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聯合筆記/北京不宜居 生態有紅線

.英國脫歐公投 喚醒不同世代階層
.救桃機 應無私拔擢專業人士
.期待好新聞 媒體,隱藏版的故事媽媽
.犀牛不玩… 中華職棒賽制須改
.新政府上任/在野沒章法 拜託國民黨加油
.新政府上任/我四十年次 我的內心很憂鬱
.華航罷工 政府不能置身事外
.原住民族 也盼國是會議
.偏鄉教育法 救廢校危機
.聯合筆記/北京不宜居 生態有紅線





聯合筆記/北京不宜居 生態有紅線


2016-06-17 04:13 聯合報 李春


伴隨北京建副行政中心,也就是把北京中心區騰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北京市級機構搬到原來的郊區通州,北京城勢將再起一輪「建設熱潮」。然而此時,北京城中傳出有關北京的最新消息,是北京「不宜居」。
那消息來自新發布的《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說北京在四十個被調查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報告的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忠聲稱,這份報告的結論主要源自市民調查問卷的統計,反映的是公眾對城市宜居性的真實感受,而公眾對北京宜居性評價低,主要源於對交通和環境兩方面不滿意。
實際上根本用不著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們來調查,公眾對北京當前兩大問題,即交通的全城大堵塞和以霧霾為表徵的大氣汙染,不只是評價甚低,不只是不滿意,而是天天在罵大街。
公眾罵大街,專家說不宜居,改變不了人人想去北京「居」的現狀。舉個數據看,北京常住人口二千一百多萬,其中八百多萬是「常住外來人口」,即不是北京戶籍但在北京辦證居住,另外還有數百萬「流動人口」。
北京市如此不宜居,可又有那麼多各地民眾,包括大量的「北漂」一族,想方設法要擠到北京去住,甚至形成北京奇特的「蟻族」,「不宜居」也要打破頭去「居」,這是相當值得研究的事。而現在的問題,是北京有沒有辦法從「不宜居」變回以前的「宜居」。
北京問題,其實是整個中國問題。中共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但付出巨大代價,其中一個是資源環境代價。以北京為例,是霧霾天氣頻發,水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當然,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一代又一代京官,還幹了更多壞事,如早年拆城墻、毀城門,後來的城市建設「攤大餅」,近年是大面積瘋狂拆遷,付出了另一類代價。
最近北京專家們,提出「紅線管控」、強化環境資源管理之說。聽上去好新鮮,實際上不是新提法,過去胡溫年代,曾強化所謂「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來保護耕地,現在想把這方法引到大氣、水、土壤布局等環境保護,以量化指標劃下「紅線」,強化治理,其實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華航罷工 政府不能置身事外


2016-06-17 04:13 聯合報 李復甸/文大法研所教授(台北市)

近來,機場淹水都掩蓋不住空服員罷工事件的喧鬧新聞。稍微了解一下罷工的始末,卻發現可能是件烏龍。
首先發起罷工原因之一,是華航要求空服員改至桃園園區報到,不能在台北松山園區報到,從台北到桃園車程不列入工時,引發空服員不滿。換言之,是上工在途期間應否納入工時的爭議。
依勞基法廿七條出差與外勤之工時計算,在「接獲公司通知,趕往公司參加緊急事故處理者,方得就往返交通費用或合理在途期間時數併入超時工作時數中,擇一報支。」在途時間併入超時工作時數,僅是極例外情形方適用,並非例常工時之核計方式。
依勞工保險條例第卅四條第二項,訂定「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規定被保險人(指勞工)在上、下班,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傷害,視為職業傷害。對職業傷害納入勞保範圍,是為了扶助社會弱勢的公益。若是因為華航由公司善意提供交通車,而認為坐上交通車就叫上班,要計入每日八小時的工時,那恐怕為「得了便宜,還賣乖」。
其次,華航空服員罷工是由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提出。事實上,該職業工會成員,包括華航以外長榮、復興等公司空服員在內。其發起罷工自生是否適格爭議。
桃園市勞工局未處理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罷工主體適格之先決問題,卻主張已召開調解會,只是勞資未達共識而破局。既然認為經調解,但依勞資爭議處理法廿五條,在爭議調解不成立時申請交付仲裁,卻又猶豫不決。政府在處理勞資爭議時,依法交付調解或仲裁,有什麼困難嗎?
中央與地方勞動機關固然以保護勞工為職責,但任由一場莊嚴的勞工權益爭取,變成了關公戰秦瓊的荒謬劇,恐非有為政府所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