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引導保險業投資公建 要有誘因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1714/web/

◆  聯合報社論/藍營不妨先把趙少康看成鯰魚
◆  聯合報黑白集/罷捷干蔡主席何事
◆  經濟日報社論/引導保險業投資公建 要有誘因






經濟日報社論/引導保險業投資公建 要有誘因


2021-02-03 00:4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發表談話。記者賴昭穎/攝影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表示,國發會將扛起主管私募基金(PE)的重任,在2月底提出《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要點》。未來投資六大核心及5+2產業而經審查認定通過的,國發會就會發出資格函」,開放保險業的投資。我們肯定國發會不遺餘力地推動蔡政府的經濟政策主張,但手段則需要被檢視,包括國發會的作為是否合於體制,及保險業是否會埋單。

首先,《國家發展委員會組織法》闡明國發會的核心工作是「國家發展之規劃、協調、審議、資源分配業務」。國發會不具直接主管業務的角色,而是扮演各業管機關的協調者,是就個案被動扮演角色,並非如一般行政官署在日常就執行證照的申請與審核。國發會如今想把經濟部執行的產業發展業務攬到自己手上,應與立法宗旨不合

其次,私募股權基金多為有限合夥組織,而《有限合夥法》明文規定主管機關,「在中央為經濟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所以,如有企業想以有限合夥募集資金,可以向地方及中央政府申請。若是有限合夥組織未能發揮預期功效,國發會則應找出問題,善盡協調功能,以解決主管機關遇到的瓶頸。

的確,保險業近28兆元可運用資金,有六成五投資於海外。這不僅無法直接改善國內經濟產業結構,國際金融市場波動也影響保險業的健全與保戶權益。所以,政府長期以來都關切如何引導保險資金投資台灣。國發會想透過私募股權基金為保險資金找出路,無可厚非。但藉由出具「資格函」引導保險資金的構想過於天真。

保險業管理保戶權益的龐大資金必須盡善良管理人責任。國發會的「資格函」不具市場認可投資風險評估的效力,保險業若根據此函投資而出現嚴重虧損,將無法對保戶交代。政府過去推動高鐵 BOT 建設案的資金需求龐大,國內銀行業無法承擔授信風險,最後導致交通部不得不破壞 BOT 精神,每年在政府預算書中附上政府強制收買金額上限為 3,259 億元的保證國發會資格函沒有保證性質,保險業者的財務與法律責任無法規避

金管會民國 81 年(1992年)就增列《保險法第146-5條,嘗試讓保險業資金支持公共建設之後還修正五次,擴大保險資金運用範圍,並可擔任被投資事業三分之一的董監事席次即便如此,保險業投入公共建設的成效仍然有限。金管會去年底更嘗試要讓保險業者取得全數董監席次,預估也僅能增加百億元的資金。

其實保險業偏重海外投資的根本問題是國內投資標的不足,風險不易管控台灣需要大量資金建構國家基礎設施,如果建設方案能夠搭配合規金融工具,保險業的資金必然樂意投入。例如,台電若成立綠電公司發行債券,保險業投資的意願就會比其他同類型公司高出許多。所以政府鼓勵企業投資公共建設,就得讓其發行的金融工具風險被市場接受。但這不是僅靠國發會的「資格函」或是金管會的董監席次策略所能完全解決。

合理的投資標的就不必擔心找不到投資人。政府產業或公共建設尋找資金,重點應該放在標明參與企業發行金融商品本身的風險特質。保險業者是風險管理財務專家,卻可能是產業經營門外漢。政府推動經濟建設,不宜讓業者因投資而擔心不必要的經營風險。國發會的「資格函」也不等同於「保證函」,因此預期引入保險資金的效果亦將不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還是請政府找出產業與公建資金不順暢的真正原因,再由國發會協調相關部會徹底解決。









聯合報黑白集/罷捷干蔡主席何事


2021-02-03 01:1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下台後,高雄市便從全國政治舞台消失,罷捷案則讓人重新看見高雄。但發功者不是當事人黃捷,而是蔡英文。部桃疫情吃緊,蔡主席三天兩度下令「守住罷捷這局」,令人想起「罷韓國家隊」。但黃捷並非民進黨員,市民要罷免她,干蔡英文何事?

蔡英文重掌民進黨,中常會關心高雄事僅兩起罷韓與保捷。託黃捷之福,最近高雄聲量拔高,也讓國人注意到打狗已成「霧都」。高雄林園一個月四起重大工安事件,火舌夜舞,濃黑煙龍在無邊空汙中翻騰,還有瓦斯氣爆動地而來。難道,這就是蔡英文下令罷韓時說好的「找回高雄光榮感」?

罷捷不只往上牽連罷韓,更因時空改變,被民眾視為反制執政黨的行動,例如反萊豬。蔡主席管黃捷閒事,守的是她自己的局,不許高雄人對她吐個「」字。諷刺的是,挺捷護蔡難以啟齒,便由罷韓人士代理出征但他們高呼終結報復式罷免」,如摑了主席一巴掌去年她下令罷韓,不就是為報九合一大敗及總統大選之仇還動員國家機器咧

罷韓團隊將罷捷案扭曲成滅韓續集,升高藍綠對決蔡主席藉韓流恩怨,讓綠營槍口一致朝外,兼扶小綠作禁衛軍,不失為防跛良策就不知鳳山人無感光復高雄後,是否還有面子當投票工具人









聯合報社論/藍營不妨先把趙少康看成鯰魚


2021-02-03 01: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申請重返國民黨。記者鄭超文/攝影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申請重返國民黨,並希望爭取黨主席,也不排除未來參選總統。從申請入黨立即跳接到選總統,趙少康把三步當成一步走,腳步似乎急了些,難免引起反彈。但國民黨去年大選失利後一直未能走出低潮,此刻有這麼一號人物出現,除有助於「激活」黨內作戰意志,也能擴大民國 111、113 年(二○二二及二○二四)兩役的戰略想像。

趙少康動念重回國民黨,主要是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勸進;也因此,此舉立刻被政壇解讀為「趙韓結盟」。觀察各界第一時間的反應,綠營方面,民進黨主要人物仍未表態,有人認為韓趙聯手將成為綠營勁敵;綠媒則挑撥省籍及意識形態問題,認為趙少康回國民黨勢將激化朝野對峙。藍營方面則正反意見參半,有人喻之為「少康中興」,有人則反對為他因人設事破壞制度;而藍營支持者則多表示歡迎,認為這有助於國民黨的戰力。

從技術面看,趙少康要角逐七月的黨主席選舉,目前唯一的途徑是由主席江啟臣聘他為中評委,讓他取得參選資格。目前國民黨有數百名中評委,只要主席發一張聘書即可,沒有太多難度,全看江啟臣如何思考。如果江啟臣認為趙少康是國民黨再壯大的「機會」,他應該發出這張聘書;如果江啟臣視趙少康為自己的「威脅」,他可能會沒收這個機會。無論如何,趙少康要成為黨的領導者,必須尊重黨的民主程序,否則難以取得正當性。當然,他也可以拿出實力,證明自己夠格拿到這張門票。

國民黨議員游淑慧把趙少康入黨形容為國民黨的「大鯰魚」,是傳神的形容。漁夫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會在槽內放進一條鯰魚,讓沙丁魚群保持緊張與警覺;如此船到港後,沙丁魚仍是活的。這就是管理學上所謂的「鯰魚效應」。目前國民黨散發著一股鬆散的疲態,黨中央的權威不夠明確,因應執政者的蠻橫攻擊時又太過溫良恭儉讓;若長此以往,戰鬥力將不斷流失,無法召喚民眾的支持。也因此,趙少康擺出戰將的姿態重返國民黨,以其豐富的政治閱歷和宏偉企圖,必有助於激發藍軍的整軍與振作。

事實上,人們關心的,並不只是國民黨的內部整合及路線問題,而是更大格局的民主政治和國家發展問題。民進黨近幾年一黨獨大,由於在野黨無法有效制衡,主政者逐漸變得專斷與傲慢,乃至侵害民主與人權而不以為意趙少康之所以願意放下事業挺身而出,也正是擔心台灣民主果實及公義是非遭到消蝕,日後將積重難返。國民黨人士看待此事,恐怕也得站在這樣的高度,才能有更準確的眼光。

話說回來,趙少康對於自己重返藍營的初衷,究竟是為了國民黨的整合與改造,或是為了爭取自己參選總統,也要更認真地思考辯證。若是為了國民黨的強大與再執政,他願犧牲自己的事業,這是值得佩服的壯志;但若只為爭取參選總統,他的正當性就可能要受到質疑。尤其,上次有過郭台銘驟然返黨最後卻不歡而散的教訓,這種個人英雄式造王模式已證明行不通,不能再重蹈覆轍

就現階段而言,藍營看待趙少康重返國民黨,不妨抱著歡迎「鯰魚」的態度,希望他能激活黨內的士氣與鬥志,從而能在不同議題上與民進黨進行更大能量的交鋒。趙少康也要切記,作為鯰魚,自己的作用在激發國民黨的生存意志及能量,而不是在造成國民黨的內訌;因此,通往主席或總統之路能否達陣,必須扣緊合理性。如果沙丁魚因此分裂,他就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