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薛承泰/年輕人豈可「認祖鮭宗」?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年輕人豈可「認祖鮭宗」?
◆  方祖涵/疫情裡的運動宅經濟
◆  周行一/我們不能是沒有交集、支離破碎的社會
◆  嚴震生/紓困方案 拜登上台第一場勝投
◆  林中斌/習近平: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  王正方/內閣制推得動嗎?






薛承泰/年輕人豈可「認祖鮭宗」?


2021-03-20 04:20  聯合報 /   薛承泰(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知名壽司店推出姓名中有「鮭魚」同音同字就能享「全桌免費」,掀起「鮭魚之亂」。示意圖/ingimage



日本知名迴轉壽司店在台灣插旗,推出了免費吃一桌壽司的活動,條件就是名字當中需有「鮭魚」字眼。活動雖然只有短短兩天,據說有超過三百人改了名字,在那兩天拚命吃壽司,以滿足自己的小確幸。雖然有人嘲諷為了吃鮭魚而改名是「認祖鮭宗」,商家卻認為是「萬眾鮭心」!

商家推出此活動時應預計到名字中有鮭魚,或為了免費吃壽司而改名的人不會很多,兩天下來吃掉的免費壽司或許才十來萬元,可是廣告效應會超過百萬的投入,商家的小創意可帶來了大商機。

由於媒體喜歡報導此類新聞,年輕人改名不只是為了吃壽司,說不定上了媒體還可以揚名立萬。鑒於名字中只有鮭魚兩字並無創意,可是又想不出好點子,於是就有人來比名字的長度,把喜歡的壽司名稱都放進去,反正只「鮭化」兩天然後就「同鮭於盡」,名字依法又可以改回來。

聽說某大學生將名字改為「鮭魚之夢」之後才發現,這已是第三次,將來無法再改;果真如此,也沒關係,畢業後不妨考慮到壽司郎工作當店長,或用自己名字開店,此夢即可成真。

如果名字要改回來,有人建議,那就請自己的父親也改成一樣的名字,一旦父子同名即可依法改回來,然後父親再改回原名;要不然就等自己有了小孩,取名「鮭魚之夢」後,自己就可以改了。很明顯地,這是套套邏輯,行不通的,否則就成為鮭魚之家了。

其實按我國「姓名條例」規範,為了吃壽司改名的理由,不會因親戚、同學或同事,同名同姓而需要改,所用的理由可能是「不雅」或「特殊原因」。由於幾天過後即將改回原名,難道還是採用相同理由?那麼這個規定就形同虛設。

如果是已婚或成為父母者,不只是自己的身分證要改,配偶身分證的配偶欄,以及小孩身分證的父母欄,也須跟著更改,這個代價太高了!我相信,這次的改名應該是未婚的年輕人,他們把改名當兒戲了!最扯的是,報紙報導有媽媽帶著念大學的女兒去改名。當他們揪團免費吃壽司時,會不會想到,把戶政事務所的辦事員給累壞了,只能獨唱「鮭去來兮」。

筆者相信,戶政事務所人員必然做了些提醒,只要當事人備齊證件,花八十元就可以辦妥,在民主社會中是很難阻擋的;值得注意,用過的名字戶籍謄本的記事欄會永遠記載。總有一天有後代問到是怎麼回事?看來只能答以「想當年,改名鮭魚,口吞壽司如虎」。

商家一個促銷活動,即可亂出名氣,雖然亂中帶著小創意,卻凸顯出這個社會的弱點;曾幾何時年輕人的抱負,只剩下了免費吃壽司?盯著手機,等著新潮商品推出折扣,或等著秒殺演唱會的入門票…,這些都稱之為「賺很大」。

是資本主義下的商家促銷手法,不斷地將年輕人的目光聚焦在小確幸上?還是我們的教育只想討好年輕人,以為是在打破世代鴻溝,卻讓世界的舞台愈離愈遠?

年輕人若真的喜歡吃壽司,那麼建議在國軍招募新人的影片中加入一句:「不必改名字即可以天天吃壽司」,而且是來自知名店家的壽司大學招生一年不如一年,何不在校園餐廳中也設立迴轉壽司,推出價廉物美鳳梨壽司來吸引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