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聯合筆記/治山防洪的疫情怎麼救?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203/web/

◆  宣導部落防疫 原民媒體動起來
◆  「隔離」中的人與空間
◆  外交口罩 為何不說清楚?
◆  疫情後經濟重建 須向防疫看齊
◆  補強檢測 嚴防漏網之魚
◆  社區防疫指引 如空中樓閣
◆  漫畫/衝衝衝?
◆  聯合筆記/治山防洪的疫情怎麼救?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治山防洪的疫情怎麼救?


2020-03-25 00:37 聯合報 /   鄭朝陽
網友喻為台版土耳其棉堡的景點,是東勢林區管理處在台中市和平區烏石坑溪施作緩坡式固床工。圖/東勢林區管理處提供


一千萬元可以做什麼?給學童吃好一段時間的營養午餐,還是在山上做一件莫名其妙的工程,搞死了溪流,也把公帑打水漂

農委會林務局最近在台中市和平山區烏石坑溪,做了一項攔砂壩工程工程中央有一道魚鱗狀水泥斜坡,溪水由上往下流時,激出細白的水花,被網友認為景致像極了「土耳其棉花堡」,讓這項治山防洪工程成了「美麗的錯誤」,平假日都吸引大量遊客上山拍照打卡,攤販也隨之而來,山路動彈不得,還要出動警察指揮交通,寧靜的山區變得不平靜。

可能是新冠肺炎疫情把大家悶壞了,攔砂壩超旺的人氣讓專家看傻了眼。儘管現場豎立了「危險水域,請勿戲水」的警語立牌,遊客依然故我,爬上爬下玩得不亦樂乎。

這還不打緊,大家稱這道酷似「土耳其棉花堡」的水泥斜坡為魚梯是為了幫助魚蝦洄游返鄉之,也讓專家搖頭苦笑「這麼陡的斜坡魚蝦怎能回得去?」攔砂壩消能工程當成魚梯,套句網路語言只能說「也是醉了!」

根據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勘查結果,這件攔砂壩工程應該是為了治理上游山區不斷往下崩落的土石,尤其下游有農民種田、養魚的高灘地和魚池,被這些不斷往下奔流、淤積的土石掩埋,促使林務局斥資上千萬元,打造這項攔砂壩工程,希望把土石攔在上游,解決下游之患。

只不過,從現場土石淤積量之大來判斷,顯示上游的山溝還在侵蝕中,做攔砂壩的這段工區正是河川運送土石的「搬運段」,通常在這裡做攔砂工程違反自然法則,只是徒勞無功,不僅水泥工程殺死了河川生態,下一波颱風豪雨也將驗收工程的可靠性,萬一也被土石沒收,上千萬元公帑就真的打水漂了。

如果不是民眾發現這項「美麗的錯誤」,很難凸顯治山防洪治理河川工程系統沉痾兩大工程分屬農委會經濟部水利署,長期以來各做各的,聯合報兩年前曾深入討論野溪水泥化問題,對前瞻基礎建設的「水環境計畫」,提出工程缺乏生態檢核等質疑,如今水利署已納入河川生態專家參與工程提案審查,結果雖不盡如人意,至少是正確的起步。
搞死河川的另一大問題出在農委會林務局水土保持局治山防洪工程,彷彿另類的工程疫情

追究烏石坑溪攔砂壩工程已無意義,行政院若不深究錯誤系統問題山林的溪流將毀在政府手上,後悔莫及










補強檢測 嚴防漏網之魚


2020-03-25 00:44 聯合報 /   邱淑媞/國民健康署前署長(台北市)
現在各大醫院都有護理人員篩檢出入民眾體溫。但許多新冠病例卻是一開始沒有發燒,很容易漏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第一波新冠防疫,繳出漂亮成績單,隨著數萬返鄉潮,進入第二波戰局。病例快速攀升之際,診斷過程常一波三折,背後是否有可矯正系統性因素,值得重視。為減少漏網之魚、縮短傳播路徑,必須提高傳染病診斷的敏感度與速度,乃是此波防疫決勝點。

從先前案例不難發現,許多病人經歷數次漏診,似有系統性因素。因素之一是,受到某些海外的住院數據誤導,以為發燒是普遍的症狀,導致沒有發燒的病人未獲轉診或進一步檢查,最有名的例子是入境已申報咳嗽的澳洲音樂家,兩關皆未啟動檢驗

新冠未發燒即具傳染力且大規模流行病學分析發現,雖然住院期間發燒比率高達八十八點七%以上,但到院時卻僅四十三點八%有發燒。台灣許多病例亦是一開始沒有發燒。政府並沒有限制要發燒才可檢驗,宜廣為呼籲,不宜誤以為沒有發燒就不是新冠,以免漏接。

困難之二是病毒檢驗速度與敏感度仍有提升空間美國醫學會期刊報告,以咽喉採檢部位敏感度僅三十二%,且目前常需等候兩天才有結果。政府要求陰性者十四天後再次採檢,但兩次合計仍有四十六%可能漏掉,且失去及時追查與管制接觸者的時效。準確度低也導致不敢一次陰性就排除,沒感染者亦要禁足兩周,造成人力與社會成本耗損,也降低接受檢驗意願,增加防疫死角。若疫情擴大,有較多醫護人員疑似感染,這種流程不僅牽絆戰力,更將耽擱院內感控機制的啟動,事關重大。

如何補強?首先,既然發燒不普遍,症狀如同感冒、過敏或腹瀉等,難以辨識,就有賴醫學檢驗鑑別診斷,且不宜限於有旅遊史、接觸史者。目前政府有約二百個新冠診斷據點,也放寬病毒檢驗條件,自應大力宣導民眾正確就醫,尤其不要跑到無法檢測的院所,徒增傳播風險卻無助於檢出。

其次,採檢部位宜依科學實證,以病毒量較高、敏感度較高、採集過程也較安全的鼻咽採檢,列為優先作法;此已獲美國CDC與台灣某些醫院採納。未來則宜引進民間資源,加速快篩技術的上市,以一小時內有初步結果為目標。

但,病毒檢驗再精進,還是受病毒量影響。若欲揪出社區感染,則宜考慮並用其他診斷工具來提高敏感度。廣受注目的是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能在輕症偵測出早期胸部變化,總體病例敏感度能達八十六%以上,比X光檢查高出不少,且馬上看得到結果;但其特異度較低,需與敏感度低但特異度高的病毒檢測並用互補,可加速發現潛在病人,盡快重複病毒檢測,大幅降低漏診與延誤,並提供肺部病情嚴重度與變化狀況,有利治療分流與追蹤,已受歐美重視。台灣中型以上醫院大多有此設備,可考量納入診療配套,降低一再漏診與十四天等候的時間耗損。目前其成本已大幅降低,但流程與消毒須有配套,宜給予適度補助。

第二階段防疫賽的挑戰更加嚴峻。寄望台灣有效提高感染源偵測之敏感度與速度,嚴防漏網之魚,掌握機先,持續領先。









外交口罩 為何不說清楚?


2020-03-25 00:45 聯合報 /   董克多/退休駐外人員(台北市)
巴拉圭媒體Trece報導我捐贈該國一百萬片口罩及十萬個手術帽,引起台灣民眾不滿。圖為Trece對我國捐贈巴拉圭口罩的相關報導。圖/擷取自Trece網站。


新聞報導,巴拉圭媒體Trece揭露我捐贈該國一百萬片口罩及十萬個手術帽,引起民眾不滿外交部表示這批口罩是駐巴國大使館在當地採購,並非從台灣出口,不影響國人權益等

無獨有偶,媒體亦批露,委內瑞拉國會友台委員會會長雅尼茲發放給民眾口罩印有我國旗,還用英文寫著台灣可以幫忙字樣

疫情蔓延人人自危之際,贈送口罩不失為發揮人溺己溺的務實手段;然而,由於先前政府表示先救自己才救別人,民眾至今仍在排隊買口罩,因此質疑政府挪用國內醫療資源,情有可原;政府應體恤百姓之苦,趁此機會詳細說明這些援贈口罩的來龍去脈,以解疑惑並紓解不滿情緒。

其實我國對邦交國實體援贈計畫,行之有年,是極普遍的維繫邦交手段,項目廣泛多元,各邦交國各有不同,作業流程因其性質屬性差異也略見不同。

具體可見的如實體援贈,如修築公路等營建工程,限於我國工程公司承造能力或當地特殊自然環境,只能藉招標方式委託第三國公司承建。又如贈送救護車,採購國產車會有當地維修與零件供應問題;其他如規格與數量等因素,援贈品未必全出自國產,而是就地採購或併入邦交國相關計畫與其他物品共同採購。

外交部稱此次援贈巴拉圭口罩係在當地採購,可能並未掌握問題重點:此次疫情嚴峻,國內口罩供應明顯不足,巴拉圭當地採購的口罩是否來自於台灣,是否影響國人使用需求,才是民眾關心之處;這就是有人調查發現巴拉圭不生產口罩,更加深口罩可能來自國內的疑慮。

以個人親身經驗為例,元月國內開始發生口罩荒,內人電請法國友人代為蒐購口罩,那時疫情雖尚未蔓延至法國,但網路上法國已無口罩可供應,最後從義大利網站成功訂購口罩一盒,從義大利杜林寄達法國友人處,再郵寄台灣從包裝紙盒標示發現,該口罩是法國口罩公司設於中國大陸仙桃市工廠製造製造日期是去年三月,屬庫存貨),波蘭進口商銷售至義大利。區區口罩,歷經波折,往返環遊半個地球,具體而微地說明代工全球化,行銷通路多元化的普遍現象。

全球口罩供應日益吃緊,我駐巴拉圭大使館仍能向當地採購大批口罩及手術帽援贈該國,誠屬不易;政府似可藉機向國人說明,我駐外人員如何完成不可能任務。











「隔離」中的人與空間


2020-03-25 00:46 聯合報 /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台北市)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曼哈頓賈維茨中心已確定將被改建為四座類似於武漢「方艙」的臨時醫院,共提供一千個病床。(美聯社)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擴大,將確診者或可能的感染者隔離,為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環;到目前為止針對「隔離」的相關觀念與工作,大多是從醫療及公衛角度來思考,然而隔離對象為真實的「人」,需考量的因素較多也較為困難。從相關媒體報導看到許多因隔離所產生的特殊行為,在在都說明了隔離工作越來越複雜,需要擴大思考面向。

從建築學角度來看,隔離的主體為「人」,形成隔離的環境則是「空間」,兩者存在著極為緊密的互動關係。舉例而言,從「密度與空間」(density and space)概念而論,「人們長時間身處於一個高密度的空間中,對於心理及生理的影響極大」已是許多研究的共同結論。再如「人們長時間可以忍受的密度極限,不是單純的面積,而是依據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容積而定」。國外研究顯示一個人在單一空間內一至兩個月時至少需要七米立方,數個月的話則需要十七米立方以上的容積;這些容積都是指扣除牆壁及設備後淨容積」。

這些國外研究,多針對某些具有特定工作性質的空間來作為探討對象,例如必須長時間停留在外太空的太空船,或是經常潛伏於深海中的潛艦等,工作人員必須長期生活在密閉且極為狹小的船艙中,心理與生理可能會受到影響。這些個例雖極為特殊,但與疫情的「隔離」性質類似,因為確診者必須長時間住在負壓病房中接受治療,而可能的感染者也至少需要十四天在固定的房間中不得外出,這些都會與「密度與空間」有關。

進一步來看,作為個人的隔離空間,其最小的容積應為多少呢?這更是設計大規模且為群體隔離設施的重點另再引用環境心理學個人空間概念;「個人空間」為一無形的空間,亦可視為與「人」有關的最小規模空間。同為國外研究成果,日本曾針對日本人的個人空間進行調查及統計分析,得到平均約2.7 x 2.7 x 2.4 公尺之三度空間的個人空間尺寸。雖然我們的建築界並沒做過針對台灣人的類似研究,且日本人平均身體尺寸與我們也不同,但這些概念與數據都是可以作為決定最小隔離空間時的參考。引申而論,如在大規模開放式的隔離設施中,人與人的「距離」就不應單只考慮「飛沫傳染距離」而已,人與人之間無形的「個人空間」所呈現出的距離,亦是需要考量的。

新型態病毒的出現,讓國內相關防疫工作備感壓力,醫療及公衛領域更是全體動員,站在第一線努力對抗病毒。隨著疫情逐漸擴大,新課題不斷出現,需要處理的問題也越來越複雜,此時除了醫療及公衛領域之外,相關的專業領域也必須同步加以檢視,進而尋求跨領域的相互合作,較能達成隔離及防疫的真正成效。










宣導部落防疫 原民媒體動起來


2020-03-25 00:46 聯合報 /   章俊博/博士生(台東市)
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原鄉族人恐慌,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前左4)二月曾到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文化健康站宣導防範措施。圖/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已造成各國恐慌,台灣也戰戰兢兢積極做好防疫。

這些日子,對於台灣接收的訊息,大多來自歐美西方國家,對於各國原住民媒體訊息的報導卻是極少。相對地,台灣原住民媒體在報導疫情消息上,也是來自主流媒體。

過去在原住民媒體尚未設置前,也都是以主流媒體報導的訊息為主要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於民國94年(二○○五年)設置,過去十二年來積極為原住民服務,守護部落這一塊而努力。原視屬公共頻道,設置宗旨本就是要為全台五十七萬原住民做文化、語言的傳承及落實媒體近用權,在傳播權利上希望能夠給予更大的發揮空間。

尤其到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又設置了Alian原住民廣播電台。對於原住民來說,擁有電視及廣播有全方位服務,更應該在訊息服務上有更好的傳遞功能,扮演重要的訊息平台

對於人口不多且居住偏鄉地區原住民族來說,以新冠疫情屬性及傳染途徑,除非確診者走進原鄉部落,原住民要感染也不容易。

不過,原鄉人口移入都會已占全原民人口的一半約廿萬以上,如果稍不注意感染回到部落,也會傳給親人。

原住民媒體有必要積極傳達正確防疫觀念防疫措施,透過十六族語言分別在電視及廣播平台上播出尤其廣播偏遠地區具有防災救災功能,過去三年積極建置轉播站,就是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等的缺失,此時就是原住民媒體應該好好發揮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