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重磅快評】陸31條惠台措施 蔡政府還要戒急用忍?

.【重磅快評】陸惠台措施 台旅法能否扳回動態均衡?
.【即時短評】當高教成政府禁臠 下一代的希望在哪?
.【重磅快評】陸31條惠台措施 蔡政府還要戒急用忍?

.【重磅快評】慈湖潑漆 總統府鼓勵、國防部縱容?
.【重磅快評】「安屎之亂」政府束手無策?
.【即時短評】這所高中沒有學生學測高於40級分 李家同說話了
.【重磅快評】官兵愛大鵬 難道苛政猛於「馮」?
.【重磅快評】看「習皇帝」修憲背後的幾個異常之處
.【重磅快評】搶衛生紙? 民眾用屁股反映不爽政府沒作為
.【重磅快評】除了罵習大搞帝制 台灣又該如何因應?
.【即時短評】教育部黑箱卡管 大學綠色恐怖時代來臨?
.【即時短評】嘉義兩個女人情結? 綠地變藍天成奢談
.【即時短評】大陸繼續已讀不回 陳明通恐也難通
.【重磅快評】陳明通的作用只是緩解纏鬥的痛苦
.【重磅快評】內閣改組只是同批人輪唱小英的卡拉OK歌譜
.【重磅快評】各家一本SOP 中油挨罵罰錢後照樣復工
.【重磅快評】台灣清廉甩陰影 陳師孟重烙扁朝貪腐印記
.【重磅快評】台美說愛 別忘了先談談頁岩油與戰機
.【重磅快評】全國下半旗 0206花蓮大震結案了嗎?
.【即時短評】這一吹,邱太三做了「正常」示範
.【重磅快評】逼宮大戲登場 南非要老酋長提前讓位
.【即時短評】7金牌創5特例 教育部使洪荒之力「拔管」?
.【重磅快評】蓮霧誘惑擋不住 山也變鹹了
.【重磅快評】花蓮「漂亮生活」破滅 速成觀光後遺症
.【即時短評】頂大面臨崩解 台灣高教提前宣布投降
.【重磅快評】慶富案「辦民不辦官」 陳師孟要查嗎?
.【重磅快評】連地質調查都要省 天佑台灣只用嘴巴喊
.【重磅快評】小英回春?賴神死亡交叉?藍綠高興太早了







【重磅快評】陸31條惠台措施 蔡政府還要戒急用忍?


2018-03-01 10:42 聯合報  主筆室
大陸國台辦印發《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台商經營及台灣民眾在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推出31項具體措施。圖為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中新社資料照


就在政府進行內閣改組,由「知陸派」的陳明通擔任陸委會主委之際,大陸國台辦卻選擇在此時公布31條惠台措施,以同等國民待遇來讓台灣人民分享大陸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際遇,由此可見,對官方越硬、對人民越軟,積極拉攏台灣民心,已經成為大陸對台工作的主旋律。
從內容來看,這31條惠台措施除了給予台商投資及土地優惠之外,還涵括金融、教育、影視及醫療等專業領域,由此可見,大陸對台工作似乎已經由傳統的台商,轉為專業人才的領域,也彌補近日大陸環保追殺令,所引發的台商撤離潮。
而這些專業領域一直是台灣最重要的軟實力,也是台灣優於大陸的強項,而過去這些專業人才,之所以對前往大陸發展躊躇不前,最主要原因便是無法享有與大陸人才對等的立足點,而如今大陸以國民待遇來打破藩籬界線,將會對台灣人才造成相當大的磁吸作用。
再從時機點來看,過去這幾年在兩黨政治對立、內耗下,台灣的經濟一直處於原地踏步,薪資更是二十年來不變,反觀,大陸經濟近幾年則是飛快成長,電子支付及電動車政策更是走在台灣的前面,如今大陸已有九省市的GDP超越台灣,台北的平均薪資也在去年首度輸給了北京
在兩岸經濟實力的反轉,及台灣長期低薪下,讓台灣年輕人赴大陸工作已經成為了一種顯學,再加上去年蔡政府進行年金改革,也讓許多大學教師不再期待退休金,而大舉轉職赴海外求職,大陸選擇在此時公布31條惠台措施,的確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當台灣還在陷入「衛生紙之亂,力求小確幸之爭時,大陸所公布的這31條惠台措施,無疑已經改變兩岸交流的現狀,而我們政府卻還在為「維持現狀」而沾沾自喜,而荒謬的是,正當大陸在以國民待遇一點一滴磁吸人才西進時,我們政府卻舉著公平正義的大旗,大砍軍公教人員的待遇。
三十年前,大陸以免稅的優惠待遇,吸引許多企業赴大陸投資時,李登輝以「戒急用忍」來圍堵台商西進,三十年後,大陸又以國民待遇來興起另一波的西進潮,只是過去是企業,現今是台灣最可貴的人才,而台商易堵,人才難防,我們不知政府除了「戒急用忍」之外,還有何對策?


【重磅快評】陸惠台措施 台旅法能否扳回動態均衡?


2018-03-01 16:39 聯合報  主筆室
美國聯邦參議院2月28日無異議通過「台灣旅行法」,待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後,台美高階官員互訪的法律障礙將被排除。圖為2016年蔡英文總統(中)訪美畫面。報系資料照


美國參眾兩院一致通過「台灣旅行法」,為台美所有層級官員的互訪打開大門。總統府和外交部分別表示感謝,蔡英文更推特發文稱謝,還不忘提醒,台美關係是「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關鍵支柱。
這項法案有助於提升台美關係,值得肯定。大陸國台辦重申反對台美之間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大陸的這種說法和作法,在台灣不受歡迎,雖然多數民眾無奈接受國際政治的現實。
不過,國台辦同時警告台灣方面不要挾洋自重,否則會自食其果;聽來更刺耳,卻也同樣是蔡英文及其新國安團隊必須審慎面對的現實。
理論上,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成為法律後,不僅台美國防與外交高層官員皆可互訪,而即使川普不來台灣,蔡英文也有機會訪問華府。但現實上,美國行政部門未來怎麼執行,才是關鍵
無論蔡英文如何想搭上美日的「印太戰略」列車,只要看看川蔡通話一次就「謝謝,再聯絡」;聽聽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提名人董雲裳說:「我們的政策是不在美國政府網站上顯示中華民國國旗」;再想想日相安倍對花蓮地震慰問信裡的「蔡英文總統閣下」,只挺了一個半小時就消失了。這就是國際政治的現實
這些現實,都不會因為美國的一部「台灣旅行法」而改變。甚至,雖然大家樂見台美高層的互訪互動,但在美中博弈的桌邊,台灣更須審慎拿揘分際,否則只會淪為棋盤邊的籌碼,或者變成被推過界河的棋子。
新任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曾讚揚蔡英文跳脫對北京「扈從」與「抗衡」的窠臼,而開創了動態的「納許均衡」。或許「阿通師」來不及說明,在這場非合作賽局中,蔡英文和習近平都想透過獨自行動來增加收益,這個「納許均衡」,能維持多久?或者,還存在嗎?
習近平不斷對台採取單邊行動,從機艦繞島巡航、開通M503航路,到重啟外交戰火,都是「有的放矢」;甚至大陸公布31項惠台措施,連外媒都在問,大陸繞過蔡英文推出優惠措施,會不會造成蔡政府和台灣民意之間的分裂
至於蔡英文的戰略,極力靠美親日、奮力遠中拒中,尋求一種隱蔽的抗衡策略,更是顯而易見。但美日迄今對蔡英文靠攏「印太」尚無具體回應,「台灣旅行法」會不會引起中共對台灣的外交與國際空間採取強烈的回應,更值得關注。


【即時短評】當高教成政府禁臠 下一代的希望在哪?


2018-03-01 12:11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
高教經費為了符合各項指標、明年的經費等因素沒有自由運用的空間,師資聘任國際化程度不足、學生來源沒有自由,台灣的高教衍然成為政府禁臠。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的高等教育真要朝向公共化發展?但相較大學公共化普及的歐洲各國,台灣投入的教育經費顯然不足,但若相較高教市場化的美國,教育部又管太多,台灣的高教經費為了符合各項指標、明年的經費等因素沒有自由運用的空間、師資聘任國際化程度不足、學生來源沒有自由,高教衍然成為政府禁臠
常年受到民粹影響的台灣,在去年年金改革後,大砍教授的退休金,以最高俸點740為例、年金改革後的退休金就相差2萬元,導致有教授提前退休,就是希望趁還有體力時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算。
而海外各國也紛紛祭出高薪、高額的研究經費吸引優秀教師,尤其是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華人地區,提供的經費除了較台灣優渥,也因為生活、文化習性相近,導致台灣也成為被挖角的對象。而昨天大陸更是一口氣祭出31項惠台政策,其中針對醫師、教師等也亟力來爭取,更開放台灣學者可以擔任大陸計畫的主持人
除了針對師資外,陸港澳各校也針對優秀台生祭出全額獎學金,無非希望容納台灣優秀人才,而教育部卻僅說,在台就學未來的就業較好,這樣就能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
大家都認知師資、學生是高教的根本,但面對迫在眉睫的高教人才流失危機,教育部卻僅針對教授加薪5千元、鼓勵各校拉大彈性薪資級距,少數人受惠、而且還有期限的玉山學者來攬才,這樣真的有用嗎?高教深耕計畫更是成為另一種形態的競爭型計畫,每年固定考核、經費增減。教育部不如讓高教放手一搏,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