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彼此看守 善意給暖

.蔡英文釋放兩岸訊息之後…
.最會溝通的蔡政府?先設政府律師
.聯合筆記/彼此看守 善意給暖
.攬權、內鬥…泛藍基因不改嗎
.人民安全 比交接條例更急
.天燈的想像…超度到祈福
.搶春牛… 媽祖在看你們打架
.DRGs利大於弊 勇敢走下去
醫療 不該追求性價比





聯合筆記/彼此看守 善意給暖


2016-02-22 01:20 聯合報 謝邦振


馬英九請蔡英文多數組閣遭拒後,意有所指的說:「看守內閣非憲政制度與慣例,未來三個月該做的一定要做,該提的法案一定要提…,要留下民眾懷念的紀錄…。」這是誨人卻乏自誨的「善意」。
馬英九的善意總令人覺得難受。從選前一再提醒蔡英文,只有九二共識才能維繫兩岸關係穩定,到選後邀蔡或派民進黨代表巡弋太平島,可以說都是從善意出發,但對方毫不領情,因這些善意背後的主宰性、警告性太強。
卸任總統愈益誨教,隔墻越高。新總統想:三個月後就「換我來」宣示主權,操盤兩岸,何須附驥尾而顯?
而馬英九排除「看守」,看守的正是百日院長張善政。百日不可能維新,卻能做出一些模樣來。南台大震,張善政第一時間到維冠倒塌現場,絕口不指導救災,只說「難兄難弟」全力支持台南,不特別立法,中央權限撥款,劍及屨及,早為易位思考,不待台南市長賴清德開口,這是善意蘊涵的溫暖。張善政從寬從速支援台南,看在曾為處理氣爆事件、與中央有甚不愉快經驗的高雄市長陳菊眼裡,感受深刻,更不吝讚賞。
張善政不提看守不看守,只做該做的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立法院開議第一天,民進黨立委甚至時代力量立委,與張善政都有一番善意的互動,這都是好的開始。
希望即將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保有善意,這種善意不只對張善政,而是對全民。張善政在立院公開說,「馬政府執政並非沒有政績,只是冰冷的數字沒有轉化成讓民眾有感」。誠哉斯言,民進黨務必牢記。
馬英九施政自信深具善意,犖犖大者如油電雙漲,考慮的是能源成本,取消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為的是公平正義。出發點都很好,但慮事不周、時機不對,溝通不足,也不問「人的感受」,毫無溫度,民眾一次次失望。
再多的善意,感受不到溫暖,就只是空芯蠟燭,點燃不了。
張善政與民進黨間,至少有了兩回合(救災現場與國會開議)善意、取暖的接觸,如果能保持下去,在三個月內一起完成長照財源籌措方式、地震災後重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則對台灣民眾、兩岸經貿往來,都可以傳遞善意與暖意;其餘的,目前看來,不很重要。


最會溝通的蔡政府?先設政府律師

2016-02-22 01:20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我國「法治地震」頻繁,最近一次災情,是法國藍帶擬來台設校,花了四年仍卡關。報載官員的說法是,大家都想促成,無奈有諸多法規阻礙。但輿論抨擊後,黃金七十二小時內,未經修法就傳出可望解套。不知這算世界級效率還是笑話?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許諾成就「最會溝通的政府」,首要必須扭轉行政機關輕忽法制作業的現象,「翻轉」機關的法治文化。筆者多次呼籲政府建構足以提升人民法治信任的「政府律師體系」,顯然呼籲功效不大。
台灣解嚴迄今廿九年,「從法制到法治」已無政治力阻礙,為何法治品質仍不如人意?主要關鍵與寄望,在於行政權。位於行政、立法、司法三權運作樞紐的行政機關,在立法草擬、法規制訂、法律解釋及處分、執行,位居上游源頭,也是與人民互動的第一線。
行政機關對法治的理解詮釋能力、控管品質,幾乎決定了一國的法治發展程度,影響政府效能、民權保障、社經發展;在我國長期未獲合比例的重視。機關的政策合法化能力不足,加劇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代溝;往昔執政者檢討敗因時,卻很少深究表象下深層的法治品質。
也許有人會問「我國已有法務部、法規會,還差那張律師執照嗎?」
借鏡美國經驗可知,各級政府逾十二萬名政府律師,兼為公務員及律師,具相當獨立性,忠於憲法為民權及國家利益把關,可說是「人民託付在政府的律師」,任務包括代理訴訟、參與談判、草擬法案、為公務員及國會提供立法及政策諮詢、解釋法律等。美國司法部首席政府律師的品格與專業地位崇隆,不為政治權勢扭曲見解,堪稱法律人典範,有「第十位大法官」之稱,雖官位等同次長,但對成就法治的影響力絕不亞於司法部長。
兩相比較,我國法制單位的資源配備,明顯無法承擔起政府律師的繁重任務。法務部自身人力吃緊,要落實《法務部組織法》中「辦理行政院法律事務、法規諮商」的角色是緣木求魚。各部會法規會、地方政府法制局也人力不足,法制職系公務員二○一四年僅一三四二人(低於公務員總數的○.四%,中央地方員額各半、流動率高),且欠缺跨領域、超國界法的實務歷練,作業模式多屬被動諮詢、公文簽核,少有機會直接參與重大決策形成過程,也易受首長意志影響而減損法治上獨立性。
法制單位的轉型與改造,除了改變法匠思維外,更大問題在政府律師(或法制人員)的定位屬性,包括職權、功能及文化的檢討與強化,都需全面的配套改革。寄望新政府能大刀闊斧的規畫建構政府律師,翻轉法治品質。

蔡英文釋放兩岸訊息之後…


2016-02-22 01:20 聯合報 李英明/中原大學副校長(桃園市)


立法院開議,民進黨把兩岸監督條例列為優先法案,據傳民進黨有意依循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做為兩岸監督條例的兩岸定位基礎。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兩岸定位,是以憲法「一國兩區」的框架為基礎,各界都在密切注意,上述形勢演變,是否標示著,蔡英文正在釋放維持兩岸現狀及依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行事等承諾的積極訊息。
近月以來,民進黨通過相關場合及平台,很微妙的釋放其執政後兩岸關係不會有意外的訊息。兩岸關係能否處理得當,是否會出現激烈動盪,攸關民進黨執政能否順利,甚至能否繼續執政甚巨;而對大陸而言,一直到五二零算是對蔡英文「聽其言觀其行」的階段。為了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穩定發展,蔡英文及民進黨似乎可以嚴肅思考採取以下進程,妥慎處理兩岸關係。
首先,既然蔡英文宣稱,要維持兩岸現狀及依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行事,那麼何妨在五二零之前,甚至在五二零就職演說中正式宣示,願意依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憲法框架,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台灣與大陸兩個區域之間的關係,以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現狀。
兩岸關係條例的立法,基本上就是以憲法的兩岸關係定位為基礎的,民進黨宣稱願依據兩岸關係條例的兩岸定位,來審議兩岸監督條例,這或許可以被視為,蔡英文及民進黨願意依據憲政體制來處理兩岸關係的某種積極信號,而這或許也可以被當作對大陸有關以九二共識為兩岸政治基礎期待的某種初步微妙的回應。
其次,以上述對兩岸關係的憲政定位為槓桿,蔡英文及民進黨在執政的前兩年,除了力求兩岸監督條例的審議通過外,更應該在兩岸監督條例的基礎上,設法讓兩岸服貿協議順利通過,從而讓兩岸經貿關係除了更具民意立法基礎外,也可以和憲政體制更加緊密的結合,具有更清楚的憲政基礎,進一步化解我們內部對於兩岸關係的意識型態爭論。通過這樣的處理程序,大陸方面應該可以認知,蔡英文與民進黨願意按照不製造兩岸變數的潛九二共識機制,來處理兩岸關係,從而化解兩岸關係的可能變數。
再而,蔡英文及民進黨可以思考推動兩岸貨貿協議的談判,力求讓其在執政的後兩年能夠審議通過。一方面,可以化解民共關係正常化的障礙,為民共正常互動奠立基礎;而另一方面,則可以實現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發展,從而對於我們經貿全球化及區域化發展產生馬太(錦上添花或優勢積累)的促進效應(例如,加入TPP),並且在兩岸經貿與我們經貿全球化及區域化之間形成有機的相互促進關係。
最後,通過上述處理程序,蔡英文及民進黨應可基本理順兩岸關係,從而有助於其穩定執政,若再加上內政上有不錯的施政績效,持續執政可期;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民進黨是否應該嚴肅思考調整其與既有憲政體制有所落差的黨綱,相信會成為各界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