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2059/web/◆ 聯合報社論/台股血流成河,賴政府卻還在盲動
◆ 聯合報黑白集/關稅高低干誰的事?
◆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川普關稅大刀的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川普關稅大刀的挑戰
2025-04-08 03:18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震撼,恐將世界經濟推向衰退,台灣則是受害的重災區。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震撼,恐將世界經濟推向衰退,台灣則是受害的重災區。行政院長卓榮泰雖然提出新台幣880億元的因應方案,賴清德總統也宣布「無意報復」,並尋求「零關稅」談判,但周一股市仍出現歷史性重挫,社會極度不安。
除半導體等少數產業外,台灣被川普要求課以32%關稅的消息,舉國譁然。細究川普「對等關稅」公式,竟發現充斥不合學理、假設與實證結果任意性,甚至被引述參數的學者都澄清。川普荒謬的關稅算計,徹底毀壞經濟學者尊重市場、自由貿易與實事求是的「三觀」,民間批評公式暴力之聲不絕於耳。
川普關稅邏輯建立在商人的「分潤」思維;他認為外國以不公平貿易手段造成對美出超,搶走美國人的工作;外國出超就是賺美國人的錢,所以要求外國繳回一半出超降低貿易失衡,而稅率就由外國對美出口額當作分母決定。依此邏輯,一國縱使降低對美出超,卻仍有可能被課以高關稅;他國想要川普「赦免」高關稅,就必須得到他的首肯。
各國對川普高關稅政策的回應不一,可分為以牙還牙的對抗、靜以待變的謀定後動,以及聽天由命的順從等三大類。中國大陸針對美國製品課徵相同關稅,並管制稀土輸美就是對抗模式。歐盟考慮選擇性對抗則屬謀定而後動。被課重稅的越南選擇完全順從,表示要大幅降低美方進口關稅,而得到川普正面回應。至於賴總統妥協於「對等關稅」的態度比越南更積極,但是否能因此降低稅率,仍在未定之天。
雖然台積電(2330)宣布千億美元赴美投資,但台灣仍被川普課重稅,顯然是出乎大家意料。行政院第一時間表示不合理,要「嚴正交涉」,昨賴總統態度轉變,政策定調「不報復」「零關稅」「大採購」三大對策,但是否真能符合美方需求則仍有疑義。
川普很早就公開要以關稅作為施政主軸,可惜政府對川普政策出現嚴重認知落差;川普要的並不是貿易互補,而是半導體供應鏈在美生產,以及由川普決定的台美貿易「平衡」。除非台灣任由美方予取予求,不然只要川普要求不被滿足,關稅大刀恐將持續存在,而台灣電子、資訊及傳統產業必然嚴重受創。至於行政院提出融資優惠、租稅減免,協助外銷、輔導轉型、開拓多元市場等措施,就只是暫時舒緩企業困境罷了。
政府盡可能化解川普關稅大刀威脅,但也要有無法完全滿足川普要求的準備。台灣生產本質是供應鏈一環,應從經濟整體結構評估貿易的平衡性,而非川普雙邊貿易平衡的天真觀念。台灣與美貿易經常帳若真的出現「平衡」,其對台灣經濟衝擊恐會更嚴重;政府必須嚴謹評估滿足川普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政府與川普政府談判,需要社會力支持,故應將貿易談判過程透明化。社會若充分理解台灣處境,才能形成休戚與共的體諒。否則,政府與美談判若無條件地退讓,恐將引發社會反彈,傷害政府公信力。
川普的高關稅必然衝擊台灣經濟,政府應轉化危機為改革契機。例如可進行租稅改革;修正關稅、貨物稅及其他貿易障礙,但宜對全球一視同仁實施,進而促進台灣與各國貿易往來,有利「多元化」經貿發展。政府更須誠意化解政治僵局,推動朝野和解,調整預算擴大內需,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以振興民間經濟。
川普關稅大刀是台灣的國安危機,政府不宜再以「涉外不讓人知」的封閉作風與美談判,透過社會溝通「能讓與不能讓」的共識,畢竟無止境的妥協並不符合國家利益。政府若政策合理且有民意支持,那麼面對川普「梭哈式」的貿易談判也就不足畏懼了。
聯合報黑白集/關稅高低干誰的事?
2025-04-08 01:48 聯合報/ 黑白集
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一下午邀立院朝野黨團赴行政院共商國是。 記者黃婉婷/攝影
川普對台課卅二%的高關稅,衝擊全台產業。閣揆卓榮泰昨邀請國會朝野「共商國是」,希望用最大共識快速編列特別預算。與此同時,正全力推動「大罷免」的曹興誠,卻怒斥在野黨:「台灣關稅高低,干你什麼事?」
關稅戰衝擊產業,也將重創台灣經濟,每個人都身受其害,在野黨不應該關心嗎?若光靠執政黨就能擺平一切,賴政府何必邀在野黨協商?曹興誠卻認為,大罷免才是國家利益的「重中之重」,須「先罷掉藍委,讓他們不能講話」才行。曹興誠是有錢人,不必在乎誰關廠誰失業,流露了他的霸道驕蠻。
曹興誠的矛盾,其實也是賴政府的矛盾。那廂關稅戰都無技可施了,這廂大罷免仍不肯鬆手,卻還厚顏邀在野黨共商。綠委沈伯洋罵道,「藍白一面指責政府不與美方溝通,一面刪官員出國預算」;彷彿美國關稅太高都是在野黨害的,只要官員能赴美,立馬就能擺平川普。這種鬼話,民眾會信嗎?
民進黨若真那麼厲害,台積電何須承諾赴美投資千億美元,而川普仍不放過台灣?賴政府若能隻手解決一切,何必邀企業和在野黨共商?問題是,接下來的經濟及社會衝擊,民進黨應付得了嗎?如果沒有在野黨,對產業的八八○億元補助方案能過關嗎?
如果曹興誠的話說錯了,卓榮泰要不要出來更正一下!
聯合報社論/台股血流成河,賴政府卻還在盲動
2025-04-08 01:38 聯合報/ 社論
川普關稅海嘯橫掃全球股市,台股昨無量崩跌,「開盤即收盤」,終場指數重挫二○六五點、跌幅百分之九點七,寫下史上最大跌點與跌幅紀錄。 記者許正宏/攝影
清明連假逃過的關稅殺伐賣壓昨天噴湧而出,台股開盤即下殺兩千多點鎖死,跌破兩萬關卡,台積電則殺到八五○元以下。這天是名副其實的「黑色星期一」,台股血流成河。原本忙著大罷免的賴政府,近日雖緊急召集業者開會研商,端出的因應方案卻顯然無法對症下藥,投資人信心崩潰。更糟的是,賴總統日前宣示將與美方「嚴正交涉」,突然急轉彎為「不採關稅報復」,希望從「零關稅」開始談。
四月三日,行政院對美方祭出的卅二%關稅,一口氣連罵六次「不合理」,顯示完全始料未及。到了六日,神隱多日的賴清德突然露臉,卻宣布「不報復」、「零關稅」、「大採購」等三大對策,同樣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奇怪轉向。如果說開罵「不合理」是外交盲動,如今賴政府驟轉為全面投降,仍然是一種盲動。試問,先前氣勢洶洶說要「嚴正交涉」,現在卻是「肝腦塗地、掏心掏肺」的低姿態,會有助於解決問題嗎?
不難想像,賴總統之所以對美國採取軟腰跪姿,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對等關稅採取報復措施,以全面加徵卅四%回敬;如此一來,勢必使這場貿易戰戰火愈演愈烈。賴清德看準這點,企圖採取與中方截然相反的因應,因此擺出「求和」的身段,希望藉此博取川普關愛的眼神。其二,遭美國重課四十六%的越南,總書記蘇林日前致函川普,稱將取消所有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以換取美方給予越南「零關稅」的對等待遇。賴清德有樣學樣,所以照抄其「零關稅」談判策略。
問題是,如此低聲下氣,能否換得川普的降稅承諾,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謎。例如,越南的「零關稅」提議固有創意,也讓不少跨國企業懷抱期待;但川普的鷹派白宮高級顧問納瓦羅卻認為這遠遠不夠,他直指傾銷及出口補貼等「非關稅欺騙」,才是問題核心。納瓦羅是唆使川普把關稅當成「船堅砲利」的關鍵人物,白宮才會創出將「貿易逆差除以貿易額」當成關稅稅率的公式。以其邏輯,豈會輕易接受「對等零關稅」的提議?
美國加圖研究所(CATO)近日引述世貿組織的資料,顯示台灣對美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僅一.七%,川普的算法卻高達六十二%。同樣的,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加權平均關稅才三%,川普的算法卻是六十七%。可見,川普所謂的「對等關稅」,基本上是「欲加之罪」,毫無「對等」精神。台灣雖是貿易大國,卻是內需小國,內需市場有限,當然玩不起中國大陸的「抗美」遊戲。賴政府想師法越南的軟腰策略棄子稱臣,但以川普之刁蠻,也未必能如願。最後,就怕賠了夫人又折兵,裡子面子盡失。
回顧關稅戰爭開打以來,賴政府的表現一路張皇失措,毫無章法可言。一開始,是錯估情勢,官員只能兩手一攤。次日,行政院洋洋灑灑宣布了「九大面向、廿項措施」,卻僅提出八八○億的預算支持,經費低到不可思議。台積電單一企業赴美投資都達千億美元了,政府要紓困支持所有產業,卻只端出八百多億台幣,難道在扮家家酒?其後,賴總統邀請產業界代表會談,各方皆認應「謀定而後動」。但賴清德卻在卓揆會晤在野黨前夕,搶先宣布了「不報復」、零關稅、擴大採購的對策。如此作法,顯然擺明了根本不想聽在野黨的意見,只要他們背書通過補助預算。
這場關稅災難,已造成台股血流成河,企業資產縮水,各產業前景黯淡。賴政府卻只會盲動,將如何帶台灣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