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經濟/Fed老練穩健 儼然「全球央行」

.聯合報社論..三戰三敗 國軍出了什麼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換蛋,還是換母雞?
.經濟日報社論.Fed老練穩健 儼然「全球央行」



經濟/Fed老練穩健 儼然「全球央行」


2016-03-18 02: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穩紮穩打,16日不僅決定維持利率在0.25-0.5%不變,並將今年底的預估利率由1.4%降為0.875%,即今年內升息次數由四次減為二次,與歐洲央行持續「加碼」寬鬆政策,及日本央行的「暴衝」式作風相比,顯然老練且穩健得多,金融市場也多以正面回應。展望未來,Fed並未改變原訂的升息方向,只不過是把腳步放得更慢一些。
今年初以來金融市場一度劇烈動盪,也使桑默斯等著名經濟學者對美國經濟產生衰退的疑慮,投資專家吉姆.羅傑斯更斷言衰退的機率達百分之百,但觀察美國陸續公布的指標顯示,經濟情況大致上仍然堅實。六個月來平均每月就業人數增加23.5萬人,失業率也降到Fed所定義的充分就業水準(4.9%);惟依據長期失業及工資上升情況顯示,勞動市場仍有成長空間。簡言之,就業雖熱,但並未過熱。
通膨方面也有所進展。元月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比去年元月上升1.3%,而在之前的13個月都不到1%,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更上升到1.7%,距離2%的目標已經不遠;另外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比元月上升0.3%,大於預估值。再從國際市場觀察,2月中以來國際油價已反彈約40%(由於油價起彈點較低,故漲幅甚高);美股今年來的跌幅一度超過10%,但現在已縮減到僅1%上下;原本強勢的美元,今年來對多種貨幣的平均匯率貶值1.3%。
總體來看,美國就業成長,家庭支出增加,通膨出現回升信號,金融市場相對穩定,顯示Fed並非完全沒有升息的正當性。但考慮國際經濟疲軟及美元累積升幅對製造業及出口的壓力未減,因此不僅決定暫不升息,更把今年升息次數預估由四次減為二次。
Fed這次既不升息,又下修通膨預估及利率預測,更強調金融市場動盪與全球成長減緩等「風險」,顯然會議的政策立場傾向於「鴿派」。元月來的股市下跌及美元貶值,估計對美國金融情勢的緊縮效應已相當於升息1個百分點。如今市場雖稍趨穩定,但脆弱的程度仍經不起任何政策面的風吹草動,甚至連歐洲及日本央行採取的寬鬆措施也曾經被視為「利空」。面對當前全球對各國央行「無能」的批評甚囂塵上,Fed選擇「不做無益,以害有益」的作法,既穩健且明智。
再從全球角度觀察,國際貨幣基金等機構已一再修正成長預估,而歐、日央行更持續擴大寬鬆規模,從量化寬鬆(QE)、負利率,到當今流行的「直升機灑錢」主張,而中國人民銀行也調降存款準備率,如果Fed連續升息,將更加凸顯出全球貨幣政策嚴重「背離」。以往Fed的決策基本上是考慮國內的經濟情勢,但在當前的情勢下,Fed顯然、且必須將自己提升到「全球央行」的地位;而要扮演此一角色,則Fed必須讓美國的通膨上升力道,足以抵消其他國家的通縮壓力。
儘管目前Fed的立場是偏向「鴿派」,但並不表示持續升息、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基本立場已有所轉變。主席葉倫在記者會上指出,「4月仍有升息的可能性」,毫不鬆口,且市場也預期6月升息的機率「過半」。這其實是對政府及國會持續施加壓力,要求「怠惰的政府」也必須端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刺激需求,不能讓Fed一直唱獨角戲,更何況寬鬆貨政策的效用已經進入「報酬遞減」的階段。
反觀歐洲央行,顯然只思讓貨幣政策持續寬鬆,完全不顧政策失效及可能對經濟造成的扭曲作用;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措施,更枉顧日本人口高齡化及重視儲蓄的社會與文化背景,引發民怨沸騰。更嚴重的則是寬鬆貨幣政策只會讓政府束手不動,使振興經濟的時機不斷流失。

聯合/換蛋,還是換母雞?


2016-03-18 02:3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101景觀台俯視台北大巨蛋。 聯合報記者許正宏/攝影

大巨蛋停工已十個月,最近傳出柯文哲有意和遠雄解約,找中信集團接手續辦,並稱他年前已和蔡英文談過此事。
這項傳聞有兩點不合邏輯。其一,北市府若要解約,必須先與遠雄完成價購解約,再透過招標或比價尋找新的對象,不能直接找人接手。其二,巨蛋是北市府的建設計畫,總統根本管不著;以目前的混沌狀態,更不宜插手。
但故事發展至今,也可看出柯文哲處理此事的理路錯亂。第一,他究竟是不喜歡遠雄,或不喜歡巨蛋,似乎已經混淆。第二,如果巨蛋不安全,卻不讓遠雄施工改善,但換其他企業接手就可以接受,這說不通。第三,他懷疑前兩任市長辦大巨蛋案有圖利、瀆職之嫌,但他任意勒令停工、隨便找人接手,都暴露了個人私心,似未更高明。
回到正題。柯文哲意圖找其他企業接手大巨蛋,可見,他權衡輕重後,還是覺得有必要「留蛋」。但仗已經打了一半,神威赫赫的柯市長當然不能靦顏收兵向遠雄稱臣,所以他就選擇了要「換母雞」。就收場而言,這是柯文哲可以稱勝的一種玩法。但如果蛋還是同一顆蛋,只是孵蛋的「母雞」換掉了;那麼,柯文哲如何向民眾解釋他這一年多來和遠雄的纏鬥廝殺,究竟目的何在?
如果是一個雞蛋,擺在那裡十個月,早就臭掉了。柯文哲說大巨蛋是顆壞蛋,現在他認為換母雞就可以使它孵化,這邏輯還真不好懂。

聯合/三戰三敗 國軍出了什麼問題?


2016-03-18 02:3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憲兵疑非法搜索案引發各界關注,國防部長高廣圻(左)與政戰局長聞振國(右)日前到立院備詢。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王騰毅/攝影

從洪仲丘事件、阿帕契事件,到憲兵違法搜索事件,短短三年,國軍連遇三次形象危機,飽遭媒體與網民的譴責和奚落,不但重度傷害軍人的社會形象,更使軍中官長的威信大受衝擊,嚴重影響領導統御。發生一次事件,或可說是運氣太差;但連續發生三次,代表內部管理與危機處理都出現大問題。
三次事件,顯示軍中缺乏遵循標準程序行事的規範,卻有流於便宜行事的作風。從出發點看,軍方的管理作為不能全盤否定;例如,理應在多年前就逾期銷毀的文件竟在網上兜售,若不聞不問才是失職。再如,洪仲丘違規攜帶照相手機入營,還嗆聲「退伍在即罰不到」;幹部若置之不理,如何領導其他士兵?
問題是,在執行時,軍方卻屢屢無法妥當拿捏輕重,甚至無法依標準程序辦理,導致原本「小錯」或「沒錯」卻演成可怕的大禍。洪仲丘應受懲戒,幹部卻將他移送禁閉,條文與程序都有問題;而管理員更疏於注意受懲者的身體狀態,事後還編造故事掩飾。再看,勞乃成利用合法的會客制度假造名單夾帶外人入營,甚至進入戰機座艙玩耍,若非照片被李蒨蓉意外曝光,該單位對其行徑也視若無睹。再如,保防處長趙代川曾屢破共諜案,這次卻將「抓匪諜」招式運用在一般民眾身上,自然引發「白色恐怖」聯想。當初若依程序找檢察官開立搜索票,何至淪落至此?
隨著通訊發達及社會開放,部隊的封閉性已不如從前,軍中任何大小事件都可能迅速被爆料。然而,仍有部分幹部抱持「山大王」心態,以為可以恣意而為;結果,就很容易被有心人當成「仇軍」的引信。
國軍更令人擔心的弊病,是高層一遇批評就矯枉過正。例如,不但倉促廢除軍法,更居然頒發洪仲丘「陸光獎章」,讓他從犯過變成「大功」;並大幅刪除禁閉室的操練,變得比一般官兵還輕鬆。又如當年八八風災後有部隊舉辦中秋烤肉,被質疑「違反社會氣氛」;國防部不顧該部隊並未參與救災任務,立刻規定全軍禁止烤肉,甚至去年中秋還重申是為了環保及營區安全。官兵都是成年人,難道會到油庫或彈庫旁烤肉?憂讒畏譏、畏首畏尾的結果,不但使部隊士氣低迷,更招致外界輕視。
在危機處理上,軍方往往無法把握「救兵如救火」的原則,不知「迅速」與「一致」是消弭危機的不二法門。第一時間說不清楚,即失卻了自己的話語權;更糟的是,原先的說詞又被下次發言推翻,形同插標賣首、自暴要害。一旦前言不對後語,立刻就被媒體放大解釋,指控軍方說謊,徒然助長火勢燎原。
由於無人能預知下一場戰爭將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爆發,因此,任何國家的國防部平時都得盡可能模擬遭遇的情境,還要保持高度彈性,為不同狀況預作準備。且看我國國軍三度遭到形象攻擊,表現卻僵化不仁、左支右絀,不禁令人憂心:一旦遭遇真實威脅,國軍到底有沒有應變衛國的能力?
從軍民關係的角度看,國軍的管理哲學及幹部心態固需要大刀闊斧改革,但三次事件中,在網路、媒體、政壇上展現的「民意」,儼然恨國軍如寇讎,是不可想像的事。許多人對事情真相不求甚解,只知隨「國防布」、「神秘電話」之類的醜化口號興奮起舞,其荒謬程度令人駭異。台灣社會近年權利意識高漲,主張台獨之聲隨處脫口而出,卻不想想:把國軍打趴之後,台灣的安全要靠誰來維護?
更深沉地說,國軍在三次事件中三戰三敗,反映的不只是軍方的問題,而是人民的集體認同被撕裂後,社會的是非價值及公民理性又七零八落,導致國家找不到新的方向。這點,恐怕是比國軍受辱更嚴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