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星期透視/勞保勞退弄混了? 年金改革冒冷汗/名家縱論/App世代的消費者保護

.青年儲蓄帳戶 沒說的祕密…
.星期透視/勞保勞退弄混了? 年金改革冒冷汗
.名家縱論/App世代的消費者保護
.解兩岸僵局 試試柯P氏語言
.民眾惶恐 該看到的人卻無視
.狄倫遊吟詩歌 蘊含多少人生哲思
.借鏡馬祖 澎湖何必靠博弈
.公投 多少罪惡假汝以行!
.畫中有話/反賭的澎湖 遊客踏浪嗨











星期透視/勞保勞退弄混了? 年金改革冒冷汗


2016-10-16 03:52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前勞委會主委(台北市)

國家年金改革委會副召集人林萬億政務委員日前指出,勞保天花板可望由目前45,800元推升到約58,100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據日前的媒體報導,國家年金改革委會副召集人林萬億政務委員指出,勞保天花板上限將推升到五萬八千一百元,勞退分級表級上限十五萬元確定要下調。如果這是年金改革委員會中政府內部已形成的決策,我為年金改革的前景冒冷汗,也引用林政委的話,認為這樣的決策過程簡直「太誇張了」。
說實在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周周開,也周周出其不意的提出不太合邏輯的方案。直到現在,相信國人仍不知,年金改革要將大家未來的退休保障帶到什麼樣的方向?年金改革的優先順序是什麼,是解決基金破產?降低軍公教給付?提升農漁勞工所得替代率?減輕國家債務負擔?在沒有釐定清楚這些目標之前,我們總是接收到不知是真或假的年金改革訊息,久了之後,不免有「張飛打岳飛」的混亂與矛盾。
勞保和勞退不同,基本觀念一定要先讓社會大眾明白,才不會讓人民有錯誤的期待。一旦人民有了錯誤的期待,真不知道蔡英文總統所謂的「這個國家」還要耗費多少成本空轉。
勞保是社會保險,具世代互助精神;社會保險的特質,即是保險債務的代間移轉,依賴著世代的勞動力貢獻與付出,支應當代勞工退休的必要需求保障;而支撐退休給付的重要關鍵在費率,合理的代間移轉,亦是此次改革目的。另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的上、下限設計,在於所得重分配功能,上限的天花板牽動著不僅是勞工退休領多少,也在於基金支出會因此增加多少,尤其是年金的遞延成本效應,更須有謹慎、長遠的長期規劃及評估,否則將是災難的開始。
至於勞退,則與勞保完全不同。勞退強調個人帳戶的儲蓄精神,不涉政府財政及基金負擔,唯一有影響的,是雇主提繳成本及免稅額度。勞退新制及其高額上限用意即在於此,並希望愈高所得者能多提繳,支應其個人退休生活水平,以補勞保之不足。
如今,看到年金改革將做出勞保上限大幅提升、勞退要下調,卻與原有制度精神完全背道而馳的方案,只能搖頭嘆息,更擔心會不會造成另一個改革的大破洞。
政府一方面不斷的提出潛藏債務有多嚴重、勞保基金即將破產的訊息,一方面又做出會加速基金財務用罄的方案,這是什麼樣的改革呢?快速大幅打開勞保天花板,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在平均投保薪資三萬六千元以下的基層勞工嗎?這些都已經做好財務的精算和配套了嗎?
年金改革,不該只是天邊的晚霞,孰輕孰重,政府已說清楚了嗎?

名家縱論/App世代的消費者保護


2016-10-16 03:52聯合報  陳冲

揭發美國NSA監控全球內幕的史諾登故事,近日登上銀幕,引發媒體間的多元評論,而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也適時發布報告,痛斥史諾登言行,認其只是一介罪犯,既非告密者也非愛國者。整體而言,史諾登指責美國政府監控並蒐集個人言行資料,使百姓全無隱私,倒也激發不少基層民眾的共鳴。
不過這部電影也衍生提醒一件事,除了國安單位可能變成「老大哥」進行監控外,在這顛覆性創新的時代,還有許多形態不一的「老大哥」存在,而其目的可能比國安單位還要多元、複雜。
在行動科技盛行的時代,智慧手機的持有人,幾乎無日不使用App。下載App有時要錢、有的免費,但共同點就是下載時要點擊「同意」,至於同意啥?許多人並未過問,只求點擊後能迅速下載使用;至談到「知其所以然」,同意的原旨為何?使用人多更是毫不在意。
同意啥?是指同意使用App的有關條款(Terms of Use)、以及對下載人資料的蒐集存取權。前者通常是為避免日後法律訟累的免責條款,但後者就是另一種民間「老大哥」誕生的前奏。
依照法律(民國八十四年即立法,而於九十九年更名改頭換面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任何非公務機關有意蒐集、處理、利用(法律中使用的三個動詞,涵蓋對資料存取過程中的一切動作)個人的資料,應明確告知法定的告知事項並徵求當事人同意,而法定告知事項相當詳盡,包括蒐集者名稱、目的、資訊類別、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告知當事人有權可以停止蒐集、處理、利用,並有請求刪除資料的權利。換句話說,當個人資料被蒐集而將來可能被分析、利用時,必須經當事人同意其存取的範圍,萬一事後反悔也可以知道向何單位依何種程序主張中止蒐集,此外也有權要求刪除已被蒐集的資料。大家如回想與日常金融機構往來時,在定型化契約內有一欄,金融業者必須提示客戶選擇是否接受,也可以修改其內容,那就是依照個資法應經的程序。
回到App下載的同意,所有使用人都可以捫心自問,下載前有無被確實告知同意的內容(當然也意謂自己有無去閱讀條款、以及去了解會被存取的個人資料範圍)?App提供人有無遵循個資法第五、七、八及第十九條的內容執行?當事人反悔後又要如何保護本身權利?更不用說不少條款內容,是國外消保專家所常指責的典型indecipherable text(令人費解的文字)。
或許有人認為在當今資料儲存成本降低、分析工具精進、大數據方法的加持下,個資的蒐集、利用或能轉化為對消費者更優質的服務,乃至對社會正面的貢獻,但是否真正如此?
請看一離譜的案例:有人下載一「超亮手電筒」的App,可以想像App提供人會要求對手機閃光燈的存取權,但實際上超乎想像的是,要求存取的標的,竟包括:相機、相片、多媒體檔案、Wifi連線資訊、裝置ID及通話資訊,試問此與手電筒光度有何關係?一旦同意,不僅許多通訊內容外洩,甚至相機鏡頭也可能被遠端遙控,這是否當初只想方便照明的消費者可以想像?
去年我曾針對數位時代的個資保護,就本國法及歐盟最新趨勢撰文予以討論,事後行政院消保處一些老同事咸表示要有所作為,新政府成立後我也曾央請重要閣員協助注意。近日聽說本案進行不順,原因之一竟然是部分年輕人不在意個資曝光。
個人深切了解,本案涉及不少App提供者不在境內,這與WTO服務業協定定稿於網際網路問世之前有關,會增加處理的難度。但在App世代已成社會主流的時刻,對App下載所衍生的個人資料保護,在國內加強宣導、積極執法,在國際上建請WTO倡議合作、研究對策,應是新政府裏子面子都可兼顧的施政,更可擺脫意識形態爭議、減少徒耗內力的爭議,何樂不為?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青年儲蓄帳戶 沒說的祕密…


2016-10-16 03:52聯合報  袁孝維/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

教育部因應蔡英文總統主張「十八歲畢業後不一定要急忙上大學」,提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計畫試行三年,共需財政支出七十二億元。
我試圖思索計畫背後的教育哲學,但是一時之間,實在難以看出此政策要如何解決,中學教育長久遭人詬病以升學為重、沒有充分提供學生探索自己興趣的機會,以及廿年教改導致大學廣設、技職消失,產出過多且茫然的大學生和職場上不及格的畢業生。
教育是百年大計,台灣的現狀令人頭痛。青年儲蓄帳戶看起來只是在撒錢,冀望以頭痛醫頭的方式減緩災難,然而是否真有在醫頭,其實我都懷疑。
試想,現在的高中職畢業生,除美髮、餐飲等或許能進入職場,一般企業主對高中生能有多少期待?提前工作讓年輕人尋找興趣與人生方向,將此責任丟給社會大學的企業主來承擔,能有多少實質成效?雖然此政策的篩選與監督機制尚未出爐,但是在適用者條件狀況龐雜下,恐怕也難免漏洞百出。
台灣常學美國,但是常常只學皮毛。美國的學費昂貴且並非升學至上,所以高中生先工作再就學,有些是不得已,有些則是暫時沒有讀大學的動機;然而在美國的學生工讀與業界實習很普遍,大學裡有專人與經費來支援學生。我過去擔任系主任時,努力推動業界實習課程,但因為非技職體系,連學生實習期間的保險費,都要自己想辦法,更遑論配合業主給予學生部分津貼。
面對現實,要求台灣社會滿足高中職的學歷是不太可能的,把錢花在鼓勵高中職畢業生有空檔年(gap year),不如把經費挹注在中學教育裡,創造並提供學生更多自我探索的機會,翻轉升學至上的教學方法,並改變藉由多元入學來算計就學的心態;挹注在大學教育裡,增加大學生在寒暑假或學期間,在業界實務實習的課程與補助;讓技職體系回歸核心價值與角色定位,並設計在大學之後是否上研究所的空檔年。
雖然撒錢像撒花般,可以立即獲得少數人喝采,但是面對頭痛,唯有找出病源,才能藥到病除;否則在我看來,青年儲蓄帳戶最大的好處,是讓高中職畢業生進入職場,好讓中後段的大學默默退場。對不起,我說出了不能說的祕密嗎?

狄倫遊吟詩歌 蘊含多少人生哲思


2016-10-16 03:52聯合報   林少英/音樂創作人(台北市)


當許多人都驚訝巴布狄倫(Bob Dylan)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說是「爆冷門」;我卻至今仍難忘十年前重回美國西岸達拉斯圖書館上英文課,來自哈佛宗教系的老師Corley,他雖然是一位教美國生活文學老師,本身卻非常熱愛音樂,又懂得如何選擇音樂來輔助教美國文學;他選了狄倫的「Things have changed」這首鄉村藍調歌曲,歌詞充滿南方英文腔調的壓韻,而且學生可以透過詞曲來背slang(俚語),Corley用好多節課分析,探討探索音樂與文字的聲響的契合及黑人藍調的根源,南方黑人生活。
詩與文字中擁有的音樂聲響及旋律性;相對音樂的線條又何嘗不是充滿詩韻…因老師強調要深層的認識思考,因此學了文學也開始懂欣賞音樂,本身是學音樂的我,也因此開始喜歡文學。
其實台灣坊間也有不少教英語的老師,教學生唱巴布狄倫年輕的成名曲,大家耳熟能詳的「Blowing in the wind」(隨風而逝),然而都是像教唱歌一樣唱過而已,未曾思考這首遊吟唱法的歌曲,充滿多少人生的哲思;如果可以不要走馬看花,聯結文學靈活教學,啟發性將更大。
三十年前,在東岸波士頓爵士百克里音樂學院求學過程。猶記得第一年幾乎想放棄,念美國文學史對我這位來學音樂的人實在太困惑,但幸運遇到這位爵士小喇叭樂手的文學老師,透過爵士音樂來引領我進入美國文學,既生活又真實;他告訴我,你來學習爵士音樂,爵士就是美國的生活文化,如果要突破更上一層樓,不能只專注在音樂。
音樂與文學、文學與音樂,是國內無論九年義務教育,甚至於大學都很難落實;中學音樂課還常面臨被借去考學科,而不必上音樂;大學音樂學程強調音樂知識技能,卻漠視文學、詩詞的重要,美學教育在科技快速發展中日漸凋零。再進步的多媒體、炫麗的作品、似懂非懂的現代詩…取代了古老有根、有歷史、有人性、有故事、有生活的文學;遊吟歌手巴布狄倫拿下諾貝爾文學獎,意義非凡,遠超過個人的榮耀,留下很大的迴響;也提醒大家,文學、音樂、美學最高境界追求的,不過是反璞歸真的「真、善、美」。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有如有「聲響、音樂、文學的階梯」;一步步踏實的往上攀升,音樂是充滿詩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