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舉債上限危機 鬧劇又來了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006/web/ 

◆  聯合報社論/一遇到數位和打詐,民進黨就變成黔驢
◆  聯合報黑白集/大小姐忘記了
◆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舉債上限危機 鬧劇又來了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舉債上限危機 鬧劇又來了


2023-05-11 02:53  經濟日報/ 社論
財政部長葉倫對美國已瀕臨舉債上限,一再提出警告稱,如果國會不調高聯邦舉債上限,會引發憲法危機,「財政和經濟混亂將會接踵而來」。路透


美國白宮與共和黨議員在調高舉債上限的議題陷入僵局,拜登總統9日與國會領袖展開協商,但是雙方都不退讓;美國的債務上限危機似乎一再出現,隨著政爭激烈,會愈來愈嚴重,這對全球的經濟復甦與金融穩定,勢必有重大影響。

美國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從很早以前就舉債過日子,平均每半年債務要增加1兆美元,但因為美國國債債信卓著,是優良的保值工具,所以全世界大家都搶著要,問題是美國不能無限制的發行國債,發債有法定的上限,必須經過國會立法增加,目前是31.4兆美元

財政部長葉倫對美國已瀕臨舉債上限,一再提出警告稱,如果國會不調高聯邦舉債上限,會引發憲法危機,「財政和經濟混亂將會接踵而來」,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也警告,若無法提高債務上限,中國與俄羅斯將大肆操作此議題,當成美國政經體系失調證據

根據葉倫送到國會的公函指出,財政部運用特殊會計手段讓聯邦債務不超出上限,最快6月初就難以為繼,美國國庫最快到6月5日就會沒有現金支付

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將於未來數周表決舉債上限法案,法案要求聯邦政府將公衛教育科學與勞工福利相關預算凍結在上個年度的水準,下一年度將削減1,300億美元支出。拜登政府則要求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提升債務上限。反對黨領袖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警告,拜登若拒絕共和黨的立場,提高舉債上限法案無法通過眾院。

這其實是一個老政治問題,自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以來美國經歷了78次的債務上限爭議,每一次國會最後都會提高債務上限,有幾次債務上限的協商沒有按時通過,造成「美國政府關門」的窘境,雙方最後各退一步妥協,活活成了鬧劇一場。

政治講求實力的,當反對黨力量團結強大,就會逼得政府不得不認真坐下來談判,可是共和黨現在居於劣勢,共和黨在眾院只占222席,比過半數的218票只多四席,換言之,幾名議員反對,就能讓共和黨的方案觸礁,再加上麥卡錫威望不夠,眾議院各山頭都有自己的打算,更何況這個方案就算通過眾院,在民主黨控制參院通過機會渺茫,最後還有一關是總統否決,會讓法案回到國會重新開始。

林林總總解決備案中,最荒謬的莫過於「白金硬幣」的主意;美國現行法律,對紙幣和其他金屬硬幣的面值都有嚴格限制唯獨白金硬幣面值不受限制。美國財政部允許鑄造任何面值的白金硬幣,具體面值完全由財政部長「自由裁量」。

美國財政部可以用很低成本製造一枚白金硬幣,然後指定這枚硬幣的面值為1兆美元,存入聯準會就可以從聯準會取出1兆美元。如此一來,美國財政部的帳戶就會憑空出現1兆美元,用於償還國債,以此繞開債務危機。這是一種債務貨幣化的做法,從結果上說,跟債務違約沒啥區別,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賴帳,但是這麼荒謬的想法,竟然作為備案之一,被拜登與幕僚認真的討論。

其實美國政府過度支出,以及失控巨額債務,才是真正的問題癥結,但是不回過頭來檢討解決,反而提出這麼荒謬的提案,再加上沒有人能解決的美國政治僵局,現在大家愈來愈擔心美國的債信。

其實美國國債已經不像過去一樣,是大家搶購的,中國大陸去年已減持美債1,732億美元,與最高的民國一○二年(2013年)相比,持有美債規模已經縮水4,500億。而作為美債另一個重要持有人日本,去年合計也減持了2,200億美債

如果美國真的付不出到期的國債,恐引爆違約倒債危機。一旦美國倒債,大量跨國銀行、央行手上的美債須進行減記,甚至拋售,全球性金融恐慌將比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全球金融災難還要慘。











聯合報黑白集/大小姐忘記了


2023-05-11 03:25  聯合報/ 黑白集
針對誰阻擋採購 BNT,郭台銘稱,他在民國一一○年(2021年)6月17日接到時任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的一通電話,李告訴他:「這個大小姐說,你還是不要買了。」圖為李大維(右)與蔡英文總統(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郭台銘爆料,兩年前他捐贈 BNT 疫苗時,蔡總統曾透過秘書長李大維向他傳話:「大小姐說,你還是不要買了。」消息傳出,蔡政府立刻否認。但當年 BNT 進口過程的風風雨雨,全民都是見證者;郭董的說法或許在細節上略有出入,但應非瞎掰出來的虛構故事,蔡政府當時確實卡了又卡。

這件往事,也許是蔡英文很不想留住的一段記憶。她上月前往即將解編的指揮中心視察,特別感謝了捐疫苗給台灣的國家和所有防疫夥伴,就是對郭董、慈濟和台積電捐贈的一千五百萬劑 BNT 漏而未提。這樣的疏忽,確有些不近人情。畢竟,這是抗疫過程中重要的一段,許多民眾因此而有疫苗可打,但蔡總統卻連「口惠」都付諸闕如。

回顧當時的情況,台灣急缺疫苗,我們只有外國捐贈的AZ。但蔡政府一則想為高端爭取時間,二則想直接向 BNT 採購,不願由上海復星經手,更不願郭董介入。但最後繞不過復星,社會的壓力又很大,只好讓慈濟、台積電一同購捐。陳時中當時一再刁難官僚說法,民眾不能那麼快忘卻。

BNT 股東給郭台銘的信,說明疫苗只能賣給政府,因此郭董必須尋求政府的協助及同意。然而,蔡政府卻堅持採購協議上稱謂文字導致破局延宕。蔡政府忘了很多事,但那段企盼疫苗的過程,人們不會忘記。












聯合報社論/一遇到數位和打詐,民進黨就變成黔驢


2023-05-11 03:28  聯合報/ 社論
中華民國歷來的身分證都是紙本卡。內政部二○二○年宣布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證政策將於二○二一年七月上路,卻引發個資外洩等疑慮,政策中止至今。記者曾原信/攝影


蔡政府最近有兩件事,深受外界批評,也暴露民進黨的執政失能問題。其一,是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宣布民國一○九年(二○二○年)要換發的「數位身分證」,不僅無疾而終,甚至已為此投入十億元資金面臨廠商求償窘境將由全民埋單。其二,行政院提出「新世代打詐行動綱領」口號洋洋灑灑喊好喊滿,卻是蘇貞昌「打詐國家隊」的狗尾續貂;除了再撒十三億元預算,看不出政府有什麼本事或決心。

第一個案子,美麗的政策倏忽化為泡影,愧對百姓,還要賠款。第二個案子,則是民進黨對台灣橫行的各種詐騙案輕忽以對,養癰貽患結果積重難返只好再砸一次錢用大內宣來安撫人心。事實上,即使尋常百姓也能看出政府其實缺乏解決問題能力,當然也安不了人民心。

值得注意的是,「數位身分證」一案,是賴清德在閣揆任內打著「智慧化政府」的旗號推動,當時雄心壯志不可一世。誰料,三年一無所成,最後在蘇貞昌手上斷然喊卡草率畫下句點直接承認蔡政府承擔不起智慧化」的冠冕。至於「新世代打詐行動綱領」,則是去年柬埔寨人口販賣事件沸沸揚揚之後,閣揆蘇貞昌迫於形勢在七月宣布成立了「打詐國家隊」。但時隔不及一年,打詐國家隊拿不出任何成績,倒是國內的詐騙活動已更升級轉型假冒名人股市投資不動產融資新型詐騙,受害金額也升級。新閣揆陳建仁只好改寫「打詐行動綱領」為一.五版,加碼十三億元,提出一連串可笑的口號卻無濟於事。

這兩個事件看似無關,其實都指向同一事實:蔡政府政策執行力荏弱。在一般民眾眼中,對政府施政不力、又一再白花錢讓全民埋單,必然感到難以原諒。事實上,十億、十三億的花費,比起蔡政府動輒撒錢千百億揮霍手筆,還只是小巫。更深一層看,這兩案更大的要害,其實是政府公權力面對公共事務的束手,只能一再虛應故事瞎忙而一無所得。這樣的社會,如何可能進步?

不僅如此,這兩個事件也集中反映了蔡政府對新興社會議題無知與荒疏。尤其,民進黨把「數位化」、「智慧化」、「超前部署」掛在嘴邊,但除了養出偌大網軍側翼為政策護航,面對要服務人民的時候,政府卻一籌莫展。推動「數位身分證」時,賴清德自詡是「智慧化政府」;但蔡政府最後卻連防止「個資外洩」都做不到,只好黯然放棄。再看,蔡政府成立了「數位發展部」,聲稱要帶領台灣走向數位時代;然而,政府和民間部門個資被集體外洩及盜賣事件卻越演越烈。如此失能的政府,如何服務人民?

台灣詐騙集團之所以橫行無阻,日新月異多面向擴展,正是看準政府的失能與虛偽。最可笑的是,陳建仁內閣的打詐行動所花費的十三億元中,有一大筆錢是用於發送「一億四千萬則防詐簡訊」,及購買網路防詐廣告。亦即,每個國民平均將收到政府六則防詐簡訊。試想,陳揆的打詐行動不是從源頭擒賊,而是用「擾民手段提醒人民不要上當,這樣,能擊中詐騙集團的要害才怪!

不過短短數年前,蔡政府以「保障人權」為由和中國大陸爭搶台籍詐欺犯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而今,台灣的詐騙犯罪已遍布全球犯案手法惡化至擄人賣器官,大膽地利用政府施政名義詐財,甚至直接吸收基層派出所所長銀行行員為其所用。一個自詡超前部署」的政府,最後卻發現自己只剩「大內宣」一招,不是黔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