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經濟/正視台灣缺電現實

.聯合報社論..政府應釐清「創新」產業的效益和代價
.聯合報黑白集.楊泮池如何調查自己?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台灣缺電現實








經濟/正視台灣缺電現實


2016-11-21 01:0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必須面對的能源真相系列四之一

上月19日,受到氣候偏熱、機組故障、歲修等因素影響,台灣供電備轉容量降至83.3萬瓩,備轉容量率一度低到只有1.62%,是我國秋天供電第一次亮起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距離限電準備的「黑燈」,只剩不到40萬瓩,這是台灣自2002年後首見瀕臨限電危機。
對供電議題最是關注的企業界,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沈國榮,甚至美、日、歐等外僑商會,都對台灣供電情勢感到憂慮,先後提出建言。相較於企業界對供電穩定一事感到憂心忡忡,政府的應對腳步相對顯得緩慢。本報社論將從供給與需求、新政府能源政策、綠能發展路徑、以及我國能源轉型路徑等多個面向,揭開我們不願面對的能源真相。
台灣上一次面臨缺電,是在1990年到1999年期間,這九年間,備轉容量率多數不到10%,共限電46次,從2000年迄今,僅限電一次,上一次限電,已經是14年前。當年缺電是企業與民眾的惡夢,分區輪流限電影響企業生產、對民眾生活也造成極大不便,各方壓力下,迫使政府加速推動民營電廠(IPP)釋照,第一家IPP、台塑集團的麥寮汽電在1999年開始商轉,之後陸續有八家IPP加入,讓台灣供電重新回到穩定期。
但隨著新電源開發不易,加上核四工程從延宕到永久封存,供電淹腳目的好光景已不復見,從2013年起,供電備轉容量率低於6%的天數快速攀升,2013年僅一天,2014年變九天,2015年與2016年激增到33天與68天;近兩年供電亮起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天數更已達五天,種種數據顯示,台灣供電穩定優勢正在快速崩解。今年核一1號機與核二2號機,均因歲修無法重啟,更加劇了供電問題,台電向廠商回購的電量最高逼近90萬瓩,若扣除這些電量,今年實際上已面臨限電。
新政府上台前,綠營高層多次表示台灣不缺電,但新政府上台後,已經意識到供電情況不如之前設想的樂觀,林全內閣在今年夏天前夕甚至一度釋出必要時要重啟核一1號機的政策方向,即便之後因強大的反核力量而暫不重啟,但從經濟部決定緊急向國外採購天然氣發電機組的動作來看,新政府已預見未來數年國內極可能出現缺電危機。
蔡英文總統的能源政策要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亦即現有運轉中的三座核電廠屆齡除役,核四永久封存不啟用。非核家園政策的最大配套是提升綠能發電比重,日前行政院通過電業法修正草案,即是寄望修法後能鬆綁業界投入綠能的限制,加速提升綠電比重,由現在的4%,逐步提升至20%。
由核能逐步向綠能轉型,國際上已有不少經驗足供台灣借鏡,包括要在2022年廢核的德國,以及2011年311大地震後,多數時間處於零核電的日本。德國與日本是近年來推動綠能成果顯著的兩個國家,其降低核能發電比重的模式有一共通點,都是一邊增加火力發電比重取代核電,同時等待綠能發電提升,前者增加燃煤發電,後者則是大幅提升天然氣發電。
從德、日經驗來看,在推動綠能、減少核電的同時,必須依靠增加火力發電,才能維持穩定供電。回過頭來看台灣,近兩年民進黨執政縣市,包括雲林、台中、彰化等地,均反對燃煤發電,燒煤的台化彰化汽電共生廠已經因此停工,民進黨立委更質詢經長,詢問明年即將面臨執照展延的六輕燃煤發電廠能否停止運轉。台化彰化廠供電僅占全國的0.5%,影響尚小,但六輕發電廠的發電占全國的11%,影響重大,連經濟部長李世光都說:麥寮汽電執照展延「一定要成功」。
經長冒著得罪環團的風險,也要明講麥寮汽電執照一定要展延,代表政府已認清供電不足的事實,「缺電」是台灣目前不願面對的能源真相。但唯有面對現實,我們才能理性盤點還有哪些供電選項,藉由理性思辨,找到推動能源轉型的可實踐路徑,且在這個過程中,確保有穩定的供電,才能保住台灣的經濟命脈。

聯合/楊泮池如何調查自己?


2016-11-21 01: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大校長楊泮池。記者林伯東/攝影【作者:林伯東 檔名:L25879261.JPG 日期:2016/11/19】


台大發生論文造假風波,台大校長楊泮池列名其中數篇論文共同作者,學術界為之譁然。楊泮池對此並無愧色,卻聲稱要開設「學術倫理」課程,所有研究生要上過課才能進研究室;還要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釐清責任誰屬。
一位涉及造假事件的校長,竟要成立特調會來調查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其結果能否客觀中立,讓人存疑。再說,面對已發生的學術倫理事件,都抱著和稀泥的態度;然後,卻侈談要開設課程教導學生如何尊重學術倫理,這種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態度,要如何教導學生?
這次論文造假事件非同小可,已有同一生醫研究團隊的十一篇論文被揪出造假,嚴重損害台灣學術形象。奇怪的是,除了台大校方一路推託,政府官員的態度也都極為曖昧。科技部長楊弘敦竟稱,論文造假「古今中外都有」;言下之意,多此一樁,並無大礙。
教育部次長陳良基則說,此案應回歸專業審定,如果政治力介入,將妨礙學術自由云云。他還說,過去有很多檢舉案,最後都不成案。陳良基出任次長之前,是楊泮池的副校長;他這番發言不免讓人感到護航意味濃厚,顯示教育部將袖手旁觀此事。
這次論文造假,楊泮池雖非元凶,但他屢屢掛名「共同作者」,前後篇數甚多,顯難推卸草率、失職之責。兩年前,蔣偉寧涉及論文審查弊案四天即下台;民進黨這次裝聾作啞,把最高道德標準都拋在腦後了。

聯合/政府應釐清「創新」產業的效益和代價


2016-11-21 01: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本報資料照片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重話批評政府夸談發展「創新」產業,卻不見對現有產業發展提供襄助;即使新產業成功,也彌補不了既有產業的衰退,不只難以促進經濟成長,更無助於改善尾隨創新而來的就業與分配問題。此話,表面上似為半導體產業請命,實則道出台灣經濟政策規劃上的巨大盲點。
政府提出五大創新產業、循環經濟及新農業的「五加二產業」,立意雖佳,但要單靠「創新」產業解決失業及經濟成長停滯的問題,仍屬緣木求魚。首先,要根本解決失業問題,必須新創產業及既有產業皆致力於創新,帶動經濟成長、創造就業及減緩分配不均的良性循環;加上人力資源的適當配置與運用、所得與稅制改革,方可見效。其次,政府對於如何打造一個讓創新得以發揮最大效益的環境,目前仍缺乏正確認知。
美國政治學者泰勒(M. Taylor)在其新作《創新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Innovation)中指出,在美歐等富裕的工業化國家,即使擁有明確的政策指導與資金協助推動創新,也不見得都可在科技與創新方面領先。創新成果表現高下的關鍵,在於政府有無解決市場與社會網絡失能的能力。
具體的說,就是政府必須在外在威脅催生創新產業發展,與國內既有產業抗拒創新的拉扯下,找到可協助推動我國創新的平衡點。前者源自於國家安全威脅等更深層的危機感,一如曾任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的華裔經濟學家吳元黎筆下,那個一九七○到八○年代為國際政經情勢險峻所苦的台灣,力求發展優勢產業以帶動整體經濟,爭取國際生存空間。這正是台灣電子、科技、資通訊等高科技產業當年崛起的重要促因之一。
這些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成功,並非僅仰賴政府的強力支持或資金的投入,更包括政策大綱取得社會共識等一系列務實交流的過程。這就是Taylor強調的社會與產業網絡的建立,如此,產業才能逐步發展至具國際競爭力,並帶動台灣就業及整體經濟成長。
至於國內阻礙創新的壓力,則多為分配問題引發的利益衝突;尤其是當代創新落實過程下的贏家與輸家,經濟果實分配不均的難題。而這些飽受整體經濟變革與組織改造的負面影響者,其失落若無法得到適切的處置,往往會與政治勢力結合,形成對後續創新政策與改革的反對能量。
由此可知,社會要從創新獲得再成長的能量,絕不是挑出幾個產業冠以「創新」之名即可。要想成為帶動台灣經濟突圍的新創產業,必須具有承先啟後的特質,才能做為新產業的帶動者與學習對象,進而創造就業及社會福祉最大化。這也是張忠謀呼籲蔡政府在提倡「創新」產業之餘,勿忘半導體等既有產業的本意。
目前,台灣包括資通訊與科技業在內的高科技產業及擁有高就業的傳統產業,都面臨發展瓶頸,並不意味政府可以任其「自行進化」或「自生自滅」。事實上,這些曾為台灣經濟打下厚實基礎的高科技產業,除面對國外極大的競爭壓力,本身發展也到了一個高原期,需要政府提供諸如電力、土地等必要協助,以利再次進行創新。至於傳統產業,則是支撐就業與社會安定的要角,政府亦沒有不助其創新求發展的道理。
要言之,一個有智慧及遠見的執政團隊,應能分辨經濟永續發展危機與因應策略,並妥善拿捏新產業和既有產業創新在資源分配上的傾軋與外在威脅之間的平衡點。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懂得運用政策和制度,讓它們真正發揮成就國家經濟發展的功能,才是執政團隊擘劃創新產業或產業創新應具備的思維。反之,若怯於面對既有產業的困境,一味寄望若干「創新」產業產生扭轉乾坤的神蹟,將使創新淪為廉價的政治承諾,更讓台灣經濟錯失真正逆轉勝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