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經濟/小英產業之旅 統整經濟戰力

.聯合報社論..黨產與家產:皆須符合公義原則
.聯合報黑白集.給 i-voting一點尊嚴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產業之旅 統整經濟戰力






經濟/小英產業之旅 統整經濟戰力


2016-03-01 02: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主席從2月下旬開始展開「產業之旅」,至今已進行近半,此次產業之旅,蔡英文將實際走訪台灣各地產業,包括她大選期間提出的五大產業,以及農業、海洋與其他民生相關產業。
產業之旅啟動前,蔡主席在參訪屏東綠能設施時說,「台灣的產業發展必須要有戰略規劃,經濟才能逐步振興。這是一件困難的任務,也是未來的政府最重大的責任,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這段話再次揭櫫了蔡主席對於產業發展的重視,也是其治國政策的重中之重。
事實上,過去四年,蔡主席已多次走訪台灣各地產業聚落,對於許多問題也了然於胸,但此次產業之旅比較不一樣的是,陪同參訪者,除了過去貼身或政治幕僚外,還帶著政策幕僚、環團、勞團人士及不分區專業立委,與產業、地方政府一起舉辦座談,希望再次彙整問題並討論因應之道,而過程中,甚至也因此可以創造出一些立場相左團體有對話的空間與平台,例如,環團與台電、勞團與企業。
同時,蔡主席不是只有聽、記及搭建平台角色,對於許多問題還提出可能的解決方向,例如,在技術人力上,提出青年學徒「教育儲蓄帳戶」、類似「安全彈性工作制度」等想法,當然也有更多法令規章須翻修,例如,落實學產接軌的科技基本法;為提升行政效率的採購法、公司法、併購法;為因應全球人才競爭的入出境及移民法;為促進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電業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甚至到整個國家用地規劃的國土規劃法等。
總而言之,蔡主席希望未來透過跨部會的努力,提升文官體系的執行力,從法規的調整、人才培養到投資環境的改善,讓政府成為產業發展的後盾,而在上任前,透過此次的產業之旅,一方面在技術層面上,希望實際了解產業最新研發布局,後續能夠精確鎖定主題,讓產官學的創新能量,可以相互支援,不會分散掉。另一方面,在企業經營上,很多問題過去談過很多次,蔡英文希望執行團隊、業者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可以再一次彙整、聚焦,讓未來新政府持續改善過時法規、突破障礙,然後政府對症下藥,投入必要的支持和支援。
往更上層的經濟策略來看,就是希望透過此趟產業之旅,把這些各行各業所面臨的現在、未來發展碰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向,必須與其經濟戰略主軸「創新、就業、分配」相契合,例如,在首站生技產業之旅時,蔡主席就特別希望生技產業除了創造本身產業市值外,也能夠創造更多的產業關聯包括就業及提升薪資效益。但是,如果沒有產業發展作為載體及配合,那麼「創新、就業、分配」的經濟戰略主軸,就是空談。
1978年中國大陸鄧小平南巡,重點不僅僅在於巡了什麼,而是那趟的南巡,宣示了他的改革決心。蔡主席在首站生技之旅,開宗明義便說明了她的決心與信心。過去四年來,蔡主席從下鄉、到選前五大未來創新研發產業的規劃,到此次的產業之旅,蔡英文已經展現發展產業的決心,再往上實現經濟政策。
但是,對於各行各業五花八門的建議,新政府還是需有系統地排出優先順序,甚至有些無法達成的建議,也應該說清楚講明白,以免產生錯誤的期待,同時造成父子騎驢的窘境,例如,2025年「非核無碳家園」、把匯率當作政策工具等,實在無法落實。最後,我們更希望,政府不僅僅是產業的後盾,也是未來產業的引領及風險分擔者,透過此次產業之旅,新政府能夠儘速擬定方向,讓產業投資未來的計畫,有所遵行。

聯合/給i-voting一點尊嚴


2016-03-01 02:1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社子島開發案投票結果出爐,媒體多報導生態案「勝出」,北市府則自稱這是一次「成功的」i-voting,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這次投票率僅三成五,有六成五社子居民拒絕投票;請問,這能稱為成功嗎?再說,儘管支持柯文哲屬意之「生態案」者將近六成,但就人口看,這僅占社子居民的兩成,北市府敢說「生態案」就是居民的首選嗎?
柯市府首開先例,採用i-voting來解決一些市政上的疑難,值得肯定。但既然美其名為「參與式民主」,就應該對民意保持尊重,而不只是拿它當成政府的墊腳石或敲門磚。且不論公投法規定過關需要有過半的投票率,從這次社子居民的大表不滿看,只能說柯市府需要與當地居民再好好溝通吧!
去年一月,柯市府為「公館行人徒步區」的存廢辦過i-voting,結果饒富趣味。在第一階段,有三千多市民上網登記,最後有四成三的人投票,高達七成六支持續辦徒步區。但第二階段由當地店家和住戶投票,有資格投票的兩千餘人中,僅有兩百多人實際投票,結果七成一反對徒步區,完全推翻了一般市民在第一階段的決定。最後北市府選擇尊重公館居民的選擇,廢除徒步區。
瑞士常就公共事務舉辦公投,許多議案是由基層居民提出,這才是真正的參與式民主。柯市府若能善用i-voting促成市民積極參與市政,並不斷提升投票的正當性,未來人民用公投決定台灣前途才不會是夢想一場。

聯合/黨產與家產:皆須符合公義原則


2016-03-01 02:1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投公司最近公開標售雙子星等多筆土地,引發外界質疑,認為國民黨企圖在《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通過之前暗渡陳倉。無獨有偶,最近因乳癌新藥在股市引發軒然大波的浩鼎生技,遭人揭發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之兄嫂為該公司大股東;為此蔡英文特別宣示,已請家人在其任內不對國內企業進行新投資,並遵守利益迴避原則。
國民黨的黨產,因早年黨國不分年代接收日據資產及其後不斷擴權經營而來,雖經扁政府時代一波清查,但外界仍有諸多疑慮;因此,制訂適當的法律規範再作清查,當屬必要。相形之下,蔡英文家族之投資事業,本屬自由經濟底下的個人投資行為;但在蔡英文取得政權後,便產生政商裙帶的權力連結。因此,蔡英文及早提醒家人約束投資行為並注意利益迴避,自是明智之舉;無論如何,不能再重蹈陳水扁家族鑽營聚斂的覆轍。
對這一代的國民黨人而言,黨產其實已經變成了一個醜陋的包袱。對一般黨員而言,根本無緣分潤龐大黨產之利,只能暗中狐疑是誰從中獲益。對整個黨而言,則因坐擁黨產而「懷璧其罪」,動不動遭到對手的抹黑和清算。至於那些有權動用黨產的領導者,則既未能將之用於增益政黨榮耀之績業,又無法將之用來壯大政黨本身的組織與號召;久而久之,國民黨不僅喪失了對外募款的能量,更失卻了民心與形象。從這個角度看,藉著法制化再對黨產作一次總清算,並徹底改變黨產運用的思維,對國民黨應該是益多於害。
事實上,陳水扁主政時代,曾經由行政院和監察院共同清查並列管國民黨的爭議黨產,其中有兩百多筆建物和土地,透過「拋棄登記」及「贈與」的方式歸還中央及地方政府,總市值達四十八億元。除此之外,或許仍有漏網之魚,或未能徹底釐清歸屬的財產,不妨再作一次總清點。透過這樣的程序,該還的還,該留的留,讓社會大眾看清來龍去脈,也杜悠悠眾口;至少,讓民進黨不再有「靠國民黨產吃三代」的藉口。
國民黨日前已同意民進黨的《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和它提出的《政黨監督管理條例》同時付委,顯示它同意將黨產監督處理法制化。文傳會主委林奕華則強調,國民黨反對的是,民進黨以「抄家」的方式對付其他政黨。這點,若對照蔡英文家族的投資問題,恐怕是民進黨必須謹慎以對的事,不能造成雙重標準。
蔡英文的兄嫂不僅持有浩鼎生技之股票,而且是第五大股東,並非尋常的股市投資人,才使此案深受注目。不僅如此,浩鼎先前以新藥開發為名連續多日炒作股價,其間又有中研院長翁啟惠大力為其技術背書,更使投資人瘋狂跟進;直至解盲失敗,才連續重挫。而蔡英文在「產業之旅」首日即拜會浩鼎,為該公司送暖加油;直到有讀者投書揭發蔡氏家族投資浩鼎之內幕,蔡英文方才被動作出回應,聲稱將約束家人的投資行為。這些處理,相對於民進黨追討國民黨黨產之犀利,似乎顯得被動。
更別忘了,二○○八年三月,馬英九甫當選總統還尚未就任,在民進黨的大力攻擊下,其妻周美青即被迫辭掉兆豐銀行法務處的工作,其姊馬以南則辭去中國化學製藥公司的副總之職,周美青之兄周偉奇亦同時辭職。如果以馬英九之例檢驗,蔡英文要求家族的標準會不會太寬?如果蔡英文可以要求家人將持股交付信託,那麼,國民黨交付信託的黨產,是不是還可視為不當黨產處理?
無論是黨產或家產,只要與政治權力掛上鈎,皆應受到更嚴格的檢驗。無論如何,這些檢驗均應遵循公義與法制的邏輯,不應該有兩套標準,更不應因人而異。更重要的是,這些標準應該建立在普遍適用的「防弊」原則上,而不是針對個案「抄家」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