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介正/海陸兩會卅周年
◆ 楊志良/1993年世界銀行的忠告
黃介正/海陸兩會卅周年
2021-03-09 00:36 聯合報 / 黃介正(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陸委會新任主委邱太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九九○年代中期,我在駐美代表處服務期間,每年總有兩三次機會陪同美國團訪台,拜會行程中也一定會安排當時成立未久的陸委會、海基會。刻著「中國的、善意的、服務的」海基會青花瓷高茶杯,當時最令我印象深刻,也必定翻譯此三原則給外賓明瞭。可惜近些年來,已經尋不到了。
一九九一年的春天充滿處理兩岸關係的動能:元月廿八日承接「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成立,三月九日唯一政府授權處理兩岸事務的「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海陸兩會如今已屆卅周年,然而此時此刻的兩岸互動,少了「中國」,缺了「善意」,剩下的只是極度限縮的「服務」。
過去卅年,中國大陸與美國的綜合力量快速拉近,迫使美國反省對中五十年的「交往」政策,演成現在「合作、競爭、對抗」三合一的兩強關係。受到強權對局深刻影響的兩岸關係,也形成了「兩變一不變」的狀況。
變的是,海峽兩岸經濟與軍事實力的差距拉遠,大陸對台政策的軸心,也從「寄希望於國民黨當局」、「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轉成了「取決於大陸的自身發展」。從江澤民的周旋,胡錦濤的和諧,到習近平的強勢,中國大陸逐漸減少共同協商,轉向單方措施和立法定規,兩岸對等關係淪為表面,更難堅持。
另一個變,是兩岸從事務性、功能性協商,逐步由淺水區滑向深水區,政治性議題被端上檯面。台灣三次政黨輪替所造成大陸政策的斜槓演進,更使大陸當局憂慮兩岸政治關係的「終局」。大陸當局所言「兩岸的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拖延下去」與「兩制台灣方案」的提議,以及大陸一般民眾逐漸高張的「武統」聲浪,讓我們觀察到「戰略耐心」的耗蝕。
不變的是,自從一九八七年政府解除戒嚴,開放老兵返鄉探親,以及當時已經「超前部署」的少數台商,兩岸人民開始往來。早年有漁事糾紛、劫機、偷渡客遣返,其後則有旅遊、商貿、投資、三通,以及為解決問題的各式雙邊協議。卅年來,兩岸關係終究還是在處理「兩岸人民交流所衍生的問題」。
目前兩岸因新冠疫情而嚴重限制雙方的互通往來,因台灣對陸貿易依賴的持續擴大,亟需預見未來兩岸交流不可避免的協商。兩岸也因缺乏對話的政治共識基礎而形成的僵局,因強權對抗而壓縮的政策彈性,以及因中共軍機艦的頻繁侵擾而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最有可能的軍事衝突地區,更必須盡早以對話緩和並加以預防。
海陸兩會早期有對大陸「步調緩急」之工作異見,如今則有大陸「已讀不回」的共同困境。陸委會主委甫接任履新,海基會董事長懸缺未補,兩會卅周年的生日趴雙雙喊停,處此艱難之局,確實不易。對於曾經披荊斬棘,任謗前行,戮力維持,周全大局的海陸兩會歷任領導與同仁,回首卅年之變遷,怎不唏噓。