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省思全球化與反全球化衝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人民在惡水中浮沉,政府卻只在乎華麗背板
◆  聯合報黑白集/「時鐘」別亂調
◆  經濟日報社論/省思全球化與反全球化衝擊






經濟日報社論/省思全球化與反全球化衝擊


2020-04-25 00:1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民國105年(2016年)6月英國公投脫歐,民國106年(2017年)元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民國107年(2018年)7月美中貿易戰爭正式開打,這些事件似乎顯示了國際間已經出現反全球化的浪潮。到了今年1月底,當美國與中國大陸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時,有些人以為全球可以重回自由貿易的美好時代。沒想到,在中國引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全球,再次對全球經濟與貿易造成重大衝擊,尤其是對於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影響,最值得深思。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全球化帶來的主要影響有兩項一是使得國家主義更為強盛,因為全國性的疫情需要動員國家力量去處理,部分防疫作為甚至超過一些民主基本信念,例如發送手機細胞簡訊對於隱私權的侵犯、國家徵收屬於私有產權的口罩生產等。當防疫作為浮現國家力量之時,就會削弱全球化的發展。

另外一個影響是,疫情增加了不同族群、人種間的歧視例如歐美人士對於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的歧視。因此,國界又會被定義得更清楚,即使明知商品的需求仍會來自中國大陸,卻增加更多與大陸間的往來限制。雖然,理性上大家都知道要對付的是病毒,卻仍不免把矛頭指向代罪羔羊,甚至刻意在「新冠肺炎(COVID-19)」的名稱上大做文章

其實,英國脫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部分英國人不願意接納被分配到的中東與非洲難民這類歧視性的想法,在這波疫情擴大後可能會變得更為嚴重,可以預期未來國際間人員往來自由將因而受限,進而逆改全球化趨勢。

不過,川普並不是真的想要退出TPP,而是認為TPP的內容不利美國。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川普要求與另外兩個成員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協議,最後這三個國家重新簽署了「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這意味了在貿易議題上,川普並非反全球化,他反對的是不利於美國的貿易協定。

英國的情況十分類似,部分英國人因為反對歐盟人民在英國工作而支持脫歐,但大多數英國人還是支持人員和貨品自由移動,例如很多英國年輕人即支持留歐,才能更自由地在這些國家之間移動。另外,英國政府也準備在正式脫歐之後,立即與其他國家協商自由貿易協定(FTA);依據歐盟的規定,成員國不得個別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所以英國必須要趕快與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國家與地區協商FTA,甚至有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同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將在疫情結束後,完成正式生效的程序。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對於貿易全球化的影響可能比較小。

當這波疫情結束後,國家與政府的力量將會因而擴張,但是一些民主的基本價值仍然應該努力去維持,即使是政府部門也是一樣,例如我們對於某些本國國民入境的歧視、隱私權的保護和私有財產徵收問題等,在防疫期間政府採取的非常手段,未來都應該仔細檢討,以確保再發生同樣情況時,人民的基本權利得以保障。

至於在反全球化方面,令人擔心的是國際上對於亞洲人或黃種人更多的歧視尤其是對中國大陸歧視,我們相信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而且很可能會同樣地受到歧視待遇。所以,政府最好的作法就是停止去歧視其他人,並從改稱「武漢肺炎」為「新冠肺炎」開始。

最後,疫情過後,國際之間很可能會加速進行簽署雙邊或多邊FTA,因為各國都需要更多的貿易。台灣高度依賴國際貿易,更應該要努力排除困難,更積極地與美、日等國洽簽FTA,並申請及爭取加入CPTPP和RCEP,因為協定中的各國都是台灣的重要貿易夥伴。










聯合報黑白集/「時鐘」別亂調


2020-04-25 00:0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走得準的時鐘,不能亂調。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每天下午兩點舉行,若突然改成四點,大家就知道「代誌大條」了。一般民眾都了解「順時中」的重要,因為防疫必須遵守規範;一旦時鐘亂掉,大家就不曉得標準何在了。

這幾天的陳時中,步調有點不正常高雄市要對轄區內的敦睦艦隊官兵進行疫調,許多人不配合;高雄市求助中央,陳時中卻反而對地方打槍。他先說疫調必須親訪,不能電訪;後又改口說先前有下令,叫他們別接不明電話。高雄市府揚言開罰,陳時中還說,接觸者「沒有法定義務配合

高雄市做疫調,不只是幫市民釐清疑慮,也是在幫中央政府做事。陳時中不僅故意刁難,還擺臉色給地方看,這是他根本不在乎真相,還是在藉機對藍營縣市耍官威試問海軍官兵都被集中隔離,疫調人員要怎麼親訪?如果說民眾沒有義務配合疫調,以後各方都拿這句話推託,台灣的防疫品質還能維持嗎?

民眾相信陳時中,是因為他具有醫師的專業和客觀,不是因為他身為衛福部長。陳時中如果過度政治化」,把政治表態看得比防疫專業還重要,久而久之他很可能會失去民眾的信任。先前處理武漢台胞返鄉,陳時中一席「選擇國籍就要自己承擔」的冷酷發言,就是一次大跳針,餘波至今難平。

美國公衛專家佛奇雖屢遭川普總統冷眼,仍堅持專業良心不變,因而更贏得尊重這才是時鐘的標準走法










聯合報社論/人民在惡水中浮沉,政府卻只在乎華麗背板


2020-04-24 23:5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兩個不起眼的新聞,當放在一起看時,就顯示了庶民的悲哀。一則是失業的廚師搶了數千元被捕,另一邊則是行政院打造「明鑫請回答」超大背板,讓政委龔明鑫在背板前主持記者會,想要將他打造成「經濟的陳時中」。但台灣防疫有成,主要是全民和醫護人員共同盡心盡力,而不是陳時中很會開記者會。相對的,在「明鑫請回答」的漂亮背板前,燈光映射的不是「經濟時中」的光芒,而是蔡政府的心虛。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政府並非毫無經驗。十七年前的SARS,台灣見識到疫情如何掀起經濟海嘯,幾乎各行各業都受到衝擊。「救急」應該是蔡政府應對這波經濟衝擊的基本作為,若連這點都做不到,就不難想像現在的民怨有多大。

主計總處最近公布的統計,我國三月失業率上升至三・七六%,是十個月來的新高。最令人憂心的是,三月因經濟因素導致工時未達卅五小時的勞工,較二月大增三・五萬人;對照無薪假的激增,即可知情勢之險峻。到四月十七日為止,國內有逾六百家企業實施無薪假,影響勞工近一點六萬人。失業率落後指標,接下來的數月,失業率無薪假數字只會愈來愈糟。這顯示,企業受疫情影響而營業緊縮,對國內就業的衝擊就是失業增加、勞工工時減少或放無薪假,數萬人收入減少,甚至完全沒有進帳。

蔡政府自詡防疫是「超前部署」,但在因應經濟的衝擊上,行政院不僅沒有任何「超前」的瞻矚,甚至是落後與錯誤部署。首先,勞動部長許銘春在本月初預估,疫情到下半年若未停歇,無薪假人數可能飆破兩萬。事實上,以目前無薪假人數激增的速度,極可能在下月就突破兩萬。勞動部的錯估,不論是樂觀或是無知,都顯示蔡政府對經濟紓困的部署嚴重脫離現實。

國內外公衛專家近來不斷示警,新冠肺炎不會像SARS一樣在夏天就消失。蔡政府內並不缺少類似的聲音,例如副總統陳建仁就說過,在新冠肺炎疫苗問世前,未來一年到一年半我們都得過著「半正常」的生活。人們只能「半正常」生活,就表示經濟活動將泰半「不正常」,這是我們對新冠肺炎影響經濟應有的評估,但蔡政府卻無視這個警訊

經濟部原先規畫在疫情趨緩後推出酷碰券,期待國人屆時大量消費,透過加成效果創造四倍經濟效益。誰料,就在疫情看似趨緩之際,敦睦艦隊發生大規模群聚染疫事件,立刻毀了酷碰券發放的良機。此刻,各縣市政府都拉高防疫準備,在高強度的管理下,又有多少民眾願意花錢消費?更殘酷的現實是,許多失業者與無薪假勞工已無閒錢可用,而酷碰券卻要求必須先花錢消費才有補助,每月最高也僅一千元。如此本末倒置的政府,既不知民間疾苦,又濫用國庫資源,最後恐怕收不到什麼消費助經濟的功效。

包括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都發現金紓困,除可看出疫情衝擊經濟之險惡,也是意識到救急之重要,除兼顧中下階層的生活困境,並間接利用消費挹注企業對企業而言,只要有涓滴進帳,就能多撐一天,就有更多勞工可免於被裁員

面對這波疫情掀起的惡水,民間企業深陷其中,苦苦掙扎。
然而,政府高官卻沉浸在抗疫有成的虛無自滿之中,不但紓困慢半拍,在民間疾呼加快紓困或發現金時,蔡政府卻拒絕聆聽外界的合理建議,一意孤行。諷刺的是,蔡政府自稱,它發放「現金」紓困的對象已有三百萬人;這正意味著全台有兩千萬人被政府排除在外,這不僅不合理,而且不公平,應有更妥善有效的方式。

當國人在疫情海嘯中掙扎,政院卻只在乎記者會的背板好不好看,還有什麼比官僚吃人更令人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