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行政院會咬牙普發現金或始亂終棄當渣男?(廿七)

◆  【專家之眼】行政院會咬牙普發現金或始亂終棄當渣男?(廿七)








【專家之眼】行政院會咬牙普發現金或始亂終棄當渣男?


2025-07-21 09:59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預估需舉債約1014億元,才能普發現金一萬元,令他「天人交戰」。記者胡經周/攝影


行政院於今年4月24日通過總經費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發函立法院審議。國民黨團一方面推動「還稅於民」,主張以2,350億元的經費普發現金,每位國人10,000元;另一方面則堅決反對行政院規劃撥補台電的1,000億元經費。經過這一加一減的調整後,經費暴增1,350億元;藍白聯盟主導的立法院,最終三讀通過的特別條例總經費高達5,450億元。

行政院在這場特別條例政治博弈明顯失敗,所提出的草案,不僅遭立法院大幅更動,內容與原始設計相去甚遠,經費規模也大幅增加甚至連條例的名稱都被改了過來,硬是塞進「提升民眾消費韌性」等字眼然而,面對敗局,行政院竟然出現了翻臉不認帳的跡象,一邊揚言提出釋憲,一邊表示未必會編列普發現金的預算,簡直是把執政當兒戲,活脫脫的「政治渣男」行徑

回顧「還稅於民」的口號與「普發現金」的訴求這些原本源自於民間團體抗稅運動,卻在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的最後,一躍成為政府政策,還被當作政績宣揚。如今,行政院為了爭取4,100億元的經費,提出特別條例草案,卻遭藍白兩黨聯手提出普發現金反制,結果「豬羊變色」;其實是自食惡果玩火自焚。以下說明。

時間回到仍是國民黨執政的103年,政府稅收開始出現結構性超徵;103至106的四個政府會計年度,全國賦稅收入超徵金額合共5,204億元。有民間團體開始宣稱稅收超徵是違法稅單、橫徵暴斂,超徵稅收必須「還稅於民」,要求發放全民每人22,000元。如此偏激主張,雖然有人附和,終究成不了氣候。但在政黨輪替後,超徵金額持續創新高,且「還稅於民」的議題開始與選舉掛勾,一切就變了調

繼110年度出現4,327億元超徵稅收後,111年度稅收超徵金額更是高達5,237億元,其中中央政府(不含特種基金)超徵金額占4,002億元。同年年底舉行的九合一選舉期間,在野黨喊出了「還稅於民、普發現金」的主張,在第一時間遭到執政黨明確反對然而,隨著選舉結果揭曉,執政黨慘敗,整體政治氛圍迅速轉變

敗選整理戰場煙硝塵漫中,總統蔡英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討論如何分配超徵稅收總統表態後,行政院長蘇貞昌隨之態度丕變,制定並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編列總額3,800億元的特別預算,其中1,400億元用於普發現金,每位國人發放6,000元。

就在這段決策過程中,筆者一次又一次的撰文並接受媒體採訪,大聲疾呼:在稅收預測機制失靈、國債規模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稅收超徵並不代表財政有餘裕;主張以普發現金方式將超徵稅收「還稅於民」,實屬對國家財政運作管理缺乏基本認識所產生的錯誤思維

然而子規啼血,喚不回東風;再多的文字與呼籲,終究無法扭轉政治考慮決策。在政治凌駕專業、民粹吊打理性的現實下,蔡英文政府執政末期的「還稅於民、普發現金」,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財政紀律失防,政策場域開始群魔亂舞、百鬼夜行。

112年度全國稅收預算達成率為112.6%,連續出現大幅超徵,總金額達3,860億元,其中中央政府部分占2,934億元;「還稅於民、普發現金」的議題,馬上發酵。接手執政的總統賴清德及其內閣團隊採審慎態度應對,挾大選勝利政治優勢登台成功擋下各界推動重啟發放現金壓力

進入113年度後,稅收表現超上加超,全國超徵金額達5,283億元,更勝111年度,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其中中央政府部分占3,757億元。由於行政院於113年所提出補助台電公司1,000億元追加預算遭立法院封殺,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又遭在野聯手刪減2,076億元,再加上諸多政策(例如,TPASS 通勤月票)經費即將於114年底到期,為爭取經費,腦筋就動到了超徵稅收上。

恰逢川普對等關稅風波,於是行政院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為名,提出開啟本文討論的4,100億元經費特別條例草案

接下來如何收場?行政院是否會自認悲催,咬牙接受藍白通過的版本普發現金?還是當始亂終棄政治渣男,無視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律,我行我素按自己想法提出預算?我想答案會決定於這個周末大罷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