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紓困4.0延用舊思維 本末倒置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5491/web/ 

◆  聯合報社論/政府擋民間自主快篩,根本是自縛手腳
◆  聯合報黑白集/「無愧式」道歉法
◆  經濟日報社論/紓困4.0延用舊思維 本末倒置







經濟日報社論/紓困4.0延用舊思維 本末倒置


2021-06-10 01:2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記者曾學仁/攝影


行政院院會3日通過2,600億元的紓困4.0特別預算,約占全部4,200億元的62%,預計有730萬人次(占人口的31%)受惠。除了去年已經申請的受困者可繼續獲得補助之外,個人部分新增的有擴大自營工作者補助範圍,以及國小以下孩童,將發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每名孩童1萬元。事業紓困也新增商業服務、觀光、交通、教育、藝文、長照托幼等六大行業。

在立法院都還沒有審議預算之前,去年申請通過且有留存摺資料者,從4日開始補貼金就直接匯入戶頭;今年新申請的民眾可自7日起上網申請,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勞工紓困貸款,則從6月15日開始受理申請,可見蘇內閣在紓困方面的行政效率確實明顯提速,強過防疫方面的嚴重失能;相信這也是經過去年的口罩之亂紓困之亂振興券之亂之後,蘇內閣所累積的慘痛經驗及學習到的寶貴教訓。

但是,快速的紓困行動,也馬上引起更多數民眾的不平之鳴。因為此波疫情是政府在防疫上失能而延燒成全國三級警戒,整個社會、經濟受創,全民受害。看到31%的人領到62%的紓困金,剩下的69%的民眾第一個質疑,就是「同樣受困,為什麼他有紓困金我就沒有?」例如,許多家裡有國高中生的家庭,就不明白為何國小以下孩童才有家庭防疫補貼,教育部也講不出任何道理。

第二個質疑是,官員都說這波紓困盼能讓國人度過5月至8月的難關,是否編列第二波紓困4.0預算,將視疫情發展而定,則當初加碼2,100億豈不是隨興而為?而就算將來擴大紓困範圍,但預算只剩下38%,杯水車薪又起得了何效果?又可曾想過300多位國人無辜犧牲生命的慘痛損失,更應該優先予以補償?

業界也怨聲載道。連鎖店約2,300家門市,大多數為餐飲業,因禁止內用而幾近停業,紓困4.0並未針對企業損失補助,卻將員工薪資補貼混為對企業的「營運補貼」。旅遊業者更是氣得炸鍋,抱怨今年疫情衝擊更嚴重,國內觀光完全歸零交通部紓困竟比去年還差,企業還不如裁員,讓員工去領六個月的失業給付。如今用所得稅申報資料篩選,豈不是讓享受資本所得免稅的高所得者也領到紓困金?

由此可見,蔡政府還停留在紓困3.0之前的情境和心態,只知從速發放金錢來執行紓困4.0,忘了此波疫情及其產生的衝擊遠比去年慘烈,不到兩個月期間就讓確診人數超過萬人,2.4%的致死率是全球最高,使無辜死亡的人數激增,心理恐慌的衝擊已經擴散到生活層面和整體經濟。紓困4.0應該重新盤點民眾的需要,檢討支出的分配比重和優先順序?

紓困3.0以前,防疫的支出比例低於紓困和振興,疫苗相關支出竟然只占3%,已是本末倒置。此波疫情又讓民眾看到疫苗短缺的危機和蔡政府的無能,結果紓困4.0的疫苗預算也只有264億,占4,200億元的6.2%而已,這哪像是決心抗疫的積極作為?醫護人員已經大批出走,還不趕快撥款改善這些犧牲奉獻的醫護人員的微薄待遇?

蔡政府難道不知道,新加坡、以色列就是提早編列鉅額預算,再貴也要即時搶到疫苗,靠正確的疫苗政策,而能夠及早從疫情中脫困,進而減少紓困和振興經濟的支出?台灣現在已到喪失無辜寶貴人命的緊急時刻,蔡政府還想在疫苗上省小錢,難道不知道防疫失敗,反而要花費更多錢來辦理紓困、振興,從而又陷入當前的惡性循環困境?柯文哲市長先說市民免費打疫苗,蔡總統才跟進喊免費打疫苗,不就凸顯蔡政府原來就沒有讓國人免費打疫苗的打算。如此心態如何讓人民信任蔡政府未來的疫苗政策?













聯合報黑白集/「無愧式」道歉法


2021-06-10 02:5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右)昨在立法院公開道歉,承認防疫工作確有不足之處。記者曾學仁/攝影


這波疫情死了三百多人,媒體報導,蘇貞昌和陳時中「終於」道歉了。「終於」二字,準確形容了這次道歉來得又慢又不情願。沒錯,他們是在立委「暫停質詢」的強力要求下,才說了幾句「抱歉」來應付場面。說白了,這是一種「無愧式」道歉,嗅不出任何愧疚氣味。

這一波慘烈的本土疫情,拍板放寬機師隔離「三加十一」導致病毒長驅直入的,禍首是陳時中和范雲,他們從未道歉。疫苗決策失當又配置醫療資源不公的,是蘇貞昌和陳時中,他們也沒道過歉。如今全台三級警戒一延再延,不少人猝死家中而查無源頭,百姓驚恐哀傷,他們也堅不道歉。如此「外不慚清議、內無疚神明」的政府,被在野黨逼著說出兩句不痛不癢的致歉文,他們真有愧意嗎?

這種「無愧」心法,不僅表現在蘇貞昌和陳時中的應對,也表現在蔡政府的各個決策層面,到了人們分不出哪句話是真是假的地步。所以,他們忽而誇口全台每周要接種百萬人,忽而又說疫苗沒來;忽而說會幫助郭董取得疫苗,換張嘴又說郭董手上沒疫苗。指揮官已經變成了「紙灰官」,他自己不知道嗎?

無良官員可以繼續糊弄百姓,但政治跟江湖一樣,欠了債總是要還的。問題就在,自詡民主進步的政黨,怎會落得像江湖幫派












聯合報社論/政府擋民間自主快篩,根本是自縛手腳


2021-06-10 02:5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鴻海啟動企業自主快篩。圖/鴻海提供


苗栗科技大廠移工群聚染疫愈演愈烈,牽動半導體產業斷鏈危機;企業人人自危,已超過三百家申請開放企業快篩。這波疫情暴露蔡政府對快篩核酸檢測毫無準備,指揮中心為了維持低確診數,將快篩廣篩視為洪水猛獸處處設限。在中央集權管控下,企業的快篩受到重重限制,一般民眾的簡易快篩試劑也被禁止;而政府自身篩檢量能有限,導致疫情愈發失控。

早在去年二月,世衛組織即強調快篩的重要性,不僅是防堵疫情擴散的必要手段,也能避免拖垮醫療資源。不少歐美國家,除在各地廣設快篩站,更開放民眾在藥局購買快篩試劑自行居家檢測。韓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利用公有停車場等開放空間推出「得來速」篩檢車道,有效壓制那波疫情。但台灣直到萬華爆發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才「逆時鐘」在熱區設置快篩站,果然篩出大批確診者。由於陳時中的顢頇,台灣錯失了防堵病毒的機先。

台灣那麼欠缺快篩技術嗎?恰恰相反。去年四月,多家國內廠商即已開發出快篩試劑,有些已取得歐盟認證,銷往國外。然而,因指揮中心不把快篩當成重要的防疫工具,也不開放自由販售,僅能由醫療機構自行採購。也因基層醫師手上並無快篩工具,以致諾富特主管染疫後,連看三家診所才發現確診。日昨陳時中答覆立委質詢能否開放民眾自行購買試劑,他仍堅稱「沒有廠商申請進口,我們要審查什麼?」這副官僚嘴臉,和他刁難郭台銘捐贈 BNT 疫苗如出一轍,令人憎惡。

其他國家除善用快篩試劑,也大幅提升了核酸檢測量能;反觀台灣,一年多來都在原地踏步。本土疫情大爆發後,人們驚見政府檢驗塞車、量能不足的窘境,許多民眾未及就醫即病逝在家。為此,指揮中心竟自創「校正回歸」法蒙混,也使得每日確診數失去參考意義。

工研院曾在去年底建議中央及早布建快篩能量,以免一旦爆發社區感染,來不及採購。誰知,指揮中心竟以「邊境防堵效果好」為由,一口回絕。國內的快篩試劑廠商,也因缺乏大量檢測以校正試劑準確度的機會,導致如今各縣市的檢測出現準確率不一的情況這些,皆根源於指揮中心的傲慢及顢頇,只圖粉飾美好表相

不開放企業或民間自主檢測的結果,所有的權力和資源都集中掌控在政府手上,一旦出事,情況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產業移工所持的健康證明,本來就更容易造假,先前已發生過多次自費篩檢才檢出陽性的案例;產業移工又是集中住宿,更易集體交互感染。果然,這次疫情一路從京元電子蔓延到其他科技大廠,指揮中心才在苗栗設置前進指揮所,已經慢了三拍。試想,如果陳時中去年就開放企業團體自主快篩,火會燒成這樣嗎?

事實上,不僅製造業需要快篩,這也是一般企業及機關團體維持正常運作的重要關鍵。許多企業早就希望自主快篩,卻卡在蔡政府以法令限制為由遲不鬆綁,弄到大家寸步難行。指揮中心直到五月底才公布企業快篩指引,但仍規定需由「醫事人員」執行,只能說是「食法不化」。試想,在德國,連小學生都知道如何自己做快篩檢測;在台灣,卻凡事都要聽陳時中下令。

防疫作戰需要有統籌的戰略,也需要個體的行動能量。但蔡政府在這場防疫大戰中表現的遲鈍與被動,和它的倨傲和大權獨攬完全不相對稱。法令不鬆綁,又阻擋民間的自主快篩,只會愈發降低台灣的自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