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台海的「現狀」一直在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7587/web/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真要把法院變成民進黨開的?
.聯合報黑白集/把好局玩殘的國民黨
.經濟日報社論/台海的「現狀」一直在變






經濟日報社論/台海的「現狀」一直在變


2018-06-05 00:3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民進黨擬協推「禁止公開展示或懸掛五星旗等境外敵對勢力旗幟」公投,在兩岸關係低迷的此時,格外引起議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一陣子,台灣高中生突然出現了一股競相申請中國大陸大學入學的風潮,引來各方高度關切,這讓我們聯想到一個經常聽到的概念:所謂兩岸關係的「現狀」。印象中,自李登輝以下,台灣的每一位總統都十分強調維持「現狀」,意思是執政當局不會隨意更動兩岸政策,力求穩定,目的一在於安撫對岸當局,二在於爭取選民支持。民調顯示,台灣老百姓最期待的就是兩岸形勢維持現狀。
然而「維持現狀」的說法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導,它也許誤導不了大陸當局,但它的確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台灣民眾,因為,「現狀」一直在變。我們可以很容易從經濟、社會、外交、軍事、人口等幾乎每一個領域察覺出這樣的變化。
先看經濟。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兩岸之間GDP的消長,大陸GDP在民國68年(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位居全球第15位,30年後的民國99年(2010年)超過日本躍升為第二;民國81年(1992年)討論所謂「九二共識」時,台灣GDP相等於大陸的45%,26年後的今天,此一比率下降到4.5%;30年前,台灣製造風行全球,如今中國製造風行全球;瑞士洛桑學院每年一度的全球競爭力評估,今年台灣被大陸超越。
社會方面,愈來愈多的民眾從「自認為是中國人,或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轉變為「自認為是台灣人」,這些變化當然並非是台灣當局所指稱的「天然獨」,而是跟近30年來力度愈來愈大的「去中國化」教育有關,從改變教材著手,包括改變歷史觀,以台灣元素取代中國元素,甚至大幅減少文言文課程,然後再延伸到文化、媒體與高層官員的任命。
外交方面,台灣在國際社會日形孤立,當然這可以歸罪於北京當局打壓,但馬英九時代與蔡英文時代還是有明顯不同也是事實,邦交國一個一個減少;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快速崛起,國際權力格局出現世紀性的巨變,中美兩強正在展開全球範圍的大博弈,博弈的初期階段聚焦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台灣恰位於第一島鏈的中樞。由於台灣明顯地選擇了拒中靠美,自然成了美國對抗中國的籌碼,也同時成了美國的提款機。
軍事方面,大陸在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下,軍備的強化有目共睹,解放軍的短期目標是以各種「反介入」手段對抗美軍在西太平洋的「介入」行為,最終把美軍力量排拒於第一島鏈甚至是西太平洋之外。無疑,台灣又成了中美兩強的兵家必爭之地。於是通過吹填造島,南中國海已漸成為中國的內海,加上解放軍海、空、潛的頻繁繞島,航母逐漸形成戰力,這樣的形勢,跟民國嗄85年(1996年)時的海峽危機對照,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至於兩岸雙方已形成了幾十年的海峽中線默契,在「繞島」都已常態化的情況下,基本上已接近形存實不存
再看看人口變化。民國77年(1988年)海峽兩岸恢復交流,第一批從台灣前往大陸的是老兵與長者,未久,即是大批的台商還有中產階級,除了一部分因兩岸聯姻而移入的大陸配偶外,基本上是單向的人口移動,從台灣移往大陸的是人口及購買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就年齡層概念而言,老兵與長者帶過去的是「過去的購買力」;台商與中產階級帶過去的是「當下的購買力」;如果從現在開始,年輕學子也要過去,那麼帶走的就是「未來的購買力」了。
與此對照,為了補充初級勞動的不足,台灣不得不引入大量來自東南亞的勞工,此等勞工雖然較為年輕,但知識、文化、技能水平相對普通,於是人口的移出移入合併對照,長期而言顯然不利於人口素質的優化,再加上台灣政經局勢的沉悶與經濟社會條件活力的弱化,也導致出生率持續明顯地下降,構成台灣長期發展的隱憂。
「維持現狀不變」的表象之下,是幾乎在每一個領域呈現明顯的、持續的變化,而且是向著不利的方向在變,最終會演變到什麼樣的情況,執政當局及社會大眾能看得到嗎?






聯合報黑白集/把好局玩殘的國民黨


2018-06-05 00:1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年底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桃竹苗鐵票區出現分裂危機,圖為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竹苗並稱客家票倉,過去向來被認為是國民黨鐵票區。不料年底縣市長選舉,在民進黨執政一片罵聲下,國民黨在桃竹苗反而傳出了危機:桃園選情低迷,新竹縣、苗栗都有分裂危機。會出現這樣慘況,不是沒有原因。
上次地方選舉,國民黨在桃園意外落敗,三年下來,原本規畫的吳志揚懼戰,打壞整個布局;黨內未能協調強棒出擊,卻幾乎放任選情自生自滅。新竹縣,則因十拿九穩,地方人士競相爭取,甚至不惜內訌。充分反映國民黨「優勢選區搶戰,弱勢選區懼戰」傳統
另外在新竹縣,國民黨中央一開始就推卻協調責任,想以民調決定。及至地方反彈,才又修改已訂的民調遊戲規則,回歸協調。黨中央誤判情勢在前,破壞遊戲規則在後,搞得地方內戰一觸即發,黨中央則兩面不是人。國民黨之政治運作「天分」,令人咋舌。
國民黨執政時,得力於地方派系甚多。如今不但在野,而且實力嚴重消退,竟然還是擺脫不了地方派系制約。新竹縣的閩客、忠誠度之辨,或者苗栗的前後縣長口水戰,說穿了,都是地方派系的延長戰。不禁令人質疑,國民黨還要被派系綁架到幾時?
想要勝選,卻缺乏政治判斷,又被地方派系綁架,只好把是非放兩邊。地方派系說要修改遊戲規則就得修改,不然叫個陣就得去道歉;懼戰的說不選就不選,還可以繼續當不分區立委。國民黨要拿什麼說服選民,自己是個真心改革的政黨?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真要把法院變成民進黨開的?


2018-06-05 00:0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司法院擬修法將最高法院法官改為特任官,並在法官遴選委員會中,新增兩席立委代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司法院會不顧反對聲浪,通過修正法院組織法、法官法草案,將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改為總統特任官並新增兩名立委任遴選委員。司法院舉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優點,卻鑽破了司法獨立防護罩,讓政治力得以侵入司法權,最後勢將導致司法崩潰。
對比司法院新案與現行體制,似乎終審法院法官的遴選委員會仍將沿用目前機制,新案只是為顧及「民意」新增兩名立委代表;另再新增總統「任命權」而非「圈選權」,因此實際影響乍看似屬有限。
然而首先讓人質疑的就是,蔡英文總統親自主導的司改國是會議,並未決議要將終審法院法官改為特任官,而考試院也不支持此案,為何司法院會竟甘冒大不韙,悍然通過逾越司改國是會議決議且院際間並無共識的草案
司法院的理由是,新制更具選才不受年資與期別限制的優點,只須審核是否具有擔任終審法官的能力。問題在於,「能力」標準如何認定?誰來認定?是依辦案績效、法律見解?還是法官風評、知名度?甚或公關手腕或「忠誠度」?可以想見,未來有志者必會依遴選委員背景投其所好;也難怪有法官嘲諷,有志者得積極曝光,彰顯自己的法學素養與人權觀念超群,同時要跟律師、司改團體甚至民意代表保持緊密良好關係;更有法官質疑,如此遴選途徑勢必更陷近親繁殖
至於特任會讓終審法官「更有崇隆性」的理由,更是莫名其妙。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才會讓法官崇隆;打開了政治介入大門的司法,怎樣的特任都不可能增添一絲崇隆性。讓一二審法官在特任終審法官跟前矮一截,又何益人民的司法信賴?且法官之職貴在獨立審判,與崇隆性何干?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探底,法官會更崇隆?
去年司改國是會議第二分組曾決議終審法官由總統「政治任命」,引發總統擴權與政治介入司法的強烈質疑,迫使蔡英文表態「拒絕圈選權」。如今就算改為總統任命權,以蔡政府硬拔台大合法遴選校長管中閔的法律邏輯,會否有朝一日這種形式任命權又被政客硬拗成「既可任命、當然也可不任命」的「另類圈選權」?
至於立委擔任遴選委員,更是開啟立法權公然介入司法權的第一扇門,除破壞權力分立原則,更可能已然違憲。須知,立法權主要是為解決抽象通案,不能介入具體個案。立委當然可就司法議題質詢、主持公聽會,但讓立委直接擔任遴選委員,參與決定屬於司法行政權核心的終審法官人事案,明顯混淆行政立法分際
司法院以「民主正當性」為由,讓政治立場鮮明、利益糾葛龐雜的立委擔任終審法官遴選委員;而其名單將會銜相關單位後送立法院審議,看起來更像是司法院自我閹割「做公關」,奉送兩席遴委給執政黨介入司法。然而,立委關說司法,前科累累,歹戲拖棚的「關說沒事、捍衛司法有罪」荒謬劇也還在上演;妨害司法公正的問題未能解決,還要找立委來亂司法?
毫無疑問,如此勢將更添政治影響司法力道。現制終審法院法官的遴選委員包含六名學者和社會公正人士,是由司法院長遴聘,已可見司法院長對終審法官選任權限之大,但看司法院長許宗力對於立委聲請釋憲門檻的今昔大不同態度,早已讓人憂心;若未來再加上立委代表側翼呼應,怎不讓人質疑法官候選人政治色彩將成為取捨關鍵。
我國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主審案件不乏具敏感性、政治性,如何使之獨立於政治力之外,本於法律、證據及良知判決,這才是改善司法制度的首要考量。蔡英文提名的監委揚言「專打辦綠不辦藍法官」並於上任後付諸行動已是警訊,此次司法院會決議更棄守司法獨立的城池,莫非蔡政府真要把法院變成民進黨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