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力俊/李大維和光同塵
◆ 林中斌/蔡就職 習回絕 惜失機
◆ 薛承泰/包容、信任、團結
陳力俊/李大維和光同塵
2025-07-16 00:00 聯合報/ 陳力俊(作者為中研院院士、清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李大維是一位資歷豐富的外交官,尤其特別的是擔任特任政務官時期,橫跨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時代,在藍綠壁壘分明的台灣政壇,即使不是絕無僅有,也是極為少見。
李氏於最近發表個人回憶錄《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主要對其公務生涯有所記述,也是對台灣國際關係與國內政治的歷練記錄。台灣外交官因歷史因素,需面對更為艱鉅的處境,熟知其中甘苦的李大維指出:「身為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半世紀的記憶,道盡台灣國際關係的特殊性。
「和光同塵」語出《道德經》,意為秉性內斂而能與塵俗相融,是作者的自我期許。李氏在書中談民主時代的外交官、駐美經驗、台美認知落差、實務經驗以至反思歷史,皆與自述個人一生職涯的四字箴言「中道」與「審慎」相契合。書中也揭密艱困國際處境之下,台灣外交官如何戮力從公、折衝樽俎,書寫台灣重大外交事件以及國內重大發展與重要事件等。
書中引人入勝細節甚多,例如大維之名是其雙親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像前國防部長俞大維一樣,好好讀書以智慧報效國家而取;在成年階段,其父曾告誡他「黨是尚黑,將來不要碰政治」。
同時書中收錄多幀別具意義的文件紀錄、照片,特別顯眼的一張照片是蔣經國先生於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年)接見青年獎章得主,半蹲於前排的三人正是李大維、溫世仁與林百里,三位青年日後都闖出一片天,見證當年識拔人才之精準。
李大維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出任駐美代表,又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出任外交部長、國安會和總統府秘書長,被形容為「萬綠叢中一點藍」,在政治對立嚴重的台灣,許多人對他難免有所臧否。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陳、蔡在用人之際,尚能將個人才幹列入考量。尤其還容許李氏在不須自汙遞上投名狀情況下擔任要職,值得肯定。
李大維自述:「外交官應服膺憲法,尊重民主憲政制度選出的領導人,不應有黨派之見,任內應忠實傳遞國內政策指示給駐在國,若有異議,也應循行政管道表達。當然也可求去,這才符合民主政治的精神」。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信仰,拿捏政務官的進退。
李氏為蔡英文所重用,對蔡的評價也甚高,認為她在國安上,自信沉穩,自然引來議論;他在自序中說「任何國家作為背後都有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十分複雜,牽涉個人認知、主客觀形勢條件,利己乃是必然,必須併同考量」。同時引美國開國元勳之一、曾任總統的麥迪遜所言:「野心必須與野心相抗衡」、「防止權力集中於同一部門的最大保障,是給予各個部門憲法手段和個人動機,以抵制其他部門的侵犯」。在台灣正進行「大罷免」之際,更顯語重心長。
李氏在擔任公職後期,出任國安會和總統府秘書長,政治色彩雖較淡薄,從春秋責備賢者觀點,仍然無法毫髮無傷;他反思歷史:「我們無法從上帝視角看五十年後的發展和思維,古今中外歷史人物做的抉擇,皆為因應當時局勢,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項…我們不能以今日視角評斷過去決策,需以同理心看當時決策者的思考邏輯及時代背景,才能真正瞭解何以造成矛盾、錯失,或差池的決定」。堪稱中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