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聯合筆記/觀光開國 挑戰日本規矩

.聯合筆記/觀光開國 挑戰日本規矩
.邀陸學者避談政治 自廢民主武功
.基隆海洋垃圾從南來 撿不完
.柯吳之亂 最壞示範
.模範生亞培出包 台企引以為戒
.發展綠能 學習德國
.以核養綠 確保用電
.關西機場癱瘓/幫國人脫困 比面子重要
.關西機場癱瘓/若日本災情 發生在桃機…
.漫畫/高雄遍地是路坑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觀光開國 挑戰日本規矩


2018-09-08 00:00 聯合報  蔡佩芳
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公布7月分的外國觀光客283.2萬人,創歷年7月紀錄,台灣人有46萬500人,增3.1%,陸客成長最多12.6%,有87萬9100人。8月分有機會突破累計2千萬人的大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月廿一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北海道札幌演講時,宣布年度訪日客人數以史上最快速度突破兩千萬人次,推估今年訪日觀光客將達到約三千三百萬人次,安倍政府宣示二○二○年突破四千萬人次目標「毫無疑問已進入射程」
這是很驚人的成長。二○○八年訪日客人數仍只有八三五萬;二○一二年底安倍回鍋首相,設定觀光大國政策目標,二○一三年訪日觀光客首度突破千萬人次,達一,○三六萬人次,之後短短五年間翻了三倍,現已達到日本人口四分之一。
觀光客帶來商業收益,也對封閉的日本系統帶來文化衝擊。最近在Yahoo!Japan有一項非常有趣的網路調查,詢問網友是否同意解除「刺青禁令」,讓刺青者也能走進大眾湯。
儘管國際間刺青已成一種次文化,但在日本,「刺青=黑道」印象仍根深蒂固,刺青者禁入大眾池是溫泉業長年共識。約兩萬網友投票結果,百分之六十六點八民眾反對解禁、百分之廿五點七認為可有條件開放,百分之七點五支持全面解禁。結果雖一面倒,但問題意識浮現本身便有意義
日本雖是國際大國,國情卻非常封閉,日本民眾護照持有率僅兩成,即使首都東京人也不過三成多,多數日本人終生不曾出國但日本在線教育機構e-Learning研究所調查家長想讓孩子學習的技能中,二○一七年逾五成選擇了游泳等體育類,英語會話約兩成二;二○一八年調查結果卻大翻轉,英語會話達五成二,體育類降到不滿兩成。「講英語可以擊退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日本人」戲謔說法,未來可能不再適用。
但衝擊有好有壞。日本人電車上不講電話的文化,因為越來越多外國人在電車上大聲通話,漸漸讓部分日本人不再視之為規矩;日本人公共空間原已不設置垃圾桶,養成民眾垃圾不落地習慣,但為了因應外國觀光客到來,公共垃圾桶又越來越多。
今年是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周年。十八世紀中葉,日本因為黑船到來被迫開國的衝擊,推動了國內革新,促成了幕府大政奉還與明治天皇維新運動。一百五十年後,因為觀光開國,讓日本又再度面臨了文化衝擊的挑戰







邀陸學者避談政治 自廢民主武功


2018-09-07 23:58 聯合報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市)
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邀大陸教育專業人士及學生來台時,應避免涉及政治性的內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公告修正「大陸地區教育專業人士及學生來台從事教育活動審查要點」,要求各級學校邀請對岸專業人士及學生來台,「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避免涉及政治性內容」
乍看之下,這是教育部針對去年高教圈發生「一中同意書」事件所作的回應。然而,仔細思考這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蔡政府這個針對性極強的規定,卻很有商榷的餘地:
今年六月習近平在北京接見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時,清楚地表明在涉及領土和主權問題時,中國絕不走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道路,「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一寸都不能丟,別人的東西我們一分一毫都不要」。基於這樣的原則,中共早就訂下了「反國家分裂法」,並且發展出「武統」的策略:「打不打看台灣,真打假打看美國,大打小打看中共」。
所謂「一中同意書」,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它要求台灣的大學招收陸生時,必須簽訂「同意書」,保證授課內容不涉及「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兩個中國」。在這種背景下,教育部也「拿香對拜」,規定「教育活動避免涉及政治性內容」,這種搞法就能保持「對等尊嚴原則」嗎?
眾所周知,教育是一種追求「理性」的活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天台灣所面臨的最大問題,莫過於兩岸關係的處理。長久以來,我一直主張:兩岸關係的現狀,就是「一中兩憲」,在一塊傳統稱為「中國」的土地上,存在著「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不同的憲政體制。只要海峽兩岸都承認「一中兩憲」的政治現實,雙方就可以「對等尊嚴的原則」,展開和平談判,進而簽訂各種不同的合作協議。
顯然這並不是蔡政府的立場。自從跟薩爾瓦多斷交之後,蔡政府開始拿出「中華民國(台灣)」當「擋箭牌」,一面宣稱這是台灣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共同底線」;一面修改歷史課綱,又「尊重」獨派團體搞「東奧正名公投」、「入聯公投」。蔡政府算得非常清楚,這種搞法,最多換來中共的「小打」;在即將到來的九合一選舉中,正可以「中共打壓」為名,打擊異己,爭取源源不絕的選票。
這樣的選舉策略對於民進黨自然是「一本萬利」。然而,就爭取台灣整體的利益而言,教育活動豈能不涉及「政治內容」?「九二共識」不願提,「一中兩憲」不敢談現在教育部乾脆規定教育活動「避免涉及政治內容」,難道兩岸關係的合理安排,只有蔡英文一個人說了算,不容許知識分子作任何理性的討論?這是那一門子的「民主自由」?







基隆海洋垃圾從南來 撿不完


2018-09-07 23:56 聯合報  胡健驊/海洋大學退休教授(基隆市)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海洋大學合作調查台灣海域的海洋垃圾現況,基隆海岸是重災區之一;圖為外木山沙灘之前在颱風後堆滿垃圾及漂流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北邊海岸線呈東南方向傾斜,有七、八十公里長,基隆位居中央,而黑潮沿台灣東邊北上,到不了基隆海邊,為何送來這麼多垃圾,永遠撿不完?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造成南部大水災,小林村瞬間掩埋於土石流,數百村民殞命,多少林木雜物隨河川入海。
同日,濁水溪一座大橋被洪水沖斷,一輛小貨車落水,父女二人失聯,數月之後,貨車在遙遠的蘇澳北方海邊擱淺,車內兩人遺體尚在。一般人難以想像,那車如何北上繞了半個台灣,漂到東北方的宜蘭去
八八大水之後三星期,基隆海科館陳麗淑博士,寄來一批博物館外海數量驚人的浮木追蹤相片,漂移速度非常快她說其實過去這個季節都有漂浮集群垃圾,只是沒浮木那麼壯觀、恐怖
台灣東邊的黑潮是大型洋流,終年固定從南向北流,卻仍在季風下有明確周期變化。東亞地區夏天西南季風期,盛行風往東北方向吹,故有向東推力把黑潮推離台灣東岸一些,在東北部宜蘭海岸至龜山島間,拉開成一塊低壓區,吸引北部海域的水,沿岸向東南繞過三貂角,貼岸南下。
所以,夏季基隆沿岸盛行向東南之流,說它很快,其實是來回往復加、減速的「潮流」(潮汐推動的海流),其瞬間流速可超過黑潮,但平均之後的「淨流」,很慢。這股水來自台灣海峽,就是西南季風吹出來往北之流,也被向東堆擠,形成貼著台灣西岸的淨流,一樣,很慢。就這樣,台灣南部河川排出的漂浮物,最終送往北部,再繞到宜蘭
反之,冬天東北季風向西南吹,往西的推力把黑潮緊貼台灣東岸,通過三貂角後,再向西擠進台灣北部的東海一些,然後往東北方向流去日本縱使如此,黑潮仍不會直接流到基隆海邊,而是迫使北部沿岸有向西北的緩慢淨流,繞富貴角轉入台灣海峽
不管冬夏,海流中央流速快,呈直行加速而有擴散條件,常把漂浮物推到左右兩側,那裡流緩慢,呈渦旋而有聚集條件。北部海岸多岬角及海灣,灣內更易屯積渦旋帶入的浮物,這就是海岸線凹凹凸凸的基隆海邊,垃圾不斷累積的原因。
西海岸人口眾多,城鎮密集,河川又豐富,垃圾便不斷入海,送往北邊。東岸相反,所以基隆海邊夏季垃圾遠勝冬季;偏偏夏季正是遊客眾多之時,常予人不悅,有未盡地主責任之嫌,殊不知泰半是南部同胞丟出來的。
行政院將訂定全國廢棄物管理法規來保護海岸環境,希望快點奏效。但已「放諸四海」者仍需清理復原,有人力無以為濟之歎。AI神速,若為海洋環境集合科技人力,研製清撿海岸垃圾的機器人,應不是狂想。若台灣領先全球海域及海上垃圾的回收大任,豈非驚人商機?讓人工智能不是搶人的工作,而是幫助人類處理更高難度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