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式民主,以搞癱國會為能事?
◆ 聯合報黑白集/葉菊蘭不懂鄭南榕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大關稅」損人害己 注定失敗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大關稅」損人害己 注定失敗
2025-04-03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川普在其所謂「解放日」的4月2日,宣布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關稅計畫」。路透
川普在其所謂「解放日」的4月2日,宣布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關稅計畫」(簡稱大關稅),勢必顛覆二戰之後建立的全球貿易體系。主要貿易夥伴忐忑以對,並準備各種因應劇本。
「大關稅」主要是糾正貿易失衡和制裁不公平貿易,而課徵以國家為基礎的「對等關稅」。根據川普最新的談話,大關稅的對象不僅限於對美享有顯著貿易順差的十至十五個「骯髒國家」,而是所有國家,平均關稅稅率將上升15個百分點。此外,川普也會公布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特定產業」的關稅。
盤點川普目前已經實施或確定的關稅,包括2月初對中國商品徵收20%額外關稅;對加、墨的商品徵收25%關稅。3月中對進口鋼、鋁徵收25%關稅。4月起將進口車加徵關稅,也將對購買委內瑞拉油、氣的國家的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
針對美國鋪天蓋地、甚至重複課徵的關稅,主要貿易夥伴都提出反制。中國經歷川普1.0而早有準備,馬上對美國農產品徵收10~15%報復關稅。歐盟也擬對美鋼鋁徵關稅,4月起再對威士忌、機車等徵收關稅。德、法、義要求歐盟對汽車關稅「堅決回應」。加拿大已對約600億加幣的鋼鋁及電腦等美貨徵收關稅。墨西哥4月初也會做出全面回應。
加徵關稅外,川普政府還進行貿易調查,將審查與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相關計畫。為重振美國造船業,2月即提議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製船隻徵收高達150萬美元的入港費。此外,對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進行調查,不排除廢止的可能,也將對進口木材和銅進行新的調查,並提出出口管制方案,以確保美國技術優勢。
眼見川普掀起的全球性關稅大戰,全世界對於經濟前景普遍感到悲觀。最近的國際財經新聞都以「前景看空」來形容嚴峻的情勢,尤其「關稅戰效應,美停滯性通膨疑慮加深」的標題,更令人觸目驚心。
例如,美國股市自川普1月上任以來,就波動加劇,至3月底止,道瓊指數已經下跌了約5%,投資人已明顯趨於保守。Fed 關注的通膨指標升溫,2月的核心個人消費物價(不含食品和能源)年增2.8%;導致3月的消費者信心更惡化而降至兩年多來最低;消費者預期未來五至十年物價仍將快速上漲,長期通膨預期上升至32年高點。三分之二的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會上升,是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來最高。預期明年收入只成長0.4%,增幅是民國一O二年(2013年)以來最低(不計新冠疫情期間),將衝擊消費支出及經濟成長。大家憂慮的「停滯性通膨」似已成真。
解放日後將上路的「大關稅」,勢必對停滯性通膨雪上加霜。高盛的報告發出警訊,預估全球貿易戰將急劇升級,美國經濟於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的機率由原本的20%大幅上調至35%,加上白宮對「短期經濟疲軟的容忍度」提高,無論是為了面子或避免跳票,短期內關稅戰的惡性循環不會止歇,又會升高衰退風險。因此,高盛下修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至僅1%,並上調年底失業率至4.5%;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膨預測也上調至3.5%,遠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彭博研究指出,按最嚴格版本計算,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增加28個百分點,兩到三年內恐導致美國 GDP 減少4%、物價上漲近2.5%。日本研究推估,大關稅可能使全球經濟衰退0.6%,IMF則指美國 GDP 在後年將遽減2.5%,受害最深。
由此可見,川普的大關稅無論範圍多廣,稅率多高,無異是作法自斃。深陷停滯性通膨的泥沼後,受害最深的經濟弱勢,也是支持他捲土重來的選民,將轉而在明年的國會期中選舉予以制裁,美國也失去國際的信任,川普的關稅政策遲早勢必急轉彎,但全世界將因他荒腔走板的大關稅,付出慘重的代價,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將永去不回。
聯合報黑白集/葉菊蘭不懂鄭南榕
2025-04-03 00: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鄭南榕遺孀葉菊蘭受訪時表示,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前提是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記者吳淑玲/攝影
言論自由最近成為熱議話題。有警員稱「我是中國人」被記過,有校長說「我愛中國」遭調查,有陸配談「武統」被驅逐出境。這些言論,本質相去甚遠,無法一概而論。但從言論自由的角度,對於不同、不愛聽、刺耳乃至反感的言論,都應承認對方有表達的權利。
承認別人的表達自由,並不表示支持其言論,或認為他的說法有理;這是一個多元社會包容共存的方式,也是避免國家專制獨裁之道。台灣人常舉鄭南榕為例,說他自焚是為追求「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可見言論自由是不能打折的。但他的遺孀葉菊蘭最近卻發表不同看法,她說:「沒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談什麼言論自由?」
葉菊蘭的意思是:中共的威脅當前,台灣哪裡配談言論自由?如果這個邏輯成立,她根本是在嘲諷鄭南榕的追求。試想,鄭南榕自焚的年代,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會比現在少嗎?若依葉菊蘭的邏輯,他就該被限制言論,甚至流放綠島,像賴政府驅逐陸配那樣。
葉菊蘭認為台灣不是主權獨立國家,又是另一個問題。陳水扁、蔡英文和賴清德都說過,「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葉菊蘭卻停留在「未定論」時代,這是誰走錯了時代?
有些綠營青年把鄭南榕奉為「國父」,葉菊蘭因而被稱為「國母」。問題是,國母根本就不了解國父。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式民主,以搞癱國會為能事?
2025-04-03 00:4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針對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提出覆議案,3月12日均遭立法院會投票遭到否決,圖為行政院長卓榮泰針對覆議案赴立院報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後最卓越的成就,是儘管法案屢戰屢敗,仍持續不懈地向立法院提出覆議,成為史上最強「覆議王」。民進黨萬年總召柯建銘對立院的最大貢獻,則是不分執政在野,一再主導「封國會、癱議事」的杯葛大戲,讓人民把國會當成馬戲團,讓立法院運作陷於泥淖,以利民進黨為所欲為。
國會全面改選後,立法院就事論事的功能即日漸衰敗。國民黨執政時,少數的民進黨全力杯葛,不讓閣揆上台,已成慣例。即使換成民進黨執政,在野黨不杯葛了,民進黨仍然要擋總質詢,讓議會癱瘓。原因無他,凡事只要不如民進黨之意,就被說成「毀憲亂政」、「非法會議」,綠營就要用非常手段讓立法院開不成會。行政院也樂得輕鬆,無能的國會,正是行政權最大的幸福。
蔡政府時代完全執政,民進黨團就是行政權的最佳附庸,預算法案一概照單全收,立法院基本上只是個擺設,一切聽從柯總召調度。正因為人民看不慣這種半癱國會的無能,去年大選拉下民進黨,讓三黨不過半。而當「藍白合」稍讓國會恢復一些元氣,民進黨就杯葛到底,進而催生大罷免,全面抹紅在野黨立委,更把罷免權「神化」為「抗中保台」的聖戰。這種迷幻政治訴求,完全否定了「國會監督行政權」的憲政設計,只剩粗暴、民粹的朝野對抗。廉價的政治動員,就是要把立法院妖魔化,以翻轉民進黨「少數政府」的命運。
正因大罷免行動脫離民主常軌,行政院施政也脫離政治常軌,部會首長在立法院答詢動輒尊奉「我們黨團」的旨意行事;只要民進黨團不點頭,部會就不敢應允。立委向部會索取資料原是日常軌跡,卓榮泰卻要求特定立委索資須「先送政院同意」,全然沒有體制觀念和合憲思維。
民進黨凡事杯葛的目的,就是要把立法院形塑成「藍白亂政」的場域,藉此煽動大罷免的氣焰。不懂執政卻很會上街的卓內閣,利用周末假日動員部會首長南北講演,向人民「討公道」。其宣講內容,一味指控在野黨亂刪預算讓賴政府無法施政,卻從不說明行政院為何不依照立院要求,讓「凍結」的預算解凍。一言以蔽之,行政院就是不願聽立法院的意見,讓國會「殘廢化」,正是民進黨「追求更大民主」的想定。
諷刺的是,勞動部長洪申瀚不敢追討前部長許銘春濫用的七千多萬元就業安定基金,只好用預算歸墊,讓人民埋單。他卻在街頭狂作秀,高呼台灣人要「有志氣」,對抗藍白的蹧蹋。而內政部長劉世芳職司政黨管理,她竟在台上指控民眾黨是「吃台灣米,做中國鬼」,「台灣不需要這種政黨」。她更忘情地呼喚大家支持賴總統,「讓他可以清清白白,來做我們台灣國的主人」。
部長預算編列不當被抓包也就算了,劉世芳若真這麼想建立「台灣國」,也應該由台灣人民當「台灣國的主人」,怎麼會是總統當「台灣國主人」?邏輯荒謬走鐘至此,已經不是失言,而是價值錯亂。近幾天,她忙著抓陸配,要把她們「趕出台灣」。平心而論,這種「台灣國部長」的言論,還不夠「顛覆國家」嗎?但當人們習慣了民進黨「台灣至上」的政治正確,就連這麼荒唐的政治說詞也聽而不聞,不以為忤了。但其說詞,沒有比陸配言論更「危害國家」嗎?
民進黨的「敵我二元」論,已衍生成「非綠即紅」,不隨它起舞的,就是「賣台」,這就是它所謂的「更大民主」。這樣的民進黨,豈容得下一個眾聲喧譁的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