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油水摻入越多,明斯基時刻將加速到來

名家觀點/油水摻入越多,明斯基時刻將加速到來


2017-11-06 02:10 經濟日報  丁予嘉(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持續創新高,但型態卻有些非典,光以平庸的基本面對上史無前例的超高價格,即可推論當中應有部分區塊被摻水了,只是央求當局去除水份談何容易,畢竟硬著陸的代價太高了,衝著資產泡沫砍下一刀冒著動搖國本的風險,或視而不見且打著混仗,甚或盤算著如何替利益階層搬進更多好處,那麼勢必會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擔心「明斯基時刻 (Minsky Moment)」的到來。上月,自曝快退休的人行行長周小川之所以勇敢就此明示,應該也是基於同樣擔憂、而發出肺腑之言吧。

明斯基時刻」為何?簡言之,係指在景氣周期中,投資人因投機而債台高築、終至無力償付資金缺口,因而被迫將手上資產變現、進一步造成資產價格的下跌;可是,眼前全球資金相當氾濫,市場的風險意識薄弱已久,根本很難預測「明斯基時刻」的到來,惟能確信的是,一旦出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累虧而未能處理資金缺口,就代表股東們變賣身家的壓力越大,同時也加劇了類似事件的發生頻率,加速「明斯基時刻」陰森地逼近,打破目前且戰且走的恐怖平衡。
進一步觀察,近期成分不良的經濟數據,已有些蛛絲馬跡了,但此話怎說?我不知道各位是否留意到,今年一段時日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指標已逐漸陷入生產者(PPI)、消費者(CPI)價格乖離、或是核心民生物價漲幅遠低於非核心(如能源商品)物價的窘況,姑且不談普羅大眾的有限薪資能否追上物價,一群依然正面看待物價前景的央行官員早有口是心非的嫌疑。
而且困難還不只在民間,近來連中間商的利潤都有被壓縮的態勢,如檢視今年以來各大行業的營運成績,排名居前的多為能源、原物料、科技等族群,後段班則普遍落在房地產、以及必需品與非必需品等民生領域,至於金融行業的表現雖相對好些,說穿了,只是得益於豐厚的操作收入及非經常性收入的增加而已。
在美國,華府內都是投資銀行的專家,執政者已成功將華爾街業者轉成自已人,不知不覺當中,政府與企業聯合成為掠奪者。在中國,社會資源嚴重傾斜,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9大工作報告中釋出「做大國有資本、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核心策略,與今年前九月鋼鐵行業持續盈利、以及包含有色、煤炭、石油石化、交通等行業利潤增幅較大,很難不讓人聯想中國當局積極推進、提前達標的去產能政策,其實已確實達成豐厚國有資產的目的(如圖)。
容我在此提醒,諸如上述分化社會資源的後果,就是1%與99%的兩極化,低迷的購買力最終仍將反噬企業、顛覆政權,從而加速「明斯基時刻」的到來,然更值得決策者關注的是,推動社會資源重分配的手段是否過於激進,我個人則相信,唯有代價與政權價值放在同個天平上衡量,對掠奪者才可能造成真正的警示效果。

經濟日報提供



丁予嘉

經濟學博士出身,擁有豐富金融實務資歷,難得的是,他能將兩者予以融合,透過理論架構對實務進行分析,輔以國內外的經驗值,提出可能的發展方向與具體建議,頗受政府單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