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王健壯/如果身分認同政治侵入防疫領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如果身分認同政治侵入防疫領域
◆  方祖涵/讓球迷夢幻成真的比賽
◆  朱宗慶/跨出線上觀演新嘗試,做就對了!
◆  羅智成/再見巴塞隆納
◆  嚴震生/時間證明波灣戰後撤軍是正確決定
◆  黃介正/中國大陸與帝國墳場
◆  周行一/從電影票房收入看未來中美關係








王健壯/如果身分認同政治侵入防疫領域


2021-08-22 05:00  聯合報 /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野百合世代舉行記者會,齊呼口號發起支持台灣國產疫苗連署。記者潘俊宏/攝影


五十多位政治立場親綠的人士,日前以野百合世代的名義,發起支持台灣疫苗的連署活動,這是綠營捍衛高端疫苗的首次集體性行動,也是台灣第一個「防疫版」或「醫學版」身分(認同)政治的出現。

每個人都有許多身分認同,包括家庭的、社區的、種族的、性別的以及宗教的身分認同,看奧運、看職棒也有身分認同,而在政治領域的身分認同,政治學中則被稱為身分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它是檢驗民主政治運作良窳與否的重要指標學者的通說是,認同政治愈明顯的國家,政治對立與衝突的程度也愈嚴重,反之亦然

對政黨或政客而言,操弄認同政治既是選舉策略,也是統治策略。認同政治出現於競選期間,也出現於重大政策推動時,它是一種非此即彼的訴求,而操弄認同政治的極致結果,則是「極端化政治」的出現;川普當總統四年的美國政治,就是認同政治極端化政治典型案例

即使在對抗新冠肺炎這場百年一見的瘟疫時,認同政治也是影響川普政府防疫決策與民眾防疫態度的關鍵因素。從總統到共和黨的州長,都把拒戴口罩視為身分認同標誌,他們反對社交距離反對封城期間過長影響經濟,拜登嘲諷那些不戴口罩的人是「尼安德塔人的腦袋」,但許多來自紅州的國會議員,卻故意在進國會大廈時脫下口罩。

政客的防疫認知與作為如此,他們的支持者在認同政治催化影響下,不但有樣學樣,並且懷疑新冠肺炎是捏造的謊言,醫院染疫病患癱瘓醫療系統的消息,也是醫師為賺錢而扯的漫天大謊;民調更顯示,雖有六%民主黨支持反對接種疫苗,但反疫苗的共和黨支持者卻高達近五成,有記者問染疫民眾「你當初為什麼不戴口罩、打疫苗?」得到的回答是「那不就證明民主黨是對的?」這是認同政治凌駕防疫,甚至凌駕生命的具體例證

根據美國學者的研究,染疫確診數與死亡數愈少的地區,認同政治出現的機率也愈低。台灣在今年五月疫情爆發,也看不出認同政治侵入醫學領域的跡象,不同身分認同的人,對政府各項防疫指引都一體遵守。但五月至今,因為確診數暴增,死亡數也不斷增加,再加上疫苗嚴重短缺,「醫學版的認同政治」卻開始處處可見,指標性的案例就是不同身分認同的人對高端疫苗的不同態度。

雖然沒有科學性的調查可資佐證,但僅憑印象式觀察也可得知,藍營政治人物與多數支持藍營的民眾與媒體,都反對未經三期臨床後認證的高端疫苗;而綠營政治人物與立場一向比較親綠的媒體,卻呼籲「把手臂留給高端」,預約到高端後更表態「感動到想哭」,野百合世代連署聲明中,更把支持台灣疫苗上綱到台灣需要護國產業」。

疫苗是科學,不是政治,但台灣何以也會出現醫學版的身分認同政治多數人是不是都該問問自己:每次選舉時,我們都受制於認同政治,政府推動爭議性重大政策時,我們也受制於認同政治,或許這都是認同政治的必然,但選舉與政策無關生死,難道攸關生死的對抗瘟疫,政治人物也要操弄認同政治?我們人民也要依循認同政治的邏輯去作抉擇?

如果身分認同政治侵入防疫領域,台灣踵步於美國之後,可能會有什麼後果?野百合世代該想想,每個世代、每種不同身分認同的人,都該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