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加密貨幣跨入金融市場的意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7650/web/ 

◆  聯合報黑白集/連自己人都騙不了
◆  聯合報社論/拜登輕率拋棄的盟友:阿富汗啟示錄
◆  經濟日報社論/加密貨幣跨入金融市場的意義







經濟日報社論/加密貨幣跨入金融市場的意義


2021-08-17 00:1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Coinbase於2012年創立,就像簡化加密貨幣交易的中央交易所,讓民眾輕鬆進行多種加密貨幣的交易。法新社


就在全球仍積極抗疫的同時,代表性標的比特幣在4月時創下了每單位近6.5萬美元的新天價;而另外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事件則是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躬逢其盛,也於4月在那斯達克掛牌,成為加密貨幣第一股。

隨著網路原生的Z世代族群逐步進入職場,加密貨幣投資也跟著這群新世代一併受到更多關注。在比特幣問世超過十年後,作為這個新興領域的老牌經營者終於堂而皇之的走進傳統資本市場的殿堂。摒除幣價炒作等負面議題,Coinbase的掛牌上市,對於加密貨幣投資、傳統資本市場乃至於政府監管方面,有幾個觀點值得關注。

首先是業者從野蠻生長步入合規監管。由於加密貨幣領域沒有任何前例可依循,其成長環境如叢林一般不受規範。自2014年起,交易所被駭、監守自盜、負債倒閉等情事也如輪迴一般不斷發生,故而加密貨幣在傳統金融業者眼裡,多以投機炒作工具視之,更常拿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相比。

這回Coinbase成功上市,卻恰恰反應出當今資本市場運作的根本,就是認清合規監管的重要性與必然性。事實上早在多年前嫻熟傳統金融監理的負責人,已逐步釐清其灰色業務,確保其經營滿足既有金融監理的需求,即便當時並未有正式加密貨幣監管的規範。觀諸近年各國監理機構、反洗錢組織,陸續制定諸多針對加密貨幣的監理規範,更顯見Coinbase的遠見,也才有機會循著合法的路徑,成為加密貨幣第一股。

其次,競爭者各顯神通多元上市。Coinbase成功掛牌上市,不僅為加密貨幣領域及傳統資本市場寫下新猷,更對於其他規模、市場知名度均不輸的業者立下一個標竿。包括社交投資平台出身的eToro,北美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母集團為洲際交易所(ICE)的Bakkt,以及近年靠著衍生性商品竄升的FTX交易所等,均直接或間接傳出將朝傳統資本市場掛牌邁進。

值得關注的是,各家上市模式的多元化。Coinbase採取的是不透過承銷商,直接上市的方式掛牌,表示其對於自己的市場地位、吸引力均有相當的把握,Kraken交易所預計亦將循此途徑掛牌。eToro以及Bakkt交易所,則將採近年最熱門的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方式掛牌,意圖透過此一反向購併模式,尋求快速登上資本市場殿堂。至於首創銷售代幣化證券的FTX交易所,以其不斷創新的作風觀察,或許有朝向STO模式(首次證券代幣募資)發展的可能性。

最後,傳統資金將逐步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加密貨幣的發展經過2014年的比特幣大漲暴跌、2017年ICO(首次代幣募資)風潮,一直到2020年因為疫情與DeFi(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的崛起,市場參與主力多半為小眾群體及年輕世代,卻少有傳統資本市場資金的大量投入。然近年如軟體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或支付業者Squre相繼購入比特幣作為企業儲備資產,VISA、Paypal等傳統支付機構則陸續提供消費者加密資產服務,加拿大更搶全球之先陸續核准數檔包括比特幣及以太幣的ETF之銷售,加上Coinbase成功掛牌,均隱約透露出傳統資金或機構對於加密貨幣領域的參與態度,從早期的漠視、觀察,正朝著嘗試投入階段進展。

基本上,主流市場全面接受尚有一段路要走,但受加密貨幣啟發的央行數位貨幣卻已箭在弦上。根據BIS在2021年初報告顯示,涵蓋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各國央行,可能在未來三年發行「通用型」數位法幣,並有86%受訪央行已評估數位法幣的利弊得失,且部分央行正在進行測試。未來資本市場或金融領域如何評價這些網路原生、民間發動的加密貨幣,有待觀察,但其在人類千年貨幣應用的歷史長河中,肯定會留下一筆重要的紀錄。












聯合報黑白集/連自己人都騙不了


2021-08-17 00:2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振興五倍券政策大轉彎,行政院長蘇貞昌的領導威信受到重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產的高端疫苗即將開打,但綠營網軍人物「卡神」楊蕙如卻表態不支持,還嗆那些罵她的死忠高端仔是「神經病」。另一方面,行政院力推的「五倍券」也遭綠委集體反彈,不得不急轉彎。蔡政府的信任危機,連自己人都動搖了。

蔡政府卯足全力為高端造勢,蔡總統也將獻出手臂示範施打,卻仍得不到民眾信任。原因就在,高端疫苗不符合國際認證程序,想用二期期中報告的「免疫橋接」來糊弄人民,宣稱保護力「比國際疫苗還高」。如果免疫橋接這麼神,為何只有台灣敢做?

蘇內閣的「五倍券」,其實也是利用了三倍券的「橋接」技術,才被看破手腳。三倍券的效益評估,是把領用比率不到八趴的「數位綁定」消費,直接套用到實體券上大幅灌水。這樣的「數位橋接」,做出的數字固然好看,卻是自欺欺人。

蔡政府極長於「橋接」技術,把宣傳話術說得無比動人;但要一再騙使民眾上當,已越來越困難。因此,不論是被吹捧上天的高端疫苗,或者想依樣畫葫蘆的五倍券,都落得連自己人都騙不了的境地。

善用宣傳和話術原是民進黨強項,但同一招式用濫了,免不了被看破手腳,而失去社會大眾的信任。各種「大內宣」邊際效益遞減,正是因為自作聰明,而把民眾訓練得更聰明了。












聯合報社論/拜登輕率拋棄的盟友:阿富汗啟示錄


2021-08-17 00:2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神學士十五日占領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後,一群武裝成員進入總統府並坐在總統辦公桌前,主要領導人阿布杜拉表示開始接管政權談判。(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在八月底完成阿富汗撤軍時,他一定沒想到,塔利班部隊在八月十五日即長驅直入喀布爾,輕鬆拿下阿富汗政權。拜登的難堪,不僅是美國大使館人員被迫倉皇撤離,包括他的撤軍計畫草率無章招致羞辱結局,從而使其「美國回來了」的全球領導角色受到質疑。這種「用完即棄」的態度,看在被捲入「價值聯盟」的台灣人民眼中,不會深感心寒嗎?

從幾個對比,足以看出美國的阿富汗撤軍計畫如何草率。第一,美國在阿富汗駐軍長達廿年,但神學士僅花九天即攻陷廿多個城市,迫使總統甘尼棄位逃亡。第二,美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軍有卅五萬人,而塔利班武裝部隊不過七萬多人,後者卻如秋風掃落葉般直搗首都,一路不戰而勝。第三,拜登以為藉由撤軍,可在下月九一一恐攻事件廿周年時,為此事做個和平收尾;誰料他迎來的卻是倉皇撤退,也喚起人們對美軍在越戰時西貢淪陷的驚悚記憶。

「阿富汗撤軍」是川普時代即有的決定,拜登只是「川規拜隨」;他的理由是:不想把這場「海外最長戰爭」再交給下一任總統。這個想法本身並沒有錯,但他所有的安排都僅著重在「撤」,在談判中對於執行細節和步驟都缺乏規畫,對於美軍將領建議的不要預設撤軍期限也拒絕接受。也因此,拜登宣告的「八月底完成撤軍」,不啻是在鼓舞塔利班:「你們九月起即能為所欲為」。更沒想到,民選的甘尼政權會崩潰得那麼快,甚至撐不過拜登宣示的撤軍日期。

塔利班攻至喀布爾城下的最後政權談判,是由代理內政部長米薩卡瓦具名,向外界發布了政權將「和平轉移」的訊息。由此可見,甘尼政府重要官員棄守潰逃的速度有多麼驚人。甘尼宣稱,他之所以離開,是為了要避免「血流成河」。但他無法說明,為什麼他手下的政府軍在遭遇塔利班部隊時,幾乎都選擇直接投降,包括其他親政府的民兵也都放棄戰鬥。於是,大家眼睜睜看著塔利班宣布成立新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所有婦女再被迫穿上遮眼罩袍。

正當拜登總統企圖帶領美國重登國際領導地位之際,阿富汗淪於塔利班之手,對他的聲望當然是一大重擊,國際社會不會再相信他的承諾。就在上月,拜登還保證說,阿富汗政府「有能力」確保政府的延續;不旋踵,他的保證化成了灰燼。拜登的策士和情報部門曾預估,阿富汗政府應該可以撐上三到六個月;結果,他們連半個月都撐不過。阿富汗如此難看的墜落,美國廿年的介入化為泡影,投入超過兩兆美元的戰爭經費卻維持不住任何民主信念,這些帳最後都將算在拜登頭上。

廿年前的九一一恐攻事件,引發小布希總統出兵阿富汗。廿年過去,拜登以輕率的姿態拋棄阿富汗,以為可以為九一一事件畫下和平句點,沒想到卻引來另一場失敗,也使阿富汗重回原點。《紐約時報》毫不諱言,這應該讓台灣、烏克蘭等盟國警醒,不能一味指望美國的支持;此話,實一語道破要害。

美國在阿富汗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可謂不巨大,但當拜登決定以「美國利益」為優先考量時,所有過去的努力和承諾都一夕「可割可棄」。那麼,被美國當成「反中馬前卒」的台灣,我們握有多少「不被出賣」的自主權?再看,那些接受美國羽翼七年的「甘尼們」,在真正的考驗來臨時,選擇在第一時間逃之夭夭,還大言不慚地宣稱逃亡是為了和平。這種品德的官員,蔡政府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