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從納智捷轉型看國產車困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4766/web/

◆  聯合報社論/任性大老闆與黨的訣別書
◆  聯合報黑白集/桃園三結義剩「兩結」
◆  經濟日報社論/從納智捷轉型看國產車困境






經濟日報社論/從納智捷轉型看國產車困境


2019-09-15 23: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裕隆集團的自有品牌納智捷,近期推動廠辦合一與組織調整,被市場視為該品牌振衰奮起的非常措施。上一次裕隆推動廠辦合一已在14年前,相較當年裕隆集團推動轉型是因應集團自身發展遇到的瓶頸,納智捷這次的轉型挑戰,不但是品牌發展已處於危機存亡之秋,背後更凸顯台灣整車市場面臨的艱鉅挑戰
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汽車的市占率達到48.1%,已逼近車市的半壁江山;上個月進口車的銷售量,更一舉超越國產車,讓進口車市占達到歷史新高。
相較於進口車銷售的風風火火,國產車的市占節節下滑,只剩在中小型轎車與商用車上占有優勢,這對擁有逾30萬相關從業人員的汽車產業來說,是個極大的警訊
我國車市銷售規模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頂點,當時年銷量一度逼近60萬輛,國產車的市占率近八成。近十多年來,除了在民國94年(2005年)時的20年換車周期高峰,車市創造出逾50萬輛的年銷量,近年來我國車市年銷量都在40餘萬輛附近,整體銷售量變化不大但因國產車市占率下滑,加上整車出口表現不佳,目前我國汽車整車產值下滑至1,600餘億元,已低於我國車用電子產業的總產值
早年台灣藉由建置整車產業,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的火車頭,帶動相關產業鏈的茁壯,但這個趨勢已經逆轉。裕隆推動納智捷自有品牌的過程艱辛,只是國產車危機的一部分,包括豐田、本田與馬自達等知名車廠,近年旗下多個主力產品棄國產、改進口,加上傳統歐洲進口車的份額,讓國產車市占率快速下滑。目前看來,國產與進口車各占一半市場,未來進口車市占率極可能超越國產車
國產車市占敗退,可從生產端消費端看出端倪。當前國際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車輛的大、小改款都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國產車等國外改款後再引進台灣,包括開模與路測,均要花費相當時間,常因此不敵進口車,失去了銷售先機,加上國產車的規模經濟不如國際大廠的跨國布局,在上市時機與售價上,國產車與進口車的距離正在拉近。
在消費端,國內消費者長期認為進口車組裝品質與安全性優於國產車,同樣是新台幣百萬等級的車種,當進口車的價格帶向下與國產車看齊,對國人來說,棄國產車而選進口車,是常見的消費選擇。
國產車的整車市場即便從高峰滑落,當前的市值仍有千餘億元,從業人員與上下游產業發展綿密,是我國重要的產業,對於國產車市場已顯露的疲態,政府必須提早因應。
目前看來,政府有意藉調降汽車引擎等關鍵零組件關稅的方式,增加國產車的價格競爭力,但這僅有短期提振的效果。若政府仍認定汽車整車產業是我國產業不可缺的一環,就有必要以更長遠的遠光,引導我國汽車產業轉型
首先,目前全球車市的焦點在電動車無人車的技術發展,台灣企業在這兩個領域的零組件市場都已有相當的布局,但國內車廠因缺乏整合能力與市場誘因,發展速度明顯落後國外車廠。政府除了透過租稅引導,鼓勵國內車廠投入這兩個領域發展,也可從產學合作與基礎建設兩處著手,從技術面與市場面刺激國內車廠加速布局下一世代整車產品。
在消費端上,政府與國內車廠應評估讓現有的國產車安全測試更加透明,並與國際接軌。不少國內消費者購買進口車時多會參考IIHS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撞測成績,一定程度已成為國人買車的重要參考依據。若國產車也能有類似IIHS的測試機制與公信力,自然能增加國人購買國產車的誘因。
在進口車的挑戰下,國產車整車市場很可能要進入冷冽寒冬。在車廠各自努力突破困境的同時,政府對於這個每年逾千億元產業的下一步,必須從國家經濟發展的高度,投注更多的關注。








聯合報黑白集/桃園三結義剩「兩結」


2019-09-15 23:5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右)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左)一起到新竹城隍廟參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郭台銘宣布退黨後,明天就是他最後參選登記關鍵日柯文哲近日南下和柯粉聯誼,順便為民眾黨造勢,但民眾的熱絡程度似不如預期。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桃園三結義」的郭柯王三人中,王金平似乎已漸被另兩人撇在一旁。
當初桃園三結義」,曾號稱是虎、獅、狐的勇智結盟,來勢洶洶。但一落到現實,王金平的角色便顯得尷尬。論財力和威猛,他比不上郭董;論人氣和影響力,他又不如柯文哲。單憑他「公道伯」的口碑,多年來在政治上翻雲覆雨的作風,未必稱得上是積極正面形象。也因此,在三角結盟中,他的重要性不如想像,漸有邊緣化的傾向。
政壇日前傳聞,會有「中秋起義」事件,郭台銘將宣布參選。為此,三人還互贈了莫忘初衷的月餅。誰料,在郭董退黨後,王金平中秋夜的臉書影片,竟從月餅開出「中秋起笑」的字條。王金平如此耍冷,應是自我解嘲,但他好歹仍身在藍營之內。
無論怎麼算,三結義的大哥應是郭台銘。但王金平不肯當副手,堅持總統選票上要有他名字,這也使自己陷於無處安身之境。事實上,郭柯的結盟也還拿捏不定。柯文哲的親信蔡壁如日前說,郭董若登記參選,柯文哲可以當他的競選「總幹事」。但郭退黨後,柯P立刻打折說:郭董若參選,會叫蔡壁如去幫他。
桃園「三結義」,看起來只剩「兩結」。剩下的兩結,能牢牢結在一起嗎?









聯合報社論/任性大老闆與黨的訣別書


2019-09-15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親寫退黨聲明,由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代表郭台銘辦理退黨程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連戰領銜的卅一位藍營大老奉勸韓郭合的廣告,引發郭台銘盛怒退黨,更痛批國民黨迂腐。與其說這個廣告是刺激郭台銘退黨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如說,它提供了郭董一個與黨「訣別」的藉口。在郭董決定另起爐灶時,即注定要走到這一步,差別只在是國民黨開鍘或他自己離開罷了。
當初國民黨主事者為了卡朱防王,並阻擋韓國瑜犯上,特別敞開後門迎接郭台銘出馬,開啟了韓郭相爭的戲碼。郭台銘原以為,高層的力挺讓他擁有最佳優勢,未料事態發展不如預期,使得他對初選落敗難以釋懷。因此,他才會痛批這些人「將個人利益放在黨利益之前,將黨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前」。然而,他也忽略了藍營已走至質變量變的分水嶺
韓國瑜當初砲打黨內高層,即有意藉庶民力量激化國民黨的改變,因此種下和黨內菁英的心結。論交情,郭台銘和黨內大老的私交絕對比韓國瑜深厚,不少大老在選舉中曾獲其奧援,連黨產遭清算都要靠郭董伸援手救急。但是,錢買得到權貴交情,卻未必買得到庶民選票這次初選,郭董見識了黨內權貴與群眾的距離,知道與其當這些人的棋子,不如自己操盤上陣。既然要戰,就得與大老們割袍斷義,大老的廣告正是他等待已久的起身砲。
藍軍大老對韓國瑜信心不足,以致「換瑜」傳聞不斷,甚至有讓郭台銘當「救援投手」的舖陳。選舉最忌這類營內傳言動搖軍心,也造成韓國瑜選情困擾;也因此他必須在新北大造勢,撂下「放馬過來」的狠話重振軍心。黨內大老為避免亡國亡黨的危機成真,也只能堅百忍挺韓過關,這就是馬英九要哽咽勸郭董退讓的原因。但郭董心意已決,馬英九只好跟隨連戰連署,以免內鬥不休。
連戰領銜連署,明著是向郭喊話,實則向黨內蠢動的分裂力量施壓:郭台銘出走既已無法避免,黨即不能真為他演出分裂戲碼。廣告上的卅一名大老,除歷屆黨主席,更涵蓋閩客、外交、文教、軍情、國會、財經等系統大老,最後並加上劉兆玄的簽名,以代表「知識藍」與「科技藍」領導者的背書力挺。看懂這紙聲明,即知是為匡住所有可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同志,也讓基層安心:郭台銘的進退,動搖不了藍營根基。
值得玩味的是,在大老廣告中,隻字未提與黨關係更深的前副主席王金平。這種在政治上刻意忽視的處理,要比高調譴責更為嚴厲。郭柯王八月「合體」時,韓國瑜曾請連戰協助安撫王金平,王金平卻給黨釘子碰。此後,韓營即不斷動員派系力量,包括與王金平親近的台中顏家、雲林張家、農會系統的蕭景田等站出來表態,斷盡王金平數十年經營的陸軍根基。加上黨高層的刻意冷淡,讓王金平進退失據,使他在郭柯王組合中顯得人單勢孤。久在政壇打滾的王金平,當然看得懂大老們那紙廣告的深意。
大老的廣告是送給郭台銘與王金平的「哀的美敦書」,態度堅決,不留情面。至於郭台銘給國民黨的「退黨訣別書」,上午由發言人代發的聲明怒氣暴衝,下午郭董的親筆聲明則回防訴說與國民黨的感情,但最後不忘抨擊國民黨的「分贓與腐朽文化」,為自己找下台階即使如此,他仍無法為自己為參加初選而回黨,為初選失敗而離黨的言行釋疑外界看到的,是大老闆的任性,看不到企業家從政心繫民主、尊重體制的用心
值得玩味的是,柯文哲說他之所以挺郭台銘,是因為大老闆「太有個性」,不受任何人控制。但郭台銘這種自以為是、不顧他人的作風,會是「中華民國重開機的機會」,還是啟動「毀滅中華民國的按鈕」,仍有待檢視。他的退黨聲明說,自己正在做翻轉中華民國歷史的大事但選民接不接受,不取決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