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經濟/破除低薪敗象 政府當務之急

.聯合報社論..無耳公聽會與失竊的政治過程
.聯合報黑白集.兩岸夾殺馬英九
.經濟日報社論.破除低薪敗象 政府當務之急









經濟/破除低薪敗象 政府當務之急


2016-11-19 01: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主計總處日前首度公布薪資中位數統計,結果顯示台灣近年的薪資有「低薪集中」現象。若根據主計總處國際平均月薪統計比較,台灣無論是製造業或工業及服務業,近十年平均每人月薪的成長幅度都比南韓、新加坡、香港低。這也說明了「低薪國恥」依然如故。
低薪困境非不能解,端視政府是否將提高薪資列為較優先的政策。在前政府時代,為了提高薪資,有江揆加薪組合拳、力推加薪四法、挑選編製高薪100股票指數,政策不可謂不多,但於今看來,幾是徒勞無功。這是因為一直以來,台灣經濟成長主要的驅動力是出口而非內需,而薪資提高代表成本上升,恐有損出口的「價格競爭力」,因此從政府到產業界,恐怕少有人真心把提高薪資視為當務之急。
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去年底大選期間國民黨立委先於朱立倫喊出基本工資應提高到2.5萬元時,當時的經濟部長、國發會主委,甚至勞動部長,都異口同聲反對,理由不外乎是傳統產業會受不了或服務業會大量倒閉,反而影響就業機會,對勞工不利。如果這樣的邏輯成立— 薪資一高,產業會倒,勞工受害,那麼低薪當然就會是台灣無可逆轉的宿命,無需侈言加薪。
然而,貿易依存度高、成長依賴出口,是否必然代表薪資必須被抑低?事實不然。新加坡、香港的貿易依存度都遠高於台灣,但其薪資水準與薪資成長率也都較台灣為高。再者,抑低薪資是否真有助於提高出口實績?事實也不然。台灣薪資水準遠低於南韓,油水電等成本也都低於亞鄰國家,但當南韓因與中國簽署FTA而可降低幾個百分點的關稅時,我們卻惶惶不可終日,顯然低勞動成本也不足恃。
近來,台灣缺工的現象日益明顯,除了產業界抱怨外,國發會也證實未來台灣每年將減少18萬勞動力。理論上,缺工應會帶來薪資的上揚,但產業界要工卻不願薪資大幅提升,這當然難以解決缺工問題,導致必須引進大量外勞「填補」,卻致使低薪問題雪上加霜。
外勞本該是補充性勞力,但當外勞總數突破60萬而產業界仍不斷呼籲再開放更多外勞時,其意義就不是單單「補充性」可以說明的。我們必須思考:何以勞動市場的價格機能失靈到必須依賴這麼多外勞?何以台灣的產業需要這麼多的勞動?何以使用了這麼多的勞動,經濟表現仍遜於亞鄰競爭對手?
當產業界總是抱怨找不到合適的勞工、有許多工作台灣人不願意「屈就」時,其反映的問題有二。首先是廠商可能並未真的提出足以補償台灣人「屈就」的薪資水準。其次,缺工的台灣不該再執著於必須仰賴大量勞工的產業結構與生產模式。
經濟的邏輯並不複雜,就是如何善用有限資源以提高幸福程度而已。台灣是資源極其有限的國家,理應依據資源限制發展出理想的經濟型態與產業結構,也應注重經濟果實是否確實反映於人民福祉的提高。觀諸事實,台灣的實質薪資長年不進反退,顯示人民福祉並未因經濟成長而提高,這說明了我們對有限資源的運用與配置顯然有所誤失。
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兩年前來訪台灣時曾指出:台灣的總體競爭力在全球144國中排名第18,薪資水準卻落到60名,顯示台灣的產業競爭力沒有跟著提升。可惜兩年過去,情況依舊,所幸大師諍言,依然有效。
台灣政黨輪替、新政府上台的主因之一在於低薪造成的分配惡化與相對剝奪感提高,新政府當能體會殷鑑不遠。因此,各項經濟政策的成敗不應單以投資、出口、經濟成長等數據作為評斷依據,真正反映人民福祉的實質薪資與勞動條件必須有效改善,才能證明經濟政策有效引導有限資源妥適運用。強調創新的5+2產業計畫固然絢麗,但如何讓既有產業、企業轉型升級,擺脫要素驅動模式,恐怕更是當務之急,也無可迴避。

聯合/兩岸夾殺馬英九


2016-11-19 01:2 9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馬英九從馬來西亞結束訪問後返台,又風塵僕僕地搭機前往美國參加「亞洲領袖論壇」。
記者鄭超文/攝影


馬英九參加馬來西亞華人峰會遭打壓,不但大會手冊上「台灣前總統」的頭銜被改,甚至連演講題目也遭篡改。
在馬英九揚言不惜退席抗議的堅持下,大會司儀改以口頭介紹「台灣前總統」出場。馬並自製名牌佩戴,書為「中華民國(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閣下」。
馬英九指出,看得出這是中共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介入所致。我們希望,問題確僅在使館層級而已。若此事係由北京主導,就令人對北京的見識不解,更對北京的風格感到齒冷。
其實,馬英九在馬習會後當場舉行的國際記者會上,桌上也置著「總統」的銜牌,北京並無異詞。如果北京此番對馬的名銜有主張,行前即可阻擋,何致臨場再以羞辱。這非但損傷馬的形象,也損傷了馬英九「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治主張。北京難道將馬英九與周子瑜一般對待?
北京不斷宣揚馬政府時代的兩岸關係為有史最佳。爾今如此傷害馬英九,這不僅是過河拆橋,亦形同是對兩岸八年交往成績的自我否定。
在台灣,國民黨內亦有塗汙馬英九形象及推翻「一中各表」的激烈行徑。倘是演成兩岸夾殺馬英九,難怪馬英九要問:「如此反覆,兩岸要怎麼走下去?」
此次不幸,對綠藍紅皆有啟示。對綠,始知蔡政府與馬英九也可持同一立場。對藍,失去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即無意義。對紅,如果對馬英九都可過河拆橋,台灣誰還敢信任北京的風格?

聯合/無耳公聽會與失竊的政治過程


2016-11-19 01: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一例一休爭議擴大,20多名學生與勞運等青年團體代表不滿蔡英文民進黨政府處理方式,
表達「拒砍七天假」訴求,從總統官邸抗議靜坐,隨後步行到總統府前持續抗爭,警方兩度舉牌警告,抗議代表不滿府方回應層級太低,幾度與維持秩序的軍警發生推擠衝撞。
記者林俊良/攝影

檢視近期的幾場抗爭活動,包括:一,勞工對《勞基法》一例一休及七天國假修法的不滿;二,民眾對日本核災食品解禁的不安;三,宗教團體不滿民進黨修改《民法》放寬同性婚姻的草率;上述三者基本上都無關政治意識形態,也並非有政黨在幕後操縱,而是出於民間自發的動員。簡言之,這些議題都是因為「公共性」很高,廣受一般民眾關切,而政府處理手法過於粗暴,於是民眾發起示威抗爭。
在民主國家的政府決策,若對民意有合理的徵詢,或讓民眾有適當表達參與的機會,這類示威或衝撞都可以大大避免。但觀察一例一休、日本核食解禁、及同性婚姻等問題,所有決策都是「由上而下」的指令,民意徵詢過程草率,甚或付諸闕如;其中,核食解禁甚至只是附在外交談判黑箱中的一個交換籌碼。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會有許多民眾覺得自己遭到政府「背叛」,而必須站出來表達異議。
用政治學的術語形容,蔡英文政府的這些爭議決策,都犯了「政治過程跳躍」或「政治過程消失」的錯誤,以為所有決策都可以由政府一手包辦,不需要徵詢人民意見或進行社會溝通。之所以有這種心態,主要是蔡英文自恃六八九萬票的民意支持,加上民進黨在國會的絕對優勢,使政府以為擁有民意的萬靈授權,可以像揮舞仙女棒一樣隨意點石成金,心想事成。事實上,如果蔡政府真的在乎民意,應該看到選民已經在收回他們簽發的授權,這從總統民意支持度的死亡交叉已一目了然。
舉例來說,一例一休的議題已經吵了半年,林全內閣仍無法向民眾說清楚其決策之旨意,是如何在台灣的特殊經濟條件下在勞資之間求取平衡;也因此,基層勞工一直有休假遭到剝奪的失落感。這當然是行政溝通的失敗。在日本核食解禁議題上,行政部門的失能和角色錯亂更是窘態畢露,主管的農委會和衛福部提不出有效的檢測報告說明這些地區的食品安全無虞,卻只能配合外交決策不斷重複一些言不及義的詞令。更可議的是,直到政策已決,政府才應在野黨要求召開十場公聽會,卻又急著趕在三天辦完。這樣的公聽會,豈像是有誠意聽取民眾意見?
無獨有偶,那天一例一休公聽會,主席陳瑩就是一直在會上滑手機,引起與會勞工不滿,而在亂陣中被推倒在地。在民進黨眼裡,舉辦「公聽會」,目的似乎已變成「讓反對者混時間」或「賣個面子給你」,根本不在聽取民意,供作決策修正參考。同性婚姻的議題也一樣,就法論法,一步就將同志婚姻訂在《民法》親屬編中,將牽動極大,對許多法案造成不可預期的衝擊,連法務部都主張另訂《伴侶法》。但是,民進黨僅憑尤美女一人提案就要逕將法案付委,在政黨無共識、社會無共識的情況下,如此草率的立法要叫人民如何吞得下去?諷刺的是,在宗教團體抗議下,立法院才同意要辦兩場公聽會;看來,政府把公聽會當成了緩兵妙計。
事實上,如果政府不準備提供耳朵傾聽,徒具形式的公聽會,已經失去了它「集思廣益」的政治作用。再說,看這一連串爭議事件,台灣「失竊的政治過程」,除了公聽會失去「公共」及「聽取」的精神外,行政部門的專業被矮化,立法部門的辯論被搾乾,只剩下蔡總統的意志和喜好凌駕一切。當政治被化約到如此扁薄,怎能不令人為民主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