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經濟/革新數位法規 謹記Uber案三教訓

.聯合報社論..內閣改組暴露蔡英文格局之限
.聯合報黑白集.「六千億也沒用」的教訓
.經濟日報社論.革新數位法規 謹記Uber案三教訓









經濟/革新數位法規 謹記Uber案三教訓


2017-02-05 00: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Uber因違法在台喊停,讓創新產業與法律衝突的議題受到關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來台四年的Uber,在一番糾纏奮戰之後,終將在本周停止營運。政府如何從Uber案學取經驗,讓科技創新與民眾權益能融合兼顧,才是整件事的關鍵價值。
網際網路已經如同水、電一般的普及,以其為基礎的創新應用及服務也如光速般的推陳出新。但由過去的電信MOD、教育E-learning、遠距醫療、金融第三方支付,到今天的Uber,好像數位創新服務與法規的緊張衝突難以避免。而且只要法規監管程度越高越密者,衝突性就越大。這種緊張關係不必然是法規落後所導致,可能是數位創新服務在本質上就與現行法規不易融合。
數位創新服務的成功之道,在於結合現狀不足的敏感度與網路及數位科技的支持度,是否合乎真實世界的法令原本就不是重點;甚至以網路突破法規造成的進入障礙,可能一開始就是新服務要「創新」的對象。
問題來了。任何國家的法規重在要件具體、規則清楚,強調將法規適用到各種行為時的明確性及可預測性,因此駕駛有職業登記、車輛漆成黃色、照規定的費用計價,才是公路法適用的計程車穿白袍的人領有國家執照,並與病患「面對面、親自」診察,才能下診斷開處方;只限於以有線電視公司鋪設的線路送進家中而且付費,才叫有線電視服務。因而當消費者透過App也能叫到費用低於法定標準的車,或是有執照的高雄醫師隔著網路替宜蘭病患開處方時,固然有其便利性而被視為是進步,但也會因法規無法準確適用而陷入違法爭議,主管機關很容易被冠上反進步的罪名。
放眼未來,歸納Uber案的教訓,數位法規革新必須把握以下三個重點
第一是確保法規的「科技中立性」。舉凡公路法、銀行業、醫師法、有線電視法等所謂行業特別法,目的都在於確保「服務品質」。在多數的場合,業者服務品質不好,頂多不再去消費即可,但對醫療、金融、運輸、通訊等行業,服務品質若不到位,輕則被剝削財產、重則危害健康性命,因而需要以法規強制確保服務品質的下限。而確保服務品質,不外乎透過資格要求、登記管理、限定提供方式(如外觀顏色、使用線路、親自診察)及資費管理等分類做手段。其中受數位發展影響最大的,就是「限定提供方式」這種作法限定提供方式往往用二分法區分合法及非法,能顧及明確性卻欠缺包容科技進步的彈性
國際間的趨勢,則是按照科技中立性原則,改以針對服務之內容、功能、效果等方式作為規範基礎,例如電視節目只有「付費、免費」以及「有節目表、自由選播」的區分,而計程車也不以顏色、車行為區別。至於業者用什麼網路、什麼新鮮花俏的名稱來攻占市場,都不應影響法規的分類。簡言之,科技中立性的法規革新不見得一定是「鬆綁」,但必須檢討調整提供方式的定義
第二是加快數位法規革新的速度。法規永遠落後於科技及數位新興服務,因此一國數位經濟發展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追趕的速度。以Uber案為例,從一開始如何歸類、是否繳稅、是否違反投資許可等,經過了四年的爭議,交通部終於找對了方向,回歸到公路法「確保服務品質」之初衷作為處分基礎至於像通訊匯流法制,更是拖到沒人記得、沒人在意。要加速數位法規革新,不能只期待主管機關與時俱進,畢竟執法者都有「維持現狀」的傾向,重點在於行政院能否建立上層指導方向及具體指標
最後是如何降低政治思考,以理服人。所有的數位創新服務一定會打擊到現有業者,反對力道絕對很大。管制者一方面要支持新創吸引投資,一方面要降低衝擊消除政治風暴,很難兩全。唯有回歸各法的原始目標及基本精神,不要隨著政治氣氛而起舞搖擺,才能建立以理服人的改革基礎。

聯合/「六千億也沒用」的教訓


2017-02-05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政府預告推出「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方案。中央一說話,地方無不摩拳擦掌,展開搶錢大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蔡政府受益於過去兩年稅收超徵,舉債空間擴大,預告二○一七年要進行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方案。中央一說話,地方無不摩拳擦掌,綠營執政縣市尤其興致勃勃,已紛紛提出交通建設等計畫,展開搶錢大戰。
總統說要拚經濟,這話聽來何其耳熟,陳水扁、馬英九不都曾信誓旦旦?但官僚的藥方,怎麼開、怎麼錯,連一度頭頂光環的「二十年來最佳財經內閣」,深受期待而來,結果卻令人黯然。
台灣的發展,主要其實不靠政府的產業政策領導;如果是錯誤的政策,結果比貪汙更可怕。政府腳步跟不上民間,已是屢證不爽。近年來,從大企業家到歐美在台商會,頻頻打臉政府,懇求「不必帶領我們,只要別擋路就好」。
台灣問題的癥結,正好在政治,是政治拖垮了經濟。行政效率,官僚心態,藍綠對立,派系分贓,立委利委…。哪裡有錢,哪裡就有五鬼搬運,哪裡就有貪腐黑洞
現況不正如此嗎?就以歷年來花掉最多經費的河川整治而言,環保團體就檢舉,以河川整治之名,卻是地方政府縱容業者盜採河川砂石的機會當年李鴻源在內政部長任內面對地方政府要求六百億治水經費,即曾直言:南部縣市一面超抽地下水,一面跟中央討錢,「給六千億也沒用」;傳為治水史上名言。
中央政府一開口宣稱要撒錢,蒼蠅就逐臭蜂擁而來。蔡英文若真想做事,做一件事就好:清吏治
政院拚經濟,一個月內將提出擴大公共建設計畫,並擬編跨年度的特別預算推動,鎖定軌道、治水、城鄉特色等三大建設,行政院長林全表示,我們正盤點計畫,不涉土地徵收及在國內生產者將優先做,以創造更大效益。

聯合/內閣改組暴露蔡英文格局之限


2017-02-05 02:2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內閣局部改組名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傳說多時的內閣改組,終於掀開底牌,結局既不熱鬧,也無火花,更談不上驚喜。勞動部、衛福部、科技部、農委會四個部會首長的異動,主要均由蔡英文身旁親信換手接替,堪稱「無感改組」,顯不出新意。以小觀大,蔡政府的格局似乎已盡於此,未來恐怕難再有宏圖大展之可能。
上任八個多月,蔡政府遇上的風風雨雨不少,民意支持度幾已腰斬。這次內閣改組,原本是蔡總統重振聲望、重整形象的大好機會,至少要讓民眾產生一些新的期待。然而,名單一攤開,卻只見小圈圈的人事移動,整個內閣的氣味、風格和戰力仍是原般模樣,既未換湯、也沒換藥。蔡英文如此不在乎民意反應,令人三嘆。
先前傳聞沸沸揚揚,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等民進黨南部大將可能在任期過半後北上入閣;但到最後,花媽和賴神都因諸多考量皆未北上,地方首長僅宜蘭縣長林聰賢出線接下農委會。對照之下,八個多月來一再遭民進黨數落的「老藍男」閣員,乃至經常凸槌失言的政委,反而都安然在座。人們在整個內閣改組過程中看到的,是府院和黨內勢力交手的痕跡多,為一新政府氣象而銳意布局者少
以林聰賢為例,在新系大老陳菊和賴清德均無意入閣後,同屬新系的他突然變得炙手可熱。政壇上忽而傳聞林聰賢要接這個部會,忽而傳聞要接那個部會,前後五個部會有過其天馬行空走過,彷彿這是個不世出的文武全才。說穿了,原因其實很簡單,是新潮流使盡力氣要護送他上壘。然而,林聰賢心目中的首選為交通部,卻過不了林全這關他也想要勞動部長職,卻被蔡英文先一步塞進其表姊林美珠卡位最後,林聰賢只能接下同屬新系的曹啟鴻在農委會的遺缺。一進一退之間,新系爭取許久,只得到一加一減的平盤。
這次內閣改組,被政界形容為「英系」成功阻擋「新系」對權力的瓜分,原因在此。至於勞動部、衛福部、科技部等三個部會的更替,基本上只是蔡英文的親信或競選班底間的小圈圈推移,對執政團隊其實談不上什麼「造血」作用,更談不上為政府帶入新思維或新激盪。
無論如何,經過這次的改組交鋒,蔡英文和林全的相互倚賴關係似乎變得更為緊密,「英全體制」愈發鞏固。從執政者的角度看,這或許是正向發展;但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則效果可能正好相反。其原因,可以從三點觀察:
第一,從過去八個月的執政績效看,「英全體制表現平庸,許多閣員不僅缺乏政治應對能力,甚至缺乏行政專業能力。這次內閣改組,蔡總統和林揆本應力求從結構上去調整這些缺失,孰料,兩人反而愈發安於現狀。如此一來,民眾要期待蔡政府有新的突破表現,恐怕更難上加難。
第二,政府團隊一直存在「圈圈太小」、「同質性太高」的問題,這也是許多決策屢受批評的癥結所在:除了思慮不夠周詳,常常是單線作業拍板決策,最後卻引發民眾強烈反彈。蔡政府的調整之道,本應引進更多元、異互補的人才相激相盪,使決策更臻完備;不料這次卻反其道而行,愈發內縮,這絕無助於台灣的政經發展。
第三,這次改組,主要著眼於黨政「內部」的權力分配推擠,並未考慮「外部」的社會期待及國家競爭因素因此,改組只是草率應付民意,卻看不到服務人民的心思。包括人才的調度,只是在既有的棋子中東挪西移,卻未思及向社會、企業、乃至在野陣營求才借將,這是眼界的侷限,也是氣度的侷限
紛紛擾擾八個多月,蔡英文任內首度內閣改組,竟是如此不痛不癢,不僅辜負了民眾期待,也限制了執政者自我超越的可能性。改革藍圖畫得那麼宏大,派出的隊伍卻如此單薄,簡直太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