廝殺,只會徒耗戰力,讓民進黨漁翁得利

當然,從各政黨的基本盤看,選舉結果不容樂觀,民進黨挾龐大資源國會第一大黨地位不易動搖;但選戰過程千變萬化,任何情況都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尤其各方對民進黨的揭弊行動仍在持續中,而賴清德的支持度也無法提升甚至微幅下降。立委選情,綠營走低、非綠走高,應非不可能任務

客觀來看,政黨輪替仍可能在三種情境下達成:一是壓低賴蕭配得票率,讓侯康配柯盈配勝出;只是在現有選民結構下,要打破綠藍白天花板和地板還有很大努力空間。二是集中非綠選票,也就是產生棄保效應選票集中侯康配或柯盈配;不過藍白基本盤選票很難徹底轉移,只能寄望精準操盤明智選民。三是賴蕭配勉強獲勝,立委卻慘敗,且國民黨席次過半,或藍白聯合過半,民進黨被迫釋出組閣權;但閣揆任命無須立院同意,民進黨不會放棄,然在野陣營仍有較大能量制止獨裁濫權

無論上述三種情境是否可能,可斷言都不會在藍白自相殘殺下發生。一旦藍白惡性競爭,就只會令民眾感到厭惡。如此,不僅侯康配柯盈配都只是「爭第二」,立委選情亦將受累,無助於促成政黨輪替,並且限縮選後合作機會

藍白合破局,柯文哲仍期望立委選舉和立院正副院長選舉合作;但侯友宜質疑藍白合作六點協議,可以說這一點不要、其他的要嗎?國民黨中央則嚴禁柯盈與民眾黨不分區幫藍營小雞站台,但區域立委等部分仍可合作。由於總統選舉和不分區變成競爭關係,國民黨畫禁區可以理解,而柯文哲觸角被斷走不出去,也是必付的代價。但令人憂心的是,選舉過程擦槍走火機會很多,攻防之間難免會有齟齬。加上藍白合談判期間,雙方累積不少負面情緒,這些都可能在選戰過程中爆發。因此,兩黨應該自我節制禁絕藍白鬥」。唯有如此,政黨輪替目標才有可能達成,未來也才有合作空間

如果藍白能夠分進合擊,將反綠的餅做大,不僅兩黨聯手國會席次過半可期,翻轉賴蕭配領先格局,也非不可能。藍白總統合作破局後,兩黨任務更艱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