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星期透視/台灣面對川普:不變?應變?/星期透視/台灣面對川普:不變?應變?

.列名作者 出事就是連坐
.學術倫理 都是大老們說了算?
.星期透視/台灣面對川普:不變?應變?
.別太悲觀 川普會看見氣候變遷商機
.名家縱論/問題不在Uber 在視野
.執政半年信任危機 蔡政府欠人民一個道歉
.要拚醫療分級 這幾招都比漲價有效
.中止貧窮循環 兒少發展帳戶能幫忙
.畫中有話/好熱的11月







星期透視/台灣面對川普:不變?應變?


2016-11-20 01:06 聯合報  何思因/淡江大學國際事務暨戰略所教授、國安會前副祕書長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為國際及國內政治投下不確定性。而國際及美國政治又相互影響,這種不確定性一時難降低,其他國家必須找出適應之道。
川普要美國少管閒事,在雙邊關係上,要盟友多繳保護費。他在國際貿易上,決心不讓美國吃虧,大家把帳算清楚。在金融上,想把限制美國金融機構經營的Dodd-Frank法案廢掉。其實,川普的選民不要他在國際政治上太多表現;要他減少外國占美國便宜、減少移民、減少環保、對有色人種以及同性變性人不要這麼客氣。簡言之,就是要退回一九五、六○年代的保守狀態,美國才能再次偉大。
這樣的川普總統會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樂觀的看法是,台美友誼深厚,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仍然有效,美國有其道德及安全利益,繼續她對台灣的支持。悲觀者認為,川普會減少美國對世界承諾(也包括對台灣),他又是個將本求利的生意人,哪天他和大陸就台灣談個交易,也不是不可能。台灣現在和大陸沒互信,要靠美國,卻又摸不清川普究竟怎樣走這局棋,因此前途大不樂觀。
介於樂觀和悲觀論間的是現實論:美國過去對台灣的立場,可能不是川普的立場,因此要先觀察一下川普的外交走向;在努力觀察期間,台灣也不要把中國大陸完全得罪,免得前樹強敵,後無靠山。
我的看法接近現實論,台灣應該先觀察,再給美新政府對台政策下定論。但我比現實論悲觀一些。第一,共和黨搞國家安全的A咖,早就發了公開信,表示絕不支持川普。因此川普用的恐怕是B咖,這些人對國際政治經驗有限,碰到的挑戰又是美國作為國際政治基石開始動搖的時代,要處理得好,實在太難。
第二,川普治理下的美國政治恐怕社會衝突加劇,他很難專心在外交事務上,這又加強了他的外交政策向壞發展的可能性。
第三,川普發表關於經濟的言論,把經濟搞壞的可能性居多。世界經濟向下,美國也跑不了(反之亦然);這使川普很難向選民交待,他很可能把國際貿易門,越關越緊,使國際政治情勢更緊張、更難處理(例如兩次世界大戰間的經驗)。
第四,國際政治是互動的。川普競選言論,很難讓別國把他嚴肅看待。別的強權,尤其是中共和俄羅斯一定會試探新政府的外交。如果川普稍有退讓,很可能讓中共或俄羅斯得寸進尺。連鎖效應還不止於此。例如,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日本和韓國,看到美國對他們安全的承諾不太得力,就有可能靠向中國大陸,以「扈從」取代「抗衡」。
換言之,一個強權離開,地區權力真空,很容易被另一個強權填補(如英國一九○○年左右離開太平洋,日本馬上填補)。假設四年後,美國改變主意,又想回到東亞。到時中國大陸占了地盤,不會甘心讓出,扈從的國家也因美國信用受損,不再像以往那麼甘願地靠回美國(如果美國又想離開東亞,他們的情況就更糟)。
美國如果不能維持其在東亞國際政治的堅定承諾,我希望台灣不會是在政治、經濟上獨抗中國大陸的東亞成員。「德不孤,必有鄰」在國際上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

名家縱論/問題不在Uber 在視野


2016-11-20 01:06 聯合報 陳冲


「Uber送餐服務挨罰」、「交通部封殺Uber要App下架」等消息連日來攻占各大媒體版面,行政院發言人也出面呼籲業者不要挑戰法律,看來義正辭嚴,但卻也因此看不到國家大戰略的格局。
行動科技、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顛覆性科技在近五年的急速發展,確實已「顛覆」人類的思維與生活模式。許多傳統的體制與法律在建制之初根本不會預見今日的趨勢與變化,尤其是某些行業,早年為保護公益,基於當時的科技與思維,設有管制與門檻,而今基礎與環境丕變,應該是全面重行思考的良好時機。
簡單一句話,Uber不應該是交通部單獨面對的問題,因為各行各業其實都有Uber。只要早期是特許的業務(公司法第十七條),在現代科技加持能以更迅速更優質的方式提供消費者的挑戰下,相關部會遲早都會面對類似Uber的問題與困擾。
以近年來火紅的Fintech為例,國內譯為「金融科技」,強調以創新科技提供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在性質上,部分也許只是一個新的平台,旨在提供交易的撮合或資金中介的配對,並無礙於金融監理的本旨。但這也可能是挾科技自重,且已可突破原有資本額、業務特性所形成的門檻,在某種層次上就已構成對金融法規的挑戰。此時金融監理單位就要考慮是否只消極採取「機器人」的反應表示於法不合,或是回頭積極檢討法規,謀求整體消費者更大更優的權益。
「請行政院聽聽巴布狄倫的歌」,是十月間巴布狄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我的一篇專欄,歌曲的作詞可以擊敗小說或其他創作獲得文學獎,明顯是傳統觀念的一項突破。巴布狄倫在二○○○年的一首歌「Things have changed」曾獲得奧斯卡最佳主題曲,誠如歌名所提示,周遭事物在改變,當各行各業均在Uber化過程中,政府亟應思考未來的台灣(例如說五年後)會是或者應該是什麼模樣,再據以做戰略的規畫,而不是只看眼前,忙於見招拆招而已,結果反而扼殺創新模式的生機。
巴布狄倫得獎次日,文化部長在立法院表示不同意大陸OTT來台成立子公司,隔日媒體即以「愛奇藝來台,文化部說不」為題報導,引發不少討論。一位年輕記者的說法多少代表消費者的看法:「我從三月起就看這些影視節目至今,來不來設子公司有啥關係?其實不設就不必繳稅,業者樂得輕鬆,只是消費者可憐,如有爭議卻無處申訴。」
當時為什麼我呼籲,行政院要聽聽巴布狄倫的歌「Things have changed」,不僅是因為環境變遷需要應變,因各行各業都正在Uber化,或甚至已經Uber化,政府不能繼續裝睡或像鴕鳥埋首沙中來個視而不見。狄倫這首歌最後有一段話You can't win with a losing hand,任何人想贏,總得要有一手好牌。
目前讓交通部以現有條文單獨面對Uber,是一項錯誤,對Uber不公平,對交通部也不公平。因為經濟部、文化部、金管會,通傳會等,幾乎每一部會都會面對各別的Uber,此刻應該是以數位時代的思維、用高瞻遠矚的態度,由行政院出面整合規劃國家策略的最佳時機。
Uber常辯稱其經營模式,只是「平台」或是「資訊服務業」,而不是「客車運輸業」;愛奇藝也否認公司是「影視業」,同樣自認是「資訊服務平台」。相同的說法,相信在Fintech與金管會交手時也不會缺席,行政院如果只會說不要挑戰法律,那部會首長只要任用「智慧機器人」即可,太陽花學運案件也應追訴到底不予撤告。
如果行政院考慮的是既有「特許行業」的競爭力或甚至是既得利益,倒也無可厚非。其實要分辨平台(資訊服務業)與特許行業並不是太困難的事,由「平台」的功能、各當事人間的法律關係、乃至參與者的角色著手,自然可以歸納整理出一套各部會通用的原則,此時再交由部會首長依行業特性再處理執行面的問題,對部長或主委才是公平的做法。
看到其他國家本土叫車平台、Fintech,乃至影音匯流都已逐漸站穩腳步,難免心急。林院長!目前還算是贏牌時機,千萬不要祭出一個losing hand!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列名作者 出事就是連坐


2016-11-20 01:06 聯合報  楊哲銘/北醫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所教授(台北市)

圖/波波
發表學術論文是研究人員的使命,但近年來因為各大學及研究機構追求排名,在績效掛帥壓力下,導致學術論文造假新聞不斷,且往往引發後續如何究責的爭議,結果是部長下台也已不是新鮮事。
現在的科學研究,不是單打獨鬥時代,越來越強調團隊合作,結合不同專長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獲取較重大的發現。也因此,很多國際學術論文都列了一堆作者,十根手指數不完,共同作者可能會對他人負責的專業部分相當陌生,一旦有醜聞爆發,其他不知情作者也被牽連究責,往往會有不平之鳴。
但是誰叫你要列名作者呢?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建議,要列名成為一篇學術論文的作者,需要同時符合四個原則:一、對研究有實質貢獻;二、嚴謹參與論文重要部分的撰寫;三、參與定稿的核可;四、同意對論文所有部分的正確性及誠信負責。
科學研究不能造假固不待言,造假的人有錯,沒造假的共同作者有錯嗎?由第四點來看,只要列名成為作者,就表示同意對論文「所有部分」的正確性及誠信負責,一旦出事就是連坐法。因為研究過程及數據,都掌握在研究團隊的手中,即使投稿學術期刊會有同儕審查的機制,但是外人還是難辨真偽,所以ICMJE建議的標準,就是加重研究團隊的集體責任,可見國際學術界的共識,是一發現造假,所有的作者都有責任。
由於研究團隊的運作會有垂直與水平的分工,在責任分配的比例上,就會有垂直信賴與水平信賴原則適用的情形。
舉例來說,在一個實驗室中,主持教授可以聘請研究員或收研究生來進行研究,大家可能是負責不同的研究步驟;但這些研究人員都是在實驗室主持人的指揮及指導之下,這就是垂直分工;主持人不可能事必躬親,他必須相信下屬提供的研究結果,所以有垂直信賴。但同一篇論文可以是結合多個不同專長的研究團隊一起執行,以癌症研究為例,外科醫師的任務可能是選擇適當病人並提供手術取下的標本,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是負責進行標本的基因分析,這就是水平分工;基因分析不是外科醫師的專長,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不知道如何進行手術,彼此也沒有從屬關係,但必須相信對方提供的標本跟資料,所以有水平信賴。
大研究團隊的運作,是垂直信賴及水平信賴關係的交錯,在多中心甚至跨國的整合型研究中更是如此。當造假事件發生時,需釐清其他作者跟造假者的關係是處於垂直分工還是水平分工,如果是垂直分工,因為在組織層級的上位者負有選任及監督的責任,的確不應該因為主張垂直信賴就減輕其責;但如果為水平分工,因為彼此專長差異過大,又無從屬指揮關係,不知情的作者雖然不能免責,但在究責時是應該考慮減輕其處罰。

學術倫理 都是大老們說了算?


2016-11-20 01:06 聯合報  章忠信/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沒有寫論文的人,怎會是共同作者?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學術界裡卻變成讓外人始終無法弄懂的怪現象。
近日違反學術倫理案件中,台大校長掛名第二作者的論文被質疑造假,台大主秘說,「責任歸屬要符合比例原則」;但是,作者掛名時,並沒有在姓名後面標示貢獻度比例,為何出事後要「責任歸屬要符合比例原則」?過了幾天,台大校長說「他只是供肺癌細胞株研究素材,提供研究方向」,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沒有寫論文的人掛名作者,竟是可以如此地振振有詞?
台大校長的說法,是有依據的,因為「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第九點關於共同作者的責任規定:「共同作者應為對論文有相當程度的實質學術貢獻(如構思設計、數據收集及處理、數據分析及解釋、論文撰寫)始得列名。基於榮辱與共的原則,共同作者在合理範圍內應對論文內容負責,共同作者一旦在論文中列名,即須對其所貢獻之部分負責。」
所以,除了論文撰寫的資淺苦力,其他沒有執筆,只是「構思設計、數據收集及處理、數據分析及解釋」的大老,也可以是共同作者,出了事只「須對其所貢獻之部分負責」,這就難怪掛名共同作者的大老,要義正詞嚴地辯解了。
數月前,在醫學院講述學術倫理與智慧財產權議題時,曾經被問到,提供檢體醫生,可不可以掛名作者?才讓我驚覺科技部規定的荒謬,在教育部一項研討會裡,我對科技部同仁就這問題提出質疑,但並沒有獲得回應。
科技部對這些相關規範是怎麼訂出來的?沒有大老的同意,這些規範出得了科技部嗎?大老是各領域大老,我們尊重,但國家的學術倫理,真的是大老說了算嗎?

別太悲觀 川普會看見氣候變遷商機


2016-11-20 01:06 聯合報  鄭方婷/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摩洛哥馬拉喀什)


第廿二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召開,因去年氣候大會制定的「巴黎協定」已生效,本應在瀰漫著伊斯蘭風情歡欣的氣氛中展開;未料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人跌破眼鏡,使會議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筆者過去連續八次參與氣候大會,見證了氣候變遷問題成國際政治角力的一個焦點,即將於明年一月就任的川普總統,究竟對於氣候變遷與環境、能源議題是否真如他選前所主張的,採退出巴黎協定等消極姿態,還是他也看到應對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巨大商機?
相較於去年的巴黎會議,今年會議的特點便是少了歐巴馬、習近平等大國領袖的參加,多了很多產業與金融界實務人士的身影。過去幾年,締約國間為了協商出有意義的合作方案,絞盡腦汁讓兩個最大排放國—中國和美國—實際地參與。也因為多年的溝通,中美之間跨越鴻溝,主導了整個氣候談判的進程與方向。
鑑於巴黎協定的順利生效,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是,各國提出的自主目標,如何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
產業與金融界將扮演更重要角色,因為來自公部門的技術與資金有限。公私部門基於專業評估和以往經驗,有效地投資與管理減緩和適應氣候變遷的項目計畫,並即時透過專家機制評鑑尋求改善方式,是筆者認為解決氣候變化的一條重要途徑。
除了上述項目計畫外,建立全球綠色.氣候友好型價值鏈,將是另一個充滿挑戰和機會的議題。台灣作為全球價值鏈中一個環節,也提出了自己的自主減排目標,不僅在未來無法置身度外,也更有機會參與。
的確,川普過去對於氣候變遷與環境議題的保守態度讓人擔心,不過由於其本身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不至於完全看不到同時創造商業利益、經濟成長和解決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的有效辦法。現在就悲觀或許還太早,且看上台後的人事安排再作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