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中斌/蔡就職 習回絕 惜失機
◆ 薛承泰/包容、信任、團結
林中斌/蔡就職 習回絕 惜失機
2025-07-15 00:00 聯合報/ 林中斌(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偶爾言中》)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五二○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於上午十一點半結束。十二點整,我電話鈴響。不認識的北京國台辦官員自我介紹,意欲分享他們看法。
「謝謝您!但我已離政府。您將浪費時間!」
「林教授,今後學術研究您仍可參考我們觀點。蔡英文的善意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他之後唸了四點評論,正是下午兩點多維新聞報導的官方回應。雖然軟中帶硬,卻正多於負。兩岸紅綠政府的對話呼之欲出。
事後得知,台北其他兩岸事務方面,也在十二點整接到國台辦電話,傳達同樣訊息。顯然,這是經習近平拍板的官方的立場。北京如何在半小時內,將蔡演說整理上報,由習研判後交台辦向台北有關方面傳達訊息?
之後,下午四點半,北京第二次回應,推翻前述:稱蔡演說需要「補考」修正。
北京罕見的半天內出爾反爾,可能原因為何?影響為何?
●原因一:當日下午,北京國安軍情人士開會,沒來過台灣的對台強硬派占上風。訊息來源是號稱直通「習辦」的 X 先生。當時他經常自北京來台活動,手頭大方,藍綠通吃。民國一○五年(一六年)初小英當選後,他經我台商友人來見而得識。他說小英就職演說稿早在五二○前已送華府,再送東京,後經某立院大老 W 送天津親人傳遞習辦。
●原因二:大陸北方與南方研究台灣學者權力鬥爭,北方勝出。此外,北方學者本來要完全推翻,但由習在福建的親信汪毅夫緩頰成「補考」。訊息來源是台灣兩岸學者們。
●原因三:台灣「數位前政治人物」人士向北京表達「不應接受」蔡總統就職演說中表達她接受「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年)會談的歷史事實」。此說詞雖然不全同於「九二共識」-北京要求台北接受的兩岸對話前提-卻未否認「九二共識」。兩岸大可就兩種說法異同開啟釐清討論。此訊息來源是前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最近出版的新書《和光同塵》所透露美方人士告知的情報。
總體看,以上三項可能原因,並不相互排斥,而可能並存。然而最後決定蔡需「補考」的只習一人。長年任職東南沿海,他熟悉台商遠多於台灣民意。
當時,小英加入民進黨才十二年,遠非民進黨大老。為了團結黨內各山頭,又要穩定兩岸關係,她就職演說從民進黨基本立場的所做調整,已屬極限。甚至引起獨派的反對(請見趙春山教授《兩岸逆境》民國一○八年(一九年)七月出版)。
九年前習回絕蔡的就職演說可能未料到以下的影響:
●台北全面倒向華府。兩岸緊張上升,交流下降。台灣青年反中意識上升。台灣選舉反中票房興旺。
●北京在歐美及鄰國的形象下滑。美國忌憚中國崛起,雖然內部分裂卻一致反中。美國因利益受威脅反中缺乏道德正當性,卻因兩岸關係惡化而振振有辭:大欺小!
●未來對台,北京即使避免高代價的武統-而以細膩的外交手段,配合突飛猛進的軍力展示,以及龐大的經貿後盾-經過與多變川普華府的交易,達成文統。台灣反中情緒仍是北京必須妥善處理的重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